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炎黄人物] 清华女神10年前归国,6个月攻破50年不解之谜,如今又离国赴美,国内学术环境真有那么 ...

[复制链接] 0
回复
335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5-13 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N+ |/ [- l8 N- n

- ^9 r6 Z; ^) Y; R1 L1 {
就算你改变不了世界,
但至少证明你来过一次。
) s! r1 Z& m6 K2 n" A: [- v
听从内心

: c$ l, A( `& e
就在这几天,
结构生物学家、
清华大学教授颜宁,
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聘为终身讲席教授。
* B: b  a1 b: x4 A; m. f
1 a' L( R/ a1 C  \
这个30岁就成为清华大学,
有史以来最年轻女博导的学霸,
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

+ d- u! R' A- \0 }% M* ?) \+ O0 i+ R2 Q( q6 X1 S
: |% ~8 y/ L$ K% ]0 E( [3 }
; d; f8 S/ }: h7 B; ~2 ]
在许多人印象中,
科学家是古板、严肃的,
但接触过颜宁的人,
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看法。
3 b! o# o% c9 E5 p6 d3 ?
$ M, G  Z! @7 Y$ @9 I9 X
这个被称为“学术女神”的姑娘,
颜值不低,说起话来十分俏皮,
对于“女神”之称还自我调侃:
7 Z" n: d; f1 ^8 s

) ^9 H2 G/ W, h5 r4 T& ?
“女神真的不敢当,
女神经倒是有那么一点。”
无论是演讲还是面对媒体,
即便已经到了40岁年纪,
她还是像个邻家女孩儿。
- V: F3 i! X1 p" n4 Y: X5 z: S! u
. ~# @4 ?2 v/ h* R, `; i8 }

) {8 ?5 n2 G) d1 m) u; {# M/ p7 b+ {8 F
颜宁的那些成就,
许多人想也不敢想。
30岁时,她就成为了,
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
博士生导师。37岁的时候,
带着一群80后、90后,
仅仅花了6个月时间,
攻克了困扰生物学界,
近半世纪的科学难题。
% |8 f. S4 U/ M
9 u9 ~0 I( C! e' {
多次在《自然》《细胞》《科学》,
等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
2016年,因在蛋白质结构方面,
具有突出贡献,她还入选《自然》,
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

- J0 i" V0 }4 j8 s1 n9 c% `% s/ I. `  _

- ]6 Y4 j; t: z7 k* z
3 U, e& O0 L; I% ?1 Z
虽说拥有如此大的成就,
但回首颜宁所走过的路,
也并非神一般一片坦途。
还是像非凡君曾经说的那样,
即便是天才,也要翻山越岭,
才能登上金字塔的顶端。

: W! i$ F0 i: Z2 j. x8 I; h7 o  y2 a
1977年,颜宁出生于山东莱芜。
她在莱芜度过童年时代,
小时候就是乡间一霸,
上树摘桃,下河摸虾,
没有一丁点的女孩儿样子。
1 f; x% A; t4 l( F2 i

2 A! g- [8 G8 v  D1 `3 [$ |$ ?4 |
后来她跟随父母来到北京,
一下子变得十分自律,
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是,
老师眼中最勤奋好学的孩子。
1 b" t% {: K( @) k0 X
: k: W1 e4 I' n, Z, p

- D- t' Z5 J1 ^* R4 }) I  Z
- t+ Z2 Z8 w7 g/ m: n$ m; p
课余时间,颜宁喜欢文艺,
爱读散文小说,酷爱唐诗宋词,
文科成绩也一直是年级第一,
早早把北大中文系定做目标。
9 c( }1 V, Y$ {) Z1 k
8 i, l, F5 n, V) V7 {' M" T( V
可高中分班时,班主任老师,
却以“成绩好的学生该读理科”,
为理由,将她拉回了理科班。
高考填志愿,父母希望她学医。
颜宁喜欢动物,但不愿解剖,
不忍拂逆父母,便选了自己喜欢,
又较前沿的生物科学技术专业。
) p7 L( H$ `: R0 r; L
6 E# G) k6 m: m* |& _+ b/ R
那时,她就有了自己的眼光:
“21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
生物学跟医学也很相近,
以后我的研究成果没准能,
为医学界提供帮助。”

4 f8 d" b: T6 {- A6 h
. A& s0 n' v8 g; }2 L9 {8 {

0 }) p. s7 ^4 Y" f$ e3 @2 D: Z- s* I- k, c
1996年,
颜宁进入清华大学。
在高手如云的清华,
颜宁竟一度压力倍增,
尤其是进校后第一学期,
经常梦见自己挂科重修,
一到考试就特别紧张。
/ P" F$ m9 W# c9 S" c
) a3 ]* n" n5 Z, N
为此她像高中时一样刻苦,
在成绩越来越拔尖后,
心态完全放松了下来,
开始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学游泳、跳国标、打乒乓,
保持优秀课业的同时,
还当上了学生会的主席。
. z# N& C1 X  B9 X6 G2 h

' ^# O) J8 A* h: h0 g
大三那年,她被分子生物物理,
与结构生物学家饶子和,
选入自己的实验室,
从此就爱上了做实验。
摆弄烧杯、试管、显微镜,
让她体验到了无限乐趣。

) j8 e4 I! I' r6 [( }, w4 z4 B" Q& r( `6 g  p
别人都问她:“一个女孩子,
整天泡在实验室不觉得辛苦吗?”
颜宁说:“所谓苦,是做自己,
并不喜欢做的事情,对我而言,
做实验、写论文,就像打游戏,
是会让人上瘾的。”
8 E, ^: l7 }4 l( V5 g' d* D
7 Z6 m& _7 x0 v
饶子和* I( Z$ L: P& U3 h$ R

- t3 m, H) n8 c, I# Y; P4 D5 [2 q6 a- [. |# [7 z  }4 {& d
不久之后,
她获得制药公司的奖学金,
没毕业就受到就业邀请函。
对方开出了优厚的薪水,
颜宁却婉拒了这份好意。

& Q( C8 Q8 ]! X( Y# o, [5 o# h
# F& F8 W! i7 ~3 }
她说:“我了解自己,
我喜欢做实验时的专注,
受不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我喜欢的,是自由人生。”
4 V" }7 H. W7 c; n4 T9 ]# t/ J

0 f8 S) N, @  [$ O/ l% O1 p
颜宁对做科研的这份喜爱,
很快帮她迎来了一个机会。
她从同学的口中听说,
普林斯顿大学的生物界大牛,
施一公,要来校作招生宣传。
一听说是普林斯顿大学,
她就大胆地给施一公,
写了一封超级自信的自荐信:

7 i) }: u7 `6 I  V+ {. t) X3 O
4 {9 [& u. A$ e! ?% x) t
“我觉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已达到贵校的要求,我希望,
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但申请出国太浪费时间和金钱了,
如果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我,
我就不用再花精力,
申请别的学校…”
, b5 p% N! q* X6 e: @6 x

: `# l* `# k7 E; I
施一公
  z* w5 i9 j6 l/ f: C

/ w+ S* V% q9 h3 S
这封很“拽”的来信,
让施一公感到特别意外,
他亲自面试了颜宁,
颜宁也丝毫没有让他失望。
就这样,颜宁成了普林斯顿大学,
录取的首位不按规矩出牌的学生。
! y/ s3 R2 u* Q9 d% r0 V' {

9 S" j3 h0 W. U1 I8 S& h
2000年,她来到普林斯顿大学,
这里不但有梦幻般的校园环境,
还有讲课引人入胜的科学大家。
但学习压力也无比巨大,
为了给中国留学生争脸面,
她每天只睡6个小时,
几乎每次都是读着论文入睡。
9 }3 h9 f. T6 s3 y+ {
  A3 A* d7 k8 u
可就是努力到这种程度,
向来以学霸身份著称的她,
还是栽了不少跟头。
% f# P  c# p# P# K) \2 f4 V' M

5 U7 I0 L; [' R0 c; @

) {% d6 ?  U+ V% J
# F* i, p/ I1 r0 S0 ~4 `
那么喜欢实验,
可偏偏那一段时间,
不知道怎么搞的,
所有实验就是做不出来。
( d, {7 V! |; M2 y0 U

5 g: f9 }5 L5 Q7 z8 u
然而,坐在她后面的博士同学,
刚进实验室不久,
就在《细胞》上有了作者署名。
之后,对方更是以第一作者身份,
又在《细胞》上发了一篇论文。

% J  y' ^9 e; [/ H* q& B7 \+ v
5 p' n/ s! E/ ]% V4 w
当时导师也是为了刺激她,
总是在她面前表扬这个赞赏那个,
从小到大,她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现在好像成了“落后学生”。
压力到达顶点,她竟暴瘦30斤。
为此她想了许多办法调节自己,
游泳、跑步,调整好心情,
然后回实验室死抠每个细节。

7 t5 m8 Y0 ^6 Z7 w+ M" A: Q/ R4 F3 D7 @# U2 w5 v: s8 Y% Q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顶着巨大精神压力的颜宁,
终于在2003年1月11日,
完整做出一个极复杂的实验。
就从那天起,她打通任督二脉,
开足了马力,做一个成功一个。
2004年12月,她顺利通过,
博士论文答辩。

6 i# x# L$ m9 L6 z9 P  h4 L: `' ]( \
, a7 D1 b" X0 b' \, e8 S! c
3 Z7 q4 m" K+ K
: H8 O: v' o( S. a
2007年10月,
颜宁回到清华大学,
不再是学生,而是一名教授。
当时,年仅30岁的她,
被聘为清华大学医学院的,
教授、博士生导师,
并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
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女博导,
一时间引起一阵轰动。
& w( |- ^# L$ F! y
; U. d2 I( Q# Z( s% a
而在此之前,在美国,
她曾用一年多时间,
做出首个膜蛋白结构模型,
攒足了在学界安身立命的资本,
完全可以有更优厚的待遇。
7 X! H+ I' I9 c
, u/ c& j" ?& P0 U: o. P- e
就在一次回京探亲时,
颜宁回母校清华大学,
偶遇读大学时的系主任。
对方询问了她的科研成就,
感叹道:“你能回来任教就好了,
国家急需你这样有创建的年轻人。”
听了这句话,颜宁暗下决心,
应该回国为母校,为祖国,
做一点自己能做的事。
2 h* m7 Z0 E* M' [0 n
0 A+ {: _& p! g9 H* ?5 A+ C
9 {1 B: Q& r8 C5 z$ Y
; C: v; L7 A/ v- y
颜宁的研究领域,
名字叫做结构生物学,
要靠各种手段去观测,
细胞内部这个微小的世界,
了解里面分子间的作用机制,
从而揭示生命的本源。
6 X' X1 n4 G( R: T0 o# Q) Y4 m
6 i4 X' {( ?! `  R) ~6 ~
蛋白质、核酸等等分子,
最大的也不过几纳米而已。
尤其是蛋白质中的膜蛋白,
一直是学术界公认的难题。
+ D4 Y0 S$ U0 j# C9 ?
! T2 U/ g" v6 X0 E' y$ d- d$ I6 B9 o; G
但这个命题却对颜宁,
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如果真的能做出成果,
那么在攻克癌症的道路上,
人类就能往前跨出一大步。
  ~4 f: }* B# [; P" @; w

3 o! _/ o5 ?' a
在膜蛋白中,最重要的,
就是葡萄糖转运蛋白。
只要搞清楚它的运作机理,
就能明白葡萄糖如何供给能量,
可是,在过去近半个世纪内,
世界各国顶尖的实验室,
费尽心思欲图攻克这个“堡垒”,
无一不是铩羽而归。
众多顶尖科学家一筹莫展。

% @& q  E, M( G( T$ y& R9 c! v/ L! J& {* b& m! L, {
% f! s. I  t& S1 j" [2 g% R" [9 [
. o- z% J# W- q' J1 ]; U% y
但是颜宁却迎难而上,
愣是带着一群年轻的,
清华学生“死磕”实验。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
2014年1月12日,
实验终于获得突破性进展,
团队迅速向最后阶段冲刺。

" \. i  |% Q0 U$ R6 K, E% g1 a  |& J+ r9 D* I# V. `0 Q* J
那天傍晚,等了5个小时,
她给学生邓东打了一个电话。
对方说:“还在处理数据。”
颜宁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心情:
“每一分钟都像一个世纪。”
晚上10点,数据出来时,
邓东激动地跑到颜宁的办公室。
两人四目相望,一句话也没说。
这项成果的历史意义,
根本无法用言语表达!

5 D4 c. l1 U' A! V" K* l4 h1 Q4 L5 Z! U
已经足足半个世纪了啊,
美、日、德、英等国,
都为了这个实验绞尽脑汁,
试图第一个完成“创举”,
最终被我们中国给拿下了!
9 h6 G* u4 X/ s4 U8 m
$ y$ E; F6 [" y. I$ q: v
/ E: r5 J. m& q" Y( Z% H& W

3 _9 u$ F! p' [* C$ V0 o! o
在收集数据之后,
颜宁实验团队将成果,
投向了《自然》杂志。
《自然》杂志在线发表后,
立即引起世界科学界的震动,
不但肯定了这一重大成果,
更为惊讶的是这个团队本身:
  f. y# _7 {% V6 L

% s" I* n5 Y& }  F$ U
在这场漫长的科研比拼中,
创造奇迹的,是一支主干力量,
完全“本土化”的年轻团队,
70后的导师颜宁,
80后的博士后邓东,
90后的博士徐超、吴建平等。

# s" h6 O! L+ k# Y% B2 Y7 L+ ^8 ~, I' O# q, M( ~
全世界实验室都在为此赛跑,
而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
颜宁带领这些年轻的“孩子”,
用“死磕”精神和严密逻辑,
收获了科学研究上的完美胜利。

, a  m# C6 b! R5 v9 x4 I% g0 ^% b" v
每天12个小时的高强度实验,
恒温4度的“冰箱”实验室,
几百个日夜的执着苦战,
如不是亲眼所见,谁都想不到,
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
而团队的领军人颜宁,
也才刚刚37岁。
" F% i8 u* W' S5 i8 ~: Y+ F
' h: y7 O% l, i  x# u9 ]) K& H/ K
6 X" x' @; D' W" Y( j' Z# a

3 P  ~! l) Y! _0 p
自2007年回清华,
独立领导实验室以来,
颜宁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在《自然》《科学》《细胞》,
三大顶级学术期刊发表,
原创论文就有14篇。
速度之快、水平之高,
让整个学界为之震惊。

( @  l8 X* c9 k1 h- O2 ?; X; O8 h# c' g7 h1 J8 c. d
2010年,清华大学聘请国际同行,
对其生物医学研究方向进行评估,
颜宁给学界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国际学术界一直称赞说:
“无论以哪个标准衡量,
她已位居世界最优秀的,
年轻结构生物学家之列。
在未来5到10年之内,
她将是杰出青年科学家的榜样。”
/ f& g% x! M5 m( z, D

! i/ B, O+ |3 j; |# m
这一切荣誉,都不是随便得来的,
科学研究的成果,分秒必争,
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颜宁每天除了吃饭、睡觉,
有14个小时“宅”在实验室里,
到了紧张的攻坚阶段,
干脆不分昼夜连轴转,
就在实验室里吃住。
" r. T- @5 f+ j5 ?% P$ ?

: \% X  A/ P" I+ o5 D
" P0 }: D! g  T2 x
( D+ o9 B! k% M- ^3 A& ^  i
但走出实验室后,
颜宁却并不像人们,
臆想中的科学家一样。
她就像一个普通的女孩,
在学生面前没任何架子。

" T7 Q4 B: W8 c1 k1 m# @: q9 ^4 B
: k$ x# ^' f* e" }/ ~1 y; U; j) Z
没有实验任务的时候,
会呼朋唤友出去K歌吃饭,
跟学生一起玩《三国杀》,
追《来自星星的你》。
此外,她还想尽办法补贴学生,
为的就是他们能安心做科研。

: Z, g. ]: M  `' L! j( A1 j9 e4 H' i! s& v, S' v7 y5 [# j' m* @
学生实验遇到阻力的时候,
颜宁又会变身知心姐姐,
耐心听学生诉苦。在科研上,
颜宁最不喜欢的就是“蛮干”,
从不对实验时间做硬性规定,
一有时间就组织学生们偷懒,
聚在小会议室聊八卦,
甚至一起追真人秀节目。
  ?+ b, M. @' H9 z& ?/ c

8 w) Y5 o2 D  V! V
对于她私下里的各种活泼,
她的闺蜜清华才女李一诺说:
“颜宁其实就是一小女孩,
只不过恰好在科学领域做事。”

" u% G4 X8 ~) Z. c8 z4 @( m/ O9 H) ^, o3 S% ~) }5 Z2 B
$ s6 C4 q% ^- y( m
; `% s( p4 W0 ^% A( N
可就是这个“小女孩”,
非常介意别人介绍她时,
把她称呼为“女科学家”。
“这是一种带有歧视的称呼,
科学家就是科学家,为什么,
一定要在前面加个女字?”

( K. N9 v- [9 ^" G# M' }# }5 |/ l5 H' V5 w
甚至在一次公开场合,
记者问:“一个女科研工作者,
该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颜宁立马就反问对方:
“你为什么要问女科学家,
而不去问问男科学家呢?
为什么不去问问他们,
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难道只要是作为一名女性,
就一定要牺牲自己的事业,
才是一名合格的女性?”

7 w, c, }: g$ R' n& j9 c* a7 N8 _. |; j: t: C0 k; p+ \
在她看来,无论是什么行业,
都应该用自己的实力说话,
无关性别,无关年龄:
“我见过太多的优秀女性,
她们比男性心思缜密,
看事物的角度比男性开阔,
但最终却受到各种阻力,
这就是社会对女性的偏见。

8 S/ I* l$ o/ U  e& j/ p5 l5 N2 |% w
一个人,不管是什么性别,
重要的是她是不是在做,
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
是不是在嘈杂的社会里,
排出外界的诱惑和压力,
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

8 V$ |" S2 v" Z' m: }3 x
7 E6 C/ c; G6 X' }
颜宁说,自己爱科研,
就是因为听从了内心。
% G6 D% Y# \. l$ H% X" S

6 r, t2 A/ X9 ], P6 t- y2 I3 c# E
1 B. c! F* h1 M% X) ^( |

! D8 `' n+ T( A# a% Z
从事这么多年科研,
颜宁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4 s+ u; V- b" Z, Y) y3 r
' B6 X4 {  l1 l$ T; q, a! d
她说,自己从事生物科学,
研究的是人生命的密码,
虽然关系到生老病死,
但却并不为此感到悲哀,
相反,她深刻地体会到,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
你所能消费的奢侈品,
你能所吃到的山珍海味,
每个人都可能有机会享用,
而这一切很容易过去,
那并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 A  t' t5 `- @3 z# V6 _- @( \$ E; {6 d
; o7 i3 w7 a$ h" f6 G
在几十年到百年的人生中,
最最重要的,是来到这世界,
究竟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
刚回到清华组建实验室不久,
同事刘国松教授曾经跟她说:
! d2 U! R8 k% t

0 J8 [" Y' _1 y/ T
“做科学家的三个境界:
第一重是职业,最下乘,
不过将科研当作了谋生的手段;
第二重是兴趣,已经很不错,
这已经是科学家的境界了,
追求兴趣,多么的超凡脱俗。”

2 j7 C! u9 X! Y2 E7 A' S+ \
+ x! ^; W# J5 C' \
而第三重境界,
刘国松说出两个字:永生。
那一刻,颜宁感到一丝震撼。
后来她深刻体会到了这个境界:
那就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
如何让自己的发现流传下去,
一直为这个世界造福。

% U: C' q3 K$ k% C$ j
" Q: {! l0 l( Y+ z, U) \& z

  W) v; w, u1 j0 s# ?
; Y. P+ F6 p% V4 M7 ~, F
就在这两天,
40岁的颜宁决定,
去普林斯顿大学讲学后,
一下子成了舆论的焦点。

" C7 `2 u# {% `/ `: P
; O: T5 R2 V8 Y! ]+ z$ K
用她自己的话说,
这“明明是开开心心的一件事”,
网上舆情却开始出现分化。
有人认为这是人才流失,
也有一些人为此格外激动,
觉得这是国内的大学,
赶上世界一流的标志。

1 `4 L% M1 J( V
  y' q. K1 [6 S% e& W# j
这一次,普林斯顿给她的,
“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雪莉·蒂尔曼是著名分子生物学家,
也是普林斯顿大学,
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
可见这份荣誉的份量有多重。
9 g2 \$ i' E6 W/ v
9 s, A2 p, Z* ?7 `4 z7 t5 U* |- Y: C
: ]1 N/ F# V- |% z: d9 I- a

9 p# d! R4 \, I+ g$ \
可面对“才女出国”,
不少人猜测她是厌倦了,
中国学术圈封闭的环境,
过分看重“国外的名誉”。
像颜宁这样性格的“小姑娘”,
当然忍受不了那些流言,
不得不亲自出面在微博澄清。

( \$ F! ^7 A3 ~5 l( y3 `( z
5 s, o  C5 {& n4 M4 Y
其实对她而言,
从清华到普林斯顿,
从普林斯顿到清华任教,
再到这次回往普林斯顿,
不过是她科研生涯中,
一个守护初衷的拐点:

0 y6 \2 ]8 k2 r8 \: |4 F9 z( N
) U+ K. |' n6 S3 x: D5 V* |
无非是想让自己的力量,
变得比往日更加强大,
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来抵达她所期待的境界。
她内心深处一点没变,
无非是听从了心灵的指引,
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
试图从这个纷乱的世界里,
挖掘出永生般的价值和意义!

1 q# d. u/ C: B: ]% e8 u1 {' @9 j4 [+ J5 C. s
至于那些为国操心的流言,
就像一段社评所说的:
“如果国内的学术水平那么差,
恐怕就算当初清华能花大价钱,
把颜宁从普林斯顿请回来,
十年后的今天,她的学术天赋,
估计也早就被废掉了,
哪里还有被请回去的机会?”
$ j+ H3 _( J3 `9 |1 ]5 F, [* e

8 R+ R5 U( E  I

6 U8 H# N3 t1 J# f4 t9 S% z0 f( ]! [7 X3 m* ^7 ?- H
对于这样一个真性情,
一直追逐热爱的事业,
为了心中理想和科学信仰,
不断往前奔跑的“小女孩”,
我们应该给她最好的祝福,
祝福她,也就是祝福全人类。

7 A  i8 p$ Y. B' b9 k/ p3 o2 R; u5 }8 O  o" b  [) M
此外,每个平凡却不甘平庸的人,
都应该从她身上习得那种,
聆听内心、奋力追逐的精神,
哪怕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但至少证明你来过一次。

3 X( O" _6 u2 o2 w$ @! w
  _9 B( R0 \0 K1 ^( W# V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j. W5 G) R* _4 |: O

/ E! z: v* g* j/ w$ u3 H
艺 非 凡
| 极 致 生 活 方 式 发 现 者 |5 k: i" N. F/ R0 L

; Q6 Z+ s: z3 K" w) s0 q/ i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8988-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