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读高中的时候,每年开学季,教辅参考书我总是买了一摞又一摞。犹记得,那些带着“点拨“”黄冈中学“”教材全解“等等字样的封面,成了课桌上从不缺少的存在。一门课,有三四本参考书是常事。 2 b5 W0 e" J7 L( E 9 [' y, g# g+ X: E( E高三的时候,我的同桌是年级成绩最好的学生,一个有些高冷、面目清秀、非常勤奋的女生。她和我们多数人都不一样,每门课,她最多只有两本参考书。 " f/ w& g; u/ S7 o y7 K0 p B0 g) h, q0 E f w我曾好奇问过她,怎么这么少的参考书。她简洁地回答我:贪多嚼不烂。那句话,彼时我并未懂,只觉得她散发出一股傲气。但是,摆在眼前的成绩是最好的说明。 : F) a2 e, k2 g" c 6 H; e6 A1 m/ k* j后来慢慢熟悉起来才知道,每本参考书她都精挑细选,而且每一本,她都从头学到尾,每一道习题都认真做过,是真真正正地从参考书中学到了知识。 $ i% N' U; h& s - n; ^$ H3 v/ D- v: z( i& |再对比自己课桌上那高高的一摞参考书,真正从头到尾写完的,并没有几本。高考完的时候,许多只写了十几页或一半的参考书,被我当做废品卖掉了。那大概是第一次,我懂了贪多嚼不烂的意思。 : ^8 r/ f6 R7 e; a* k: I2 A3 B 5 l5 o3 [2 z; l, J7 @
<贰>
在国外的这几年,我被很多人问过:该怎么学好英语?% O8 G) J4 F2 d0 B. q5 w3 x3 F
, f- @; p. d2 h3 a $ [( P r( }' m, N) M8 x0 _然而,所有问这个问题的人,大概如集邮一般,已经搜集过多种学好英语的方法。 ; h8 w( K' J- W( I& a* b! T; v g9 z2 S: ~9 }. J u d& H) t$ W
随便打开一个高质量的英语学习论坛,便能看到各种资源和牛人分享的经验,随便去一个书店,都能看到各种英语学习的书籍。更别提数不清的优质英文电影、英剧美剧。6 Z4 B2 K+ e* P
& t5 [- G4 g, o, }% O只是,在如此多的学习资源和方法面前,有太多人热衷于搜集它们,却并不会如我那个高中同学一般,真正勤勤恳恳地去运用那些资源,实践那些方法。8 [. \- w/ {% r. y c5 u
9 f0 G" t |& l) H& E2 b6 T- R0 V
如果告诉你,只要你把骨灰级的美剧《老友记》十季认认真真地看几遍、做笔记、模仿,把每一期的《经济学人》一整年一期不落看下来,再或者,将一本雅思或者托福词汇,完整地背几遍,你的口语将会是正宗道地的美语,阅读水平会有质的飞跃,几乎很少有你不认识的单词,可是你能真正地做到吗?恐怕很难。 u. {3 v5 n) m- P$ g( x1 [* Y* ^8 _: Q4 n. U- S/ ` r7 c
不仅是学英语,健身也如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减肥方法,无数的减肥达人分享经验。许多人的电脑里下载了全套的郑多燕健身操,手机ipad也有好几个健身app,屌丝健身逆袭为女神男神的文章也收藏了无数篇,要瘦成一道闪电亮瞎众人双眼的誓言,也在朋友圈发过好几次,可是脂肪依然屯在身上,前凸后翘仍然是梦想。6 @' e! ^ K, ~! w. Z3 _; y, d
( ^4 w6 R# T( d2 x1 s
为什么? # V. z7 ^( j- Q/ r: H3 L4 M4 `# [, ^& }9 K; U3 J6 ~: g3 b( o! }
. W$ O3 O# t+ b4 _. z& N
因为相比搜集那些资源、经验和方法,坚持不懈地去做,去实践,真的难多了。而人性中,都有很难抵挡的惰性,以及畏难情绪。所以,在简单和困难面前,大多数人选择了前者,也恰恰是这样不同的选择,将人区分了开,有的人日益长进,有的人庸碌无为。 6 z+ J* ?4 G/ j3 `# [8 A) A/ r) f0 |! Q
<叁>
这是一个每分每秒都在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让人容易害怕被淘汰落后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人们喜欢贪多的时代。 2 V) y& h5 w" x9 _9 O4 z$ L7 R我们喜欢关注很多公众号,下载很多电影或视频,买很多推荐的畅销书,收藏很多达人的经验,跟着别人一起考一个又一个证书,报名参加五花八门的网络课程,买各式各样打折的衣服堆在衣柜里,今天想做这个工作,明天又想创业······! q% \6 g2 _* t5 E* X1 ?4 ?' ]
似乎,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获得一种安全感,能够安慰自己,“你看,我很努力”,以此填补内心的担忧或焦虑。 - n& V4 b8 [$ i4 z9 i, e" O2 Q! a/ M/ ^9 S# W7 h
结果怎么样呢? * }% Q9 g) F5 K& K1 d% s* | F" s8 j6 ~8 I7 j8 p S
$ O$ C3 o6 F( }* Y& o+ N
公众号里有无数篇文章是没有看过的;下载好的电影或视频,有许多从未打开过;畅销书放在书桌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达人的经验像一阵鸡血,打完就忘了;有些证书放在抽屉里,从来都没有派上过用场;有的网络课程报完名,上了几节就半途而废;在某些正式场合时,发现一个衣柜的衣服却没有一件可以穿得出去;手头的工作没有做好,抱怨着怀才不遇······; t' |: L/ z) J g& a8 N
更可怕的是,我们并不知道在那一系列的资源和信息中,自己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在看到别人越来越好,或稳步前进时,我们不自觉地变得焦虑,害怕落后,觉得应该要更努力才行,于是开始新一轮的”贪多“,周而复始进入恶性循环。5 L& R4 {2 Z3 P; H2 n
3 T; o5 X3 i* \3 l% j
其实,是这样的害怕或者焦虑,导致了心的不安静。就如同烛火,四周的风越劲,烛火就越不容易稳定集中燃烧。 ( d4 @: A1 j& f- f% m1 g只有当心静下来,仔细思考到底自己擅长什么,对什么有兴趣,哪些方法适合自己,哪些资源自己需要,如何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贯彻执行下去,就会发现,其实从那样的恶性循环中跳脱出来并不难,那就是我们不再那样贪多。 3 c( M3 e$ q$ ?) f0 q5 b" j. X1 ~ U& o0 Z# u' f
《红楼梦》里,袭人劝贾宝玉好好读书,说不读书会潦倒一辈子,要他念书时好好想着书本,但不功课不能贪多,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累坏了身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i- S0 L; s" L9 [; X3 a9 r9 _4 S
一本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书,必有极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是作者思想的精髓。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从头到尾认真地阅读思考,那么,从这一本书中收获到的智慧,远远大于按照书单上购买,却放在书柜里落了灰的十几本书;- k& y! D& w3 p0 w' Q
一个科学的健身计划,只要合理饮食,按照计划每天锻炼运动,不偷懒,不懈怠。不消三个月,便会发现身体变得轻盈,想要的马甲线人鱼线都若隐若现; 8 ~8 T& c% X }# y( S一个自己需要,且真正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如果我们坚持上完,并且整理思考,会发现自己有了实实在在的长进; ( X; r# W$ f a8 E, D一件质量上乘、剪裁得体的小黑裙,虽然价格并不那么可爱,但却值得为此放弃五六件打折的衣服,因为它能在多数正式的场合,让自己穿得体面且不会出错。 2 ]0 u5 B7 R D% V) m: D······贪多,什么都想要,却是最容易什么都得不到。我特别喜欢匠人精神,它是贪多的反面,是让人心生敬佩的存在。李宗盛曾说过一句话阐释它:" U: A- m0 U, h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心绝对是安静的,面对大自然森林的素材,要先成就它,它才能成就我。% A% R: A& i& o V+ h8 p8 t) n
如果我们能用匠人的心,对待自己做的事情,对待浩瀚如海的信息资源,那么,我们就会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在做什么。8 E. l) b B. }* l
这个时代,从来不缺少信息和资源,恰恰是其过于丰富,才更需要我们有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去甄别到底哪些才是自己需要的。 ) h8 ]$ ~( o8 K' K0 Y9 }! \" @; q& o6 I" n' X! v: v
与其贪多,不如静心精简,就如打游戏通关,背负一群不用的装备,不如轻装上阵,带上最有用的武器。 2 O( d8 `' R3 r; m4 j* \' w; N2 \0 ]& Z, x6 x
一味的贪多,并不能让我们真正进步,唯有内心笃定、大脑清醒的独立思考,以及强大的执行能力,专注能力,坚定踏实地去做,去实践,才能让我们的心定,不再害怕和焦虑落后于别人,落后于时代,而是能够最后获得实实在在的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