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X8 ]2 D- k+ A( O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4 i2 D# p4 Y9 s. l——《庄子·齐物论》
7 t& S; x- {4 E) p8 Y1 {/ s- e最有智慧的人,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9 Y& y7 V, m' I$ D! K,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k2 D$ X4 _6 W0 t8 b( ~& f
——《庄子·养生主》+ y7 Q) G! a( r7 o8 Y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 C: y0 @$ O, \/ I1 i% y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5 |0 t8 X& @0 K0 P3 V- F2 C1 b$ {
——《庄子知北游》
; t$ {& C9 d3 y/ x5 M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 ?% f; F3 t, N. s: N0 B![]()
Q9 Z& d& k; E( C: t4、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4 Y* y* }" c; |
——《庄子·齐物论》
- K) q$ U( T6 V X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
. |( Z' E/ J% n4 l7 E5、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 t# L. {1 G2 r5 Y——《庄子·人间世》
! V. v+ K3 P. n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 q3 }' ^; W, y( D4 v: ]6、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 M% p& n r0 v, w0 u——《庄子·人间世》
; g" W, }: D! W( q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树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 u' k5 Z9 J+ Y& m5 g) s& H 7 p% ?+ V+ K9 W5 A
7、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 J* {! C' v) s) Q* w
——《庄子·大宗师》: B" f; s* K" g4 f4 \
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
* z$ o8 y: H0 c4 q; D8 K8、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V. M1 N8 Q3 w6 t
——《庄子·骈拇》, m: l* F& o5 R# R% @4 B2 x, f
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3 }2 G( w. L4 f3 @$ d
9、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 Z+ \! ?* U: D) j( L8 p——《庄子·天地》
! Y) C: J4 U& M3 w9 L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8 u3 C3 F- ~* Q( {: E
10、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L: s% p- ]/ V/ S9 x5 I
——《庄子·天运》
) |0 j8 ]( c& u l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1 Q4 [6 O( l* _* J . F. o) u" h+ G2 g
11、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9 }5 y6 }$ C& R, Q——《庄子·田子方》" b/ |) t" s5 g4 r$ J2 A4 L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 w- b; U& ?/ j12、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Z$ A5 P% U$ t4 M* o
——《庄子·知北游》, D/ r( R4 T6 q* y/ Q
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 a% T! T$ ?$ t1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9 X3 \, n$ A4 ?0 q* Y
——《庄子·知北游》
* N- l4 O3 X: q8 ^" q3 M) ~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 G' f' K2 S' W8 w, t# |
2 w) Y+ H$ I# I
14、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5 f: O" A7 K+ C9 M, K5 h9 X
——《庄子·外物》
) X# [$ Y3 n6 P/ Y: `5 F2 v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 o6 {. b. J- P4 X: F3 w15、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 j- d/ h9 f0 g+ `, O——《庄子·让王》8 Q6 W& K% u/ p" \- k0 p
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E q1 n9 ]7 V9 z& v
16、狙公赋 ,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2 m3 N: L" R' O
——《庄子·齐物论》
u* j, ~$ x: B9 @$ p& m. s, V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
, j! l d9 F: v+ n1 g * W/ c9 @/ n! _0 |' Q+ p9 E
17、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 E0 A" V) z1 K7 ~6 n- d——《庄子·齐物论》% g* S' p) K) L' A
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6 c* [* m3 `: W' B7 Z
18、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3 q4 z" _( I9 |0 y" Y
——《庄子·养生主》
4 x1 C' ^4 R D, [, d) @3 G9 Y! p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 e: Y" U! W D2 h' v7 `19、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 n- V& _# f3 y9 U; W l——《庄子·骈拇》( Z" Q' W% n' ~9 j6 `) ^( M
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
, Z/ i }4 f: {$ K5 ~, q![]()
0 h. z% p- y' J! x: Z2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1 f; H' C, H) e- |' }/ G" R- Q
——《庄子·山木》
# h. T. d5 R$ ]: I7 \% ~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 Y) L. V2 T9 i4 \0 }, ]0 W21、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K5 |7 h" b0 ^. Z# J# F) S
——《庄子·人间世》1 B6 I; H! c9 h2 a- F6 ~
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 x, T/ Y( G: {; J v2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6 s5 o8 N" C$ u5 d& B3 F5 E8 Y0 v, t——《逍遥游》4 m( k) y0 p9 N: B9 _
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
7 ^- n1 v h2 K 3 \% j! k a" s, _1 Y9 s/ V+ [
23、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 [1 O: g3 V1 t1 I! a9 x——《人间世》* Q% B% o! `! \. J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K# |9 p1 d4 W: |# \ [
24、 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3 K+ N) [( X0 r+ r1 \& K$ b5 X3 l
——《庄子·知北游》- o$ Q1 s# Y y% [0 `# [3 D
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u8 [9 N! k) b W1 d- v r
25、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x0 t; [$ i/ Y0 ~2 D8 H
——《刻意》
* T( X+ ~9 I6 o9 t/ y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3618-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