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美文美声] 美文美声:陈丽伟《津门金秋》朗诵 乔峰

[复制链接] 0
回复
192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1-13 01: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多彩美文  专业诵读
精良制作  精彩呈现
$ i1 h5 b" Z4 M& q. Y
2 x# e5 P" {9 K2 q) d$ S6 z
◆ ◆ ◆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节目﹣
  e! v; S) f0 @/ C2 B% U3 `. E
0 E+ c6 I9 _1 ?- \
导语+ T, C8 s! P( e4 k+ G+ b$ v
作者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把秋日津城的美景带到我们的眼前。津门的金秋,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是一曲恢弘壮丽的交响乐;是一首蕴藉隽永的诗。

$ g% ~/ O6 |, E/ I$ o% R) z! [
津门金秋
作者:陈丽伟(河北)
2 d+ E, D: H  i& J
(美文节选)
津门的金秋,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长达 一百八十九公里,从天津最高的九山顶,一直垂挂到泱泱的渤海湾。
/ J) k3 v# X. c6 ^8 j3 ~! A: p& X
7 ?6 ~5 R8 d& v! B5 X在酣畅淋漓的笔情墨韵中,能看见山泉漱涧,硕果压枝;能看见大野芳菲,稻黍垂垂;能看见归舟欸乃,鱼虾盈仓;能看见广厦栉比,市井熙熙。
# A9 T6 f9 F1 L- b# k6 \8 t. O( c' |) T* I$ |
当柿树点亮满山火红的灯盏,蓟县山民敦厚的脸庞也映照出同样火红的霞彩;当小站的稻穗铺开无垠的金色的波浪,农人明亮的镰刀也闪烁出金色的心情;当北塘的渔网摊开满甲板鲜活蹦跳的银鳞,渔夫粗冽嗓音哼唱的,仍是远洋风浪里淘洗出的欢歌;当商铺的卷闸升起新一天盆满钵满的希冀,店主的憧憬的目光,已经飞向了马尔代夫度假的海滩。+ c6 `  v6 [$ ^0 O( F' `2 I
' _3 B) R3 R4 f# T  X
你看:山间小径蜂舞,田间阡陌蝶戏,海畔帆桅鸥飞,城郭人潮漫涌……是谁的画笔啊,在皴擦点染中,让津门的金秋色彩流淌、逸兴湍飞?7 o6 u1 a# `) }, |
8 H4 A$ ?) ^' W& N/ t

+ o! x9 a4 N! e
) b+ `7 ^( H9 o- {

" w: W+ w0 @+ |6 v" W9 p* ^7 i6 T津门的金秋,是一卷笔墨灵动的书法,宽达一百一十七公里,从阳光最先照到的洒金坨海畔,一直铺展到津西渠水横穿的农田。
- a3 Y6 o- u0 f; Q: @& K7 x+ M2 p  R! v4 G8 E
饱蘸渤海之砚的世纪浓墨,海河,如一支精工细作的巨笔,在这张一万一千九百多平方公里的宣纸上激情游走,九河万毫同舞,七十二沽墨点飞溅,力透纸背。......那鼓楼的飞檐,不啻隶书横画的雁尾;而这巨幅书法的压角大印,扑面的金石意韵中,分明是天津卫繁体的“衛”字。* K& G2 R# E0 z+ M% q4 }" {) v
8 r! h8 M( N% ^7 B  P" S2 X' P
津门的金秋,是一曲恢弘壮丽的交响乐,以天塔为指挥棒,奏响新时期的乐章,优美昂扬的旋律,从市中心四百多米的高空撒下,向四郊五县涟漪般荡漾。1 ~, q7 ~6 e5 I5 l# I9 H# s

, g, A1 F% E' t6 |* s4 Z


( z0 S) i6 M4 @' |: }6 M$ t

2 @. T0 K% a$ H( O
五大道如小提琴协奏曲,追忆着逝水年华;意式风情区如长笛悠悠,撩拨着杯中的啤酒花;老城厢如胡琴有板有眼,点数着历史的脚步;三岔河口水岸如檀板,击打着悠闲的节拍;大悲院钟声渺渺;荐福庵罄音漾漾……
& Y9 S; U- A+ ^/ q9 {, E6 {9 e& c$ }7 L& r8 Z! c- J" t
塘沽外滩,龙舟随鼓声竞发;汉沽河滨,朝阳随晨曲喷薄;大港广场,翅羽随鸽哨翩舞。海河浪花溅溅,子牙河波光荡荡,蓟运河涟漪荡漾,独流碱河倒影朦朦,渤海湾涛声阵阵,回环复沓,一同铺开大都市蓝色文明的主题背景。在这象征生命活力的蓝色背景上,你看,入云的津塔,已轻松唱出新天津华彩乐章的最高音!
. C1 r  g) o9 N: c

' S; Y! f( p* P 2 n7 n! s( ~5 ^4 {: ^
0 `* x& e" ^7 v

% P: q+ N6 M. T6 @津门的金秋,是一首蕴藉隽永的诗,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麻纸素笺,一直写到今天的电脑荧屏。& z( {0 g5 L8 R, V
  J. i% c8 Y9 q1 ?6 }' ^7 ^# D
当秋云擦净蓝天,当秋风吹皱海河,当第一枚红叶点燃盘山,当新一批莘莘学子融入名校,当新一组国际航班掠过蓝天……诗情,油然而生,诗句,翩然落纸。秋云是纸,秋风是纸,秋叶是纸,校园是纸,山海是纸……都是诗笺。……而在今天的津门,在津门的金秋,有现代大工业激昂的朗诵诗;有和谐新社区婉转的抒情诗;有少男少女朦胧的青春诗;有新老同志感怀的旧体诗,有网民博客上讽恶扬善的打油诗,有国际友人依恋第二故乡的外文诗。# |. z8 y$ Q( I# h4 x' V

0 W0 s) t7 ^* N# J! @. e- R4 K诗意盎然的古华夏,诗思喷涌的新津门。电台的波段传播诗,剧院的舞台彰显诗,酒吧的灯光掩映诗,水湄的舟船寻觅诗。外企白领读诗,民企老板写诗。创业的坎坷是诗,打工的漂泊是诗。事业的成功是诗,生活的幸福是诗。王国维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你若问,津门的金秋为何到处有诗意在流淌,那是因为,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有一颗赤子心。, [+ d4 s2 `! Z7 K
$ Q" }! j5 a, o& S8 M% \
  }! h# G- m) n! j+ F8 `
2 @! z; L# P* }) m$ i- _; q6 P- D

◆ ◆ ◆
作  者
0 ~7 F- `1 ]2 r! h! y  k6 n

% A, J( c, F  ^% [  y陈  丽  伟
7 O2 b) ?; @3 n8 v- P陈丽伟,1969年7月出生,河北深泽人,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第二届作家研究生班,鲁迅文学院第24期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国新经济文学创作基地秘书长,《滨海时报·中国新经济文学》专刊主编,高级编辑。“中国新经济文学”理论创建者。
0 k: F6 K4 z8 {$ P

8 w+ e" t: @# U6 \
, X3 \: F7 ?0 A. l: }( f( G8 a$ V9 m  M7 `$ `$ t
朗 诵 者7 m1 l1 p* k$ H) L/ y
7 S% k8 i% S8 E9 T% a
乔   峰9 E% T* @4 l8 I0 h; W  w$ p
9 ?' t( Q' z. P% P

5 }; E3 B& ?% O8 g0 D天津广播电视台主持人2 d* E1 n& H- f+ n/ q
朗诵爱好者
4 X* v, W# d0 M* m; x  X" @4 b7 ]  N0 r: g9 e4 N# L6 `$ Y

- b1 u5 {, w( ~# V
美文美声    声音盛宴
[ 微信号:meiwenmeisheng ]

* O! ^4 Z' e. H! J
7 O( n. |' l) U2 R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5675-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