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美文美声] 美文美声:秦岭《日子里的黄河》朗诵 林平

[复制链接] 0
回复
229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1-13 01: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多彩美文  专业诵读
精良制作  精彩呈现
: M) t. K1 C  C" o# u9 A& L9 p

# ~( j% [5 _; R" p  s3 N

3 n# h2 V) D& U& y- C+ @* F2 n  z7 x◆ ◆ ◆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节目﹣
$ z# J2 C9 y. [7 s' s
% \, D9 a% d) B; e
日子里的黄河
作者:秦岭(甘肃)

1 _5 F! ~/ E; f2 k# N" r

“日子,就是一担水。”从黄河儿女的这句口头禅里,我闻到了烟火味儿。

# \9 B6 p: g9 |2 ^+ N# x% J* Z

小时候,我不懂,“黄河远上白云间”,那滔滔的黄河水,该是多少担水啊!把黄河与日子联系起来,我总是想到扁担、木桶和黄土高坡上的羊肠小道。一位长满花白胡子的老人说:“其实,咱和黄河天天见哩,咱都是女娲蘸着黄河水抟着黄土造出来的,都是黄河的娃哩。”

8 }9 l' _! Q+ ]4 E/ y4 i

至今想来,这句话几乎涵盖了哲学、宗教、艺术所有的意味。中国的乡村,到处都有龙王庙。求水的日子里,成千上万的人高举火把,在苍天之下、大地之上跪成一种无与伦比的虔诚和渴望。在红烛的火焰和紫香的缭绕中,庄重、慈祥、平静的水龙王,俯瞰众生,目光里蓄满了母亲才有的表情,她身上倾注了芸芸众生对河流的崇拜和念想,她是龙,也是水。当一担水挑回家,炊烟袅袅升起,日子里所有的滋味儿都有了。喝一口黄河水,一种宗教般的庄严,在我内心驻留、伸展、蔓延。


- ^: g( E/ e) ^! k+ ~9 @


# W! l# f; S) V# B7 i


/ p6 m' J. y7 l$ _. R2 t0 l! z$ I4 ^6 b

当明白一切祈福都是为了日子,我顿悟古代诗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绝唱,不光是一种情怀,也不光是一种浪漫。

! K4 C% l0 {: b8 b1 k. L! c5 s

我有理由文学地断言,黄河的文化源头早已超越了地理意义上的故乡——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文化空间,同样超越了黄河5464公里身长所辐射的疆域。黄河用数百万年的耐心和胸襟,轻轻拥揽了西北、中原、华北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后,天下苍生,尽在她温情的怀抱里。

( `" ?" e/ ]( _! O

沿着黄河走,我发现,黄河对人类精神的浸润和人类心灵对黄河心悦诚服的接纳,早已成为一种无与伦比的双向力量,让我感受到了黄河文明“创世”和“维世”的巨大景观。


0 {+ s; m* J; ?9 ^

我去过山顶洞人、蓝田人等古人类遗址,当时的先祖们已经懂得给逝者佩上殉葬的饰品,用来抚慰灵魂。我同样去过与文明初肇有关的大地湾遗址、大汶口遗址、龙山遗址,目击之处,尽显先祖们的图腾和崇拜,他们以各种各样的符号,表达着人与自然、人与生命、人与万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3 B$ A# w, C/ Q: k

黄河儿女们在万古涛声中,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敬天法祖。自古至今,这片土地上到底诞生了多少灿若群星的先驱贤达、明君良臣,恐怕难以统计。我没有能力追溯历史,但我有能力仰望星空。

: T, k8 A. |1 K. e

5 a, @4 t  T, V. K/ z0 s1 m6 j

荀子曰:“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条,又一条黄河的支流,跨越时空,奔流不息。每一条支流都是每一担水的合计,都是去黄河那里“赶集”。在黄河沿岸的乡村,你侧耳谛听,一定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滴答,滴答,滴答”。那是屋檐水的声音,也是黄河的声音,更是父老乡亲血管里的声音。她最终在华北汇入苍茫的大海,带去的,是这片土地的表情。

; ~2 E+ n/ @7 x! Y

一直在想,在中国,堪与黄河比肩的河流不在少数,可是,每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为什么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也许,社会学家给出的答案是母亲,哲学家给出的是精神,政治家给出的是人民,美学家给出的是气质,历史学家给出的是传统……一位民间的风水师却这样回答我:“风水”。


# a4 O' K/ r& F

我的理解是,黄河流域的气候、土壤与地貌,体现了农耕文明更多的特征,“河东河北”密不透风的高粱,既给黄河儿女以日子,同时也为黄河儿女抗击外来侵略提供了天然屏障。“黄河在咆哮”。那是对敌人的怒吼,也是对儿女的唤醒。


# T- H- \' Z, c) M2 H$ N

+ @8 @+ Y! ?% z" D0 @6 ^4 |9 I6 Q( J8 i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这样一段歌词:“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我在黄河流域考察农村饮水现状的时候,再次看到了农民肩膀上的一担水,那,还是我小时候见过的清冽的水吗?那分明是稠泥浆。有个不争的事实是:黄河瘦了,近几十年来,曾频频断流。一条条排污管道,像罪恶的大炮一样伸向黄河。


0 D/ Y5 q; x3 L

“保卫黄河”。半个世纪前的黄河儿女面对列强发出的呐喊,犹在耳畔,只是,如今黄河的敌人隐藏在哪里呢?要我说,就在我们自己的日子里。信不信,一担水的日子里,什么都看得出来。


9 \% p+ W7 ]: t; G) B

三十年前,黄河两岸流行着一首叫《黄河源头》的歌,其中的歌词是: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在牧马汉子的酒壶里。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在擀毡姑娘的歌喉里。

……

) i; h: ^  M! n2 M: m8 e- H* Q7 L

多像我的一个梦啊!梦中,我变成了那位牧马的汉子,手里拎着酒壶,沿着黄河行走,马蹄悦耳。不远的擀毡房里,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在为我歌唱……


2 P- s0 r) F7 p5 E0 q/ Z

就这样策马而去,不愿醒来。


0 T7 N! }0 a: s5 [

6 z$ [  o  J; J4 z+ B


# `; s1 I# H9 }6 y: b0 I
◆ ◆ ◆
作  者# \; E3 R' x, t) x
% o& G+ Q" S9 u8 H) q* z
' @* _+ f* c+ L3 W$ X0 H
秦    岭! K% |+ F' ~) Y  [4 Q+ X, O3 w

秦岭,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出版长篇小说、小说集、电影剧本《皇粮钟》、《绣花鞋垫》、《借命时代的家乡》、《杀威棒》等10多部,作品入选《五年制实验小学语文教材》、《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等。小说先后登上2007、2011、2014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获《小说月报》第13、16届百花文学奖。部分小说被翻译成英、日、韩文。4 n6 O7 a5 U" b9 D5 h


- t" l. d( Q7 e0 u
; y' s+ _$ L. C, _0 ]1 ]; p
朗 诵 者
4 |- {" E$ q% f: ?* p3 o+ e7 H
4 l. c4 v# S% a$ T. Z& `( H* E
林    平
- ~" }- C) t' N. X2 O
: D) U/ z1 H# G* {$ K8 X3 T

薇电台播音导师,朗诵艺术家,天津市朗诵艺术协会理事。一九八二年进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师从关山、刘青老师。一九八六年到文艺台演播了大量的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是《红绿灯节目》的首任男主持人,在此期间参与了数十部广播剧、电视剧、译制片的配音工作,曾为《超人》中的超人、《007》中的007配音。2002年开始网络配音,为多部大型电视专题配音。

6 O  [; W( a* N0 R  e/ {

* t9 }9 A# ^: j6 \; k/ `3 h+ y

8 y; O. Y1 k( K' A
美文美声    声音盛宴
[ 微信号:meiwenmeisheng ]

/ X7 h5 L1 A/ N, a% @3 \8 f- j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5672-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