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T0 j; {( u, I, t
% }. l" d- k8 ?6 G3 o0 \中国朋友遍天下,已同两百个左右国家与地区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或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得到了许多外国政要赠送的礼品,其中一些是玉石礼品,既是中外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还可以丰富我们对国外当代玉石器的认识,加深对国外当代工艺美术的理解。 - w0 }- A2 w9 c2 Y8 i# b
2003.1 缅甸主席丹瑞大将赠给江泽民的玉牛银车
$ p, \2 Z6 j/ U q1 `这样的玉石礼品,有着八千年玉器史的中华民族也曾将其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华灿烂文明的物质载体,让中华玉文化走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化干戈为玉帛”以和为贵的理念。
M# x6 U4 B8 C* k' g/ o" U$ R! Y: Y$ e
阿富汗农业大臣列札赠周恩来玉石碗
2 d0 K4 q3 o1 @& ]+ u% a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它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社会的,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思想、伦理、宗教中起到了特殊重要的作用,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矿产、任何一种物质所达不到的。 , o |: Y4 Y, l' o
$ u1 T" B( T# f# T0 n2 l
1997.11 加拿大总督赠给江泽民的玉雕击鼓舞者 中国的玉文华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玉文化贯穿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玉是中国的文化的传承,那么在八千年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玉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变迁呢? $ W* D& x7 p9 H2 t; x6 {
) s/ x6 C% F# a' h
在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玉被认为具有通灵神奇,在这一时期,玉都是被制作成祭祀、祈福的礼器,只在重要时刻或重大事件中使用,用来进行“天人沟通”。这个时期玉器的形制和纹饰比较特别,大多有着宗教意义和实用价值。典型的文物包括:玉猪笼、玉琮、玉璜、玉斧等。
6 S% r; r$ h- D1 ~, m3 p& ?8 F) s" O! x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大玉龙
. B/ [7 q0 ^1 b* c ?; `自春秋到汉代初年,玉被看作是统治权的象征。这个时期以和氏璧的出现为标志。和氏璧制成于战国时期,后经秦始皇将其制成传国玉玺,历经汉、三国、晋、唐、宋诸朝,最终不知下落。
2 O! N7 \4 t. L4 w' N w* ^! J
8 e- P' Z6 i( J6 G4 x' k9 G+ p当时,得玉玺者得天下,可以号令天下,不知有多少战争和生命是为这“传国玉玺”。也正是这种深深认知,使得历代王朝和君主无不以玉为材质,制成“国印”,即玉玺。时至今日故宫博物院依然珍藏着乾隆时期的二十三方玉制的宝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奥运徽宝正是借喻了玉玺的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
]* G) m7 y; H g y乾隆御制“太上皇帝之宝”青玉玺 2 A" U8 E/ D( o9 V- w
在汉代,玉的使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其特殊主要是因为金缕玉衣和玉蝉的使用。迄今为止我们能看到的玉衣都是汉代的,玉衣仅限于王侯,用于死后包裹尸体下葬。不仅如此,还有“玉握”和“玉塞九窍”的讲究,其中玉蝉是最为重要的一件,由于是放入死者口中,又称“琀蝉”,有“蜕变、转世”之意,而且玉蝉的雕刻十分有特点,被称为“汉八刀”。 " i3 E! B, y; D7 |
& a) W9 D# ^# k2 P( L# |金缕玉衣 0 N7 Y% N2 A) }0 Z. f7 w
玉蝉
& }! C# `3 y! [" o+ M4 o在唐代三品以上的官员可按官级被授予不同玉质的玉带,是官阶的象征。玉带在使用过程中,越来越追求华美,我们从唐早期和晚期的玉带就可看出这种转变。随着玉的功能性的转变,玉的自身物理特性开始被认知,同时对玉的审美也逐步形成。 ; t9 Q& m; U' E8 F2 J. P3 o2 f
+ P% u G# m# _ Z1 @* L& e# h唐 馬上封侯玉腰帶 1 r& T- k& _; U$ ?5 B" F
从唐代开始玉逐步进入实用器阶段,同时通过构思和加工来展现玉的美。在中国的玉文化史上,唐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玉器从虚幻的象征性器物开始进入了贴近现实生活的实用和赏玩时代。 & s4 U4 U1 W2 S/ n$ u& h
白玉镂空飞天 唐
7 X2 d) O& w3 e在唐宋时期,玉饰、玉质器皿以及赏玩玉器已经出现,到了明清时期已经盛行,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高潮。在这个阶段,玉器所呈现出来的是其天然质地的自然之美和巧思制作的工艺之美的完美结合。
) C# u- ?' b: K f2 D2 R+ w( H2 e- K& d5 z4 b. ^
手镯 唐 这是中国玉文化的一个巅峰时刻,也是在这个时期玉开始与人更加亲近,玉不仅仅被观赏和使用,还开始被把玩,至此也就有了“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玉的神秘色彩逐渐被淡化,玉的观赏、实用和把玩成为了玉的新的注解。 - J* {# q" s9 M& z1 _& o
清宫薄胎玉器
, o! }( P8 n5 s* g史上最大的收藏家就是乾隆皇帝,对玉他更是痴迷,后人送其“玉痴”的雅号,据说乾隆从未将玉赏赐过他人,足见其对玉的珍爱。 6 D3 Y. x+ C6 m, H
) B5 C; F- S3 _9 E
白玉蕃莲佛像纹碗 9 c7 L6 Y( w( h, t+ L
* f1 L" {% G# y, N乾隆对玉的痴迷对当时的上层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带来第一波玉器收藏的高潮,而真正拥有玉的也只是达官显贵。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在计划经济时代,玉的开采、加工和销售同样也是被计划的,即统购统销。 , y% O. N* W* U- c; z/ K1 m
+ h y. K. W9 ^: s嵌宝八角玉盒 清 6 \: ~2 o+ O* T' J5 G. y$ B
玉作为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瑰宝,理应被更广泛的认识和接纳,也应该被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所认知和喜爱。回顾玉文化历史,国家层级对玉的关注和重视都会迎来玉器发展的高峰期,我们有理由相信,玉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时代。
5 c) z+ }* h' m% w8 T8 F8 T
R$ y( |- g- T- |) G收藏马未都∣观复嘟嘟
* ?; \& j7 g9 o4 g$ S( E
, }1 j! S3 q) I9 c. _( X+ t* W: [1 u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4838-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