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民俗文化] 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复制链接] 0
回复
1364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1-14 0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 W9 M8 O6 c/ Y* T; j
{ 没什么事  }
0 F9 Q/ g) V6 h8 q1 s# P6 ^: V  p! A
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

9 ^9 e7 i$ A8 S  u
如果有,
那就两顿......
6 S( w, M4 o: g8 C: V% v. J% V  \
火锅制造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涮着火锅,无论什么时候,中国人对火锅的情怀,外国人永远不懂!

  i9 n* c) {- S3 r& D1 D4 p0 }
那些年古人涮的火锅~
1分钟前
8 y* @9 N. l6 x' _: s' Y) p* v/ \1 V
收藏马未都,马未都,观复嘟嘟
2 B+ r, K# u) m0 L  C$ u- k

火锅,古称“古董羹”,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老少咸宜,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酣畅之极,是至冬之佳品。


3 A  V( q; I/ u; F3 q
⬆辽代壁画中的涮火锅(临摹)
" |; K: o0 G5 c
01
—  新石器时代开始涮“火锅” —
6 M  n9 e, f+ R$ S6 C0 N

火锅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记载大概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1989年在位于南京高淳县固城镇的朝墩头遗址,出土了一件“四足双层方陶鼎”。据分析,先民们可能是在下一层点着火,上一层的锅中烹煮食物。

  T2 _' \! L* M: i- u
⬆新石器时代 四足双层方陶鼎 陶“火锅”

/ g, ?; n+ g/ x5 b
02
商周时期多吃“小火锅”  —
* S: V- G5 s2 D

若说新石器时代的“陶制火锅”还颇为简陋的话,那么商代的“火锅”则达到了让人惊叹的精致程度。在商周青铜器中有一种鼎是炊器与盛器的结合体,这种鼎,其实就是商代的“火锅”。


) Q9 J2 u) D# A, i8 ^
⬆西周“火锅”有盘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S  |+ y- v& }& t% X

在北京故宫中就有这么一件——西周有盘鼎,有盘鼎又名灶鼎。鼎下有托盘用于盛放炭火,类似于今天的暖锅、火锅。此种形制的鼎在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中曾出土一件。从青铜器的容量来看来,盛满菜也只够一人食用,在分餐制情况下所用,一人一只,吃的是“小火锅”。


' ]# \+ j; Q& f
⬆商代 兽面纹青铜温鼎

, D7 y, q7 G1 I: \7 f8 H2 \
03
— 战国墓内发现“狗肉火锅”  —

. Z- e3 Y- z5 j6 n/ |

2010年11月,在陕西西安咸阳机场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战国时期秦墓的壁龛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有盖,令考古人员惊讶的是,鼎内竟然还有半下子骨头汤。骨头经鉴定,被认定是狗骨,证明这是一锅狗肉汤,被趣称 为“狗肉火锅”。

. Z4 E, }3 S& ^5 ]0 L9 @! s
8 A/ E8 ^4 z4 d2 v( f5 {$ x
⬆战国“火锅”铜鼎中夹出一块动物骨头

+ c) B& W" _% ]( w! w% j& O8 b
04
— 汉代流行“鸳鸯火锅”样式繁多  —
  ^4 I3 ?; q  h+ v! r) i

汉魏时期,人们吃火锅已是很普遍了。从考古发现来看,此时已有各式各样的火锅,火锅的材质也不局限于青铜一类,出现了铁火锅、陶火锅等;除了吃分餐制形式的“小火锅”外,那时人们还吃起了可以放不同料汤、烧煮不同口味的鸳鸯火锅。


+ T1 s1 M0 P' D3 n7 H

% g+ r6 n+ {- i" i
⬆西汉“火锅”青铜染炉 江都王大云山汉墓

6 R/ i! h+ P2 H! W
⬆西汉“火锅”铁暖炉 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 `4 w% S( @. C; s; a5 l6 {( C

在江苏盱眙县境内大云山西汉墓中考古出土的一件分格鼎,表明墓主、西汉江都王刘非就是一位火锅“吃货”。而且,还证明他吃的是“鸳鸯火锅”。分格鼎,就是将鼎分成不同的烧煮空间,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汤串味,其饮食原理如同现代的鸳鸯火锅。

5 c" ]  L% k2 ]$ g
⬆汉代“鸳鸯火锅”分格鼎 江苏盱眙江都王刘非墓出土
/ V* Q" Q+ Y3 c5 R8 |- P5 v( k3 |
05
— 唐代“火锅”设宴必备  —

' s3 X; V: D0 p, N

火锅发展到后来,已成为一种饮食时尚。在唐代,富人设家宴时一般都会备火锅。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一诗中有这么一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吃火锅的情景。这里的“小火炉”就是一种小火锅,但是用来温酒的,做菜的应该更大一些。


- L$ P8 @1 G  E9 H# ]" `3 |
⬆唐三彩火锅 重庆火锅博物馆藏

% `- V1 N3 J" w+ e0 z# @: |
06
宋代“火锅”渐趋平民化
6 t1 W& t* S+ ?4 U% }0 m

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民间有“暖冬”风俗,每到农历十月初一,时人便举办“暖炉会”,此即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所谓,“十月朔,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暖炉会上,有的是吃烧烤,有的是吃火锅。

& O: U! A( W( {5 r9 O: g$ s5 h, C
⬆宋 瓜瓣兽耳铸铜火锅

9 U/ h; O+ b$ c, {
07
— 清代火锅风靡全国 乾隆餐餐不落  —
' }6 h' z' `7 Z& e2 N; u9 z6 c! B

在所有朝代中,喜欢且最会吃火锅的当属清朝人。在清朝,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在清宫中被称为热锅,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曾被作为国宴。


# B; g7 G& }+ y9 F  P. z
⬆清乾隆御用银带盖火锅

火锅在清宫中又称热锅,其质地有陶瓷、纯银、银镀金、铜、锡、铁数种。清朝每个皇帝都喜欢吃火锅,尤其是清乾隆皇帝,几乎每顿必上火锅。在皇家大小宴席中,也总少不了火锅。以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六日的御膳来说,据记载,共上各类火锅23种、66次。


% N8 e  u& Y2 l2 W8 c
⬆粉彩火锅 清咸丰 故宫博物院藏
4 ~8 q  o4 {; X# _: m

时至今日,火锅气势俨然有过之而无不及。火锅一般而言,是以锅为器具,因此这个锅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很多朝代不仅注重实用还讲究艺术欣赏,如本周节目中出现的这个锅就是一个尤为精美的火锅。


* u- `5 [. E3 x: h
: b4 F8 N( A( q" O) i5 _. l1 |# Z4 X' P+ X, c* P3 T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地大物博,除了火锅,东西南北存在着无数触动味蕾的美食,每一个地方的美食不仅是历史的味道、时间的味道,还代表一种与之息息相关的饮食文化。每到节庆,各地都有怎样独特的美食来庆祝节日?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广西卫视本周六晚21:40《收藏马未都》节目,跟随马未都一起品尝中国节庆美食。


+ q8 d6 a, ]  l3 X
; \- }- r, k& u" A1 c$ z4 ~( r# g: j5 A4 @( m9 e/ _% x9 G
收藏马未都观复嘟嘟
  A4 ~3 B4 N* _$ L  K
* A2 _% f; N0 T- S; m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0877-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