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人文社会] 我们必须信任,才不至坠入深渊

[复制链接] 0
回复
883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22 0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三世鱼鸟 于 2016-8-21 22:36 编辑
1 D% j, p- i* L% Y% T
( Y8 X9 S: j  t- B% {! ?+ s' j$ j6 w. U/ l8 k8 O, Q
医患关系的紧张,凸显了社会的信任危机。  M! i% v8 J& o
$ j3 `( ?% P. m% d0 J2 N% g7 i

) D0 d' V5 F5 U! H# q& @! E9 K
一个充满信任的社会,才是一个有安全感、有幸福感、有温度、有希望的社会。当公信力下降、私信力上升,重拾这种安全感的时候到了。

5 _; Y5 B$ o! B" q  G0 h: S8 F3 f8 y0 n! m3 f; @+ t7 \
文/易帆8 h( r+ z$ s' A/ P* p

3 `4 K; U  H; d) c我们信什么?这是个时代问题。. |4 y" J! d' O! F0 f# r  P

7 \7 s- l$ m! C/ Z. i  b骗子太多,不敢相信。标准太多,相信哪个?专家太多,没法相信。破坏规则的太多,相信会吃亏。
2 O/ z5 [6 Y* b$ b$ }. C % ?8 |) v# L  @0 ^! O/ z' Z( ^3 R+ U5 o
我们变成“老不信”,几乎所有过去的权威皆被怀疑。4 v6 D% {: D. l; _
0 q5 v' Y' T% O
信什么,该怎么信,成了大问题; G) ^; f# ~+ a, O. q5 N8 V
3 @2 z- J* r- ^
江苏卫视主持人孟非告诉记者他的一次旅游景区检票经历,景区工作人员对已经买了票的游客还反复验票,生怕漏掉一个逃票的人,“连我腆着老脸都没用,愣是不信我买过票”。孟非无奈地说:“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是那么地不信任?”
0 O& r- i" v6 {  e
5 a6 H, d& i& Y% E2 P) e马克思·韦伯认为中国是低度信任社会,中国人的信任机制是“特殊信任”,西方社会是“普遍信任”。当熟人社会结构逐渐松弛和瓦解,原来以关系规范为约束力量的人际信任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中国人开始体验到社会信任方面的不确定性。" Y- g! Z2 C! W, G8 Q& |% p

$ K4 P. m4 m- w- O1 T
3 G. m. N* V9 u0 n% i$ A9 ~3 `7 c  X: P# B) u; G' \) U9 Z2 E
扶老人险的推出,恰恰说明了社会的信任危机已经扩大化。9 U& `5 j+ h3 |% v# s
& {: ]) h" N" E1 t( Y1 S7 L$ b

4 I0 i( p  h6 f7 j3 Z5 E) A4 U

/ \/ L  l5 _: C$ J+ C" ^中国社科院在2013年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中国社会总体信任指标进一步下降,低于60分的及格线,出现了人际间不信任扩大化、群体间不信任加深等新的特点,并导致社会的内耗和冲突加大。
: s& K. c, r' x7 y; P6 T 4 F* b' ~0 D$ k4 O  g  {3 a
不信任的情绪已然渗透到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当中。据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最新调查,我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涉及医疗的信任危机,就是一把悬在脖子上的刀子。生命垂危的大学生魏则西选择了相信百度,到搜索结果推荐的武警二院就医,结果却加快了死亡的来临。
# \& y! \& l* F  o9 O. ^
  [& x( p: ?+ f3 [* A5 ~7 J, F竞价排名的受害者不少,孟非也算一个。他在南京经营了一家叫“孟非小面”的餐饮店,然而,在百度词条输入“孟非的小面”,搜索结果中排名靠前的都是山寨货,右下方淡蓝色标注着不显眼的“商业推广”。对于这种恶劣的商业行为,孟非告诉记者:“当时气得我就直接发了条微博说‘百度不可信’,还把截图放上去了。”
& j6 @1 D" ~# J# E
; L" G( \$ H* k2 u7 k* t3 k- l: H0 n3 J) v: d- O

' w. @8 c6 ~' l5 r1 i) m孟非也是百度竞价排名的受害者。- V, C3 G7 @3 s! W% V

+ a# d& f* H, T, k' J9 B企业在市场化竞争下道德沦丧,而对地方政府而言,缺乏诚信将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建设。说到这里,孟非举切尔诺贝利事故为例: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前苏联当局隐瞒说是火灾,附近人们在辐射最重的前15天过后才得知真相,民众开始对政府极度不信任。孟非说:“灾难面前,谎言是最大的魔鬼。”
* I+ m% V. {5 K  I
2 J0 ~9 ~  J8 |人们怀疑专家观点、怀疑企业声明、怀疑媒体报道、怀疑法院宣判、怀疑官方辟谣,甚至发现连枕边人都有可能“被里藏刀”。王宝强离婚声明事件近日持续发酵,连奥运都要退居二线。此事触碰了人们有关道德和财产的两条神经,爱情信任岌岌可危。
/ k4 j& H- k/ o6 J+ s/ l % b1 C# e( y0 g1 a& b' e
新华社下属的《国际先驱导报》称:“普遍的强大的疑虑已经成为社会的‘精神疾病’。假的我们不信,真的我们也不信。”
5 G; e. z' i+ u. Q# Q, @" t: @. d1 d7 y# E
# d7 h3 B3 H4 }
+ T( B; e* X9 }. C# K' k; T7 v6 L
奶粉信任危机仍未得到缓解,国人纷纷从海外购买奶粉。
8 c. F% C0 s+ c! v; Q. D/ Y% W* H- {. o3 R

" ]6 ?: I4 y, T7 @& y: M% F) U

+ R% O% w  I0 O& F; M5 x; F信任的良性循环从一个原点开始5 E4 f! f0 k2 U( h% v

1 }$ B0 E, S6 A2 }) ?1 v$ S0 s当人们从“老不信”变成“老赖”,便会导致损伤性的恶循环:越不信越伤害,越伤害越不信。
8 W& h" Q6 D# p+ D6 L ! R; g/ S9 a; V& {2 y& Q# c
然而,信任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灵契约,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自律。德国社会学大师卢曼说:“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时,早上甚至会没有办法从床上爬起来。”没有信任的社会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没有规范,没有信仰,没有希望,更没有未来。
: p' R6 c2 d/ K% p/ z/ i$ f5 ~ # ]" u5 P% d" F/ F4 V
无论怀疑是多么的诱人,谁也不能放弃相信带来的安全感。波兰社会学家彼得·什托姆普卡说:“信任就是相信他人未来的可能行动的赌博。”如果信任是一场赌博,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下注,因为存在永远想要赢得安全感。! W5 q. u7 W$ ]% P; B' K. S( E) g- T

' R. {* f% Y8 t信任是双向关系,它通常需要一个原点。我信任你,这就是良性循环的开始。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信任建立在个体心理需求上,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很难找到一个标准的衡量尺度。但在具体社会角色上存在一种信任标准,这个衡量标准就是人际互动的有效性。& n# J* I2 a$ _0 V- f* h9 N

+ F+ ?: Y- E- D4 w* U' r. `8 P4 C: @/ C; S: ~$ q6 ^0 j

" G; U+ o! u: @3 h信任是双向的。/ H1 B/ G; ~: g0 y7 t
  h  E/ G" Z7 p

2 d+ X! T; G0 [9 z" V

) ~. y8 K( D# U# b$ N创新工场CEO李开复接受访问时说:“结婚和创业很相似,合伙人如果彼此不信任,不包容,也无法走到最后。”作为投资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李开复反复强调信任在职场上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领导者要信任并放权给团队,才能获得团队的信任,“真诚意味着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可以在平等的环境中,直截了当地沟通。21世纪的步伐非常快,如果企业内部沟通不够直接,整个公司就会丧失效率。”2 D0 P# ~7 r, w) }# c2 E% `/ I

2 ~4 y1 p1 u5 `2 J7 ]( s回到社会的基础单位——家庭当中,要获得信任,首先要相信别人。李开复谈到中国式家庭里父母往往过分溺爱子女,且控制欲过强,他告诉记者:“你要让他对你无话不说,前提是他要对你有足够的信任,而不是一听到‘不该做的事’就要处罚。”他推崇以诚待人。“人的感情都是具有反射性的。你若希望别人对你和善,你首先要对别人和善;你若想别人对你付出真心,你首先要对他人付出真心。”
- d+ T$ g5 K" k3 Z; I3 i' a2 f
6 P) c( y  _% k1 u8 @/ p! r; ~一个充满信任的社会,才是一个有安全感、有幸福感、有温度、有希望的社会。当公信力下降、私信力上升,重拾这种安全感的时候到了。
. x- G5 h: |0 G: A# L8 Z6 h3 F4 U+ H7 J

! e9 A% X: h3 g: l/ n$ f6 ]! t2 _7 j

# J3 h# a. @- O8 C3 E' ~李开复说,信任在职场上非常重要。摄影:赵钢/新周刊
. ]: E$ }% j, b' m5 N9 b( V , e  s6 ^! Y% l+ n* H4 ^
首先你要是个值得信任的人
0 b! _* ^  |0 r! E! ~ 0 X2 m  v/ D8 `& J7 Z3 o$ G
只有相信别人,自己才会获得力量;做真诚的自己,才能把信任交给别人。
3 j6 j  j1 F5 V: m  K' O, E4 q5 c . l8 o! {; f& Z* x
想要获得信任,需要懂得表达善意,能够表现得正直,并服从社会规范。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真实,一定是有强大的内心。当你给人留下“真实”的印象之后,很多人就会开始相信你。% {- I2 }; g. r; D+ G4 t! ^# m* _  j

- c% d5 `  m7 v1 C7 E9 a" q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有两个光头魔法师,乐嘉敏锐犀利,孟非则沉稳老练。问及如何与观众建立信任关系,孟非说:“我相信只要真诚待人,别人就会认同你,在我就是对观众真诚、对节目真诚、对情感真诚、对生活真诚,真实地展示自己,与别人的信任关系自然就会产生。”
) q! ?) N6 }' |8 u  \ . g; k, s2 c/ d
以领导力著称的李开复,同样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员工,并且鼓励员工信任他人。作为21世纪的青年导师,年轻人愿意相信李开复。他告诉记者,希望年轻人重视诚信:“‘诚实’和‘讲信用’是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的。”, F1 j. B) n; U) f, s- }' h' Q

4 h0 y8 J, N1 Z/ _
7 F( j; u! P/ P9 K/ z- q$ P0 Y& V
1 e$ I: O7 X8 k$ g0 b* W蒋方舟说,她现在对自己相信的东西越来越笃定了。
; B9 _* q3 i1 y, ? - A0 M4 O1 x- e% s7 W+ s! P% `' S5 }
青年作家蒋方舟在年少时写过《高三,不相信传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相信的东西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蒋方舟对记者坦言:“不能说相信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对某些东西的相信越来越坚定了。比如写作,从前觉得自己还能够尝试写作以外的很多东西,但是,当越来越多创作的人开始做别的事情,我反而不想走类似的路,而是对自己相信的东西越来越笃定了。”只有相信,才有力量。! s% \& {0 D) U- b* {; ]
& ~+ L: e  x7 n8 O" E  a8 Q9 z
成为值得信任的人,愿意相信别人,同时需要相信规则——这是一个社会往好的方向运转的前提。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体系中,信任的培养,需要事无巨细的具体规则来提供保障。蒋方舟认为:“现在这种社会,你必须有诚信的机制,才能不让大家互相猜疑,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信任程度是有关系的。最大限度的去除潜规则,从制度层面去建立一个信任体系才是更行之有效的途径。” 面对“中国式复杂性”,以契约精神为基石的信任,才有力量带来真正的安全与自由。
9 {; O: {# P) f9 r: D: J+ L" l
: k$ v4 o" a; V  M. u' g6 g2 ?7 U1 r( l4 f: I% t
4 q5 [! M- a0 P' V6 |
互联网正在重塑私信力。# }5 B: e6 [+ L) q- p! i

: J6 b' h9 m) q3 T8 _! n' F0 |" E* [$ z9 L7 N+ D3 G6 E7 }

) \+ ]- J- \$ h) s# j: R4 G7 }互联网时代,一方面冲击原有的信任模式,另一方面培养个人学会相信,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当私信力蓬勃崛起,我们有机会更加懂得辨别真实,懂得如何去信。7 |; ^, N5 B2 g9 F$ z
# V( a0 ]7 q$ I* k5 K
我们信什么,该怎么信?这不应该是问题,因为相信本身不用怀疑。
' s  j: r# B5 _ ( s( z* A8 w4 ^' g) T

8 e1 z) z' r5 ?) Q
+ s. Z" b' t1 }8 |

" }" i3 C$ a' u2 [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7878-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