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到盛产疯子的地方,让你去疯,让你去狂

[复制链接] 0
回复
11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2 0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西班牙街头卖唱的人群。(图/新周刊)
在巴塞罗那,狂欢是一种生活方式。
文/亚历山大•冯
欧洲杯期间,法兰西在疯狂,但毫无疑问,危险系数也在直线飙升。难得来欧洲疯一场,不如去一个盛产“疯子”的地方。
相比浪漫的法兰西人,西班牙人骨子里藏着疯狂的因子。
在巴塞罗那,狂欢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大教堂前人们随意起舞,每周两天法定狂欢日通宵营业的酒吧彻夜喧闹,赫赫有名的皇家马德里和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激情宣泄,还有血性十足的斗牛比赛……

巴塞罗那球迷。(图/taringa)
这种疯狂俯拾皆是。在西班牙艺术中,“疯狂”如同一场流动的盛宴,它们足够离经叛道,足够惊世骇俗。没办法,这个地方盛产疯子,也只有疯子才能制造出非理性的艺术,让全世界为之迷狂。

高迪狷狂地说:“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

● ● ●
天才高迪: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
坐在巴塞罗那的有轨电车上,心里不免咯噔一下:这不会就是当年撞死建筑师安东尼·高迪的那辆电车吧?我当然没有时间探究这趟列车与高迪的死有没有关系,因为高迪设计的“圣家族大教堂”是这座城市人最多的景点,我必须早早赶去等候进场。

在建的圣家族大教堂。(图/atelierdeveil)
世界上也许没有哪个在建工地能够吸引这么多人。1882年就开工的圣家族大教堂,预计要2026年才能竣工。跟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由于工程浩大,前后耗费一百二十年,后经米开朗琪罗的设计改善才最终得以竣工)相比,已经拖延了一百三十多年的圣家族大教堂工程更加缓慢。
究其原因,主要还并非技术问题,而是因为这座赎罪教堂,资金来源主要靠捐款,捐款多少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的快慢,期间又经历二战,迫使工程暂停。
我在长长的人群中等了差不多半小时,才买到票。圣家族大教堂的门票并不便宜,需要16欧元,但想想这16欧元是它100多年里的建设资金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便不觉太心痛。
圣家族大教堂诞生立面看起来就像竖起来的巨高钟乳石。(图/microfourthirds)
走进教堂看到里面森林般的参天巨柱的那一刻,此前看惯了哥特式教堂的所有感受瞬间被颠覆。天才高迪之所以疯狂,是因为他的建筑风格难以被归类。看到尖耸的教堂如同原始洞穴里的钟乳石般插入云霄的瞬间,我真正感受到高迪的前卫,只剩震撼。
坐电梯登上象征十二门徒的钟塔,俯瞰整个巴塞罗那,上帝确实偏爱这里。12座钟塔中有4座是高迪亲自监督建造的。下塔的时候,我选择了步行,这样才可以欣赏到高迪设计的螺旋楼梯。

教堂内部顶端充满了圆圈和曲线。(图/theoldnow)
高迪从观察中发现自然界并不存在纯粹的直线,他曾说过:“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所以终其一生,高迪都极力地在自己的设计当中追求自然,在他的作品当中几乎找不到直线,大多采用充满生命力的曲线与有机型态的物件来构筑。
走出教堂,必看的地方还有著名的东立面“诞生立面”和西立面“受难立面”。
“诞生立面”在高迪在世期间完成,最能看出高迪的建筑风格。这个立面以基督的诞生为题,墙上的雕塑展现了由童贞玛利亚怀胎到基督长成的故事,由于欢迎庆祝基督诞生的缘故,这个立面以欢喜愉悦的雕塑为主。

受难立面被绑在柱子上的耶稣。(图/pssbc10)
而“受难立面”以基督的死亡为题,高迪为了表现受难的痛苦,设计了有棱有角的现代线条。雕刻家约瑟夫·萨巴拉奇斯按照高迪留下的图稿,刻出了由最后的晚餐到基督被钉十架,到基督升天的故事。
● ● ●
达利就躺在下面欣赏自己的“恶作剧”
告别高迪,我要寻访另一位加泰罗尼亚疯子——萨尔瓦多•达利。从巴塞罗那到菲格拉斯需要两个小时的火车旅程,那里是达利的故乡。
当达利还是个6岁的儿童时,他的一幅风景画就已经挂在家乡这座剧院的大厅里,14岁时他还在这座剧院举办了自己的首个画展。后来达利离开家乡到马德里进入圣费尔南多学院学习,开始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艺术生涯。此行的目的,正是当年达利办个展的剧院,今天的达利剧院博物馆。

达利剧院博物馆顶楼的“大鸡蛋”。(图/parsacity)
还没进入博物馆,就看到了那座怪诞的鸡蛋建筑。望着楼顶立着的巨大“鸡蛋”,我总会有一种它们随时会从头顶掉下来、砸人一脸蛋黄的错觉。这个留着两撇细尖胡子的艺术家,就是用这种恶作剧跟你打招呼的。
这座博物馆的前身是毁于战火的菲格拉斯古剧院。剧院博物馆由达利本人亲手设计,从1960年开始筹建,到1974年正式开馆,整整用了14年时间。达利为此专门出资成立了达利基金会。为了丰富博物馆藏品,他还耗巨资,以比原先高几十倍的价格买回一百幅自己的作品。

博物馆的透明穹顶。(图/ploshtadslaveikov)
达利对这个博物馆寄予极大的期待,据说在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亲自出席的博物馆开幕式那天,他用惯有的桀骜不驯的口气说:“我要让这里成为欧洲的精神中心,从今天起欧洲的精神中心就坐落在这座博物馆穹顶中央的垂直线上。”
果然,博物馆建成后,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到费格拉斯参观达利剧场博物馆的人,比参观举世闻名的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的人还要多。甚至有人把费格拉斯城称为“西方艺术的麦加”。

《下雨的卡迪拉克》是达利剧院博物馆的标志装置。(图/visitfigueres)
原来剧场的舞台上方设计了一个网格球形顶,上面摆满了各种奇谲怪异的代表达利的装饰品。庭院里摆放着达利的作品《下雨的卡迪拉克》。这是由达利曾乘坐的一辆卡迪拉克轿车和一座达利创作的西班牙比萨皇后塑像组合而成的装置作品。
我把硬币放入汽车槽口,车身便会自动降下一阵绵绵细雨。据说开馆至今,卡迪拉克轿车已经换了近10辆,但这件作品仍然矗立在博物馆中央,成为博物馆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放置于美西室(Mae West Room)的嘴唇沙发。最夺人眼球的就是中间的烈焰红唇,让人以为面前真的就是美国好莱坞女星惠斯特的妖艳脸蛋。(图/alfa-img)
在博物馆里穿行,到处都能看到达利玩弄的那些神奇的古怪创意,生活中的他也经常做出一些怪异的行为。比如,1936年,他就身穿潜水服出现在伦敦超现实主义画展的开幕式上。
正如达利自己所说:“无疑有其他的世界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之中,它就在这个地球上,更准确的说,就在这座博物馆之中,这个世界就是引发幻觉的超现实主义世界。”
有时候人们对达利的胡子比对他的作品更兴趣,对此他戏称:人们并不需要一个伟大的画家,他们只需要一对漂亮的胡子。(图/freakingnews)
1989年达利去世后,就被埋葬在他所说的“博物馆穹顶中央的垂直线上”。
这兴许是他最合适不过的安息之地。每年,这里尽是从世界各地而来,特地为了被他的创意“愚弄”的人,而他就静静地躺在下面,撅着那两撇细长胡子,一脸坏笑。
分享一件事,
达利最喜欢玩弄自己的两撇胡子,
为了满足自己的“恶作剧”,
他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也长出了两撇竖长的胡子。
九 行 | 《新周刊》旗下的新锐旅游平台
没有旅游攻略,没有穷游指南,
没有奥特莱斯,没有必去胜地,
我们拒绝一切low游,
只有一颗孤独的好奇心对远方敞开。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3431-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