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综合] 浅谈明清官窑中的素三彩

[复制链接] 0
回复
469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入图展中心图片模式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7-14 02: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素三彩”的定义
“素三彩”一词首先出现在清末寂园叟《陶雅》中:“西人以康熙黄、茄、绿三色之瓷品为素三彩”,其中的“三”代表多数,无特定含意。之后,民国初年的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也提到:“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1989年版的《辞海》中的“素三彩”定义是:“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而烧成。始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时继续烧制”。除此之外,陶瓷界还有另外一种“素三彩瓷”的定义,即“素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其实并不限干此三色,但不用红色。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因色彩中没有红彩,故名”。认真说来,“素三彩”一词最初就没有严谨定义,所以至今仍具有很大笼统性。
“素三彩”中的“素”可以归结为两种含意,一种为该器使用“素胎”(又称“素烧胎”)烧制。“素胎”是陶瓷生坯没有上釉前预烧的胎。它既可增强坯体机械强度,使其在搬运时不容易损坏,又可在上彩釉时不会因浸湿坯体而导致坼裂。出于以上优点,该工艺在陶瓷制作中经常使用。另一种是古代有红为荤色,非红为素色之说,该器所用色釉以“素色”为主,故名。
二:“素三彩”的早期发展
我国唐代出现一种盛名海内外的先烧制素胎,然后挂低温色釉重新入窑再次烧制的陶胎低温色釉器。由于该器主要使用黄、绿、白三色,民国时期人们开始简称为“唐三彩”(图1)。随后又逐渐出现例如“辽三彩”、“宋三彩”、“明三彩”及“清三彩”等不同时期同类制品的专有名词。假如对比“清素三彩”特征看,称唐三彩为“唐素三彩”也不过分,如此说来,素三彩的早期发展应至少追溯到唐朝。
图1:唐三彩贴花三足盖罐。高21.2厘米,宽21.7厘米。《中国历代陶瓷选集.鸿禧美术馆》P52,图7。
三:明代官窑素三彩制品
1.明代素三彩的发展变革
明代素三彩是在唐宋三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仅是随着瓷器烧制技术的提高,御厂改用素烧瓷胎代替以往的素烧陶胎。这一变革不仅进一步增大了“素胎”的机械强度,也提高了成品的精美程度,成为明清三彩与唐宋三彩的最大区别。根据这点,我们又可将素三彩进一步划分为“素三彩陶”与“素三彩瓷”两大类。
景德镇御厂在永宣时期已经开始烧制各种简单的低温复合彩釉瓷(图2),仅是色釉多为两种,通常不叫“素三彩”,而称“绿地酱彩(图3)”或“黄地绿彩(图4)”等,造型也主要以碗、盘、壶等日用品为主,类似制品直到成化时期依然大量制作(图5、6)。为清晰表现图案绘画,器身基本都使用锥刻纹做分界线,仅因烧制工艺尚不娴熟,使用三种以上色釉的制品相对较少。
成化素三彩鸭熏(图7)是明朝的典型素三彩制品之一,由黄、绿、赫、墨绿、孔雀蓝等多种彩釉组合而成。随后,素三彩瓷在嘉万时期继续制作(图8、9、10),只是斗彩、五彩等釉上彩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素三彩制作相对减少。
图2:永乐黄地锥绿龙纹梨型壶。景德镇珠山御厂出土。《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159,图109。
图3:永乐绿地酱彩龙纹小碗。景德镇珠山御厂出土。《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159,图110。
图4:宣德黄地绿龙纹盘。景德镇珠山御厂出土。《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262,图265。
图5:成化黄地紫龙纹碗。景德镇珠山御厂出土。《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331,图364。
图6:成化黄地绿龙纹碗。景德镇珠山御厂出土。《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331,图365。6 D$ N8 L* v+ f8 U7 P) I3 i
图7:成化三彩鸭形香熏。景德镇珠山御厂出土。《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330,图363。
& i5 `4 k& _3 d" h4 O, p
图8:嘉靖黄地绿龙纹碗。1987/05/19 苏富比拍卖。
图9:嘉靖娇黄绿彩云鹤盘。高:3.5厘米;口径:18.1厘米;低径:10.0厘米。台北故宫藏品。
图10:万历赫地黄龙纹碗。1987/05/19 苏富比拍卖。
2.法花三彩
明朝十五、六世纪,景德镇御厂制作过大量的“法花”器(图11),又称“法华”、“珐花”等。该类器物同以上素三彩一样,也是先经过高温烧制成素胎,然后填涂孔雀蓝、黄、绿、紫、白等色釉装饰,再低温烧制。不论从工艺流程还是原材料方面看,它们都应归结为素三彩器范畴内,只是因为日常生活中人们过于强调其色彩,才称其为“法花”,显得与“素三彩”无直接关系了。
图11:法花骑马人物纹罐。明十五、六世纪,高30.7厘米,口径17.8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四:清代素三彩的制作与发展
1.传统素三彩
与明代制品相比,清代御厂制作更趋细致、复杂化。清初部分素三彩瓷逐渐使用黑彩勾勒代替以往的雕刻划线,使画面精致许多,这种变化应是御厂制瓷者借鉴当时五彩瓷绘画,总结改进的结果。因此,清代素三彩制品更加多种多样,既有延续明御厂传统、使用雕刻纹做分界线的(图12、13),也有雕纹刻画与其它色釉图案互不干涉、相互并存的(图14、15)。这里需要顺便提及不少康熙素三彩制品中白釉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牙黄色调(图15、16-2),据说是因为烧制不理想,才使白釉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图12:康熙黄地三彩紫绿龙纹折沿大盘。《故宫珍藏康雍乾瓷器图録》P122,图105。
图13:雍正素三彩婴戏图碗局部特写。黄、绿低温釉的分界线比较模糊,不如黑彩勾勒清晰。如果放大还可以观察到低温黄釉的釉面开片。
图14:康熙三彩虎皮釉碗。《故宫珍藏康雍乾瓷器图録》P126,图109。
图15:康熙素三彩雕龙纹虎皮釉盘局部特写。白釉表面有细小开片。
2.创新素三彩
康熙时期,御厂出现一种使用黑彩勾勒轮廓的新素三彩(图16、17),极可能是制瓷者借鉴当时五彩瓷绘画风格所得的创新品种。清代素三彩的最大变革莫过于御厂工匠在制作传统素三彩时积极引用新兴粉彩,研制出素三彩与粉彩的组合器(图18)。该类器物甚至使用到胭脂红(即荤色),使“素三彩”更加名不符实了。
图16:康熙素三彩折枝花纹碗局部特写。可以隐约看到雕刻的龙纹。* g5 n4 A# `$ v
图17:雍正素三彩中黄地、黑彩与绿釉的结合部放大图。由于使用黑彩勾勒分界线,因此上釉比较细腻、规整。可隐约观察黄地与涩胎结合时因各自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细微开片。
图18:雍正黄地粉彩云蝠纹碗。口径:15.2厘米,低径:5.2厘米,高7.3厘米,《故宫珍藏康雍乾瓷器图録》P238,图67。
五:明清素三彩与五彩、斗彩的制作区别
与明清时期的五彩、斗彩器相对比,素三彩是在素胎上挂低温彩釉,后两者则是在烧制好的釉胎上施彩釉;其次,素三彩的图案大多使用锥刻纹来表现,工艺略显粗拙(“素三彩”与“粉彩”的结合器除外)。五彩、斗彩则是使用黑彩、青花描轮廓,图案分外细腻。因此,同时期五彩、斗彩制品的绘画艺术造诣也较素三彩器更胜一筹。
六:总结
根据以上明清三彩瓷的演变,可以看出它在明初永宣御厂中慢慢发展壮大,至成化时期形成较大规模。随后,斗彩、五彩瓷的创新普及令其一度失去优势。清初康熙御厂制作令其又生高潮,雍正时期甚至与其它新兴彩瓷结合创新。在各种陶瓷工艺不断前进的历史舞台中,“素三彩”也在几度沉浮中逐步改革更新。

; P0 i# J% s% v8 c5 d
----摘自萱草园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905-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