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华裔艺术家李美玲《最近的距离》| 艺术不是语言但高于语言来自不同地方、语言不同的人,是否能够跨越那些横亘在现实的障碍,用爱来互相理解和包容彼此。
3月29日,美国华裔女性视觉艺术家李美玲女士(Summer Lee)以及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策展人、艺术总监陈畅女士(Abby Chen)在广州学而优书店举办了名为《最近的距离》(Into the Nearness of Distance)的主题讲座,与一众艺术爱好者分享艺术和策展的心得。 从社工到艺术家的转型李美玲现居住在美国旧金山湾区。1997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女权主义研究专业(Feminist Studies)后,似乎是理所当然地,李美玲曾在社区做过一段时间的社工,帮助遭遇家庭暴力的女性。出于对艺术的喜爱,李美玲辞去了社工工作,并从旧金山艺术学院获得了绘画和雕塑硕士学位。 按照李美玲的话来说,社工和艺术家在工作性质上看似南辕北辙,但这两个工作的本质却是一样的。社工会明确地给求助者提供一些指令性的帮助,如“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艺术家则是致力于给欣赏艺术的人提供条件、提供艺术,使其在其中得到感悟和沉淀——从根本上来说,无论是社工或是艺术家,他们的工作都是治愈人们的心灵。 “未知”背后的艺术李美玲的祖母于1911年从广东台山经过香港到了美国,随后在美国落地生根。李美玲从小由她的祖母抚养长大,而有趣的是,祖母并不会说英语,平日一直说着台山话,而在美国出生的李美玲也不懂中文或其他中国方言,“即使我们的语言并不相同,但我和祖母从心底真诚地爱着彼此”,李美玲说道。这便是李美玲2014年开办的展览《最近的距离》所要表达的主题——来自不同地方、语言不同的人,是否能够克服各种障碍,跨越那些横亘在现实的障碍,用爱来互相理解和包容彼此。 作为第三代华裔,李美玲承认移民痕迹在自己身上已经非常淡化,而这也是她希望通过艺术作品表达的一个主题。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少人都会对自己的来历和家族背景感到好奇甚至产生疑问,因此‘寻根’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主题——到你祖辈生长的地方,翻阅相关的传记和档案。但恰恰相反,我要做的不是‘寻根’,而是要展示‘未知’的美”。
投影上的是祖母的照片 作为一个深爱祖母的孙女,难道李美玲不会对祖母在中国的经历感到好奇吗? “我的确会感到好奇,但就算我到了台山,找到了我们家的族谱,那又能怎样呢?我相信台山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已不是祖母当年生活的台山。至于族谱,你能看到的只是一个个的名字,你无法从中得知它们背后详细的故事,也无法真切感受到你和那些名字之间亲情的联系。这种对过去的探寻是无穷无尽的,这种好奇心也是无法被满足的。我更喜欢‘未知’带给我的美学享受,这其中的艺术就在于‘未知’以及我对‘未知’产生的幻想”。 存在与消逝,脆弱与坚强李美玲创作《最近的距离》的灵感来自于祖母的入籍证书。 “我收藏了30多页祖母入美籍时相关的文件,由于当年美国对移民的限制,这些文件曾被移民局多次审查验证。而有趣的是,祖母当年声明放弃中国国籍并加入美籍的文件副本被何香凝美术馆收藏了”,李美玲说。 “用一种‘不去刨根问底’的态度来展现移民痕迹似乎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做法。因此我非常感谢我的好朋友和策展人陈畅,在我的艺术创作中给我很大的自由度和鼓励”。
陈畅在此次讲座中担任翻译 在李美玲的展览中,展馆一片漆黑,观者需要提着仿古灯照明以看清她对祖母的记忆和影像,而未经定影液处理的图像却会在照明下由于过度显影而逐渐消失。正如黑格尔在其著作《小逻辑》(Science of Logic)中所说,在纯粹的光明里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我们什么也看不见(Just as little is seen in pure light as in pure darkness.)。 这种对移民记忆的表现手法或多或少也体现了李美玲对“存在”和“消逝”之间关系的拷问。 “‘存在’和‘消逝’的关系是脆弱的,一切都是脆弱的——包括爱”。
李美玲同时认为,正是事物的脆弱性给予了我们力量,更使我们坚强,“比如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有限,我们才会更珍惜每一天、珍惜我们身边的人;或许我们每天都在过着看似单调乏味的日子,但其中却不乏支撑着我们日复一日过下去的意义”。 艺术不是语言但超越语言近日,李美玲与意大利艺术家Marta Dell'Angelo联合举办了一场名为“Fragile”的展览。展览中,李美玲与Marta用独特的女性视角重译了米开朗琪罗的圣母怜子像(La Pieta),并通过两位艺术家在唐人街的行为艺术表现超越国籍和语言的互相理解和尊重。 “我不会说意大利语,而Marta也不懂英语,但我们为了艺术创作同吃同住,当我们进行语言沟通的时候,我们尝试用手机的语音翻译软件来将意大利语和英语互译。然而当手机中的机器人读出我们之间的对话的时候,我听不到任何的感情和生命力——语言和机器将我们之间的心灵交流磨灭了。是的,我们的语言互不相同,而且艺术家都是非常自我的人,因此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会出现分歧,或是激情的碰撞。” “但我发现这一切都是超越语言障碍的”,李美玲如是说,“因此我不认为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超越语言的。真正的艺术不会给你清晰地揭示背后的精神和思想,但它会引起你对生命和对美感的沉思和享受”。 在行为艺术中,李美玲和Marta甚至尝试同时播放中国的粤剧和意大利歌剧《图兰朵》,李美玲表示,这是因为她们发现音乐和声音表达的信息有的时候是视觉艺术所无法传达的,而中国粤剧和意大利歌剧除了表现她与Marta的不同,其旋律更有一种令人意外的契合——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并不是爱和理解的障碍。
李美玲与Marta 李美玲热爱哲学,她自称海德格尔的头号粉丝,“他的哲学字里行间都充斥着诗的柔美,每次读海德格尔,我都很受启发”。当谈到艺术的赏析,李美玲常常会联系到以海德格尔为代表人物的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李美玲表示,她不希望自己的艺术给观者太多的条条框框,每个观者都该有自己的感受。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人们很难给出关于一个纯粹存在(being)的具体特征来,因为一旦任何一个特征被明确表达了,那个存在便不再完全抽象和纯粹了——好的艺术应该不证自明。 据悉,李美玲《最近的距离》部分作品正在深圳市银湖画院美术馆展出,展期为3月27日至4月24日,对李美玲的艺术哲学感兴趣的观众可以亲临现场,感受李美玲眼中“最近的距离”。
今日看点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7499-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