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x0 @3 Y3 ?. W
沉默即发声, 逃避即自由, 舍弃即追逐。 9 y' l) x9 c) C7 P) g3 X. {
生活在别处
& H4 x! m' q% E/ |: ` * {1 R* T ?# m$ ]
2007年,芝加哥历史学家,; {7 t( n8 r3 H/ c. ^8 V. e, M5 X! L
约翰·马卢夫打算写一本书。 为寻找芝加哥的历史影像, 在街对面的一家拍卖行里, 他用380美元拍下了一箱底片。
1 @! M" R& v5 B( Y
, {; ^, Z' ]4 d/ Y7 P2 z虽然在察看了一系列底片后, 他遗憾地发现自己根本用不上, 但他对摄影师产生了极大兴趣。 5 p7 Y7 r: K; R- }
/ j/ S: J0 ?( S" k) G& a5 ]) ~
0 x# l5 \3 I7 U3 b/ i$ o9 G' d1 l
- M. x. [- Q( P; `9 I8 @9 n4 |“他们告诉我, 那个人叫薇薇安·迈尔。” 约翰当即上网搜索这个名字, 然而寻遍全网,一无所获。 1 B3 f' l/ x# C/ y3 Y7 C; E5 D) Q
; z5 q+ s/ Y3 o# J约翰年轻时逛遍了跳蚤市场, 经他之手的底片有上万张, 虽然他不是摄影行家, 但明摆着,这些照片足够震撼人心。 约翰感到无比困惑,这个薇薇安, 到底是摄影师?还是记者?
4 O. H( f' x. }) `4 n2 J. c7 r# q$ v) [
. {2 n1 U4 A. | G& V/ w/ S
% I( T2 u' r2 j$ j4 U8 e4 C
# a6 a0 g& R: ]# K将薇薇安的照片相继上传。 很快,看到照片的网友, 做出了和他一样的判断。
1 T' Q3 E: Q9 }" j
, } \% k) }+ R) A% r7 e他们都觉得这些照片很棒, 不但视觉上给人以冲击, 还能敲中人们内心的一个地方。 约翰的好奇心变得越来越强烈, 他再次上网搜寻薇薇安的信息, 竟然看到了一篇薇薇安的讣告。 ( N; O; k/ ^" {7 R! V
( e5 T6 a' Z6 y+ D! i9 U6 ]
在多次无果的搜寻后, 他终于联系到一个认识薇薇安的人: “你好,我的手上有她的底片。” 约翰怎么也想不到,对方说:
( j) j4 P* R& \. W+ i! d( M7 U, j“哦,薇薇安,她是我的保姆。” + H9 F1 |' ]% a$ h) x- F* f
2 m, m5 Q* B# W+ I) c s7 x4 l( z2 y) y Y: o+ ~3 c3 W& S& ]
: b4 o# g/ p8 O2 P' @' P7 p8 z
- ^* F+ R7 [* U
保姆?有没有搞错? 约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拍下这些穿击人心作品的, 居然是一个平凡的保姆?
N( G6 V3 Q" i& g0 w& v7 n7 H- |4 e% d: g) R5 C; c" P6 m
随后,约翰从这个人的手上,' b* P# P* S$ G; [! F5 C. t; B2 P
拿到了许多薇薇安的遗物。 那十几个大箱子里面, 堆满了薇薇安生命的蛛丝马迹。 2 {- o# u' o- i8 s4 Q& c1 s
9 t; z4 Y/ R! j
原来薇薇安生前有收藏癖, 火车票、公车票、收据、首饰等等, 她从一个家辗转到另一个家, 做了许多家庭的保姆和护理, 始终将这些东西带在身边。 8 I9 g6 F/ p8 F9 Q" ^, H
7 A3 d! W4 ^6 n
/ m! g5 I7 f# U
% x7 }- d( X4 C7 {2 n' X! ?4 L; _- m大约十万张底片, 七百卷未冲印的彩色胶卷, 两千卷未冲印的黑白胶卷。 拿到薇薇安留给世界的这些作品, 约翰当即决定做些什么。 ~! b& O& |2 N7 w% `" x& [
3 B- O7 ?2 ^- r他联系了芝加哥文化中心, 为薇薇安举办了一次摄影展, 当即打破了文化中心的观展人数纪录。 媒体闻风而动,推波助澜, 一下子将保姆薇薇安推向“神坛”。 2 S. {) Y% d1 l# _
' R* Z. H3 K$ s6 M' Q2 C
“被埋没的街头摄影大师”, “如梵高一样被遗忘的天才”, “薇薇安改变美国摄影史”,1 E ?% W, v2 Z
富有冲击力的标题, 频频登上报刊版面。
6 y4 u; e- S! m3 G4 _9 a$ U' s4 E- U _$ U1 I2 t& H
. c* E9 O0 u1 ]0 l! s# }% v
# Z5 y$ g _( [" t* |1 j
美国街头摄影大师, 乔尔·迈耶罗维茨接受采访时说:0 h" S' {2 G$ x1 s! {/ x. r" U3 m
“我每年都接到许许多多照片, 其中大部分都是很平庸的, 但薇薇安的照片让我觉得惊喜降临。 她独具慧眼,熟悉生活、街头, 透着对人类感情的理解。”
) {& Q3 L" W6 ~! M* y! [. S9 l+ r+ i1 {
有人甚至将她的作品,
6 D# G3 j% L6 ?7 Q$ u# I- @9 w 和摄影大师罗伯特·弗兰克相比较。 社会纪实摄影家玛丽·艾伦·马克说:
8 b K% d6 s' B* \ K , y, w, h$ Q+ w5 [ B- b, M
* \% P! d& _) I5 S3 J“她的作品有时充满幽默, 有时候有浓烈的悲剧感, 无论构图还是光线都非常漂亮, 尤其是她拍摄的孩子, 每一幅都显得那样触动人心。 我觉得她是个全才。”
( `, Q. I) Z1 n4 p6 ]
& Y4 n# s8 ^/ O) G2 @; @
$ k( x0 L' k* H) q* a
& ?4 K$ p5 q6 e5 A2 z7 r但这对约翰还不够, 薇薇安是个谜一样的漩涡。 “我非常想知道, 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为什么拍摄这些照片? 既然拍摄得如此出色? 为什么从来没有人知道?” 4 p# V# A! P4 H! z' @
- |6 R; \: j" D( h/ o& x
身为一个历史研究者, 约翰决定打破砂锅问到底。 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整理遗物, 将其中的电话号码全部罗列出来, 加上不同的区号一个个打过去。
9 {4 h( Z- t. F; ~1 \9 K7 \" \- D% Z$ x" n* {
就这样,约翰联系到了很多人,
3 T5 h8 p/ N; a3 ]4 m& o 他们大部分都是薇薇安的雇主。 那些被薇薇安照顾的孩子,& w5 N2 `1 g5 O% y
如今都已经长大成人。
% {/ c0 f2 e: E9 S; ^! J. X
# C% [/ K* K+ f. |0 M- Z7 d4 b) B8 x A ?) I
. |3 R% Y+ P9 K, w, c9 U- x通过一次次走访, 约翰还原了薇薇安的轮廓。
3 |! |& s$ S0 Y' V( U8 ?; ^ 在那些孩子和雇主的印象里, 薇薇安总是穿着宽大的衣服, 她走起路来十分有力, 时时刻刻都将摄影机挎在身上, 几乎一有机会就要拍照。
( u m, T; b1 @4 q; t+ x$ w8 I% T' Y6 q( v& t
无论到哪一家当保姆, 她都会带上沉沉的箱子, 有一次居然把雇主的车库都塞满了。 她孤独、敏锐、注重隐私, 从不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作品。 9 Q2 m5 p7 ^0 ~
+ h! N ^6 g: U; l f6 R- d4 D
那时,薇薇安的生活角色, 在保姆和摄影师之间反复切换, 在雇主家里,她打扫卫生、准备三餐, 有时间,她就带孩子们上街, 然后拿相机四处拍照。
& L" U& y% ]6 R3 S, [
0 H. B4 @ @0 }# p- \ ?* W! V+ }/ A5 C* U- e# g& I5 a
8 i# P7 C% h; ]! _ @8 |5 \2 ?' `
薇薇安的底片高达十五万张, 之所以能有如此庞大的数量, 完全出于对摄影无可救药的喜爱, 以至于有时候忘了“本职”。 : E& i7 o4 r5 N
3 p+ V5 y1 A8 ?# S1 M) H3 F3 Y有一次她带着两个孩子出去, 拍着拍着就走进一条巷子, 两个孩子跟不上她的脚步, 最后走丢在大街上, 不得不找警察抱怨求助: “不是我们跟丢了保姆, 是保姆把我们弄丢了!”
% ^" c F# S! U0 l" A; _4 K9 q: G0 o* R4 W* E
虽然只是个平凡的保姆, 但薇薇安每天阅读大量报纸, 关注各种奇怪的社会新闻, 有的猎奇、有的暴力,还有政治, 她站在时代边缘观望时代, 所以在她镜头下出现的人, 透着她发自内心的温和与悲悯。
* [ ]; c3 k u% R' K
1 L/ E5 H: U) W0 W* m薇薇安同样是个自拍狂人 薇薇安捕捉的日常,有着对生命的体谅7 S2 d6 ]/ X+ ]+ `+ y
8 E/ C) c( [" K4 Q3 y) H薇薇安拍摄了许多边缘人, 透过那些黑白影像, 我们得以看到巨大城市里, 有些人的身体之中, 沉淀着一丝无奈。
3 ]4 s6 b$ _' ?) o' X, N8 m: _
o. E: w% o/ z$ s; _9 r3 @, |$ |小丑孤苦的脸庞, 手持气球的男女, 步伐畸形的男子, 他们拥有的是怎样的生活, 在被薇薇安抓拍的那天, 是否过得还算快乐? % W! [+ m, d# t$ s& G
4 z {1 @; c2 @! i' Z s; Z$ B, Z
- s. p, m/ \' x" x
7 t% W$ _+ \( a6 `有的照片里, 又渗透着淡淡的戏谑, 那不是恶意的讥讽, 而是对生活情味的敏锐捕捉。 * T0 J* s# F0 S
* |7 P# M' w8 p$ `) S3 ^
这些日常生活, 街上偶遇的瞬间, 都在薇薇安的捕捉下, 充满了睿智的美。 * Z9 l8 |* Z8 J# ?& X7 w
5 k6 ~$ g$ ?6 H7 c
: P* s S* i. s( {) ]% Z+ N5 |8 ~* G4 r
她拍得最多, 拍得最好的,是孩子。 孤独落单的孩子, 面对镜头哭泣的孩子, 天真大笑的孩子, 一起欢呼雀跃的孩子。
$ L0 C3 q6 A2 l5 f6 X9 `. S
0 U* n7 o. D: \% {/ f' k孩子面对镜头时, 袒露的是最自然的一面, 没有对薇薇安的防备, 显得那样自得其乐,天性尽显。 其实这些美好的画面, 我们走在街上随处可以看到,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薇薇安, 能够洞察背后的人性。 $ w! F; e! p$ L. O. m! R C
; L$ r; ~5 X$ T- ]- F1 X: R! M5 j* }7 \* K
3 {$ s }$ `* Q( j- ^/ g9 u- a+ k% R+ E8 ?$ @8 s/ e% E
薇薇安有一款相机, 可以隐藏自己的拍摄姿态。 因为和我们常见的单反不同, 不需要将它持到眼前, 而是从上往下观望, 就能捕捉到前方的画面。
& k4 r. H) \4 u2 @- q9 ?8 r* A. f y4 W! }+ l2 K
在这样的拍摄情景下, 薇薇安拍摄的那些对象, 虽然是普普通通的人, 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 却透出生命的气势和威严。
/ Q) Z& |+ D6 x0 \& { z4 I
a3 ]9 p3 P1 r, F
( x! N( m* D: o$ n2 M
3 G) N/ H0 X/ e" s, t9 H
% e1 v# p" t* U5 X/ |还有一些照片, 看起来充满悲伤的情绪。 薇薇安似乎在竭力, 捕捉城市人的生存境遇。, V& G1 M/ o& J9 j) I: K
她确实也做到了。
1 F2 _) q" M9 W5 y. u2 ?) O
4 h' m2 C0 J3 ^+ P夜幕下的女子, 穿着华美的裙子, 走向未知的车辆… & d6 I6 @) |% J
% J' H8 Y1 c- o7 _4 E1 P# t+ F
$ |' X: \) J# M0 s
2 p% h1 a0 |0 G I2 O9 T4 h& L海边倒下的男人, 穿着整齐的衣衫, 却显得那样疲惫…
/ S2 s" w& @, k, j# q# `2 j( L. K; _, Z X u% o4 _5 J
) T5 M+ s4 g; f2 l
8 ^5 P( D% z2 W3 f
眉目凛冽的她, 似有若无地望着某处, 眼眸里是一阵怅惘… : K# J3 I8 r2 v
/ b+ Y( v0 q2 F* Z3 _* @. @
( s4 p% S' A+ C: ], K; {/ x! j9 i, j' z
单薄的背影, 面向繁华的都市, 仿佛显得无处置身… 7 ~% X6 Z* }$ m5 w' ^# C
# t% w n" R4 F7 B4 l+ T
+ M! ^( Y5 Y$ N4 q0 ]- h
9 L" r% z8 h0 t( l6 r S沧桑的脸庞, 黯淡的眼神, 给人精疲力尽之感… + A9 O" ~! ]8 p t% H. T. P- g
, O: F4 S: ~& E# i; |* j" h* t
& X5 O& u$ D4 q2 F8 t/ o. v2 ]& p) s$ ?! z- v- _
虽然有这么多杰作, 但薇薇安从不示人, 生前也未曾有过展览。 很多人都说,如果早被人看到, 她一定会成为大师级人物。 约翰就此询问了雇主们, 其中不少给他的回答却是: “不,她不会喜欢那样的。” “那些是她私人的宝贝, 出名绝不是她的目的。”
s4 D& C1 _. z7 O; {
" O; g8 P T. t- ]2 t/ ~0 G; v最令约翰感到不解的是, 薇薇安的身份一直存疑, 她一生未婚,没有儿女, 从不向人提及自己的过去, 也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她是如此孤独、神秘乃至古怪, 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3 r9 n) X& R: R
4 O& w. ` J! M, t1 |: }
但约翰并不甘心, 最终,他找到了答案, 还得到了一个惊喜。
! w) j/ v/ k6 B" i. f- e, r, k: W, D' j' l
大部分雇主、朋友都觉得,她并不在意作品是否被人看到# L+ a# c" Y1 o7 z2 @8 _7 z1 T" U
4 |) y k8 s0 J1 w, \6 ?( b4 M* D约翰找到了, 薇薇安的出生证明。 原来她1926年生于纽约, 童年时期周转于法国和美国之间, 1950年左右落户芝加哥, 开始成为一名职业保姆。 7 \( o# E6 [. a
" F }* g: K% t5 k5 L约翰通过反复比对照片, 找到了薇薇安的故乡。 在那里遇到了她拍摄的人, 看到了她拍摄的风景。 / w# \6 S$ W" [8 r L
, t6 O1 F% Y. a( k% e- ~; |最令约翰意外的, 是他找到一封信。 薇薇安写给一个摄影实验室, 在那封信里,她明确表示, 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实验室冲印, 以便让更多人看到它们。
1 w9 ~5 V, \7 {: R- n; Y# q2 n$ D, Q
约翰无比兴奋: “我们都错了, 她并不是自私得不肯分享, 她知道自己的作品不错, 希望让别人看到它们!” 2 T1 O' [0 Y3 a) W( i3 ]8 ^+ C
: `9 g4 w v$ v. N
薇薇安的信件
& P8 s$ \* @% W5 [; L0 L* N; @; Y
0 `- b' I6 }6 [0 M, e5 g, Y8 i' f9 D可惜薇薇安一生, 都没能看到自己作品被展出。 她没能得到那样的机遇。
) A: z2 R% ?/ a. E8 b; S! b" u
8 g. Y7 f+ N$ a9 @. e) U她和孩子们相处得很好,
/ B0 R9 W3 o" j# k 和成人之间的关系却差强人意, 冷漠孤僻使她逐渐被遗忘, 最终成为人们眼中的隐形人。 $ t# p& V% c9 t* H
6 Z4 q X- t* S" c
在失去了劳力后, 薇薇安的晚年十分凄苦, 她经常孤独坐在公园长凳上, 没有一个稳定的归宿, 吃的是不加热的罐头, 最后迫于经济上的压力, 不得不将底片卖出。
, G; A6 Z: L- M$ E- k
8 p) Z3 l- h; T9 j# @3 o5 D4 v! d
2 ~4 x; v' g+ s1 k! K薇薇安一生都很孤独, 她没有找到爱的伴侣, 也没有感受到天伦之乐。 : L9 Y/ z& d& }/ m& [5 S
% G$ h8 m. V7 N% {( F! P$ s或许正是如此,她的作品中, 透出一种对人性悲情的警觉, 但又不失雍容、甜美的瞬间。
- u/ f0 G" K0 O) a+ Z, _. `( K . [$ c$ ]3 Y K, H2 A, _
$ q2 {6 Z' V" F4 D4 o) @8 s9 }
她深知孤独为何物, 也知道人生悲喜的深度, 便用自己的眼光和镜头, 观照着城市里的每个人, 那些孤独又美丽的灵魂。 3 A7 l& R% I* A7 @9 b
$ q$ t, X6 ?8 r& o e" R" W- H/ E
7 q& f. e) z B& h) F% s+ K
$ ~* s" [1 Z `" O1 @6 h这段时间,范雨素的出现, 让网络上又是一片欢腾。 从一开始塑造的“保姆天才”, 到大家反戈为“农家乐文学”, 一个平凡的保姆成为话题中心, 据说最后不得不逃进寺庙。 3 F/ J6 L8 C- E( ]+ c7 C- s8 r$ q
9 J$ j) W( s2 ~$ |# j文学有文学的标准。 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 并不因为你是谁,什么身份, 就会有另一种标准。 1 v1 W8 g) e/ m# `& ^
8 H+ \* x. q$ R( ?) v: I1 G6 g8 h
但抛开文字的水平不谈, 从范雨素的身上,非凡君看到的, 是和薇薇安一样的特质。 那也是很多人提到的一点: “任何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 Z& C Q" i: C6 H6 N4 ~( l1 o' Q% v5 d( u2 e( C
( F, B% m- s% s, G" T, x( \
9 F% k% j H: A0 Q/ ]或许范雨素也没想到, 记录生命的文字, 就这样被营销成网络爆款, 成了众人评议、争论的对象, 自己不得已身陷漩涡中心, 以至于想遁入山林。 ( F$ o7 _5 W. y& z* Y- W
, j6 C4 S% F/ Q: c2 C; n范雨素说: “我不相信文字能改变生活, 我习惯了靠苦力谋生。” 对于这样一个写字的人, 她不过是花人生中的一点时间, 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而已。 - h ^$ [8 _" t4 H/ b6 s0 G
+ @! Z: D9 T+ ] j9 d( W% g: \
这样一个姿态, 就像司徒格子用到的一个比喻: “她就是暗夜里的一个萤火虫, 并不是为了让人看见才发光的, 她就是飞着飞着,自己想亮一下, 然后就发出了一些微弱的亮光。” . ]" v& [, ?) R! x% B2 c) |4 @
+ J& \( u+ f6 |, K
在这个意义上, 我觉得薇薇安和范雨素, 不过是保持了同一个姿态。 她们只是在有限的人生中, 坚持不断做一件自己喜爱的事, 并用它来表达自己。
p4 ~* l% ^7 P$ a! {0 |& ^) p" i; i/ k, Y
: m! ~$ }/ I5 V% S- I
. n! A# d2 V9 s( H; E: h8 {
这样的一种能力, 恰恰是许多人缺乏的。 大家忙着追逐欲望、效益, 以目的为导向做事。
. y( ~$ t1 `* X; ?' ]5 l5 T; ]( Q 在寸时寸金的压迫下, 如果一件事带来不了利益, 又何必倾注心血把它做好? ; a8 H' h8 }5 c/ [5 B1 n9 P
* Q( l C* V9 M/ I' [/ _
但是薇薇安, 一辈子都在坚持拍照, 拍了足足150000张底片, 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而所谓的记录时代云云, 或许也并非她的本意, 她只是一张一张地拍了下来。
! j! X/ s3 H; C) N
. b2 T* g O' M! f她有想过要借此出名, 借此在摄影界占领一席之地吗? 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 那个促使她不断拍摄的动力, 是她喜欢、热爱、满足, 并为此觉得快乐。 快乐,是最大的初衷。
1 Z& D* F/ |+ _2 L' `, u) B4 a
}2 E9 [: v1 `' y2 q% t! P, J, d
; J# o+ l: I; X. n
7 [& T, L O0 c, K& z* a. A& \, e“你到底花了多长的时间, 让自己的人生觉得快乐?” 大概几个月之前, 我突然看到这个问题, 一下子懵逼了。 5 T1 S; Z) J# g8 f/ H& G+ k
2 R6 a5 H7 M8 N7 e9 w+ H是啊,每天忙忙碌碌, 每一天做每一件事情, 都在计较它有用没用。 有多少时间,多少事情, 心甘情愿去做的时候, 是为了纯粹的快乐呢?
* v; H. I8 g) B# E) f- u8 N$ }5 T" @3 |, z
5 M7 ?3 ]2 d: R
$ H% v; G$ e1 {6 Y4 i6 G* \8 Q请把那些让你喜欢, 又让你感到无比快乐的事, 不计得失地带入生活。 不是因为它能带来什么财富, 也不是因为它能让你万众瞩目, 仅仅是因为快乐。
' d/ n8 S B7 m2 x1 G4 \7 w- [: r2 H8 I" y- {0 \
就像和心爱的人, 漫无目的地坐一下午公车, 就像心情愉悦的日子里, 看一整天忽明忽暗的云朵
t3 b! v" b& E
! C) u% Y& B8 g* v/ o$ F. P2 v9 G
/ ?7 m9 A" B4 e4 n- h% p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 M1 J8 g# R, |1 h
3 r5 F+ l9 `$ R. E, j) H: S& j! ?. p0 @3 O
艺 非 凡 | 极 致 生 活 方 式 发 现 者 |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8200-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