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你见过清朝小学的语文课本吗?简直美得不得了!

[复制链接] 1
回复
867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2-1 1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灵通 于 2017-2-7 11:14 编辑
% ?: K- H: H6 K0 m$ g" S6 f. U% F
* M7 Y9 [) J) C2 X' N/ ^0 c8 h. P# P+ X& d, }9 o; S9 X: f2 D$ a
近日,看了一册清末小学国文课本,看完之后,甚是惊叹!

  M- Z& e! [) w7 @4 I' [
没想到自夸“站在时代前列”的我们,在语文教育上竟落后于我们的前辈,
6 m" A  i( A- f1 v3 B1 h" y
也不怪近年语文成绩越来越差了!

! a8 n9 B3 H# a6 B

( S) e* d, ^* X

" O  t, s7 ^4 W% I1 k+ |& S# r" d* d  ?) r3 g( ~) f
, V3 `5 f' ]9 ]: W$ c3 O
% S- Y6 F  A+ A4 j
/ F8 t. r. }# ^1 f
先说明下,这本是其中的第二册,因为是四年制,相当于现在的一年级下或二年级初。
/ d. W" Z- _: o% n
虽然这仅是其中一册,但当时的教育理念依然展露无遗。
; N; ^* X) S; h
1 ^5 R! [2 p* _) d" B# f! {
知识之外,感受到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
9 n+ \6 {5 Z4 ?0 ]$ k
对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做人的引导,对成为有用之人的期待。

$ ?4 Z1 j' f* W/ e5 {8 H. @3 u+ {4 E: v. _2 C" A1 i7 J) ?

3 h' F3 g/ N% w! c  W* r
" w. ]& K8 u$ R0 \- n' n) I0 h
开学第一课,由拜孔子开始。
/ j! [' ^# W' y- C* X" N" `  U
5 C7 E0 L, f" g2 b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仪式,有时并不是形式,这是一种虔诚,
7 R+ S' e: b3 ~7 w
一种尊重,一种珍视。随随便便的习惯一旦养成,轻浮以待也是早晚的事儿。

0 p) T+ Y* ]" T+ }' l* R4 A
3 x- H. a3 @! ~; U# a/ a
这里是以实践告诉学生,尊师重道的道理。再想想如今,

$ T! c3 c8 F9 u* i6 B+ s
纯粹的师生关系往往夹杂着额外的东西,实在让人唏嘘。
$ X6 v% c- m- V* f: F8 P5 O
3 a3 E* A0 s, i  @- B5 f, o' @
1 u5 ^# ?, n6 J. _) y+ c# T3 K
; l5 _- I# ?& l4 N
第二课,讲清楚其他学习内容。

) ]* [. E/ E" t! g' Z  r, G8 w

# k+ m; N' P- r* ?/ J8 Q
让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变成学习内容,这点很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9 }2 a5 R# c! a$ S5 K! o* X
而习惯的养成,其实对于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人生最怕的就是漫无目的,无所适从。
% k1 ~/ Z7 i9 H5 T" B2 \0 ]) [

8 C+ }4 |( Z/ Q+ k% \- h
1 I$ G- g0 u) Y! W, `" S" n, i
后面,就是正式开课了。除了识字,
你将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内容丰富,文辞优美,言短而意长。。。

; y! F  F# g  [. Z! W
/ ]' X) w6 [* g9 }9 N$ q% N
认识周围的世界:
* x' W% V4 p# k0 G' e) v
7 j" z8 U; c6 o3 i" N
8 L3 g" V: W2 A! [' y. Z

& E' V- W& z4 H6 Q) N  o- Q
6 U! r, p# P# g
( t) ~8 c& A" _- t0 f7 I

" x8 v  S3 a" W' h+ O
8 d  E2 M5 `4 P# S2 z8 K
理解生存的常识:

1 Y9 ^' d- C' u. p! c- n
. f2 W" V# m; L/ P' I% C  Q

. r$ I9 w- f+ `5 Z( `0 A+ \0 R7 e* s2 Y
6 V5 F8 V% a- Q
0 v$ g1 b# h& L5 {$ J6 R% b6 u

. p0 ?' y" G. d0 M4 r& q1 i/ r
明白生活的不易:
$ Y% B3 `5 d  R. G8 R' }' S

5 f) F) }. M- f
1 U6 P1 Y1 C* U- q  F

8 X& a+ u5 Y( J3 T; }
端正求学的态度:

, f+ i" g. [) g" `8 N! _

+ L3 Y) {0 H& I( w# b9 ^' L
( q- w) L4 I1 \" h. F" o9 V

; Q% Y9 V+ Q: |4 S( ^) f- H
' P, ^$ z+ n7 H- A
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 G6 O) u$ O7 [; D
, l1 `& ~' r) e, G
  ?9 C& A8 J$ l' z& [* L
$ l! ~  `( X  u1 q0 Y
知道做人要有礼有节:

  N% k- b  {* N( Y
9 D& i/ U2 _, p

) U7 u$ L5 C2 K

4 B; c# W9 f+ q. e7 O* A" c
. [) x8 g" m% y6 Y/ A
更要知晓国家的意义:

0 Y  C. ~. z; d. N4 c

: [% a# Z( l& d
5 q5 s3 p. W: k
+ m6 z3 k9 [3 C& |
( r' C3 \$ D# C
故事,也不可少:
4 w& |: q' ^3 y& R' M- E
5 Y# Z$ m  J6 d9 Z3 b0 B4 ]+ X

" g( s# s1 B9 {7 N! J" |: c

# Z- p1 r6 h, A% N$ d  f. \  o& Q- _) }- X# z/ c( Y% I$ s$ ~/ o! Y
总之,我们的语言,可以述尽世间美丽:
+ n' ~) d2 S" q+ g# @* U* d
: f- t2 p; ?1 s: X1 n0 C2 s

# D+ ?8 ~8 {6 z" U1 @- g8 Z
5 X* F& v* ]7 C6 M$ T9 ]' u9 L. S

1 ?+ ]: o- L, j3 ^& Q

7 l' l! z( t7 u
4 i. o' b) c. z* b$ y. k
中华的风骨,千年依旧:
0 s+ R% S% E1 d' q/ T& r
2 B6 h9 c6 ^8 j, Q7 ?5 z- l" k. b6 `

, G& c. V/ a$ r- }
( P3 o: _, @' E: p

# L2 k2 j) \( I5 M9 Y0 W& p. D# m9 g
最后一课,再次提醒:对于学生,学习仍是第一要务。
% M: @9 W& O( t3 z! v1 ~

8 |- K7 P1 H- D* q! ]6 D6 C
你们说,这样的课本,你打几分?

* j. S' d) E9 X/ F: N1 E  O
来源:文化陕西
5 y6 u6 {7 \: L+ A; @: d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2190-1-1.html 谢谢
沙发
发表于 2017-2-7 12:15 | 只看该作者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