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我是朗读者|秦岭《缘起与同行》

[复制链接] 0
回复
329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4-30 2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多彩美文  专业诵读
精良制作  精彩呈现

% ~7 _, m. F; u0 ?$ |
◆ ◆ ◆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节目﹣$ b, v' \  a; a% I7 _

% M/ u! I$ E, p( B# d: G0 `5 S$ i+ o
% n' g, u7 f+ c: r2 _# c- N
, d4 c& _- w: @& j: L) c& \

8 i+ ^% V6 v$ U7 ?1 c《缘起与同行
作者:秦岭/ V5 g& A0 |+ |/ _8 G
9 E8 k9 @+ t& `. n8 s0 S  s1 L
5 b* m6 K2 E( K  |0 K, v* @& c

薇电台——这个明亮而瑰丽的艺术传播平台,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广播界的一支奇葩,衣袂飘飘,声名远播,许许多多的读者和听众通过播音表演艺术家们优美的声音和文字,陶醉在另一种文学审美的温馨与旖旎之中。


2 C6 Z9 ]+ D2 @& Y: M

我和薇电台缘起于2016年4月。


# ]6 ^( g' r7 y  o' {* F0 k

   (作者提供照片:左为陈忠实,右为作者)


# m: T& X# H, S/ {2 V( u

我的忘年交陈忠实老汉在西安去世的当天,我一口气写下《叫一声老汉你快回来——悼陈忠实》一文贴到新浪博客上,立即被《文艺报》《天津日报》《重庆日报》等十多家报刊发表或转载,期间接到原《小说月报》原创版大掌柜邓芳老师电话,建议把稿子给她担任艺术顾问的薇电台播讲。


4 r! j; D# @2 R; T7 o, q8 n. i0 [7 X

邓芳老师10年前曾经是我的长篇《皇粮钟》《断裂》及中篇《透明的废墟》等小说的责编,有着职业编辑家的智慧和眼光。这是我与薇电台携手的开始。没想到,稿子通过天津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乔峰先生播讲之后,收听率一路攀升,至今保持着收听的最高纪录。


/ t  j& ?& E! y7 ~; x" g

大概是去年底,电台播音导师林平先生约去我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散文《日子里的黄河》播讲,亦受到欢迎。去年12月中旬,林平先生建议我在薇电台滨海演播中心揭牌仪式上,用我老家的天水方言和他一起联袂演绎《日子里的黄河》,我忸怩再三,被美容师修眉点唇之后,疑似闪亮登场。


  o( ~, t8 `# C4 A' Z/ A( A" a/ [* A! O; a

% Y. F# h# B. n! O7 r9 u7 q2 h, ^. k& M- D/ H

这个在我看来一半高雅一半草根、一半火焰一半冒烟、一半咖啡一半土豆的所谓节目,后来竟然被美女台长梦薇女士和播音团队戏称“压轴节目”,并在第一时间重新制作成薇电台的展播节目隆重推出。一时间,许多读者打来电话,第一句便是:“真格好得很木!平时说啥普通话哩嘛,说你们天水话就能成,咱也改腔了。”


3 u8 a/ w( d) O4 C
6 u$ O$ ], n5 B7 j$ Q( `
( b3 Y* a6 K5 q0 p
+ u- G! x2 R2 O; ~! a. _% X

我说:“看来中国的语言的确不该统一,乔峰和郝娟二位播音专家正要重新演绎我的小说《女人和狐狸的一个上午》呢,早知如此,咱再请一只女狐狸来,让她自己播讲她那一段,那效果真就成现代版的《聊斋》啦。”

) _& i: D# u5 A8 j1 v

这是我的真话,你不信也得信。狐狸多好啊!自古以来,像咱这样的书生,上京赶考,流落破庙,饥寒交迫之时,只有狐狸才能化作美女自窗口入,那个疼人……可惜,如今赶考的美差没有了,有的,居然就是全国语言的统一化。郁闷!


! i, r1 H3 `; ~0 b

我当然心知肚明,薇电台团队的诸位大仙都是国内知名的播音表演艺术家,多参与过影视剧的配音,我该“急流勇退”才是,可是,那天邓芳老师一个电话打来,说是带上节目一起去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参加由中国散文学会主办,全国总工会职工电教中心、贾平凹艺术研究院、薇电台协办的新年散文诗歌朗诵会。我的二杆子劲儿就来了:“好的,那咱走。”


- T5 r- U/ E& T5 W

就这样,伴随着2017年的脚步,大家一路同行。


; o  r* \/ E9 ^
+ p4 ~* _5 r; y  ~8 D' y6 k& S$ w  p
8 k  F. m+ a: ^& h% _9 r

6 ^5 N( s' m1 ]( V6 O" V' _  H& N

那天的节目异彩纷呈、好戏连台,照样在《日子里的黄河》的涛声中落下了帷幕。有趣的是,因了贾平凹这个文学符号,莅临现场的陕西才子美女格外多。我这一亮嗓,彼此谝闲传、谝瞎传,都变成了陕甘话。


. B. ]( t( j3 [* O- ?0 k3 M4 {: X1 x- D2 g
9 T! ?& h+ ^4 B; ~5 Z) Z$ [( z
: _$ b. I0 i% X

: E* O! n2 y; M! R5 @; o/ R0 W7 D8 w2 r& K& s5 r

+ T9 s% D  ?7 N/ k

西北老乡、文学前辈周明说:“我在北京一辈子,第一次听到用咱西北话朗诵散文的,把人受活死咧”


# i" Y& B2 a- O& K: B" s# x. v

我说:“这明明是打着鸭子上架哩嘛。”


  E3 Y. m1 I  U. f% Q3 t4 H

老人说:“你以后多上上架,上一次,咱听一回,没麻达。”


; }5 C% x( o  W0 [/ K3 b1 h$ W+ v( Q6 Y8 t4 `$ w4 M

◆ ◆ ◆
作者/朗诵者& j% A& y5 l% n- p4 F4 J  s
, y" T6 H- e! L# k2 W+ |1 k4 O
秦    岭
& n4 R5 ^7 h- X2 `+ {

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出版长篇小说、小说集、电影剧本《皇粮钟》、《绣花鞋垫》、《借命时代的家乡》、《杀威棒》等10多部,作品入选《五年制实验小学语文教材》、《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等。小说先后登上2007、2011、2014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获《小说月报》第13、16届百花文学奖。部分小说被翻译成英、日、韩文。


: o+ W2 U1 K2 Y: ~: F
美文美声    声音盛宴- }9 M: P" ?! @- \5 y
[ 微信号:meiwenmeisheng ]

& a. H5 r8 N0 H. G9 s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总编辑 / 危羚8 \3 H& p* I  F2 M) c" M- t
责任编辑 / 杨娟- F$ m! ^1 |7 {0 O3 d; J, T% u
投稿邮箱:mailto:wdtmwms@qq.com
(薇电台美文美声首字母)
0 ~9 O; L; ~* L; ^" i# ~! E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8185-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