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鉴赏品味] 100幅历代名画、100幅书法名作,领略中国书画之美!

[复制链接] 0
回复
413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3-14 1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w. c4 N) u5 ]
国书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书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作。这些名作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是留给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代表着中国书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1 _9 e5 u2 ~( A. c1 Q( _% t
, a- O2 H9 H3 W* ]' U- Q

% h8 Q" P' z$ p2 ?8 Q5 O. a
100幅书法名作
领略中国书法最高成就!
1 、西晋 陆机 《平复帖》

" n6 L' l  Y% z
2 、东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

6 e2 @* V  V" c$ r3 ?
东晋 王羲之 《丧乱帖》

/ B/ k% g  U3 D6 M% J4 b
3 、东晋 王献之 《中秋帖》
5 U( G* ?# q& f  f

# c% a. b( K; }3 K( A
4 、晋 王珣 《伯远帖》

) p* n4 ~! s( F7 t4 V* \
5 、东晋 谢安 《中郎帖》
+ n2 X( g5 ~# @4 j0 g
6 、南齐 王僧虔 《万岁通天帖》

! N+ S, l4 M, E& Y" t6 Z( A. Z$ l) C
7 、唐 欧阳询 《季鹰帖》
4 S  |! t6 r+ V. |8 V
  r! _' t% m! p, D1 Z, n0 K
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7 J) y1 {  p3 [) N4 i

6 U, r% b( Z1 a8 i
8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
' `( m) X7 \9 P! V1 t- e
唐 颜真卿 《刘中使帖》

' Q- t$ G- T9 j4 `
9 、唐 柳公权 《草书蒙诏帖》

  R9 Z: h* a$ S2 m* Q# O5 h
唐 柳公权《玄秘塔碑》

0 f$ L6 J( l4 ?$ S5 w
10 、唐 李阳冰 《小篆城隍庙碑》
% I% O7 T1 D- S8 E& v
11 、唐 孙过庭 《书谱》(局部)

. s0 ?; z- V+ H/ r2 R
唐 孙过庭 《千字文》(局部)
7 B4 y' O, f, p* s$ i
12 、唐 李世民 《温泉铭》(局部)
. Z: Y4 H- K7 c( x
13、唐 武则天 《升仙太子碑》(碑额)

) U, ~. v! E  n1 R
14 唐 陆柬之 《文赋》(局部)
5 D! e# n# Z/ K# ^1 S
15 、唐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局部)

2 P" H4 ^' T' h* R6 K2 s& _4 b- n
16 、唐 李白 《上阳台帖》
, b8 \# l- F; v9 k5 o' C
17 、唐 贺知章 《草书孝经》(局部)
3 o3 o/ s+ z8 h5 R* Q4 X
* K1 B% h9 k& D3 N# D
18 、唐 张旭 古诗四帖(局部)
$ A# z" m0 F1 g- x
19 、唐 怀素 《草书自叙帖》(局部)6 U1 K0 R7 @* h; N

& @. @, ^( s# {. {2 b% N/ R* @: x
怀素 《自叙帖》局部
# D+ z/ t: ^& @; H5 D% S7 y
20 、唐 杜牧 《张好好诗》

& |6 `4 I% V/ U" c
21 、五代 杨凝式 《韭花帖》

  [0 h* l: ^- o# S
1 Q+ ^. X3 W: e5 N: J4 I0 i8 ~9 G
22 、五代 徐铉 《今有私诚帖》
/ A: g8 w9 J+ t% e, U8 U0 O
23 、北宋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 Y1 I, |& m, o. q4 U, v; i' Q0 H+ [
北宋《苏轼太虚诗帖》
" q! p( w  H/ X
1 u2 n3 y" b0 k

$ N) e/ f1 x6 g  t7 J: ^8 T% k
& `5 a: @3 c* G/ i
24 、北宋 黄庭坚 《松风阁》
  [' i6 q1 f3 Y7 W' i( p
" `8 f6 K4 a' s4 g! z

7 a6 R/ H% c7 e  }3 W3 K7 j
/ L1 x; M2 Z0 [% I8 V
北宋 黄庭坚 晚年杰作《诸上座帖》
5 g9 Y" V6 r, U7 X. g$ G
北宋 黄庭坚 《黄州寒食诗卷跋》

0 u* b1 F3 W, q# ^! g! m. j
25 、北宋 米芾 《蜀素帖》
# V. }' Q* Q! k' B* p8 c
北宋 米芾 《淡墨秋山诗帖》
* v/ E4 m( z6 s9 |/ C- C6 V
26 、北宋 蔡襄 《虹县帖》
. {6 S+ c- f$ b1 B/ ~: n6 T
北宋 蔡襄 《离都帖》

4 }" @/ Q# E* t$ r" ]. X7 K
27 、宋代 吴琚 《急足帖》

; D3 d: k* O: d" e! s; ?
28 、宋代 陆游 跋 《北齐校书图》

8 x  L/ S' V9 b& n( h8 o, r+ N
宋代 陆游 行书 《尊眷帖》
2 Y) F& `' Y- p/ I* N2 L$ i# ?
29 、南宋 赵佶 《欲借风霜二诗帖》

* j! I9 Q( _. \( |+ X
30 、北宋 李建中 《土母帖》
. j$ k) `! ?: e2 M3 m4 w
31 、北宋 欧阳修 《致端明侍读尺牍》

; b/ z( ~2 N0 I) G. n* [7 b, f0 D. `  U
32 、范仲淹
9 X% n3 W6 T- s7 s; Z9 w7 G
33 、北宋 秦观 《摩诘辋川图跋》

, r$ S7 ~" t+ B; W2 ?2 D6 p
34 、北宋 蔡京 《节夫帖》

5 k& U4 l% e+ Z5 R( e
35 、南宋 米友仁 《动止持福帖》

+ c* c0 @( T/ l, J/ l4 L
36 、北宋 林逋 《松扇五诗卷》(局部)

$ L# D, R0 C! m+ u) {8 s* G
37 、南宋 岳飞 《书谢眺诗》(局部)

3 T& h% e7 Z. m, v
38 、南宋 文天祥 谢昌元〈座右自警辞〉卷
6 M! s2 d; {% m" D
39 、秦桧 书法 《深心帖》
- h- ^/ E: I; c
40 、南宋 陆游 《怀成都诗卷》
, \! s& {2 L. a( f
41 、南宋 范成大 《雪晴帖》
: F4 o/ D1 Q: G. W6 F
42 、元 赵孟頫 《秋深帖》(局部)
- u3 z' g8 {6 |6 {# ^! r% B& ^# I& ]/ H
43 、元 杨维桢 《城南唱和诗卷》

- \# p+ W+ j' Q" N
44 、元 鲜于枢 《杜诗魏将军歌》

9 i, N" l7 Z, Y+ D/ e1 j3 \
45 、元 康里夔夔 《述张旭笔法卷》(局部)

( a9 f8 p# i) x( }6 O
46 、明 祝枝山 《前后赤壁赋》(局部)
' A1 ]2 C7 M3 z/ P
47 、明 文征明
4 [9 i" \9 k# s6 E
48 、明 宋濂 王洗 《烟江叠嶂图跋》
  H$ F8 E" n# h- M: a, b$ j& ]0 }
49 、明 唐寅 《落花诗》
4 ?7 W& p& I- ?( b( {; E" ^' K
50 、明 朱元璋 《大军帖》
( G1 Y* Y" x! w4 R9 A  o  n+ v# \& v

; g  m7 A- ^3 A8 l  g2 F
51 、明 徐渭 行书《花卉图卷题诗》
) l) E) T7 _0 q! _
52 、明 张瑞图 《草书千字文》(局部)
( ], p! T2 t9 j
' R5 H) r* }( k1 V6 z# @
53 、明 黄道周 《孝敬定本》(局部)

! W& |% ]8 _8 h! A8 I4 j6 O; m% S
54 、明 王铎 《赠张抱一草书诗卷》
* E# P+ t/ {; i7 ?% O
55 、明 董其昌 《草书手札》
( @0 ^6 \/ z0 s+ N4 R+ f( p6 \
56 、明 释担当 草书扇面

( F* n& c# ~, l) I4 _* G
57 、明 吴承恩 《扇面七言律诗》
3 Q4 U# J6 u( z; N3 O7 b8 q) K# f
58 、明 米万钟 《草书扇面》

- ~: A8 Y8 z6 q8 Q; `
59 、明 倪元璐 《行书尺牍》
( o1 ?1 H. k' W& M
60 、明 陈洪绶 《行草尺牍》

: y/ F& ^) N. f& t7 l5 i
61 、明 于谦题公中塔图文徽明
1 v) P% a# l4 h0 n
62 、明 王守仁 《铜陵观铁船歌》

/ }, q4 i9 u/ b
63 、明 解缙 《自书诗》

. E. ~; _+ Y  @" e& ^
64 、清 傅山 《草书七言诗轴》
* o% }0 x. f: F( Y) E
65 、清 查士标 《行书送友人诗扇》
; F6 s) L; X. f( k/ d4 L
66 、清 邓石如 《隶书论书立轴》
4 n% J) G" ~5 k% C0 f) ~$ @
67 、清 康熙 《草书八言联》
( m  \+ t) s$ D4 M* j* a3 K
68 、清 雍正 《行书夏日泛舟轴》

. O7 U* v6 p* S  A' |: n" c
69 、清 乾隆 《御书洪咨夔春秋说论隐公作伪事》

7 X( H  Q+ y" h+ V4 c; [
70 、清 慈禧 太后

/ W' e, K+ T  X% m
9 Q& p6 q- k( I4 o: ~) O71 、清 八大山人 《行书题画诗》
' Q/ T* u: I; i( _4 x
72 、清 蒲松龄 《聊斋诗存》(局部)
1 L$ f, U/ p- [$ v, e. ^6 i
73 、清 金农 《漆书汲古处和四言联》
  K9 Y: X( M6 q( |$ L6 q/ Z4 g- ?
74 、清 郑板桥 《行书论书立轴》

4 Z3 Q3 |: ]; T: j/ \' u
75 林则徐
9 D% U; M& ~& s. [" j' G, v
76 、清 刘墉 《论书轴》

3 f9 H7 M0 t4 \/ O
77 、清 赵之谦 《汉歌隋文隶书联》

0 U9 o6 H+ G: ~, K- c* O& u
& E8 a) M* e0 _( ]) x
# {. Q  ^6 }7 |- B+ _
78 、清 张裕钊 《六言联》

* d  J- H4 o6 l( D' V
79 、清 杨守敬 《行书七言联》

% A; _8 V1 {, ^7 p
80 、清 康有为 《行书对联》

3 b. m% A2 ]4 q4 o3 t& j7 `. g
81 、清 吴昌硕

3 _9 X& K5 c+ X* s0 m0 _( d
82 、民国 孙中山

$ r9 m# P8 ^& f, [; p0 ~
83 、民国 袁世凯
; E. U( ~+ k6 ]$ N
84 陈独秀

3 @9 L# W8 p' u) o2 r
3 X8 y. S4 N- ^9 L. d6 b" u7 S6 ~2 t& z" K8 j
85 、毛泽东
$ m7 I! I! r' K3 A/ A

5 |6 p  c( A7 _; T6 J
3 z/ E& G6 m8 h" s' G8 {; q
86 、于右任
0 k" L" R1 d  T" x6 v) ]3 @; u$ [$ K8 o
3 x7 n- j9 N6 s
87 、周恩来

/ t3 m% `% ~! j+ s
8 l& a1 U8 S3 F. V: j: k88 、蒋介石

# d" ~4 `1 R$ I" F% i1 l2 q0 [) s3 a$ ]& P( e' n2 I1 a, U# `
89 、鲁迅

. \3 j& Y. g; t4 H' y
90、谭延闿

+ {0 C+ Y  d7 I: ?5 n6 [
0 V  F; C4 i6 V91 、齐白石

2 @+ Z7 c4 a" f, U; V; B- R
: L; n# f" B, t: @92 、郭沫若

8 ?3 L* M; ^, w4 I6 T9 n7 L/ v
4 j+ s% r# \* d; Q/ e. G  a5 h93 、陆维钊
8 s1 `5 `" F. J. T% d

) \# Y* G2 V5 m. {' i2 Z7 S( H/ |94 3 L& V0 ^. U  k8 ~- }
沈尹默
4 J+ q3 l  q, w' K, B. v1 P- \: I6 X0 B  F; L$ b
95 、林散之

& ]& n7 i8 e& I9 X96 、沙孟海

0 R) u/ A5 n9 }) [; Z- v
97 、王蘧常

8 }2 `* {2 ]* ~4 h+ M0 c0 ^4 T# k2 ~. @, W% P
98 、启功(原中国书协名誉主席、西泠印社社长)

) k* _: O% H2 L% A" e. E- ~- O- I( h( H$ e+ V! `' h
99 、沈鹏(原中国书协主席)

4 ?# p6 V8 T5 v) o& ?4 s: Y- E
100 、孙伯翔(当代著名书法家)

6 B+ F" K7 q3 {: C( O) D

# k  S, q/ {, Z7 V7 k
100幅历代名画
领略中国绘画最高成就!

5 v9 a5 I9 Z3 D  b- G% D" I

  R1 W( e3 y0 I1 W01、《人物龙凤帛画》/战国帛画

# h  G  s" \; i& ~3 V8 P. }4 {
02、《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西汉帛画
( ]" W4 \: X+ ?+ W3 z$ S# B
% n% g. S8 n" u* Q% |- A) e
03、《女史箴图》·局部/顾恺之

+ c( k  g& P' A7 L2 K- s

+ h0 w, l3 Q6 V! r4 c# n% d# \
04、《洛神赋图》·局部/顾恺之
" F* i/ a2 {; I" _. D+ d4 |
# P) I0 p( a8 z0 K$ |: e# z" {' y
05、《职贡图》·局部/萧绎
; Q7 \1 K! y5 f9 T
7 D; i- t7 E6 q' O
06、《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画像砖
0 u4 ]$ C3 b# Y+ [
+ ]/ M1 P- c. g5 `0 J/ c3 d
07、《鹿王本生图》/莫高窟壁画

" b! s& o( U7 ]& Y$ t
9 X# b& W; L$ x4 ]$ R
08、《西方净土变》/莫高窟壁画

- m( {+ V+ e2 ~2 w0 a

' @: i7 f* C, Q! h* z
09、《维摩诘经变》/莫高窟壁画
0 s2 ?$ ^0 }9 H1 C- [
4 n2 ^9 @" R! K6 q- O
10、《张议潮统军出行图》/莫高窟壁画

2 P! r% e7 V0 p
- S; D7 L1 g# H" K  |
11、《游春图》/展子虔
% c! ~' n" o. f  _( @6 \
12、《历代帝王图》·局部/阎立本

1 @( @* x! _0 S9 M
* U; |, b0 N3 O9 y2 p( @+ P' g
13、《步辇图》/阎立本

$ z" g- `: @* b( }
2 q" ?( E1 U3 X$ ?% C
14、《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
3 e7 |" @' o$ _. ]' R" P% Y
" b% U1 m+ e+ g4 W9 J* e: ]
15、《捣练图》/张萱
) {6 e3 B2 T! j4 k1 X# i1 T

0 ~7 O; C4 r# v$ z+ z' r- D5 u
16、《簪花仕女图》/周昉
3 V$ e* i, Y" O! Y$ ?
17、《高逸图》/孙位

# z4 j: Q& Y: I. h4 C

  G: k* g! z+ D7 h* J
18、《江帆楼阁图》/李思训

: w% a% |. Y- e

( T: m2 `! k! f$ f3 Z; I
19、《明皇幸蜀图》/李昭道

& {3 F3 U7 O  U

2 G1 X  h/ T, b$ m
20、《辋川图》/王维

- L! w; O2 j0 e( |, B8 f5 f1 {' v1 ~  X$ s3 B. Y! a

+ o, A5 a! \1 F: ]" N; ^* g0 \
21、《照夜白图》/韩斡
. X& Q' ^% p1 f1 o$ I
3 t8 U: L' O0 g- U2 R$ [& r. l
22、《五牛图》/韩滉
9 G" N; r) {- a9 H

. j- z3 F5 V! e& t
23、《天王送子图》·局部/吴道子

+ g- d- I; d( I! m+ Y+ ?: k1 M
1 x! x1 P6 e- m
24、《重屏会棋图》/周文矩

9 V8 e# {, P2 O3 c3 _. B

$ y, Z( _1 q, @
25、《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4 \. V8 E" H! h, e1 u( h
( E3 s0 V# `/ U" N0 p  Y9 P
26、《十六罗汉图》·之一/贯休
; A. k$ A8 c& b7 E6 P; s
9 ^0 _' V0 O3 ~) C& [
27、《珍禽图》/黄筌
, _4 N/ F) d/ _8 {2 p" q' e9 m
28、《匡庐图》/荆浩
5 ~: s& W' t3 |! ~0 Z7 s

, ?/ }% c  N9 y: u% c
29、《关山行旅图》/关仝

& M9 |$ B8 k2 f/ u
* f: e# B4 ~1 Y2 P, p
30、《夏山图》/董源

, v! l" {+ X/ c; b7 B

9 P2 R& t7 O- S3 I) P8 E: ^& P' Z
31、《秋山问道图》/巨然

1 s# e9 q' L; _: q) A# R9 T: m& b
5 U, j( o+ ?: _7 [* M4 n
32、《山鹧棘雀图》/黄居寀

' H  I5 H- t) |' n# L6 ?, T
; @  T, d& T0 c- E5 ~
33、《双喜图》/崔白

! t4 X, \) G1 L9 l6 s

; T1 z* m" k' l1 M. }
34、《读碑窠石图》/李成

  x% m8 n6 P+ e1 p' P- e" q
4 t0 g; t7 l$ o2 g3 [% v
35、《溪山行旅图》/范宽
& O) a- y1 g  j: a, @

6 Q1 P6 K/ N9 S. Y! F, P: V+ p) [
36、《早春图》/郭熙+ R0 l1 g, b2 \& N
% U5 C7 \" ]1 A
* E  F1 S$ j: |
37、《溪山楼观图》/燕文贵

2 y& L$ M/ p- _8 t8 m1 S7 i

: B4 s4 x4 \7 W+ u) X
38、《五马图》/李公麟

$ n, e8 |4 Y% d6 r6 f# M

; L) h2 L+ `3 x- L2 G; f2 k
39、《秋庭戏婴图》/苏汉臣
# @' }$ x0 K, m9 N( L: a; }: G" t* b
& G- B0 B$ A- [& J& }
40、《清明上河图》·局部/张择端
$ k0 N' o: [$ `! m
  P; T4 `( P# N1 I& U/ |3 E
41、《墨竹图》/文同

& y7 X: [$ `; V* ~9 W3 A

* h7 M& v# Y5 F
42、《四梅花图》/杨无咎

: i0 Q8 g% G( x' L! v

9 |6 [8 b  h( \4 E7 v/ r1 {0 h
43、《枯木怪石图》/苏轼
9 R( T: y7 m  B; X9 ]1 ?' {( ]
0 v6 C' ]& q6 K
44、《芙蓉锦鸡图》/赵佶
4 c. n8 l( a, h5 T. E

+ {4 ^; ~, T8 v  ~" p' y
45、《货郎图》/李嵩
7 H- E4 S8 }5 p' q

& e. U" \) P: q/ t, f  p
46、《采薇图》/李唐

" i( I1 G4 i8 u) L" u- T5 @
& P1 l' W2 }) f2 i0 _$ l- A. V
47、《潇湘奇观图》·局部/米友仁

& ]: A  W# s2 F. p; U+ R
" z6 A* K  l  K$ a+ r5 S0 T
48、《泼墨仙人图》/梁楷
. o, X% v* D$ D- @& p. I1 t
* X: L3 h9 N, p5 T& U. i6 }9 R
49、《太白行吟图》/梁楷

2 I+ C+ Q% E; d
0 d1 o' _6 l) k/ L7 \8 J
50、《四景山水图》/刘松年  局部

8 ?: ^+ H$ H4 Q4 p; }
9 v& F  i, P8 ]: V
51、《踏歌图》/马远

  j2 ~2 T5 \5 x9 V2 P. S
; d0 A* D7 a7 n
52、《溪山清远图》·局部/夏圭

3 I- Y7 l# g! x4 W# J1 z. [
4 D3 q/ m; D# a2 [
53、《千里江山图》·局部/王希孟

6 w# y& T4 O9 J  m; k: `8 x
( Z8 o% p- n" n  e
54、《江山秋色图》·局部/赵伯驹

/ l/ ?7 z. z. y9 d8 @4 }. C
2 {0 T7 \5 v' V% ], O8 b. c, S2 [6 T
55、《写生蛱蝶图》/赵昌
7 H  o( P* }/ [8 \) F' u, j) X1 {
56、《岁寒三友图》/赵孟坚9 }3 Y. c4 A7 M+ ]
. ]8 [0 o: F* \9 ?  \, X/ C

! S9 i% w3 h* |% C( G7 B7 U/ k7 s
2 O! M6 S/ \% ]6 W
57、《墨兰图》/郑思肖
1 t4 ]1 ]) w( L6 z/ ~" G

4 O; O3 i$ N: {6 a- c8 t

; `4 r+ ~/ O4 ]. [# y4 o58、《秋郊饮马图》/赵孟頫
( a1 }& R4 D" T
- M5 P3 D9 I" f' e1 S. `
59、《鹊华秋色图》/赵孟頫
1 w- q/ r3 r  o6 Q% H" k

5 ?; f% z9 K6 s60、《云横秀岭图》/高克恭

. o7 A7 p" Q8 g; P0 B
" ?  X  L! E+ C8 `0 i
61、《富春山居图》·局部/黄公望
* _$ ^1 y- k6 @
9 V9 M/ H1 T" ?6 j4 P
62、《渔父图》/吴镇

# K, x' ^1 _, s# ^& X

% o% z5 G: R& h; d7 |3 ^9 b+ g
63、《幽涧寒松图》/倪瓒
& i0 ]: L  A, J" Z/ i

0 m. |0 o6 Y; L64、《青卞隐居图》/王蒙

$ Q% R5 U2 Z8 R- {5 M+ f
65 《朝元图》·局部/永乐宫壁画
5 e# K- C7 ^4 @* w
66 《杨竹西小像》/王绎 倪瓒

- u. B) G% n4 k
67 《四清图》/李衎

68 《清閟阁墨竹图》/柯九思

69 《墨梅图》/王冕

70 《风雨归舟图》/戴进

71 《渔乐图》/吴伟

72 《庐山高图》/沈周

73 《秋风纨扇图》/唐寅

74 《桃源仙境图》/仇英

75 《湘君湘夫人图》/文征明

76 《葡萄图》/徐渭


- S# l, i* T4 w; n+ b5 K4 A
77、《荷花鸳鸯图》/陈洪绶

* h. W8 n: [$ l2 C3 d0 \3 o( J

3 a0 n$ t# `, h' k" L, k
78、《秋兴八景图》/董其昌

, f2 j+ q7 ^" N# k% ?, m/ M
" {3 `9 c, J( ]5 j7 N6 i$ ~& t$ U! O
79、《南山积翠图》/王时敏

80 《仿三赵山水图》/王鉴

81 《康熙南巡图》·局部/王翚

82 《锦石秋花图》/恽寿平

83 《天都峰图轴》/弘仁

* k, n) d+ d# _* a+ M
84、《苍翠凌天图》/髠残

# L  D2 Y. k3 l+ M% b3 x
% t; T5 T) e# ^+ C( b
85、《荷石水禽图》/朱耷

86 《淮扬洁秋图》/石涛

87 《寄人篱下图》/金农

88 《醉眠图》/黄慎

89 《兰竹图》/郑燮

90 《积书岩图》/赵之谦

91、《三友图像》/任颐
8 f2 ^& e3 g& R0 u

8 a# b8 Q, S' L1 K: Z& E5 [" G2 ~
92、《桃实图》/吴昌硕

% u5 L! ~- c; a$ _

0 N- E& v" V8 a9 w) _9 k
93、《虾》/齐白石

1 a. D# o$ L; i5 e

, _# m- c% L5 n5 B3 f. r94、《秋林图》/黄宾虹

4 H0 l% f! b* C& H! ~" c8 d
1 W5 l; `7 v: u4 N' L" ?" o
95、《流民图》·局部/蒋兆和
, Z) I0 c$ n5 ?# B
4 h: u1 a# D1 ~8 X2 O. F
96、《田横五百士》/徐悲鸿

* Y5 X) s$ j4 i0 E7 u( J

2 ^/ S+ Q& l6 A5 u+ y3 x
97、《奔马图》/徐悲鸿

: B2 }; l/ w% h
98、《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 关山月

) }0 f7 K' U! Z- x8 I& R
99、《开国大典》/董希文

% b9 t1 J5 W% x0 j$ ^
- M/ P1 u! c( |. }
100、《长江万里图》·局部/张大千



/ n. @/ I7 d3 W, C% l
6 ?) }3 Y9 o6 r1 M; j2 M( q9 l8 s" |3 K  t* H. c! [% J6 e
$ s4 u; c# V+ r5 c6 \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5118-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