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作品争鸣] 拍摄电影镜头感的韩式照片

[复制链接] 0
回复
159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7-1 1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c' l/ f0 G3 A* v# e! u: q摄影、文/紫龙3 p/ u# e8 `9 W: P' z
紫 龙
, s  ]( p0 k! @8 o知名样片摄影师,擅长各类韩式风格的演绎。
7 Q7 s, h! `, B' \! }究竟怎样才能在平面拍摄中更好地借鉴电影,为自己的照片加分?想要梳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 {5 F* k8 m2 q' ?" T1.戏拟
2 g- m) W+ z4 E* o7 r- [$ Q模仿影视作品中相同的人物设定、造型或故事情节,让人们在看到画面时想起电影,进而追求情感上的共鸣。
7 v7 o& m2 a. d4 r. G2 C这是最直接的一种借鉴方式,可以说,大众文化范畴里每一部影视作品的背后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戏拟。商业婚纱摄影领域更是首当其冲,所有被冠以“爱情”、“青春”之类标签的电影都会成为我们的题材。
4 ^. r  |% I+ S! K# H- D8 I坦白讲,这种借鉴不容易出彩,但也不容易出错。我在韩式风格的拍摄中也会用到这种模仿,比如光感浓烈的王家卫的电影。4 w3 v  F" P6 A
& E. C/ H- U7 W4 D% j, q2 R5 l1 {

8 ?- e  e' i) H" N' a9 ?! K, ]
1 t: Q- p3 A- v' a2.镜头语言
; q5 l' B" s/ n; d4 N' C能够完美实现的戏拟毕竟题材有限,大部分时候,我们还是要从镜头语言上去完成提升。这不仅意味着画面形式上的模仿——比如片幅比例、胶片质感等,更意味着拍摄思路上的一种变化。9 j  m, Z# x. [8 i0 b
作为商业婚纱摄影师,我们习惯于过分关注镜头前的人物,而不自觉地忽略其他,这是很多摄影师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尝试用电影的思路来拍摄,认识到用镜头语言讲故事的重要性,认识到镜头语言的变化对人物情绪和画面气质所产生的影响,这一点是颇有裨益的。
+ R5 \% c+ j! t: v3 s关于拍摄思路和镜头语言的问题,我们会在下面做一详细展开。, ^' q  k# Y7 C: w, H
3.画面色调
$ v( L7 P1 Y7 _/ U2 V9 c2 K$ {无论对于电影还是静态照片来说,画面的色调至关重要,它极微妙又难以把握,能在不经意间引导观看者的心情。5 U6 h0 h) X7 V7 l
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画面色调问题,但它的作用确实非常重要。有些时候,很多照片只是做做色调就能获得极大的视觉改观。我们当然不应该沉迷于这一点,同样也不能轻视。0 [  }7 Z* H' j& C, p
怎样理解平面照片与电影画面的差别?* S0 `6 u$ n% B
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有益的借鉴和切实可行的提升,切忌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8 M) s3 s! _$ E* ^6 g$ T电影不同于照片,它的主要职能在于叙事,他的画面是连贯的,因此故事的表达也是相对完整的,时间、地点、人物、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这些内容的丰富性是平面影像无法达成的。而静态照片最大的优点也就在于可以做到更加细致的光影及结构形态(相较于综合成本而言),同时具有因为叙述不充分而产生的联想。
# F  R; r* I, X2 v7 ~; C6 M照片正是因其“未完成态”的存在方式,使人们的目光驻留其间,关注点在于:或者是对隐含细节的发现,或者是对形态陌生化的辨认,或者会引发联想、猜测、形成抽象概念,并最终达成共识。观看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倾注的情感就越多,获得的认知满足或审美享受也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太过浅显直白、缺乏画面内容及情感内涵的照片让人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了。5 Y$ d2 }3 Y7 s" {: u* F; `
静态拍摄可以向电影学习哪些内容?$ V$ F5 X: f8 M/ @+ Q' `
1.学习叙事的表达方式3 h3 k" y6 O, T1 x
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在拍摄的时候让人物“摆动作”,但是完全不考虑为什么要这么“摆”,定格前后也没有过渡,导致这一“摆”与下一“摆”之间全无关系。这样的画面是生硬的,因为人物的行为没有内在动因,自然不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
9 e0 v: s0 S- {; S! I, a4 O所谓叙事,当然不能完整交代一个故事,但是可以通过画面的设定,定格前后的过渡等表述出两个人“正在干什么”,从而引发联想。换句话说,拍摄的时候,不要在动作的完成态时按快门,而是要在他们做这个行为的过程中去拍摄,比如亲吻和拥抱。
; Z4 h; @9 B2 J" c; F4 ^4 w9 i1 m% C. D. h( |
8 r3 m- M6 Y7 K$ ^# S6 [
2.注重光线对场景氛围的塑造3 I" _; G1 z$ V* p$ f
我们的关注点是人,所以有时不免对人物的塑造过分用力而忽视了周围的环境。特别对光线而言,更是如此。# c! O6 k! V, w: d: m; w1 W
对商业摄影师来说,渲染人物的那个叫“主光”,其他都是辅助。但是在电影中,可以说:核心光线是用来塑造场景氛围的,并不是以人物为主。这一点对我们而言同样是有意义的,尤其是在实景中拍摄,如果环境光线是苍白的,无论人物怎么出彩,整张照片也还是看起来了无生气。& s9 F1 ]$ a: j5 M6 w9 r' \
我们要注重光线对场景氛围的塑造,比如韩式拍摄中就很讲究窗的作用,窗光一定要拟态(光质、强度及色温),要符合整个环境的设定,避免戏剧化的光线。5 ~7 W9 ^- s$ R; E/ X8 J8 O- g

1 V# v0 Q- J$ B( M
) P) l* i4 J2 K) _9 M: p0 i# P1 W3.学习分镜头思路
) {* _, ]3 Y9 ?拍电影制作分镜头是为了把故事转化成视觉画面,我们在静态拍摄上也应该掌握类似的能力。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一张一张的照片变成一页一页的漫画,分镜头思路并不一定直接呈现在照片上,但它能够有效地厘清你的拍摄思路,避免在拍摄时被自己的习惯所固化。
+ T# n; n! g* J8 L9 E1 m% ^% f比如在一个场景下,你按照分镜头方式处理过自己的思路,那么你就可以更好地安排人物出场的顺序,谁先走出来,两个人怎样走到一起,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情绪氛围都酝酿到位了,最后安排一组高潮的姿态。同时在拍摄每一个动势的时候,你知道如何去变化关注点:两个人的整体姿态、手部的关系、前后关系、眼神关系、肢体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呼应等。做到这一点,画面形式及表现力自然就丰富起来了。4 X+ r1 M8 I% \% S3 \
4.善于把握不同镜头形式的组合$ |" T* I2 v3 E, A, H; N8 q
电影画面的视觉传达依赖于不同镜头形式的变化及组合,而我们在拍摄一组照片时也应该更充分、灵活地对此加以运用。远景、全景,人物全身、半身(中景)、近景、特写以及必要的空镜头,这些所形成的“组合拳”更有力度。
' Z9 [1 E8 B. j9 h6 g$ V9 a( W" ]3 P

& W$ Q- Z7 k- J( }△ 全景与中景的对比。全景重点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以光线烘托氛围,构成冷暖对比——人暖环境冷,边缘冷中心暖等。
  l, w* [2 T" _  f* T
, V' M* r+ q" O1 h
) K3 N9 L& C' \, u6 @△ 中景重点表现人物的穿着,相貌神态及上半身的肢体动作,同时可以着力于表现人与人之间交错位置的虚实关系及感情交流。) L" s  s5 s7 @( T+ L% j
0 e' m1 I( \0 ^; ]

8 A( W; A4 K  R△ 围绕主题锁定人物近景及特写,刻画面部表情或手势动作。
8 ]- n, I6 B& @; O8 R9 @2 w5.在客观性角度与主观性角度之间切换6 F4 p* {- {: w' z' h- ?9 R2 ~$ R
客观性角度是指拍摄中的一般性视角,是摄影师旁观式拍摄的体现。现在拍摄韩式风格照片,我们常常强调运用主观性角度,即模拟画面主体之一或“现场第三人”的视点进行拍摄。
1 q  Z5 `, @1 \, O% o当所采用的主观性角度是男女主人公之一时,观看者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带入感,面前的人物直视镜头,仿佛沉浸在彼此的交流之中,极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力,引发强烈的心理感受。
6 \3 Q# O2 N' d* j当所采用的主观性角度是现场第三人视角,比如我们常常在实景拍摄中强调的“现场感”、“窥视感”,特别是借助前景,或以独特的低角度、高角度拍摄,从而给观看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x; b8 u' Z, j+ |7 f

1 ?; F! _* _# S7 ~- f$ \6 l( }% }: c" g4 z
△ 客观性视角与借助前景形成的现场第三人视角。
& M. E+ E# {: `" ?" N& m$ m" a0 T) W

1 G( q" A0 F. {) A, S# U△ 模拟新郎的主观化视角,要注重位置关系的交代,巧妙运用前景营造真实的视觉感受。# w9 Y" |, L8 i& l/ Z5 y
6.尝试“运动画面”0 q" p( N$ f: x/ V6 @. J
电影里的运动画面是指镜头推、拉、摇、移、跟、升降等情况下拍摄的动感强烈的画面。其实我们在拍摄静态照片时,也可以借鉴类似的表现形式,获得一些新鲜的视觉感受。
4 ^7 e4 W. t9 C' A9 I4 s比如我在拍摄时就会尝试这样的做法:让人物坐在椅子上,先把她放在画面左侧构图拍一张,然后从左往右,就像摄像机摇镜头一样,移动拍摄位置拍下一组照片。同样,也可以采用推或拉“镜头”的方式拍摄。最后可以取这几张照片中效果最好的一张,也可以做几张的联动。这样做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规避刻意感,甚至被摄者可以一直做自己事,发呆也好,聊天也好,情绪和状态更生动,所拍摄的画面也会更富意趣。- n$ E7 |8 k1 {; u
更多作品:
$ Q2 ?; p# ^5 x/ u1 a
7 ~& U. g( m& _  R/ U! T
! K* z- v7 s% B4 y
% M% A( @( ?! l) s0 R- y- _8 z% {% Z- `+ m
( e# B, K+ T& K- l6 _3 o" O
: a+ C  v" Z0 R

) Y4 s, X1 l1 j2 a+ r# d' c- U/ g9 P  J. V. Z5 g6 e

5 {; A0 I5 t) {" M' V6 H7 ^
3 |0 L7 r6 z. x+ w" h" b0 e# x6 }8 [( P; Z" J" f1 b& q7 v
! `' S5 p4 E( c  A  r9 G5 B7 R9 G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 w+ b8 _( m1 b( _6 V5 i4 U
" |; L7 z+ B* M: R3 J7 G' K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18268-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