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J" G6 z9 i+ p* v# i3 L; a k( F& q3 t3 d; l$ T
1982年,首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年仅22岁的惠英红凭电影《长辈》, 拿下了人生中第一个最佳女主角。 奖杯送到手中时,她却天真地想: “要这样一个奖杯有什么用呢? 如果能够换成钱那该有多好啊!”
0 a" F& T6 i) Y4 y6 F! z% I0 j% e 5 n" N6 s* v- f- M; a+ B5 }
6 Q) q, {4 b7 [* C2 c( b, g01
! V, c$ j3 e: ]* f惠英红1960年出生于香港, 自幼便饱尝人间的艰辛。 父亲本是山东诸城的大户人家, 因内乱被清算,便带着妻儿逃亡香港。 刚到香港时,父亲本有一箱又一箱金银财宝, 却不幸遭人算计,全家从天堂坠入地狱, 一家人只能在楼梯间下的仓房居住。 父亲是秀才,觉得自己没脸面出门, 母亲就带着年仅三岁的惠英红兄弟姐妹们, 在湾仔的骆克道一带卖口香糖赚钱。
. d) y, `7 ]* k' t/ |, Z& y3 x
% D, u5 S- Z9 U1 I; C惠英红小时候
9 I7 i; U/ s4 u6 r4 F+ b说是赚钱,其实更似乞讨。 在靠近维多利亚港的一片街区上, 不远处常有美国的军舰驻留, 每天惠英红就蹲在路边察言观色, 看到路过的美国水兵, 立马冲上去抱住人家的双腿, 恳求对方买一点东西再走。 看准了人还好说,若是看错人了, 总免不了被撂倒在地,一顿拳打脚踢。 从3岁到13岁,惠英红未曾进过学堂, 每天就这样在街头游荡讨生活, 一边躲避警察的追捕一边赚钱。 w% D3 k: n% [8 ~
3 @0 z4 l6 [, V, @ e5 c * _2 k* j; C6 q6 M7 y+ ?6 _
骆克道是龙蛇混杂的街区, 小贩、流民、妓女都汇聚于此。 在这里,惠英红很小就看遍人间百态, 她见过被驱逐的乞丐, 也见过靠陪睡就穿金戴银的女人。 曾有一个对她很好的舞女, 因为误入歧途,染上毒瘾。 那天黄昏,惠英红出来卖东西时, 正巧看见那个舞女从街对面摇曳而过, 没等她打招呼,舞女直挺挺地倒在马路上。 旁边人惊呼:“死人啦!” 尸体很快就被警察拖走。 在看过了太多类似的遭遇后, 惠英红自小就为自己设置准则, 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 有些界限,一辈子不可跨越。
% {8 Q- f1 c1 j* c5 M3 u( m4 _8 Q% L ' n8 `8 i4 t" m0 t A$ g" c
' G9 N D- \ m6 I
童年的时光是笨重的, 惠英红从没像别的孩子那样, 拥有自己的玩具,睡在安稳的床上。 天刚亮就要出门,夜里很晚才能回家, 披星戴月赚来的钱都是补贴家用, 在路上还要躲避警察的追捕。 有一次被警察抓进牢房蹲了三天, 母亲闻讯,跑到警察局撒泼, 和一个警员发生争执后, 母亲也被拘留。 事后通过评估,惠英红被送去孤儿院, 被强制要求与家人分离。 母亲在警察局苦苦哀求了三个月, 这才让惠英红回到家中。 * y# Q3 e8 S! _8 F9 M! t4 a
- C. h6 `! P0 b/ g- H2 J. E9 i% u
4 D" _. k- h; s) M9 G
正是这种不安稳的日子, 造就了惠英红强韧的个性, 锻炼了她极强的自控能力。 而她总是那么乐观, 从未因为生活的贫困而悲伤。 只有一次,她早早卖够了钱, 看到街对面的小公园里有座秋千, 便独自一人跑去荡秋千。 不久后,母亲寻了过来,不由分说, 上来就给了她一巴掌, “让你卖东西你就在这里偷懒?” 惠英红恨了母亲一眼,一句脏话脱口而出, 母亲揪着她回到家中,向丈夫告状, 惠英红被父亲吊起来打了半天。
+ g+ i6 \6 f* x- G
) g4 Q" Y& X7 X5 u, Z0 G2 o" z . e8 ^% `% y% Z: }" k
02
# X9 L2 i8 X" n1 e9 Y8 G1972年,惠英红去了夜总会, 在那里当中国舞艺员,给客人跳古装舞。 这时的她,一个月已经能赚一千多, 但对于有八个孩子的家庭还是不够。 偶然一次,她在报纸上看到李翰祥导演招演员, 便花钱去影楼拍了一张照片寄给邵氏, 然而石沉大海,未能获得导演青睐。 谁知两年后,跳舞的她被导演张彻相中了, 正因看到惠英红在试镜中姿色动人, 李翰祥又将其挖掘出来, 给林青霞配戏出演《红楼梦》里的丫鬟。 随后,张彻邀请她与邵氏签约, 母亲得知却不允许: “你跳舞一个月一千多, 演员一个月才500,那500块钱怎么办?” 可怀揣着演员梦的惠英红还是私下签约, 并在不久后,获得第一个小角色, 《射雕英雄传》里的穆念慈。 ! }! z k* T0 C# ~) R
5 S% u) I) b" I9 u穆念慈
8 G( y o3 w" P; X古装舞的底子, 让惠英红学打戏学得很快, 而且她比一般演员肯动脑筋, 常在动作中增添美感,颇得导演赏识。 在一部名为《烂头何》的电影里, 她原本是出演一个小角色的, 没想到当时的女主角因为害怕打戏, 居然卸完妆逃离片场。 情急之下,导演想起了惠英红, 立马帮她扮造型现学现打。 因为表演出彩,惠英红得到刘家良提携, 从此成了香港影视圈的著名“打女”。 就在1981年,惠英红出演了《长辈》, 次年便一举夺得首届金像奖最佳女主。
& o7 N: j/ ?% u' D) ]4 O" r
9 c- n9 H2 ?" a7 ]2 q
1 w- m. p9 e$ Y N: p4 ]" a4 ~那时香港电影如日中天, 尤其是功夫片和武侠片, 简直如不可阻挡的洪流。 惠英红虽然每天片约不断, 但作为“打女”, 其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成龙曾说,“每天早上醒来, 我每一寸肌肉和骨头都在告诉我, 我是一个动作电影演员。” 惠英红每天赶到片场, 几乎都是打人和被打。 有一次镜头NG,她被一个男演员, 朝腹部打了40多拳,连走回家的力气都没有。 但身体的痛苦对她而言不算什么, 比起幼年的艰辛和对贫穷的恐惧, 她知道自己必须咬牙坚持。 即便是韧带拉伤、脚踝肿成面包, 也得毫无怨言地把当天的戏演完。 “不能往后退的,你一退, 后面马上有人上来, 你就什么也没有了。” # s( }- z6 g! i2 E# [
* E- z- m) j( V) O' x/ S) D" U/ N; [5 L
: Z. o) }8 F( {2 \" ]* ]尽管惠红英如此拼命, 如此珍惜自己的演艺生涯。 但时代的变幻她最终抵挡不住。 90年中期,武打片逐渐没落, 张曼玉、钟楚红这样的女星逐一崛起, 人们对电影女明星的审美需求, 越来越偏向柔情软语的爱情片。 惠英红每天在闷热的片场打打杀杀, 歇息间隙看报时总忍不住想: “为什么别人演女主角谈情说爱就好, 我却要在这么苦的条件下以命相博?” 每天遍体鳞伤地回家时, 惠英红看到香港的夜景, 时不时一阵阵黯然神伤。 但对她而言没有更好的选择, 她读书不多,文戏火候不够, 而且打女形象深入人心。 只能继续演下去, 否则一家人谁来养活? : ~) n1 D: r/ o* }% Z
% j% e" P2 U0 j& ^% X
- y, o/ z9 G" v虽说拿了金像奖, 成了炙手可热的打星。 但家里的生活依然会捉襟见肘, 弟弟妹妹们还在读书, 惠英红不忍他们穿得破破烂烂。 加之另外三个孩子被送去学戏, 梨园师傅每隔一段时间就跑来要钱, 惠英红的父母又不敢不给, 一个人扛着全家的生计, 惠英红有成就感,也有苦衷。 这时,发生了一件令她无比悲伤的事, 同在演艺圈的四哥惠天赐, 为拍戏保持身材而疾病缠身,突然离世, 在那之前,他刚接到一个重要角色。 那个角色说不定能让他苦尽甘来,大红大紫, 他却在开拍前几天撒手人寰。 这让惠英红深感人生无常, 只是当时她没想到, 很快,无常就来敲她的门了。
7 f" w( [0 j2 H8 v/ @# v3 X3 b , e x: s) R r& d" ?9 A$ x: l# e
惠英红和哥哥惠天赐
% N0 R! k- u: Z' z2 A8 c03
4 [) S' r! \' Z+ O" K惠英红以绝对女主的身份, 在一部部打片中树立起自己的形象。 然而当爱情片和文艺片占据市场时, 她一贯的“打女”标签, 却严重阻碍了演艺事业的发展。 从某天开始,惠英红突然发现, 整个电影市场没有打片机会给她了, 电影公司能给她提供的, 全都是二三流的角色, 再不就是给新生代的年轻女演员配戏。 或许是因为骄傲带来的迷失, 以一己之力占据打戏半壁江山的惠英红, 始终不肯放下身段,去演二三流的角色。 “虽然现在我知道那是错的, 但在当时的心境下,真的做不到。” 就这样,一年、两年过去, 惠英红被观众遗忘了…
- h9 J3 C7 d, e, |2 g
9 Y- C- [+ L& X0 g% P
: S1 g$ p$ ^5 x% Y, R! [+ X为了生计,她去开美容院, 不得不面对客户的抱怨, 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低声下气。 久而久之,这更加让她怀疑自己, “我明明是个大明星啊, 怎么落到如此境地了?” 往日的光环和现在的黯淡, 让惠英红越来越怀疑自己, 越来越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后来她更加迷失,索性破罐破摔, 每天跟朋友混在一起打牌。 而每当看到电影圈里的新闻, 看到无数新人星光熠熠地出现在舞台上, 重重的失落和挫败席卷而来, 让惠英红坠入了无边黑暗。 / [4 c; X# }: T& w, C
$ L& p" |( J% c" i; @% _- ]' U6 ~
5 R$ G0 e, E9 [! y
1999年的一天夜里, 惠英红将自己封闭在屋里, 吞下安眠药准备离开这个世界。 幸好妹妹及时发现将她解救。 脱离危险后,惠英红睁开眼, 看到亲人围绕在身边,感到无比后悔。 “我是那么坚强的一个人, 怎么会做出这么蠢的决定?” 事后她去看了心理医生, 发现自己得了抑郁症, 在持续了一年的治疗后才好转。 这次濒死体验,让她想明白了很多事, “不管怎样我要好好活着, 不能因为一点挫败就被打倒, 这才是我惠英红。”
9 W4 \& U8 c. n( _% _04
( }1 J; w0 \/ d, |' R2003年,惠英红重新振作, 05年低调复出,重回影坛。 这时她不挑不捡,什么也不畏惧。 “既然打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那么就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把每个角色演好。” 惠英红开始不断打磨自己的演技, 接不同的角色,理解不同的人生。 曾经的遭遇,也让她对生命、对人的价值, 有了比以往更深刻的理解。 不知不觉,她能够在片中, 处理情感层次更丰富的角色。 她不再用打打杀杀,用肢体演戏, 而是用眼神、表情,用欲说还休, 去阐述一个角色的内心。 : R& T0 F7 m) i& Q. f' {
4 S+ _, Z1 {6 ]: P《心魔》 3 G/ @! b, A4 x8 e0 f; e, h2 L& K
2009年,时隔20多年, 惠英红凭借电影《心魔》, 再一次拿下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 同时摘得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电影中,她以入木三分的演技, 出演一个占有欲极强的母亲, 以至于很多网友看后表示: “整部电影就是靠她不多的戏份撑起来的。” 颁奖典礼上,接过奖杯时, 在走完了20多年的人生道路, 历经荣光、黯淡、绝望和振作后, 惠英红在人生的回环过后泣不成声。 “其实我可以不拍戏, 做点别的事我也过得下去, 但那样我人生的价值就没有了。” 这一次的金像奖对她而言, 不是什么赚钱的工具, 而是人生涅槃后的里程碑。
, h _6 x5 b, }2 f8 j - ?; y' d1 W C( c
9 v1 Y" T6 f# D0 J: J5 q8 s" w$ J
曾有人问她, “为什么一定要回到一线? 没有人要求非要一辈子在一线。” 惠英红笑着说: “别人不要求,可是我自己要求。 只有这样,我才能做到永不放弃。 从哪里掉下来,我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我觉得当时是电影圈淘汰了我, 这让我非常不甘心, 所以我一定要重回一线。” 这股韧劲,从小贯彻在惠英红生命里, 在走过了艰苦的童年, 走过了演艺生涯的最低谷, 她用自己的坚持告诉人们, 任何不能杀死我的, 只会让我变得更强。 5 U" @' [8 ]+ Q$ |2 T6 }
05 ) N0 r2 [: p2 M6 _6 j$ Y' E
关于娱乐圈, 我曾经读到一篇文章, 其中提到很多明星只睡几个小时, 靠着打点滴来维持体力, 只能在化妆期间偷懒打盹儿。 文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生活有种一视同仁的残酷。” 不错,明星也好,普通人也罢, 不管你有多少光环,拥有多少财富, 始终都要面对生命的嘈杂, 要面对生命里残酷的阶段。 从惠英红身上,公子看到的, 不是什么光芒四射的明星, 而是一个永不言败的倔强灵魂。 , C) |6 D, j1 T
6 A! u a8 }( X' ^& m j
生命自有其跌宕, 不如意的事处处都有, 被挫败的人生比比皆是。 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 似乎就注定要遭受各种“劫难”, 恋人出走,高考失败,创业崩摊, 我们想成为某个人,却是如此艰难, 我们想追求什么,却要翻山越岭。 可正是在一路崎岖中, 人的尊严和价值,才得以体现。 如果一个人活得一切唾手可得, 那么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如果说生命有什么意义, 那每一次昂首的姿态, 都是意义闪光的时刻。 就如同电影《汪洋中的一条船》里说的: “在广大的宇宙里,人生太渺小, 生命太短促。 但是一个人奋斗的精神, 它会永远存在!”
: s2 u- J) _" Y8 u( g. p% R
8 B( }$ ~1 W3 b: k& V 5 c. C X3 Q) l0 R4 }; N
把沿途的坎坷化作风景, 把如戏的人生变成奖杯, 惠英红做到了。 8 s% ?3 q& j8 h: y- i& r
: K2 J. Q! e' ]( V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1251-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