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V5 \. s; ?. j2 i- p
; _: I+ {2 V: H. @$ I( t! Y5 b" f, C
就算你改变不了世界, 但至少证明你来过一次。 - Z; [( R- @3 h) J8 G0 h$ q
听从内心 j2 y O- r/ l: l& L9 c- ?
就在这几天, 结构生物学家、 清华大学教授颜宁, 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聘为终身讲席教授。
+ n: I9 y9 @4 ~$ m& {3 z# v4 U! {! w* K& `# C$ k& A
这个30岁就成为清华大学, 有史以来最年轻女博导的学霸, 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 s9 I0 j' D% \) t% p. J# _
4 C' F2 h) ^, k& J$ T' l) V8 Z: f0 l! f; n3 W
0 H! H) O S; p; P在许多人印象中, 科学家是古板、严肃的, 但接触过颜宁的人, 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看法。
; X2 p4 z- S+ V. W$ _! A% }2 x c. ]" v/ m
这个被称为“学术女神”的姑娘, 颜值不低,说起话来十分俏皮, 对于“女神”之称还自我调侃:
2 k2 w9 y8 v* r5 V, ]$ {2 k0 p3 O7 _: _0 r
“女神真的不敢当, 女神经倒是有那么一点。” 无论是演讲还是面对媒体, 即便已经到了40岁年纪, 她还是像个邻家女孩儿。 & z& {3 h; o% j; `
- c9 j: x- { u, \
: Y R' D. @& @: B
( ~6 I; W; C9 C! I
颜宁的那些成就, 许多人想也不敢想。 30岁时,她就成为了, 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 博士生导师。37岁的时候, 带着一群80后、90后, 仅仅花了6个月时间, 攻克了困扰生物学界, 近半世纪的科学难题。 4 k o, R4 k, P6 }1 L) i
" v4 a+ }+ Q5 k$ M! C+ @# |3 b
多次在《自然》《细胞》《科学》, 等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 2016年,因在蛋白质结构方面, 具有突出贡献,她还入选《自然》, 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
& L2 p+ E" e( c: j- u/ ?4 Z$ d/ C
; |! ~" P. S: r* i# D0 E0 G: w
% r/ }+ Q1 ]3 y Z" T
虽说拥有如此大的成就, 但回首颜宁所走过的路, 也并非神一般一片坦途。 还是像非凡君曾经说的那样, 即便是天才,也要翻山越岭, 才能登上金字塔的顶端。
/ z; [. K# n- k6 c; x0 r2 l# V) {7 W. V0 N5 k8 R5 p
1977年,颜宁出生于山东莱芜。 她在莱芜度过童年时代, 小时候就是乡间一霸, 上树摘桃,下河摸虾, 没有一丁点的女孩儿样子。 , e; v# a/ m6 {( m$ O1 Z/ g
3 T- ~9 Q, _; v' [
后来她跟随父母来到北京, 一下子变得十分自律, 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是, 老师眼中最勤奋好学的孩子。
- G3 N, t2 y8 d* b* E5 g1 U& n# E$ L' Z) F, c
* O' x) \1 a. n% |4 [1 i0 m ^& o2 H. P
课余时间,颜宁喜欢文艺, 爱读散文小说,酷爱唐诗宋词, 文科成绩也一直是年级第一, 早早把北大中文系定做目标。 5 `( ?! r& U% n, e% ^/ W
0 J( S! M. e- _4 I* l可高中分班时,班主任老师, 却以“成绩好的学生该读理科”, 为理由,将她拉回了理科班。 高考填志愿,父母希望她学医。 颜宁喜欢动物,但不愿解剖, 不忍拂逆父母,便选了自己喜欢, 又较前沿的生物科学技术专业。 , Y' J4 l: _ _* Y- k
9 H7 O) F% e f+ u) V/ b' P# z那时,她就有了自己的眼光: “21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 生物学跟医学也很相近, 以后我的研究成果没准能, 为医学界提供帮助。” 9 s3 S( g! i" o. }% |9 j0 g8 w
9 y7 \8 \5 A8 B% |' I8 A
8 V. B f0 o x* F. E
* K( W9 H8 j, s( s: I4 j0 m" E1996年, 颜宁进入清华大学。 在高手如云的清华, 颜宁竟一度压力倍增, 尤其是进校后第一学期, 经常梦见自己挂科重修, 一到考试就特别紧张。 + f* l" d0 _( {( l! `4 F' `
/ @- g* w& z) t; L) I j
为此她像高中时一样刻苦, 在成绩越来越拔尖后, 心态完全放松了下来, 开始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学游泳、跳国标、打乒乓, 保持优秀课业的同时, 还当上了学生会的主席。 : L/ F1 o, Z0 U/ r/ g( I
a8 d* l( L5 X+ P" Q* e$ b$ @. U大三那年,她被分子生物物理, 与结构生物学家饶子和, 选入自己的实验室, 从此就爱上了做实验。 摆弄烧杯、试管、显微镜, 让她体验到了无限乐趣。 ! e8 @+ _! y4 ?+ l1 _# a& g
2 }; C, J$ n% |5 e4 F- i别人都问她:“一个女孩子, 整天泡在实验室不觉得辛苦吗?” 颜宁说:“所谓苦,是做自己, 并不喜欢做的事情,对我而言, 做实验、写论文,就像打游戏, 是会让人上瘾的。” . z F/ a' V n. z6 `6 u
7 c3 V2 L# H/ I" K5 D Z& e+ V- B饶子和- u$ f E2 r+ W" j
1 X9 `& r$ _( _0 }. }" F7 @+ R
% l0 \( G0 {7 ]+ G8 m- O不久之后, 她获得制药公司的奖学金, 没毕业就受到就业邀请函。 对方开出了优厚的薪水, 颜宁却婉拒了这份好意。
. `+ n% \; P3 O8 e( D
9 E( ~' \1 H3 `. s6 y4 ~她说:“我了解自己, 我喜欢做实验时的专注, 受不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我喜欢的,是自由人生。”
: h& @: f# R/ f& I9 @( c0 H2 M0 }3 l0 E; @/ N% F# D4 l
颜宁对做科研的这份喜爱, 很快帮她迎来了一个机会。 她从同学的口中听说, 普林斯顿大学的生物界大牛, 施一公,要来校作招生宣传。 一听说是普林斯顿大学, 她就大胆地给施一公, 写了一封超级自信的自荐信: $ K9 }4 l0 I, |# L( Q
1 z8 r$ s$ X0 G5 D1 |( Y* u
“我觉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已达到贵校的要求,我希望, 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但申请出国太浪费时间和金钱了, 如果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我, 我就不用再花精力, 申请别的学校…”
% x9 p7 b" C2 V3 f8 a. s y% X0 _; Y [% i
施一公
5 T$ ~" v' ]! A1 u
6 o6 H4 T1 W1 X8 s) W3 c这封很“拽”的来信, 让施一公感到特别意外, 他亲自面试了颜宁, 颜宁也丝毫没有让他失望。 就这样,颜宁成了普林斯顿大学, 录取的首位不按规矩出牌的学生。 0 w* ?! ^4 G; O' t8 w) I3 s
% J% w6 G7 n' s8 c& E; P& w
2000年,她来到普林斯顿大学, 这里不但有梦幻般的校园环境, 还有讲课引人入胜的科学大家。 但学习压力也无比巨大, 为了给中国留学生争脸面, 她每天只睡6个小时, 几乎每次都是读着论文入睡。
7 t7 I9 w) \( O* h7 g- o |- P! ~: B, j6 `: }8 L1 g7 R
可就是努力到这种程度, 向来以学霸身份著称的她, 还是栽了不少跟头。 , Z# W- o* C" Q
6 E5 E- B0 |; }" z
- A u4 B) K* ^1 t6 A
$ b( s; v/ d0 E. ^那么喜欢实验, 可偏偏那一段时间, 不知道怎么搞的, 所有实验就是做不出来。 8 f) u3 u+ s2 R9 a
- K6 }# ^0 G4 O& f {
然而,坐在她后面的博士同学, 刚进实验室不久, 就在《细胞》上有了作者署名。 之后,对方更是以第一作者身份, 又在《细胞》上发了一篇论文。
9 F7 [/ _- Y) S4 |) I
: o+ E* O f4 X9 b G' w* P* U, C# f当时导师也是为了刺激她, 总是在她面前表扬这个赞赏那个, 从小到大,她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现在好像成了“落后学生”。 压力到达顶点,她竟暴瘦30斤。 为此她想了许多办法调节自己, 游泳、跑步,调整好心情, 然后回实验室死抠每个细节。
* E6 ^2 B7 T; G" M9 _$ g4 S
$ x: D* u4 m" r1 N: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顶着巨大精神压力的颜宁, 终于在2003年1月11日, 完整做出一个极复杂的实验。 就从那天起,她打通任督二脉, 开足了马力,做一个成功一个。 2004年12月,她顺利通过, 博士论文答辩。
. X3 b& \& Y, e6 `5 p" x0 l. m r* \
! j& i$ f# j: A5 m
1 x9 j3 v- S) ~& A- s
2007年10月, 颜宁回到清华大学, 不再是学生,而是一名教授。 当时,年仅30岁的她, 被聘为清华大学医学院的, 教授、博士生导师, 并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 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女博导, 一时间引起一阵轰动。 8 F1 r4 Z% B5 p
: l: _4 ?! z- X% V( L, O而在此之前,在美国, 她曾用一年多时间, 做出首个膜蛋白结构模型, 攒足了在学界安身立命的资本, 完全可以有更优厚的待遇。
7 y" G& _9 m' U' }, K) C6 d% }6 E$ r& \3 G
就在一次回京探亲时, 颜宁回母校清华大学, 偶遇读大学时的系主任。 对方询问了她的科研成就, 感叹道:“你能回来任教就好了, 国家急需你这样有创建的年轻人。” 听了这句话,颜宁暗下决心, 应该回国为母校,为祖国, 做一点自己能做的事。
6 z# e9 Z+ _& G/ N2 z6 V+ d
, }/ l, W0 H* G; ?# V1 k2 l( M
: g- U7 k8 w0 r/ `4 \6 q4 h6 }7 }0 S& Q) ^ s& f
颜宁的研究领域, 名字叫做结构生物学, 要靠各种手段去观测, 细胞内部这个微小的世界, 了解里面分子间的作用机制, 从而揭示生命的本源。 / {) B: r, p. l8 t( v/ a
( ` S6 p2 x# p. {1 |+ Z' [9 N蛋白质、核酸等等分子, 最大的也不过几纳米而已。 尤其是蛋白质中的膜蛋白, 一直是学术界公认的难题。
" ?* q, U* X( x# M) }$ l7 N
* a6 Q, C {4 j) Y9 N/ V但这个命题却对颜宁, 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如果真的能做出成果, 那么在攻克癌症的道路上, 人类就能往前跨出一大步。 8 r8 P! ~ L2 ?- K$ V( \7 U. i, p2 w
# K4 \% R0 X5 d% T1 F
在膜蛋白中,最重要的, 就是葡萄糖转运蛋白。 只要搞清楚它的运作机理, 就能明白葡萄糖如何供给能量, 可是,在过去近半个世纪内, 世界各国顶尖的实验室, 费尽心思欲图攻克这个“堡垒”, 无一不是铩羽而归。 众多顶尖科学家一筹莫展。
/ T8 I1 d; I; Z+ m4 y- ]; \7 ^6 |6 c! h' k1 x7 H* U6 `
: }1 N; X) h; C7 s# X1 }
% h0 _, ?: v- @9 g# c9 C) z
但是颜宁却迎难而上, 愣是带着一群年轻的, 清华学生“死磕”实验。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 2014年1月12日, 实验终于获得突破性进展, 团队迅速向最后阶段冲刺。 ! W+ ~) q( ?9 S
& c& b' D. C( I$ b3 m那天傍晚,等了5个小时, 她给学生邓东打了一个电话。 对方说:“还在处理数据。” 颜宁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心情: “每一分钟都像一个世纪。” 晚上10点,数据出来时, 邓东激动地跑到颜宁的办公室。 两人四目相望,一句话也没说。 这项成果的历史意义, 根本无法用言语表达! ( v. E& r' M8 w4 b
; s. a/ ~) U/ s: v& L# {; U已经足足半个世纪了啊, 美、日、德、英等国, 都为了这个实验绞尽脑汁, 试图第一个完成“创举”, 最终被我们中国给拿下了!
, O& I4 Y7 Z, X6 p& X8 v6 F8 u* s# R% R. v, R
2 r7 A5 y* n/ f& L8 C- A( l( h$ g& {5 w! t9 E; a- y
在收集数据之后, 颜宁实验团队将成果, 投向了《自然》杂志。 《自然》杂志在线发表后, 立即引起世界科学界的震动, 不但肯定了这一重大成果, 更为惊讶的是这个团队本身: ! |- x! G% |( D& s3 }/ Z' L5 |
: X8 ~& c- c( E g0 a3 n在这场漫长的科研比拼中, 创造奇迹的,是一支主干力量, 完全“本土化”的年轻团队, 70后的导师颜宁, 80后的博士后邓东, 90后的博士徐超、吴建平等。
~0 j5 L0 r% t& ^7 X, _
; J1 i; h2 \" D4 \' h8 c全世界实验室都在为此赛跑, 而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 颜宁带领这些年轻的“孩子”, 用“死磕”精神和严密逻辑, 收获了科学研究上的完美胜利。
7 J0 X* j+ c, [
% h P- _) X6 O! s" N7 v每天12个小时的高强度实验, 恒温4度的“冰箱”实验室, 几百个日夜的执着苦战, 如不是亲眼所见,谁都想不到, 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 而团队的领军人颜宁, 也才刚刚37岁。
# R# Y7 S$ M# I3 M) w% g6 ^( r) t4 k! n n
9 d# [# d% n: {: R8 E
2 L' s! _' {' a自2007年回清华, 独立领导实验室以来, 颜宁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在《自然》《科学》《细胞》, 三大顶级学术期刊发表, 原创论文就有14篇。 速度之快、水平之高, 让整个学界为之震惊。 . u K6 j" J3 f# p& J% m+ r
# e: {7 ]& {/ O. o/ y9 H! p0 b2 X2010年,清华大学聘请国际同行, 对其生物医学研究方向进行评估, 颜宁给学界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国际学术界一直称赞说: “无论以哪个标准衡量, 她已位居世界最优秀的, 年轻结构生物学家之列。 在未来5到10年之内, 她将是杰出青年科学家的榜样。”
* j9 U$ G3 I9 ^0 b5 |3 ], a. I t
* u3 w; D" |- n# u这一切荣誉,都不是随便得来的, 科学研究的成果,分秒必争, 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颜宁每天除了吃饭、睡觉, 有14个小时“宅”在实验室里, 到了紧张的攻坚阶段, 干脆不分昼夜连轴转, 就在实验室里吃住。
5 e* P8 X. t/ g S& f1 `$ s# ], G- H5 T' [8 r3 r, ]
, c0 j- o0 \$ O0 _; z! Y# ]9 y) J9 c, f' Q
但走出实验室后, 颜宁却并不像人们, 臆想中的科学家一样。 她就像一个普通的女孩, 在学生面前没任何架子。
6 a8 G1 }& {" o& f/ p! M: O# B' n
没有实验任务的时候, 会呼朋唤友出去K歌吃饭, 跟学生一起玩《三国杀》, 追《来自星星的你》。 此外,她还想尽办法补贴学生, 为的就是他们能安心做科研。 4 |# X1 e0 a" e% e8 ?# r
2 q* {- P: J8 a3 G' P/ P9 h# U
学生实验遇到阻力的时候, 颜宁又会变身知心姐姐, 耐心听学生诉苦。在科研上, 颜宁最不喜欢的就是“蛮干”, 从不对实验时间做硬性规定, 一有时间就组织学生们偷懒, 聚在小会议室聊八卦, 甚至一起追真人秀节目。 $ p8 Q) u6 l3 i1 M- |7 ?
1 n. I# ], z$ r' P; L$ ?
对于她私下里的各种活泼, 她的闺蜜清华才女李一诺说: “颜宁其实就是一小女孩, 只不过恰好在科学领域做事。”
9 k' Y% q. w- s! V4 U) ~
! g/ F( x" @$ D5 W
, ~2 S; C$ @7 w1 u& a* u
2 q# ?% y8 H7 Z2 e& z可就是这个“小女孩”, 非常介意别人介绍她时, 把她称呼为“女科学家”。 “这是一种带有歧视的称呼, 科学家就是科学家,为什么, 一定要在前面加个女字?” # u( S _5 L' O& ^0 F' H" J+ z4 b
3 @: V8 ?& }' \
甚至在一次公开场合, 记者问:“一个女科研工作者, 该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颜宁立马就反问对方: “你为什么要问女科学家, 而不去问问男科学家呢? 为什么不去问问他们, 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难道只要是作为一名女性, 就一定要牺牲自己的事业, 才是一名合格的女性?” ! `) i. j$ ^, i& ~3 K4 Q% J& z4 n
3 Q4 @" p. C( l
在她看来,无论是什么行业, 都应该用自己的实力说话, 无关性别,无关年龄: “我见过太多的优秀女性, 她们比男性心思缜密, 看事物的角度比男性开阔, 但最终却受到各种阻力, 这就是社会对女性的偏见。
, L% y; J9 w) s9 D# x7 p
5 d& s1 g" t. s3 i3 L一个人,不管是什么性别, 重要的是她是不是在做, 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 是不是在嘈杂的社会里, 排出外界的诱惑和压力, 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 7 M: q9 |' l0 j, M# Z! @
{8 e; z9 s' Q颜宁说,自己爱科研, 就是因为听从了内心。 + S! P' I. I2 }1 |+ g7 u
H9 ^/ [( y d$ C+ t5 l2 T0 e$ v6 Z) R1 G; V8 h
" B# S) b* _9 k% n" A
从事这么多年科研, 颜宁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7 H' e+ T/ p# ~. i; P8 i
% k5 h! P5 i0 @( I( Q; o她说,自己从事生物科学, 研究的是人生命的密码, 虽然关系到生老病死, 但却并不为此感到悲哀, 相反,她深刻地体会到,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 你所能消费的奢侈品, 你能所吃到的山珍海味, 每个人都可能有机会享用, 而这一切很容易过去, 那并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8 m) {; f6 a# Q
w$ |% i& ]" v( I5 L, x* ?在几十年到百年的人生中, 最最重要的,是来到这世界, 究竟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 刚回到清华组建实验室不久, 同事刘国松教授曾经跟她说: 1 ^2 J a: u' g# W; O* P
I! J7 f6 T( ]0 V8 @9 x9 [$ {“做科学家的三个境界: 第一重是职业,最下乘, 不过将科研当作了谋生的手段; 第二重是兴趣,已经很不错, 这已经是科学家的境界了, 追求兴趣,多么的超凡脱俗。” * y; q4 Q' D) l7 s
" j0 p4 W% R( J1 R* g# t
而第三重境界, 刘国松说出两个字:永生。 那一刻,颜宁感到一丝震撼。 后来她深刻体会到了这个境界: 那就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 如何让自己的发现流传下去, 一直为这个世界造福。
) y/ f' I4 K" T% c9 P6 R% s( o5 L) d* i" j" k" @7 V9 @
' T5 }7 v0 z# o$ O5 R
% f; z+ \- }3 H2 t9 L8 J9 y4 L5 _( G就在这两天, 40岁的颜宁决定, 去普林斯顿大学讲学后, 一下子成了舆论的焦点。 ! f& C, j, W+ w7 u: _# n( s5 ?
# g+ W1 ~6 w3 }2 s+ R: C: [
用她自己的话说, 这“明明是开开心心的一件事”, 网上舆情却开始出现分化。 有人认为这是人才流失, 也有一些人为此格外激动, 觉得这是国内的大学, 赶上世界一流的标志。
$ H# N2 {( I |, J) C
+ O1 u/ O. A- \+ g% a3 g \* H这一次,普林斯顿给她的, 是“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雪莉·蒂尔曼是著名分子生物学家, 也是普林斯顿大学, 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 可见这份荣誉的份量有多重。 ) ^5 W1 l- m* t: I
3 O( X. s0 O2 b9 r
* V; u$ e0 M9 f. ?2 @5 I: n; Z8 C1 B9 {, }- K. H
可面对“才女出国”, 不少人猜测她是厌倦了, 中国学术圈封闭的环境, 过分看重“国外的名誉”。 像颜宁这样性格的“小姑娘”, 当然忍受不了那些流言, 不得不亲自出面在微博澄清。 0 C$ z3 Q- E% E' `- ~% ?/ `
. Q8 }- t ?: o2 t其实对她而言, 从清华到普林斯顿, 从普林斯顿到清华任教, 再到这次回往普林斯顿, 不过是她科研生涯中, 一个守护初衷的拐点:
: _( G; W N& T" _8 H# ^2 u, ` z% Q7 Q$ ]/ s0 O
无非是想让自己的力量, 变得比往日更加强大, 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来抵达她所期待的境界。 她内心深处一点没变, 无非是听从了心灵的指引, 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 试图从这个纷乱的世界里, 挖掘出永生般的价值和意义! 7 K+ `! D( o/ A" |7 U
: \ t& L2 _4 Y至于那些为国操心的流言, 就像一段社评所说的: “如果国内的学术水平那么差, 恐怕就算当初清华能花大价钱, 把颜宁从普林斯顿请回来, 十年后的今天,她的学术天赋, 估计也早就被废掉了, 哪里还有被请回去的机会?” / d* l$ V6 N' t& j o2 s' S9 d& W
6 } l2 h+ s! U3 p! G
+ b2 V% i3 J. |4 m9 _
8 C- r2 ?3 E2 w对于这样一个真性情, 一直追逐热爱的事业, 为了心中理想和科学信仰, 不断往前奔跑的“小女孩”, 我们应该给她最好的祝福, 祝福她,也就是祝福全人类。 / u: M0 d1 y: E: X. \' w0 \& F
# p% R$ ~! l* o0 V
此外,每个平凡却不甘平庸的人, 都应该从她身上习得那种, 聆听内心、奋力追逐的精神, 哪怕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但至少证明你来过一次。
/ G- ^- N+ w; \! I# p4 L! M( @: B7 u1 N1 i/ ?9 D: z, B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7 O/ p4 v4 t+ J- j" F- z W# t- [! C/ a/ m+ h
| 极 致 生 活 方 式 发 现 者 |* E8 G5 z% Y# K2 Y# Y) {0 l
% ]- N! n" v) @# I. C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8988-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