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他是王祖蓝朱茵校友, 把威士忌酒吧文化带到北京

[复制链接] 0
回复
372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2-17 0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约三个月前,作家王欣在个人公众号“反裤衩阵地”(微信号:masee2013)推送了一篇文章——《我把房子租给了一个热爱生活的直男,看他改造后我想让他搬走》,半小时内,朋友圈被刷屏,好多姑娘在转发语中喊着要嫁给这位“直男”……

  两个月后,圈主见到了这位“直男”。他叫郭威,能说一口播音员水准普通话的香港人。
  很多人因为这篇改造家居的文章认识他,“直男”笑言“尝到了当网红的味道”。但对于中国喝威士忌、卖威士忌、开威士忌bar的人来说,一手创建北京最早的专业威士忌酒吧——Glen Bar的郭威,早就是他们心中的“大神”。
  坐在Glen Bar,圈主与郭威的话题手到擒来,聊他的家、他的店、他深爱的威士忌,还有他对“品位”的理解。


  王欣的房子改得挺自在的,他没给我提任何要求,就让我随意弄,想留的留,不想留的可以全部丢掉。可能因为他去过我的bar,了解我的品位。
  改造没花多少工夫,墙都没刷,只是重新做了布置。但布置的过程是按照我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做的。
  对于房子,我一直的观点是——不管这个地方是住几天、几个月还是几年,我都希望把它变成一个适合自己需求的、能让自己放松的地方。所以我把他那张大桌子丢了,这对他来讲需要,但对我来说并不合适。然后加上大量植物,让房子显得有生气。

(郭威改造后的房子。图片来源:“反裤衩阵地”微信公众号)

  大多数现代人的生活空间都比较狭窄,在这么小的可操控空间里想实现太多需求,结果可能就是什么都实现不了,所以布置家最重要就是挑重点,先把自己照顾好、把自己的需求照顾好。
  就我来说,如果家里空间有限,一张大的桌子几乎是我的必须品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我可以在这张桌子上吃饭、工作、见朋友……做很多事。

(郭威改造后的房子。图片来源:“反裤衩阵地”微信公众号)

  舒服的椅子或沙发也相当重要,可以在上面随意地坐着卧着。另外就是一张高品质的床,能给我提供高质量的睡眠和休息。这三样是最基本的,其他都是锦上添花。

(郭威改造后的房子。图片来源:“反裤衩阵地”微信公众号)

  按照自己需求而不是炫耀来布置的家,即使偶尔有朋友来访,他们也一定会很喜欢,因为他们能感受到你的生活气息。
  
  之前去不同的地方泡吧,脑子里总会闪现一些模糊的想法——如果我自己开间酒吧,它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2008年开Glen的时候,我基本都是自己来设计,Bar里每一个角落的布置、每一个物件的出现都不是偶然,它们都承载这我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喜好。

  装修风格选的是Art Deco,因为我觉得Art Deco时期正好是鸡尾酒文化和酒吧文化的黄金时期,比如装Martini的锥形杯,典型的Art Deco符号。

  装修的时候,大到沙发水晶灯,小到每一面镜子,我都一一找到Art Deco时代的图,再拿到建材市场定做,花了很多精力。
  一些艺术品和装饰品是后来慢慢加,比如一直想找一件艺术品放在店门口,最后找到了这个木雕,很有北京味又很古典,色调跟Glen很搭。

  到今年,Glen已经开了8年了,除了换过吧凳、重新包过沙发外,跟开业时没有太大区别。按理说,一个店五年不装修基本没人去了,但Glen还是不断有老客人、新客人来光顾,我觉得它吸引人的可能就是它的原创性和沉淀下来的风味。
  三年前,我在Glen斜对面开了一个日式食堂,一个原因是想给酒吧提供一些小吃,另一个原因是我自己喜欢清淡饮食,日本料理最适合不过。日式食堂的布置不需花过多笔墨描述,跟《深夜食堂》里那个居酒屋差不多。

  如果是比较亲密的朋友来访,我会带他去Glen旁边这个“客厅”,朝南那扇墙是一整面落地玻璃,太阳洒进来,屋子每一个角落和细节都呈现温暖色调,很多朋友都说像到了我家做客,这正是我想要的感觉。我特别看重保护个人隐私,需要自己的空间,有了这个“客厅“当客人来访时,不必带他去家里也能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世界旅行”是我布置这个房间的隐藏主题,但不想摆很多飞机、帆船,弄得太刻意,所以挂的是几副古董地图,都是我一位地图收藏家朋友老何的藏品。有20世纪前的朝鲜地图、蒙古地图、欧洲地图,能看到当年很多历史信息、国界线、地理名称等等。

  房间里还有英、美、法三国国旗,旁边分别摆的是与这个国家相关的物品,比如,法国旗下面放的是葡萄酒杯。
  吊灯和落地灯都是欧洲古董灯,非常有质感的黄铜材质,还有两个灯是煤气灯改的,上面可以看到煤气管道口。我喜欢这些旧的东西,真实,有味道。

  酒柜上的酒也是来自世界各地,还有叠放在地上的皮质旅行箱,都在低调地讲述“世界旅行”的主题,这也是正是我个人生活状态和喜好的体现。


  每个人对“品位”的定义都不同,在我看来,“品位”是一种个人选择。当你还没见过足够多的好东西,你的选择必然是很局限的,可能觉得这就是人生真爱了。当视野逐渐扩大、了解得越多,你的选择面会更大,选择的能力也会越准确。
  所以想提高品位,年轻时候多见面世特别重要。在这点上我很幸运,因为早期的工作就一直在旅行。

  我念的是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作者注:王祖蓝、朱茵都毕业于该校)。1993年,因柯蓝引荐,考上了迪士尼华语电视节目(迪士尼俱乐部)主持人。这是迪斯尼制作的一个儿童节目,在全球有很多版本(作者注:小甜甜布兰妮·斯皮尔斯的演艺生涯就是从主持迪斯尼澳洲版开始的),我主持的是中国版。节目拍了三年,每集都会在全国以致境外取景,所以我的第一份工作已经让我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和很多国外城市。
  之后我又做过一些与表演相关的工作,包括去澳洲演现代舞剧。1997年我获得了香港电台举办的全港普通话大赛冠军,并因此进入专业广告配音行业,服务客户包括壳牌石油、麦当劳、索尼、迪斯尼、新浪、人人等等。
  这些工作让我去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人,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很多生活喜好就是从那个时候渐渐培养的。比如我对威士忌的喜爱就是在香港文华东方酒店的酒吧里培养的,那儿是香港近代雪茄文化和单一麦芽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有一批生活达人和世家子弟常年聚集在那儿抽雪茄、喝威士忌,白天新闻里的人物晚上都会出现在酒吧里。

  迷上威士忌之前,各种烈酒我全都接触过。喝了一圈后发现,有些酒的世界很混乱,没有标准,很难判断喝到的到底是不是好东西,所以最终剩下来的能让自己特别喜欢的酒并不多。但威士忌是个例外,它最成体系,所以玩起来很踏实。从口感上说,它也是我最喜欢的酒类之一。所以玩到最后,我开始专注于威士忌。

  因为威士忌,我去过很多地方,见到了很多珍贵的画面。
  开了Glen酒吧后,我第一次飞去了苏格兰,踏上了“威士忌之乡”斯贝塞。斯贝塞地区的酒厂特别集中,我跟哥们儿每天用走路的方式一家一家地参观。这个过程能非常真实、直观地了解到这种酒为什么能在那个地方生产出来、当地人为什么偏爱喝某一种酒、他们喝酒的时候为什么要搭配那种食物……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旅行,帮我揭开了关于威士忌的所有面纱。
  另一次重要旅行是去日本山崎酒厂参观。山崎酒厂的体验跟之前去的苏格兰截然不同——苏格兰人对酒的虔诚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他们在“不自知”的状态下做一件多么伟大的事。而日本人则是非常明确地要去做一件伟大的事,并为此把匠人精神发挥到极致——缺乏原酒,他们可以用不同形状的蒸馏壶和橡木桶去创造出上千种原酒,再用这上千种原酒进行调配。这种匠人之心会让你肃然起敬。
  因为喜欢威士忌,而2008年时,北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威士忌酒吧,正好可以干点别人没做过的事,所以我在三里屯开了GLEN。
  那时候在北京找威士忌相当费劲,我亲自到了供应商的仓库,一瓶瓶地找给他这是什么威士忌、那是什么威士忌,因为没有人要,好多瓶身上全都是土,就这样才找到20多种。剩下的酒都是我从国外人肉背回来的。

  开店8年,我收获了很多让我感动的常客。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位日本客人,他在北京一家公司做职员,几乎每天都来,只要他来了,我就觉得这个店是有生气的。一天他生病了,但还是来了,身上挂着个检测仪器,不能喝酒,就点了杯橙汁,那天的北京正好降温,外面听得见呼呼的风声,店里面安安静静,就他一个客人,偶尔听到他跟调酒师聊两句。
  这样的客人让我心存感激,他们让我知道,原来开这样一家店,能让他们在北京有一个地方可以待着,能成为他们生活中一部分,能让他们因此感觉北京更像一个“家”,这种体验真的很暖心。
  9年前,北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威士忌吧,但现在,我的供货商、之前的调酒师、包括我的客人都纷纷去开了威士忌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GLEN对威士忌文化在北京的推广还是起到了作用。
  未来,我计划去寻找像GLEN这种调性的精品酒吧、咖啡厅、餐厅,对它们做资金和经验方面的帮扶。我喜欢这种的有特色和原创性的精品店,它们的出现不仅让我们能吃到精致的美食美酒,更能激发我们注重品位、享受精致的生活方式。社会在进步,我们会越来越渴求更加精致的生活。


  凡是喜欢威士忌的人,我都会推荐他读麦克·杰克森(Michael Jackson)写的那本叫《威士忌》的书。

  麦克·杰克森是威士忌界的神,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威士忌。他写了很多威士忌方面的评论,《威士忌》这本书是最经典的。对于所有想要了解威士忌的人,我都会推荐他们买一本作为入门。
  当然,想要了解威士忌,喝酒是必须的。有赖这八年的发展,现在的北京,大部分的威士忌都能买得到。
  最开始,我建议大家先喝好一点酒,只有喝过好东西,才具有评论的资格,才能去说我喜欢什么,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学习过程。
  至少什么是好的威士忌?价格、口碑还有专业意见这些因素都需要考虑。


  这是经济转型的年代,也是品位转型的年代。身处转型中的感受,70后“直男”郭威体会深刻,“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会被很多人说,干嘛那么装?过得这么不接地气?”其实这些在外人看来的“装”和“不接地气”,在郭威这里不过是在“忠于自己的喜好和自己热爱的生活方式”。
  传播学中有个理论,叫“沉默的螺旋”,说的是因为害怕被孤立,所以大多数个体不愿说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沉默的螺旋”投射到生活里,就是害怕自己追求的生活方式太过前卫和小众,从而放弃自我,跟随大流。还好郭威是个先锋,见过世面,知道什么是好的,也知道“直男”与精致从来不是反义词,他始终忠于内心,过自己热爱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
  所以身为“直男”,他也会让家和店一尘不染,摆满鲜花、绿植,会把水果切成小块装在盘里用叉享用,也才能把热爱的威士忌文化带到北京,成为现在圈里人人知道的“威士忌哥”。
  虽然整个社会大环境仍认为男性的人生目标应该是追逐财富和社会地位,但也有一部分人开始觉得,拥有美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成功。
  旧的,仍在继续,但新的,从未如此强烈。看你怎么选了。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8837-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