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于丰也(Yu Fengye),广州美术学院玉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青年翡翠艺术家,中华艺雕大师,当代翡翠雕刻艺术先行者,于丰也翡翠艺术工作室首席艺术家、创作总监,中国玉器雕刻行业百花奖、神工奖、天工奖三大奖获得者,平洲玉雕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主席,世界杰出华商珠宝协会理事,中国市场学会艺术品专家委员会委员。![]()
4 ^) C& c9 l. t& s
" L0 n4 D* h( E' R- m+ m《 留得残荷听雨声 》
; C# ^* V6 u& Q/ R, b高冰绿芙蓉白
! K' l( j. m' R9 I. r, ]* ]( \1 z作品尺寸:20cm×15cm×38cm
3 R! h P! k& \创作时间:2010-2011年
8 L5 S* x8 m8 {1 ~! |获奖情况:2011年中国玉器百花奖“彩云杯金奖”. v) t9 \) k, N% t" ^3 j
于丰也翡翠雕刻作品<<留得枯荷听雨声>>
4 J x8 n% \; B# M4 G& e1 x2 n4 z- w( m; b5 L
创作灵感来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那晚唐的那雨声,便也一直滴到今天,滴在了我们的心上。
0 h/ h3 P2 A5 o z/ a& ?2 H' r2 L3 b8 V
![]()
6 w, D# L$ W |% N3 M# D 一个深秋夜晚,诗人李商隐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听着秋雨洒落在枯荷上的沙沙声,写下了这首富于情韵的小诗。诗题中的崔雍、崔衮是诗人的知遇者崔戎的两个儿子。这首诗就是诗人与崔雍、崔衮告别后旅途中寄怀之作。
& {3 G: w6 ~8 @ ( D4 B+ p1 s; S
# V/ W6 h4 W3 d) g$ ]3 Z" z
![]()
* A# r' `, d1 D- a8 s6 W' Y) i“留得枯荷听雨声”,多么好的诗句啊!虽然有些伤感,但她或浅吟低唱,或欲说还休;或凄凄怨怨,或默默无声,总让我独生哀怜。的确,四季之雨,各有特点,尤其春雨,更为人们心驰神往,赞不绝口。但我真正心仪的却还是秋雨,如果要问我为什么?
V( k; }- n6 v, J) b' B![]()
, u* i; V$ n( E% L" |![]()
/ M6 |( L! A" e& I我只能说我的喜欢没有理由,只是心有灵犀,一见钟情。若真要理由,那便是秋的意境,秋的含韵,秋的性格,以及秋的凄怨,秋的多愁善感。也因此我喜欢上了李商隐、喜欢上了李清照、喜欢上了林黛玉……8 T( g$ B' d, q6 c7 q+ W7 m
![]()
5 O' k( t. h, k2 Z![]()
% E( _4 M- n( S. k; r2 P7 G作品简介:所有的事物都有四个过程,就是成、住、坏、空,也就是生、老、病、死,一切的一切,大自然的规律是绝对的,而美丑都是相对的。圣莲发之于春,开之于夏,落之于秋,眠之于冬,为何只扬唱夏圣而不愿提及冬枯,“留得残荷听雨声”试着表达我对这一概念的理解。3 ~, p* L ~3 z! s- y3 \
喜欢翡翠+微信:cyh67648806
( w ^8 Y9 X' c( X- g; ^" C微信公众平台:一艺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5695-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