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新移民如何做才能尽快融入

[复制链接] 0
回复
207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0-15 0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今天早晨去家附近的一个clinic做一些化验,停车后透过clinic的大玻璃窗看到到里面已经是座无虚席了,一边心说“糟糕”,一边向里走去。就在此时,我看到从我的左右两边同时走来俩人,只是左边的那个男人好像离门更近些。仨人再前进了几步,右手的那个女人突然加快了步伐,抢先那个男人推门而入。随后我也到了门口,正好看到那个男人愣在那里,满脸愠怒的表情。我随即打开门,示意那位先生先进,他的脸色这才缓和些,对我点了点头走了进去。6 i. {* F. X7 h/ B+ p

* l( `2 o0 x4 L6 K. H* _
3 r& j+ K+ Y. S( H( ~1 j" I
; V6 O  c3 |; `& I2 |- e1 H
, J/ X8 F; |$ M$ R" G( `
0 H9 |4 S' y$ e' j5 g. W% a' p进门后,我看到那个抢先而入的女人:中国人,不到三十,也许就是附近滑铁卢或者劳瑞爱大学的留学生或者新移民。只见她一脸无知地坐下来,全然没有意识到那个随后而来的那位先生对她的愠怒。
6 O; J. N9 a7 ]$ Q7 {
  W. o5 g4 T6 P/ l
9 ~, O. J1 f' f6 q0 E2 f! q6 {回去的路上我自忖:那个女孩子也许是无辜的,因为我们在中国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坐车要排队吃饭要排队看病要排队,抢在别人前面几乎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但是从那位先生的角度想一想:他也许是一个从来就没有经历过中国、也从来都不会了解中国人的生活环境、因此也就从来不会从中国人的角度看问题的加拿大人。退一步说,即使他去过中国、了解中国人在中国的特定的生活环境下的规则习惯,也许他还是会说“那又如何?你现在在加拿大,就该遵守加拿大人的游戏规则”。
  Y3 H  L9 E% ^) }
: p% l' T4 I6 S; i' M  R: @6 h  ]
7 I# B! C; d2 b8 u1 }8 L( S; j
! c# v8 n& |' T% Y5 y' z/ ^% P3 U1 i9 W

0 L4 E- U' f0 d. y& w/ O1 U& U那位先生不明白的是:也许从来都没有人告诉过这些中国人:加拿大(或者其他西方国家)的做事的方法和礼貌规范和中国是很不相同的。具体如何不同?我相信新移民在离家之前,都会翻一翻“新移民指南”之类的参考,这些书一般会告诉他们在新的国家如何找工作找房子、哪里有LINK班、什么样的衣服适合新地方的气候和基本的社交礼仪等等,但“基本的社交礼仪”是否能够面面俱到、涵盖西方生活的细微点滴,我看不会。因为我自己的经验教训,也是通过很多次白眼、尴尬和反省才得来的,不管我当初读过多少本“出国指南”。# }8 D# T! _6 I/ c4 b5 v

% F; L2 G1 g- z1 M/ o" D; Y- {: O$ [5 f) e+ d# U4 I
记得我在本地大学读书那会儿,经常会有groupwork或者teamwork之类的合作项目。以我对西方的了解,我以为外国人个个都像美国人,讲求坦率、直言、积极;所以每次遇到讨论,我总是踊跃发言,奉献我的idea,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对team有所“贡献”。但不久我发现,我的“积极奉献”不但没有赢来尊敬,连基本的朋友之宜也没有,别的同学见了我,不是敷衍就是躲避。于是我只好自我反省:我观察到别的同学,他们讲话,一定是等到前面一位同学结束了,下一位才开口,很少有打断别人、乱插嘴、或者乱喊乱叫的,这样的行为,不管你的主意有多好,别人也不买你的帐,因为你连基本的礼貌都不懂,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那么他们还会采纳你的建议吗?" z7 n3 |3 Q+ O, p( l! `6 e

" X, N; H, ~- {& x! S+ I& ~7 G
3 y2 ?& B* G, U4 b& x, ?. ^5 B& k% h; }! p  Q1 E* Y; E
: ?/ L( g# {; E- A3 K2 g+ t

7 l; l. ?; [& |/ m0 v5 O1 m这样的事情,看起来很小,以至于有时候我们都不会意识到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但是小问题有时候会造成极大的尴尬,这儿还有一个例子。不久前我读了一位加拿大华人作家写的一本书,是关于她自己作为新移民在加拿大所经所历的半自传体小说。书中的一个小插曲令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在她刚刚来加拿大,在皮尔逊机场落地的那天,是和一群老头老太太一同走下飞机的。为了赶时间,她急冲冲赶超了好几对儿步履蹒跚的老人,大踏步地向前冲去……当她再次超过一对老人时,那个老头儿走上前,用脚碰了她的膝盖,说了声:“excuseme”,别的老人哄然大笑。; }; t3 a) a1 S! M, H

; D0 ]! R  a1 d+ T( H: T. h6 ]
* A) N/ x/ ?' C( C) C3 J试想她当时的震惊和尴尬:她赶时间超别人,并没有伤害别人,为什么这些外国人要如此粗暴野蛮?而在那些外国人的眼里,正好相反,她是如此地无教养无礼貌,以至于到了非揣她一脚不可的地步。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老人的缘故,任何一个在加拿大生活久了的人都懂得:即使在超市的通道,两个人擦肩而过,一定会有人说声:excuseme,然后才过,更何况她是不打招呼地强行强入,碰撞是难免的,那么被人揣一脚似乎也是难免的。2 K6 Q6 R8 e( U$ y0 V+ G* @
$ d0 a! W, |8 V
8 g3 a3 {+ {7 @  M

6 S. N$ x4 a6 P2 w- l, x6 d) |( n5 \# {. T1 d

3 g( o$ J* z% @" u我想这件事情对作者的震撼之深,以至于多年以后,尴尬的感觉仍然盘踞其心,于是才有了这段书中的插曲。我并不因此看低这位作者,想反,我佩服这位作者的勇气,也感谢她把这件事情说了出来,这样,读到看到的人才会以其前车之鉴、不致重蹈覆辙。我也相信,我们每个人初来乍到之时,一定都有过这样那样的因不谙当地的习俗习惯而犯的种种错、而遭受的种种尴尬,为什么不说出来,给后来者提个醒儿,让他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呢?) p8 Q  q+ U1 Y4 V3 E$ g) o' x. I) ~

& y3 e  ^3 [4 ]/ U. F. K
4 d+ y& c' H- ?7 d有的人一定会反驳:加拿大也有很多粗鲁无礼之人,怎么尽说中国人?首先我承认加拿大的确有不法之人,但是我来加拿大十年了,很少见到加拿大人不排队、加塞儿、抢座位、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大声喧哗的行为;遇到事故、堵车、不良的服务,他们会耐性地等,直到事情得到解决为止,很少有人在那里跟人吵得面红耳赤、沸反盈天的。相反,我常常遇到开门(不光是男士,女士也有)等我先入然后自己才走的人,次数多了,自己也学会了:如果看到有人和你先后进门,不妨打开门,请别人先走,不管他是男人女人或者老人。慢行一步,别人欢心,自己开心,社会风气也因此美好,何乐而不为呢。其二,我并不是想说中国人如何,我只是想通过我自己和别人的经历,给初来乍到的人提一个醒儿:西方人做事的习惯和礼仪和我们中国人是有不同之处的,不懂则需多看多学多留意,礼貌谦让仍然是永不过时的待人处世之道。
. c6 P2 u# P0 G/ H9 F
  Y: F( d) S' E( F% F1 H/ X  H: z3 a/ e0 T
( K% g# |7 G" I7 j  k

0 W' ]& o: T* A" K" a5 r; j( @. K, b# W7 `
当然我们中国人好的教养,外国人也有客观的评价。我暑假带中文班的时候,“校委”的一位领导来视察,他对我说,在他所见过的所有的“少数民族”语言班中,中国学生是他所见过的最勤奋、最有礼貌的族群。我听了很高兴,同时也希望,我们中国人给人的整体印象,永远都是能够体现我们五千年文明的教养和礼仪的。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3703-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