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Drphil. g6 |) ]: E( B) y1 |2 h
我是从15年底开始接触婚礼摄影的,当时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全程跟着打酱油,结识了摄像师,后来便成了合作伙伴,到目前为止拍过十几场婚礼,经验尚浅,仍需锻炼。% n& j% H+ F( U$ W; {( r0 s
在这里随便聊聊我使用的婚礼摄影器材和一点拍摄经验,以及西式婚礼的种种习俗。我所拍摄的婚礼基本都是西式婚礼,和国内常见的中式婚礼在流程上有一些出入,标准的西式婚礼大概分为四个环节:化妆准备;婚礼仪式;外景照;晚宴。此外有些华人和东南亚人会有敬茶的环节。. z$ H- ^6 P8 X) W+ a( H
先来一张全家福↓; F1 [, C: @, r* A7 K( J
![]()
2 V& r0 {4 c) A% j L+ A6 h- W首先是化妆准备。通常早上我会先到女方家里或酒店拍摄新娘化妆和穿婚纱的过程,常用镜头有S35和85G,具体视空间而定,如果空间允许 我更倾向用85G,因为不需要贴的太近就可以拍到特写,且能有效压缩不必要的杂乱背景。85G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对焦迅速,不过作为大光圈镜头,多多少少还是存在一定跑焦率,因此我相机的释放模式长年处在高速连拍,特别是在抓瞬间的时候,一直都习惯连拍三四张,除了因为会跑焦之外,还有一点是怕人物眨眼。
8 s, J4 Q0 q6 c A& {我会经常尝试一些俯视或仰视的对角线构图,这样会使画面看起来更生动一些,但要注意画面的平衡性,不能让人觉得头重脚轻,总之我认为摄影没有死规定,一切规则都是用来打破的,而打破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看着舒服。
" [, w" N2 u4 ?& m! Z5 j![]()
- N! H q7 z0 \9 [7 e! @如我上面所提到的,85不需要贴的太近,这样就不会打扰到当事人正在进行的活动,不过为了能拍出更好的照片,有时候摄影师还是需要调动一下化妆的位置,比如面朝哪里,背景是啥。1 ?) N3 _1 h; f: r
; k' a2 A7 s) J. ?! Q' i3 P
除了新人之外,偶尔我也会去抓一点其他人的照片,这样会使整个婚礼看上去更丰富。
; ?4 T9 o/ ~7 O/ @![]()
( s8 F4 ?3 i# z w6 t$ O, k \有时候看到有趣的背景,我会拍两张对焦在不同地方的对比照片,算是老把戏了。这里用的S35,这镜头很奇怪,在我的D810上有时候会跑焦,但在D750上就完全不跑,因此我只挂D750。 6 S8 A2 l; m( d; `/ ]- i5 f1 _6 X
4 B8 f7 F* R6 j
在此期间还需要拍摄钻戒,捧花,婚纱等物品,使用的镜头有15-30,S35,85G,T90vc。: ?9 D( a4 W1 M. A. u5 G4 V, h, _
: E! [; r2 k2 t; ^8 x% z, n2 U
![]()
. m: ~ ~ Z" B) Y$ j4 u. \ ( O/ Y- H& U" q" J- s5 {
![]()
3 _& Y# l% n" F$ l/ }/ ?' I接下来是新娘取婚纱和换婚纱的过程,期间包括伴娘或母亲为新娘整理婚纱,这个环节依然用85G比较多,如果空间狭窄,我也会用到15-30来拍摄。: e' {: a4 _3 P" _
8 \3 k7 T5 J* I% ?: m8 Q
![]()
2 P$ f4 I: ^' f我拍婚礼基本全程使用A档(光圈优先) 通过不断的调整ISO来确保安全快门。之前有几个专门学过摄影的朋友说专业摄影师一定要用M档,但在光线复杂的情况下,很难时刻都保证准确曝光,特别是像婚礼这种抓拍较多,机会只有一次的场合,至少对我来说很多时候来不及调参数,看到一个画面要直接端相机按快门。 ( C& d+ @* j% L
![]()
, t* ]7 l: n: u( v! r然后会有新娘肖像和与伴娘的互动照,使用S35和85G较多。# X: \- A/ G! {1 K' I: s7 m8 n
这张使用了腾龙15-30,这只镜头我买了一年多,优秀的画质让我非常满意,唯一的缺点就是太重太大,不过F2.8的超广带防抖也没别的选择了,而大光圈和防抖在室内还是很有用的。
( G( v6 \! a: [ / |& }$ z6 c b
/ a& R6 j- t* d3 t& p) k1 f5 X
![]()
% f/ R$ b1 G0 E* |- X; U![]()
6 b; h6 S! n. D- l2 [( y& |正常情况下新郎是不会和新娘在同一个地方化妆准备的,因此如果只有我一个摄影师的话,就需要在之后补拍新郎准备照。一般新郎准备照会相对简单一些,基本拍下穿衣过程和与伴郎的一些互动就好,如果空间允许,我依然倾向用85G,当然也会适时搭配S35和50/1.8G来拍摄。
" \* {" a, v, a6 S0 \: t$ g- Z![]()
8 t% P1 q& V1 ]自从自学了PS后,我基本只用评价测光,偶尔调下曝光补偿,其余时候都留给后期处理。虽然说点测光在拍人时会更加准确,但弊端是某些时候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快门,因此拍的到比曝光略微有偏差更重要。
9 D2 Q% E8 |0 N) a0 R7 a+ s( c![]()
7 a: x/ j$ F+ b2 v+ U z % x* Z @% u$ o6 S! ~2 v- |
除了背景的选择之外,前景的灵活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所处环境里的任何一件物品,甚至门窗,都可以成为前景或背景,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拍婚礼的原因,因为每次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让摄影师自由的去发挥,去创造美妙的照片。
+ B0 ?+ o( m: {/ M. e4 F ( D! Y# Q: [0 H! v* }) e3 @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环节:婚礼仪式。标准的西式婚礼是没有迎亲一说的,新人会在举办仪式的地方见面。通常新郎和伴郎会站在仪式地点翘首企盼,然后随着音乐声响起,花童和伴娘逐个走进来,最后是新娘挽着父亲,所有嘉宾会起身注视着新娘缓缓走上前,我一般会用85G或70-200搭配15-30来拍摄这个环节。/ b7 b5 ?+ D6 O% W Z3 [2 o5 l
5 [# u4 D- j, L& U% ^4 T7 B+ T
如果有人要问我如何能在短期内提高婚礼跟拍的水平,那么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平日里不断的拍人像和扫街。在拍婚礼之前我拍了将近两年的人像,对于模特摆姿和用光有相对丰富的经验,而扫街可以很好的提升摄影师的预判和抓拍能力,婚礼恰恰是把人像和人文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的题材,既要有人像的唯美,又要有人文的自然,两者缺一不可。3 ^/ D+ S/ u3 `
![]()
& p6 Z" y1 j) n![]()
+ c/ _3 v% N) Q* S # j! j' |7 ~! q# h m0 j4 i$ T2 n
通常我习惯用单点对焦,对焦点基本处在左上方或右上方的位置,属于标准人像构图,可以拍出人头处在上黄金分割线,身体处在左(右)黄金分割线的照片,比较安全。当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但如果实在来不及调整,那么只能拍到啥算啥了,大不了回去二次构图,毕竟拍到最重要。
4 N8 B% Z* |2 x" l![]()
( `: S. b, s" r C6 i2 g / r$ F: X* x% r. M! @
紧接着婚礼仪式正式开始,新人宣读誓言,交换戒指,接吻,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环节,但也不能忽视嘉宾,因此如果只有我一个摄影师的话(基本上也确实只有我一人)会比较辛苦,这时除了15-30和85G外,还会用到70-200,因为变焦更方便,不需要过多的来回走动打扰他人,且在仪式进行时也不方便贴着新人拍。" e+ O+ H, f: C- G+ j
0 T) W! _0 W$ q; U% a# c7 n7 C3 [
![]()
* R, }$ s5 v d) y/ ?之前看到有人说婚礼跟拍最重要的就是能拍出新人的真情流露,其他因素都不重要。我的看法是,如果构图,光线,色彩等都不重要,那么我只需要全天端着相机对着新人连拍就好了,总能拍到很多真情流露的瞬间,但这种照片真的美观吗?那么又扯到另一个极端,是否全天都拍那种摆拍加合影就好呢?当然也不是,但如果非让我选一种,我宁愿选后者。为什么?因为至少后者有美感,有观赏性,婚礼摄影师不是新闻摄影师,我们拍的不是《王某某的大喜之日》专题报道,所以一个优秀的婚礼摄影师应该具备当新人真情流露的时候瞬间把摄影的要素融合进画面的能力,听上去很难,实际上确实也是,至少我觉得自己离这样的摄影师还有很大差距。 & X \! c$ J. `* j( P8 H- C* u
![]()
( l5 l* f- |0 \1 d( I% j![]()
7 z* u$ @; A, y: C) H ! Z2 h* Z/ r: m# ?
# @5 q1 }4 M* [/ }2 i7 v
腾龙70-200我是去年和15-30一起购买的,平日里使用较少,因为太重太大。之前用过一段时间朋友的大竹炮,客观来说我认为腾龙能达到大竹炮七八成的水平,但价格只有大竹炮一半多点,我向来没有原厂情结,也不认为拍出好片和牛头有绝对关系,此外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镜头其实都可以满足业余爱好者甚至摄影师的需求,我曾在人像版看到过用450D配小痰盂拍出的精华人像,也在500px上看到过半幅机配18-55拍出的风光大片,因此如果还拍不好,就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 R) k1 ^4 r: h8 ~
h9 V2 E: V9 C7 D" g) w/ q
仪式结束后新人牵手离场,然后会拍各种集体照以及和嘉宾互动一番,集体照通常就是用15-30,其他还是用85G。
7 u( |3 ^. E, v) `' Z![]()
1 T" L" n6 s9 J/ l- ^ 0 n0 f( W5 H- ^* w
可能有人会觉得为什么我用定焦总喜欢把光圈开到很大,毕竟镜头的最佳画质通常都要缩小两档以后,但对我来说既然花钱买了F1.4,就希望把它和F1.8的区别发挥出来,否则都对不起多花的那几千块钱。我是去年初第一次用了朋友的85/1.4G,当时对这只头的印象非常深刻,也决心要入一只。上网看了不少测评后发现85/1.8G的评价很高,而价格却只是1.4G的三分之一,因此我是先入了1.8G,但不知道是个体差异还是1.4G的表现太好,总之我感觉1.8G全开的锐度非常肉。那么可能有人会说可以缩到F2,F2.5,但我已经有腾龙70-200,如果85缩到F2以后用就没必要入了,因此短暂的进出了85/1.8G后攒了一段时间的钱最终上了85/1.4G。不过对于预算有限的朋友,也可以考虑S85。这头我前年用过朋友的,表现不俗,如果不跑焦的话素质不比原厂差,全幅带机身微调的朋友我觉得完全可以考虑下S85。 3 X5 w$ g2 A: W* D. V; Y
![]()
, ~+ n6 `( v1 n5 O: }![]()
& Y7 b/ |* Y% c5 c c f- ?1 n( f接下来是第三个环节:外景照。如果是下午两三点拍外景的话是非常头疼的,因此我会提前跟客人说尽量把外景照的时间推后,如果实在无法推后,那么最好在日落前再补几张。外景照我一般用15-30和85G,一广一长,人像标配。
7 F8 x5 ~" G9 K9 v![]()
' }. s% u3 G: v$ a3 d/ r![]()
- p- ^6 ?' ?( L6 s1 v, `$ k8 V通常拍外景照的时候我是不用补光工具的,因为外景拍照时间非常紧,大概在两个小时左右,期间可能还要开车去不同的场景,根本没时间架灯,如果遇上艳阳天那真是极大的挑战。但其实顺光,逆光,或在阴影下都可以拍出不错的照片,只要多拍多积累经验,就可以应付各种复杂的天气情况。
: p |5 J4 ?# K8 h/ B![]()
+ O0 V2 @' G r/ n; [外景照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的婚纱照,因为洋人没有单独拍婚纱的习惯,要说区别,那就是外景照一般会和伴郎伴娘一起拍,显得更热闹。拍外景照的时候摄影师需要不断调动新人的情绪,我认识的在这方面做到极致的是一位我们新西兰的摄影师,叫Jonathan Suckling,不知道国内能不能搜到,youtube上有这哥们的视频,他在拍外景的时候基本上是上蹿下跳满地打滚以博新人一笑,拍出来的片子也非常棒(说实话我挺意外的)。 & w- M$ d$ X* Z/ t- r7 c( U2 b" {: O4 @* l
6 F4 i; k; L0 S" o: e4 W* o
7 K9 h+ ]: d& L! c, l6 N: v) |
雨天拍外景最好在人物背后打一盏离机闪,这样既能勾出轮廓光又能把雨滴打亮。不过说实话这方面我的经验也十分有限,机会太少,具体怎么拍的漂亮还需要再磨练几次。
5 \9 H; i5 u% C! w9 n0 U& x![]()
6 Q Q$ i8 K! U. W2 r5 E这场婚礼其实是我作为副机的一次拍摄。我发现通常副机能拍出更多好照片,不管是我做副机的时候还是别人给我做副机都是如此,归其原因我觉得是主机有拍流程的负担,不可以漏掉任何一个重要环节,而拍摄方法也以中规中矩能交差为己任,但副机大部分时候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比如说我在做副机的时候就喜欢绕到侧面或背面去拍,经常是效果比主机拍的更好,同样我的副机拍出来的片子也是如此。) f- P1 i( h8 s _' |* W
5 r# `# @ Y3 ]( j9 M7 o/ A
; q7 f) H% x& `) \0 ~% S# R- G
我的照片储存格式是RAW+JPEG Basic。后期修RAW的优势我就不多说了,我觉得一个严谨的摄影师接活儿必须要用RAW,如果有时间也最好后期亲力亲为(至少我到目前为止都是自己修片)。我通常全部修完一遍后会隔一段时间再看一遍,有时候能发现某张片子存在偏色或其他一些问题,总之如果你热爱摄影,就不会觉得自学PS麻烦,也不会觉得花大把时间修片繁琐,对我来说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挣到钱。
S4 O+ l; C4 t![]()
' f) e, _+ T+ R$ H( O5 H! _& Y0 k9 z- S
- 干货秘籍还没有讲完,后续还有更多技巧和样张
8 p$ e9 |/ s. W - 关注微信公众号:蜂鸟网
" ^$ ~, X: x- \$ ~* e - 回复:机友派
0 p, b- q! b5 k - 完整观看~
: D* i2 N S1 Q1 n2 Y. [0 N3 o4 e3 s; n ( P/ A; E1 C& x" R0 a) D5 ^* h2 \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s8 @& U$ b7 A: F4 o: z
2 |) t) [' _! [1 m: _* V# Z
7 s& V; r8 b$ H1 c7 z3 s1 l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 s8 m; C) T- E0 Z( u0 m
5 I" Q. X" b0 U- V8 y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4376-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