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随笔散文] 当下中国的十二种孤独

[复制链接] 0
回复
305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1-4 0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 l3 R0 a3 a, ?! ?
# p. ?/ L4 c8 m1 ]# r) x
) K. q( h: J% A! j4 W" _' a0 P1 ~/ x
尽管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机遇跟困境都是前所未有的,但人类的情感需求却从未改变过。

$ J4 ^2 \; M+ E
+ j% e: ]( s$ s  ?# ^( y$ d4 r2 H
/ B) `. K0 f7 a; G. R

: B# e: G" N7 T3 U3 ?( e
' w3 K  v$ q6 `' ]& z  V: c4 ]' L# e" n9 D
今天的人越来越少地忍受独自一人,只是想随手去捡那些容易得到的乐趣。面对外界强加的排斥缺乏承受力,为了不孤独,宁愿不自由,包括接受他们并不享受的生活方式、朋友和社会观念。3 P9 w* A) h7 R% o

9 u# P$ E. m: J
科技每天都在更新,各种数码设备每天都在陪伴着我们,填补了原本空虚、无聊、发呆的时间,甚至侵占了原本应该用来工作、交谈、睡觉的时间。网游里有最性感的虚拟女友,微博可以引来数万人关注,视频网站的电视剧不插播广告,网上商城24小时不打烊……互联网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像,让人不睹不快,一个人说他离开电脑去睡了,其实往往是躺在床上继续看手机。
) c' I7 j; E4 I; h0 B
然而于众声喧嚣之中,我们却感觉越来越孤独了: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眼手机,不断刷新微博看好友都在干些什么,邮件没有被立刻回复就感到沮丧不安……那些飘在风中的代码左右了我们的情绪。饭桌上,每个人都低头玩手机或平板电脑,话题也经常围绕着社交网站上正在发声的人和正在发生的事展开。
, S; j, {6 u1 P1 k% a) E6 j/ h
尽管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机遇跟困境都是前所未有的,但人类的情感需求却从未改变过。

" X7 M! s! J1 f6 |) ^0 \0 ?8 V& s6 h4 k% L3 s3 E
, H3 U! r0 H/ Y. a7 M+ R9 O& E
1 A# n* x1 J" Q. r0 D- |$ [

, s4 Z3 V$ h+ p  q( ~) Q* i; u& r' v4 J# k0 L
第一种孤独 :依赖科技而不是彼此
8 m# d7 Q9 i4 O- I5 U2 _
  Q7 X$ p6 S3 G9 o* z
“想你,请与我联系013701059553”。2000年12月,艺术家何岸在深圳街头设置了一个霓虹灯箱,吸引了数百个陌生人打来电话。2011年10月,失恋的美国人杰夫·罗格斯也做了类似的事,他将电话号码贴遍纽约的大街小巷,竟接到几万通来电。来电五花八门,有推销的、寻一夜情的、谈想法的,也有孤独者因闻到同类气味惺惺相惜而来的。
( v& k$ R. J+ T+ z- o/ M9 }# z) D
今天,虚拟身份比真实身份更具符号性和辨识性。现实生活中我不认识你,但报上网名才发现我早就关注了你。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不是我加你微博就是你加我QQ。网上点餐、在线游戏、通信基本靠微信,连亲密接触都可通过视频完成。
( `5 Y7 ^6 c' K( b/ R" H7 {- F& L
对网络的依赖,也使我们成为精确的目标消费者。看了亚马逊网站根据购买记录推荐的“你可能感兴趣”版块,真能让人产生一种被了解的感动。
. C9 N8 k  o9 E" j
第二种孤独 :谁都过得比我好
  t$ J4 O6 \8 o. c) c
Instagram这类拍照工具就是为了把平淡无奇的生活美转化成传奇,晒出来让围观的人感到羡慕。雪莉·图克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将这种炫耀称为“演示焦虑”。

: A9 [1 A0 y4 G% }
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此类“焦虑”,你所观看的每一个人都把暗面转到后头,只给你看精彩和美好的一面,尤其是女性,展示与比较是她们最为看重的,包括可能令人羡慕的细节,也包括阅历和见识。花在观看别人的幸福上的时间越多,你就越沮丧。“人们为查看曾经的好友、配偶、同事的信息付出了心理代价。他们不该再关注这些,这种情绪有害健康。”雪莉·图克尔说。
' ?" ^6 X  \8 N4 k2 G/ P2 f
第三种孤独 :老无所依
1 ?, e+ A3 D2 S2 n
已故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生前,儿子一个多月才来探望她一次,女儿经常忙得几个月都来不了。英国保守党成员斯派塞在新书《斯派塞日记》中透露,撒切尔夫人也后悔过,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她将会为家庭放弃从政。

* J, U" y1 ~. c1 \. I! l( T
在中国,养儿防老的观念正逐渐淡化,最经常的相处方式是:子女为生计奔波,老人则照顾孙辈发挥余热。退休之后,大多数老人就失去了社会认同,也缩减了社交。一年春节,一位68岁的大连老太独自在家,寂寞到摁抽水马桶抽水钮玩,两个月冲走了98吨水。

, W% f# a8 [9 k, ?* Q
' v  t& o7 H1 Y8 ~4 w- @+ |" B! B! L: z! F6 E2 Z( w9 p

- j  U! j: O  @% w5 |; Y' l1 |9 r" o5 O# e7 ~2 f/ y* }; S7 ^
; V# J3 g7 L7 J2 e" v4 k" k; s* Z
第四种孤独 :独生子女

- o$ C, ^& b6 V0 l# Q8 z
过去,中国人生活在有情感联系的关系中,要面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丈夫、妻子、孩子等,大家庭中非常热闹。而独生子女一代没有兄弟姐妹,亲戚也越来越少。每个孩子都处在“4-2-1”式家庭结构的金字塔顶端,被整个家庭细心呵护着。

" P& s- a) S' a% |4 I- d$ ^
小儿之间的推搡嬉闹总在第一时间就被大人制止,谁也不许自家孩子吃亏,唯有减少邻里接触的频率。父母希望孩子有玩伴,但这玩伴也要是他们认可的。在合肥,甚至有网站组织“宝宝相亲”,由父母为孩子挑选玩伴。

6 W2 |" I% a; F. R
过去中国人讲究的人情世故,今天很多都被从简从略了,唯独自我被越放越大。面对“硕大无朋”的自我,人们难免有深切的孤独感。
& a- ~, l5 J2 `5 h/ ]
第五种孤独 :离开故乡

+ ?" V3 k  G: _0 I4 ?2 t& v9 B. }3 m
2012年4月,郭台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说:“如果我们对员工有任何不合理的要求,就不会像现在要一个来三个……”事实是,为生计,初入城市的农民工只能流血流汗;流水线上的工人哪一个做的不是高强度、低收入的工作……过去他们在乡村野蛮生长,一入厂门,再也不得自由,甚至私生活受限,连基本的情感需求都无法满足。在男女比例失调的广东东莞,一些厂内“一夫多妻”是常事,女工怀孕后多被抛弃。可怜离开故乡时,她们中的许多人还只是孩子。

1 J6 o" w$ T; K
第六种孤独 :因为爱情5 j( S* H9 p" S, q

% }+ P; Y6 y9 K& d( s
2011年,台湾未婚女性的数量是为217万,男性的数量为270万,平均婚龄持续推后。很多人找不到情感归宿,连林志玲也嗲嗲地说:“没有男生追志玲,只有时间追志玲。”
3 }0 [( p8 o9 z) N! V) T
36个月爱情即退潮的危险始终存在,艰难相处减少了激情,女人怪男人不守誓言,男人怪女人不似当初,有伴侣常比没伴侣更孤独。法国连环枪击案嫌犯穆罕默德·梅拉赫的律师也拿情感理由当辩词:“梅拉赫在行凶前因婚变受刺激,他作案时肯定感觉自己像一匹孤独的狼。”
5 x7 }6 ]5 }0 @8 M, E: t

6 @7 f, R" S2 ]
2 p/ D! g$ ], O7 P/ t, D$ F. V

' d$ |0 T7 p( h! g$ ~4 d/ F
: u2 H& D6 K  i6 N+ \( U8 Q* U3 E1 m: {
第七种孤独 :我不相信

3 D0 V2 I6 {+ A% I
人的聪明才智有多少用来“互害”?你有地沟油,我有假蜂蜜,为了逐利,毫不犹豫地同流合污,东窗事发后便说是行业“潜规则”。
3 j* @8 c4 r& f% j
食品不安全,名声不符实……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变成逐渐对一切持怀疑态度的过程。
( \- c! Z& h+ b: Y
第八种孤独 :水泥森林
. u2 H7 e8 B8 r% H3 m5 h0 B4 Q
高楼占领了城市,家升到半空变成一个门牌号。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交流的触点,每个人都十分留心地锁好防盗门。
2 W) F% N/ G; c4 u
城市充满了几何感,那些设计是为了制造奇观而来的。越来越多巴西利亚式的沉闷的城市,体量无比巨大,没有“神经末梢”,个人处于其中会感到迷茫,就像一个人在月亮上那么孤独。

" S( u, \& q8 |; r5 Y$ y
第九种孤独 :成为名人

- x7 c$ v1 U  W
唱《孤独患者》的陈奕迅真的感到很孤独:“两三年前我还敢去坐地铁,但现在不敢了,好像看到人会觉得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 n# O- C, [2 ~1 Z3 y* G5 G4 S
关注有两种心态,一种是粉你,一种是骂你。名声越大越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力,不能服软,否则便会被长期积累的负面力量压垮。范冰冰放言,她的成功不是白来的,“我能受得了多大的诋毁,就禁得住多少的赞美”。
! l5 o1 T8 ]% t+ h
* N7 p. N; S, _9 O+ C/ s6 i$ @0 m

/ r3 ?7 k3 b9 }+ h& @
7 v' v' v2 |% g, c4 x, l
8 J% Y' C2 F& M0 |7 z
) z% h  Z+ Y1 c+ _7 Z" e! L# d
第十种孤独 :创作

* g0 @$ l2 C" E: i- E% {; u% f* @4 z
里尔克写作时总是与世隔绝;里希特抱怨人人都喜欢他的艺术,因为这种喜欢大抵与对名利的追逐有关;马尔克斯则说:“一百万人决定去读一本全凭一人独坐陋室,用28个字母、两根手指头敲出来的书,想想都觉得疯狂。”

  L8 w" C0 K( t; L" B8 m
创作的过程是无法与世人分享的,唯有熬过了那些被孤独照得通体透明的日子,才有可能修成正果。
$ n; U& r% z( F: ?
获得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学奖后,建筑师王澍心情复杂地说:“我这么多年都在探索,感到有些孤独。但如果很真诚地去思考、认真地去工作,把理想坚持足够长的时间,那么最后一定会有某种结果的。”
! [; o4 \0 A% _2 p  D* s7 B: I
第十一种孤独 :孤独症与抑郁症

5 O1 o" i( }, E! P4 x+ |
全世界有6700万孤独症患者,在过去20年里,发达国家的孤独症病例呈现爆发式上涨趋势。在中国,2011年仅广州常住人口中就有约7万名孤独症患者,而且人数还在逐年增加。

, ?1 `% P4 d; D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斯科特·塞立克说:“遗传和环境因素各负一半责任。”孤独症不是因为被身边的人冷落,而是一种病。同样地,抑郁症也不仅仅是心情不好那么简单,被抑郁症折磨6年的歌手杨坤说,“自己一方面特别渴望跟人交流,另一方面又特别渴望一个人独处。”
7 j4 x# @' u, K" O) y9 M5 D
第十二种孤独 :独善其身
9 [/ q" }6 I  H# y- i
“我体会到了真正的孤独,这种感觉湮没了一切。”2012年3月27日,坐单人深潜器潜入11000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的美国导演卡梅隆说。
( H; Q2 v* m3 S+ M
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少地忍受独自一人,只是想随手去捡那些容易得到的乐趣。面对外界强加的排斥缺乏承受力,为了不孤独,宁愿不自由,包括接受他们并不享受的生活方式、朋友和社会观念。
  c2 x& \0 ^  h, i
君子必慎其独也。为追问生存的意义而进行孤独的努力仍是值得的,面对生命的真相,再长的寂寞都会获得补偿。

1 \% R) r, U3 |+ j, Q
选自:豆瓣阅读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0179-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