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美文美声] 深情岁月:罗档云《故乡的石磨》朗诵 刘淑霞

[复制链接] 0
回复
308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1-22 02: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多彩美文  专业诵读
精良制作  精彩呈现
8 C# f+ c4 _5 E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节目﹣

( B, K1 {* v$ i

) K! P4 O( c. P8 b
《故乡的石磨
作者罗档云

; m6 U* \( {$ T4 l/ ]0 \

我离开故乡那个破破烂烂的家,已经十几年了,但故乡的石磨依旧在我记忆中苍凉而忧伤地转动着。那悦耳动听“吱悠悠”的声音,宛如一首古老的歌谣,依稀飘荡在故乡的上空。当我明白了石磨与人生的某种情感相通之后,身在异乡的我,多么渴望见到那令我魂牵梦绕的石磨。


8 L6 _. e& F: L) M) u( e1 V7 A3 j) s5 ^

那时候,石磨不但是家里的必备之物,也是家乡悠久历史的写照,它暗示着某种凄婉和无奈。石磨在那个久远年代是农户人家磨面碾米不可缺少的工具。那时,故乡没有磨面机和粉碎机,石磨自然而然成了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线,不但给家人和村民带来了生活上的方便,也给那些天真的孩子们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 ?$ F7 z# k% N


# u; N% x, \6 Q* K0 H8 V  逢年过节,母亲拉来牛,给牛蒙上眼睛。我挥舞着鞭子,吆喝着牛,时不时抽打着牛。而农忙时节,牛被牵到地里犁地,这时姐姐和哥哥就一人一根磨棍轮流推磨,最小的我就套上根绳子在旁边拉,母亲拿着簸箕,用笤帚把推出来的面用面箩筛过滤,把那些没有磨细的面再次放到石磨里去磨。周而复始,年年如此。这个时候一家人总是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虽说有点累,但看着那雪白的面粉从石磨里像瀑布一样飞溅而下,我就仿佛闻到了那白面饽饽的香味,身上自然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在那个贫困的年代,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美味佳肴了。

! f( T1 O: O+ G2 j# f& ?- @1 E
  哥哥和姐姐相继长大了,推磨这项艰巨的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在我的肩上。每当哥哥和姐姐去地里干活时,家里就剩下我和母亲。我的故乡在群山环抱之中,而我家的磨坊是在一片郁郁葱葱的高粱地中间,是一个用木头搭建的简易棚子。


# i% b; O2 X" G8 P- J* H1 }

每到高粱成熟的季节,那漫山遍野的高粱一眼望不到边,那密不透风的高粱桔和长长的叶子遮住了母亲的视线,从小就鬼心眼多的我,面对偌大的石磨我一个人推不动,我推磨累了,就连胳膊累的抬不起来。我就趁母亲不注意时,偷偷地坐在磨盘上,老牛使劲地拉磨,转上几回,我就呼呼大睡了。正当我梦见周公的时候,听到母亲的喊声,懵里懵懂的我被摔在磨道上。母亲看着趴在地上嗷嗷大哭的我,就扬手让我歇息会了。我就肆无忌惮地平躺在高粱地上,仰面朝天,温暖的阳光照射下来,洒在身上,无比舒服。我压抑不住内心的亢奋,偷看着母亲离去的背影,便对着天空放肆地大叫起来。

5 b* f9 _( j0 z5 Z- _/ k/ G


; x% f- c4 `, T: g$ }" v- y& C  微风吹来,高粱翩翩起舞,波浪翻滚,似乎要淹没一切,卷走一切。那时懵懂无知的我,多么希望自己变成一株高粱,那样的话就不用整天累死累活地推着石磨转悠。笔直的高粱站成一排排整齐精锐的哨兵,成了田野和村庄的守护神,各种鸟儿在一望无垠的高粱地上空的蓝天白云间盘旋,只只美丽的蝴蝶在高粱花丛中上下翻飞,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风儿推着云儿慢慢地游走,微风徐徐吹来,那一片片高粱就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我已经被这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


( M, L6 A( G# M. K/ H  哥哥成家以后,母亲每天佝偻着身子吃力地围着磨道一圈一圈地走着。脚下松软的泥土被母亲踩成了一道深深的印痕。昏暗的油灯把母亲的影子射透在四周的墙壁上,像一个高大无比的巨人。年少的我吃力地推动着石磨。顺着磨盘的转动,迈动着沉重的步伐,像蚂蚁跟着磨盘运转一样。热汗伴随着急促的喘息声,人推磨转,圈复一圈,汗从脸颊上慢慢流下,看着石磨磨碎粮食的细微的声音,我感到妙不可言。因此,我怀着一颗天真好奇的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不染纤尘的心总是在某种期待中遐想中激动着,彷佛那古老的石磨孕育着我清新如月的未来。

( Y4 ^9 k" [! z% d: S
  然而,快到不惑之年的我回想故乡的石磨时,那种纯净的心早已荡然无存,我甚至努力追寻着母亲推动着石磨的情景。奶奶去世后,面临家境的每况逾下,母亲开始用她精于女红的双手推起了石磨,起早摸黑,伴随着黄昏的煤油灯,一任浸泡的玉米从石磨上端的磨眼缓缓地滑进两扇之间,经过两扇石磨的挤压、摩擦,变成了黄澄澄的玉米面,然后将其蒸出黄色诱人的糕糕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推出了窈窕的身材。磨出女人自尊、自强和对未来生活的无比憧憬与向往。


0 B' M3 A# X1 l# o( b. \

$ K% i  \2 h! d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多少人、多少事匆匆而过,历经尘世沧桑、浮沉变故之后,母亲已经老了,只剩下孤独的石磨伫立在核桃树下。那片郁郁葱葱的高粱地也没有踪影了,奶奶坟头的小树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我想饱餐一顿原汁原味的农家的高粱米饭,都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心里不免有些遗憾,有些不甘,有些伤感,似乎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白的东西在心底肆意流淌。无数岁月就这样携风慢慢逝去。生命永远是个谜,我不知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而去。人不是浅薄的动物,人是心底里有高尚追求的,需要真正高尚的东西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 R2 y  ~7 C( e4 g* `) o

我儿子已经八九岁了,我带着儿子见到了那个令我魂牵梦绕、爱恨交加的石磨。九岁的儿子尝试着用双手推着光滑的磨把,推了不到三分钟就败下阵来,只嚷嚷着胳膊疼。我难以想象,年迈的母亲即便是再年轻四十岁,又是如何在那漫长、无助的光阴里,将那两扇沉重的石磨天长日久,持之以恒地推下去?对一位母亲是这样以羸弱之躯为她的三个孩子擎起了一片晴空,也只有这盘石磨能清楚地记得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多少辛劳。她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的生活场景的构想,令女儿流下酸楚的泪水。


) i% o) d; {! E- E8 W6 @+ o6 K
4 Z, v! T4 p/ {5 k, L1 \0 C

“妈妈,咱们把这石磨搬回城里吧!”


5 x. `  |; w+ Q) }3 O  当时,我不作回答,我已经知道磨盘在我心里很重要,重量让我难以承受,甚至让我窒息。可我不知道怎么办,我不能把它像一张纸一样揣在口袋里,我不能把它带进城市,这磨盘和母亲一样,它已经适应了农村的生活。那段时间我很忧郁,难过,那种难过没有参杂一点矫揉造作的成份。


5 F, T; ?1 V% ^& U  现在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石磨已经销声匿迹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如今在农村也难见到了。它不仅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也将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但它带给我们的千回百转的情意将永远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无论光阴如何变幻,那“吱悠悠”的轧碾、推磨声将穿越时空,时时回响在午夜梦回中,那种并不模糊的记忆让我永远难以忘怀,它曾经是兄妹几人的生计之源,又如同一叶载人的小舟,是母亲的掌舵,将我们渡过一个又一个的急流、险滩,送至人生的彼岸,也伴随着我走过幸福的少年时代……) D5 o: a6 l7 q( M: \

/ O8 E6 G  ~# h) n" W# H1 @


◆ ◆ ◆
作  者
* k4 _$ k( m/ S3 M) R

$ O8 x5 K) g7 E2 o% ^8 j/ M! _罗  档  云& A6 h  y, Q& E% R; a) ]7 l* A! J

罗档云,陕西洛南人。陕西省作协会员、商洛诗歌协会会员,毕业陕西省西北大学中文系。从2005年起,先后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学作品500多万字。散文《中秋遐想》入选谱写壮歌人们的一书中。诗歌《脚手架的蚂蚁》获得陕西省首届农民工诗歌朗诵大赛创作奖一等奖。

' U& g( ]% i  Y# i
朗 诵 者! K- |, Q5 z1 A3 r! {+ p$ r

9 Z5 X6 b% |4 ]5 e" S; O- C9 h4 ]刘  淑  霞
$ _) B1 b- N/ @+ e- A! I  z5 a7 ^) `% @

刘淑霞,天津宝坻电台台长,主任播音员,负责《宝坻新闻》、《百姓生活》等节目的播音和编辑工作。播音作品多次获天津广播电视协会优秀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被评为“第二届天津广播电视‘十优’播音员、主持人”。播音论文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金笔奖”。曾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颁发的“全国县级广播电视系统十佳播音员主持人”提名奖。

& q+ y* ~7 Q. C$ N$ V0 S

! n1 Z) L) n/ N- r
美文美声    声音盛宴
[ 微信号:meiwenmeisheng ]

5 ~0 E7 T$ F# c( U2 h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6380-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