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哈佛校长:为什么每年我都带孩子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麦子熟了

[复制链接] 1
回复
495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4-22 0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C2 K+ k% a4 {! @! c% T& m6 [; A

0 i* [  w0 W# W) \5 e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相比陷入走形式怪圈的中国式旅行,哈佛女校长才真正践行了旅行的意义: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阅人无数,行万里路后思索回顾。
# x. F9 M' Q- }8 y7 ?; `

+ ~% h$ Q1 j' R5 \3 [3 y3 T
生活的广度决定优秀程度,身临其境的旅行,便是一个人更为高级的成长方式。
; d7 s4 w+ k4 g% |9 S" c6 y, n

# A- B2 E6 T6 K* h* @: U
一句“我不是什么哈佛的女校长,我就是哈佛的校长”,让人们记住了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长德鲁·福斯特

, c+ E7 K* S  A6 }: A: f3 Y
$ A; c5 E" C, W5 w2 B
以下是这位校长在哈佛的一次演讲。
: X% y6 a9 ~' z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到底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看这个世界。
3 l5 S4 S3 f7 W) _8 y1 o. E

6 _9 [) [  i: i% `( o2 J
1 w0 n, g7 O2 ]我不是什么哈佛的女校长,我就是哈佛的校长
9 ~. s& o* Q6 j0 m! F4 `9 H5 F; n1 V3 H/ U7 l3 _
( K1 i* t1 I, z5 P$ W- @0 ]2 r

. P! c: T! v& ?8 U% b6 k% y8 M# |6 V$ F4 }3 u5 G
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也算是一个规划。
( B  x0 p" j4 q
这个习惯似乎从小就有,一直持续到现在。直至今日,我每年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 n8 U. ?0 o8 J5 E1 W1 r5 Q3 t) L* D" i9 o; J1 ^7 U
对我来说,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已成为一种传统,而它的意义在于自己的成长。

- x8 N+ L0 I' @' u3 k" a3 D6 K( ]- D0 ^
旅行让我们真正认识这个世界。

* e0 l& w# z- p& Y, }+ s
# c4 q# f8 d" }6 A
世界越来越小,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陌生人打交道,都在熟悉各种的第一次。
/ o# v" C- L. n1 {* R: r

8 }6 `2 a3 O  F6 J9 A' w
孩子们身处的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庭,科技让我们的国籍变得模糊,让通讯变得快捷,让我们不得不适应各种多变的社会环境。

5 n  N, y$ o/ E$ f9 p
所以,孩子们的将来必定是和各种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所以,了解整个世界也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 w" l1 `  P% Y

0 H+ f% @9 `. H# F* j  ?
. U* F$ W# U$ G8 F; q: Z9 ?
前不久,由教育界、商界领袖共同组成的“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刚颁布的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四大技能中把“了解整个世界”作为首项标准列举出来。

% R. I" f" H8 r9 b! ^& U/ V- n5 x6 x6 d* Q* E! A
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

3 Z+ a8 a, R+ Q* c

8 v/ {& R% t5 ^4 E$ I8 K. t4 J4 w: K  B: g0 o6 G* Y$ p1 s7 Z
所以,孩子们和我一起品尝其他国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公共标志;欣赏形式各异的建筑;体会种类不同的宗教现象;体验和陌生人的相处;适应各种气候状况;甚至是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的不同味道。
1 k6 x; C, N/ p- s* F

8 u; ^" @2 v5 |6 P* m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听到孩子们这样的话,这个和我们那里不一样,这个一样,也总会比较,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

, ?) m" X  i; x& L0 @' ^# r
& @9 w# w( c$ r
我们在这样的比较中睁大了自己的眼睛,扩张了自己的毛孔,也扩展了彼此的胸怀。

2 H# m& z% `+ n  N* ]
6 q: ]/ y0 s2 z

- `0 \) s9 f. f3 Y
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才能更加坦荡。实际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已经成为“了解世界”的重点。
* L- W! g5 S: S0 ]( I# k/ s# G5 c
6 y6 a" H9 i! E' N7 ?8 r  w
  我们应该怎样旅行?
4 J# i/ s2 M6 E9 b: ^, _9 |3 L$ O, c+ u' r( ~1 D0 f
了解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种,通过书籍、影像资料和别人聊天都能让我们了解世界,但哪一种都没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更重要。

: {0 G" D4 k, J/ A0 ?6 e' }4 r/ r% {! F4 r8 s5 Y4 P3 c# G" D( B) w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而我们的一贯做法是“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阅人无数,行万里路后思索回顾。”

4 g% @0 f* l7 M+ x3 ~
每次到一个陌生国家之前,我们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长达一周的培训,其中包括语言、文化、当地情况和摄影技巧。
2 M; b2 g) Q$ d% `4 f2 k. P

4 A; T1 B, N4 ^0 R5 H6 ~. e) @
印象很深的是去意大利之前的一个月就让孩子们开始阅读相关的书籍,并且在培训中很好的让孩子们对文艺复兴有基本的了解,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卢浮宫的神秘和拿破仑的传奇。

$ s' g) G8 p) I8 {0 P+ X2 C# h2 S: k. b  d
简单的语言培训让孩子们可以自己通过海关简单的询问,可以让他们自己找到方向,而当地公交行政标志减弱了他们的陌生感。
  w3 {; V7 }: X" @

6 S0 D  M* r! m
到陌生的国家之后,孩子们开始验证之前获悉的资料是否和眼前的一切吻合,开始在陌生的城里使用那些自己熟悉的工具开始行走,开始和当地人和事之间有了碰撞和交流,开始需要借助当地人的帮助来完成一件件我们事先策划好的任务。

5 w; \0 q) y7 k1 j, y$ f. q, e! r2 t' g  X: v) m/ ~
在陌生的城市,一定要融入他们真实的社会。

+ S, ^. m) v! q0 [+ }# Z! ]+ ?

) p* ^* ~3 y1 [! y% ~( |
% `- c# `2 a6 S$ v! q( W
我还记得在慕尼黑他们使用地铁公车的运用自如;在柏林到科隆火车站转车的时候他们的忙中有序;在玛丽娅广场写毛笔字引来老外们的围观;在罗马奔波于各种喷泉之间完成城市任务;在菲森的草坪上和外国小孩们踢球。
( U3 ^! t0 E' T0 e: G

; h8 C3 V2 ^& W' {
只有让他们充分自由的接触这个社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沟通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才能真正提高自己。

, a) j3 J6 _. j. n
$ i. p( ?$ Q" E% x( ?
孩子们需要和当地的人接触,更重要的是要用当地人的方式生活,使用他们的交通工具,看他们经常去的博物馆,不仅仅是在那里走马观花,而是停留在那里,认真地欣赏。
( {" W$ x8 v; {  \2 n

, F* q. l# [/ J) ^2 r; |% ]
) @$ r0 ]% p0 }$ I6 k4 E% U* S; Q2 B
如同我们在卢浮宫整整呆了三天,相比较旅行团对于“卢浮三宝”的照相工作,我们是何等的自由。夜晚,我们在埃菲尔铁塔前草坪上的游戏,看到这个雄伟的铁质建筑夜晚的亮灯后,踩着巴黎夜晚的灯光晃晃悠悠的坐着地铁后来青年旅社。
( _# ^% I" b1 f) |% n' n7 b8 U# f
( c4 @# \4 \- X0 a
带着激动和疲惫、收获与成长,我们完成了旅程,但这并不是一个结束,我们离开了那里,但却把对陌生国度的思考也一并带了回来。
* b9 M: ]( P/ D) j

1 D- \  Z. d/ ]! W. u
除了留在脑子里的回忆,我们还有日记、明信片、相片,我们还有各种类型的小组讨论,这些都会让一次旅程的收获变得更长更厚重,直至我们下一段的重新开始。
8 v; o/ t0 T( [0 s8 @. b
“认识自己,了解世界”
! Q( W. X3 M4 n4 H* i+ _# e# Z
每一次到陌生城市或者国家,从学习和成长入手的旅行方式都能有效的帮助孩子们在大脑里构建自己的思考模式。

( ~- M7 e. X3 M0 Y( O3 H6 e9 f8 T: z9 G3 Y; L+ ~( u. X/ W
他们知道在陌生的地方需要向哪些机构需求帮助,他们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资源去完成任务,而当一个人处于陌生环境下,他的优点和弱点都会显示的异常清晰,这无疑给了我们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
+ T6 g0 b0 J$ W# l  ~

/ B( {- J2 d5 H# A2 f
不仅是孩子们,每次,当我和孩子们面对这样的陌生冲击时,我也在成长,我也每一次都看到了更加清晰的自己。

: ^$ y+ X8 O! K4 Y8 X8 s
7 K) R8 P* J( l- t# j
当孩子们在成长中一次次的面对陌生的环境,那么,当他们长大后要面对的各种陌生环境都不会让他感到害怕,因为他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种模式。

1 V3 t; M' g$ E4 t* L1 [9 g) I, Z
5 f, Y: f: C3 L8 P+ k1 ^
很多人会说,孩子太小了,让他们在七八岁出国他们能记住什么?更别说在低幼的孩子了。他们什么都不懂。
2 t, @( J5 W+ s7 Q

# n9 o3 F1 g+ v3 B
其实,这是我们对孩子们的误解,通常情况下,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获得什么,我们会通过他的表达或者他的改变作为判断的标准。
5 }- t& ?/ H5 a( G* }

9 r/ C, T1 s/ m; z  k% I1 E
但对于一个生理和心理成长期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表达能力不足以让他们清楚有效地表达他们的收获反映他们的成长。

0 K$ c# e+ Z6 i+ I5 d

/ i& ~6 y7 u5 j- w5 c7 x, j3 P; X0 W: E7 N
于是大人们很武断地说,他们年龄太小了,对他们来说没有用,以后都记不得。其实,也许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说,等到十多岁的时候他不记得了,但对于他在接下来一年的成长绝对意义非凡。
3 n; `4 M. }7 [
: }4 W3 \( q+ ~* R" }
也许我们不用带他们出国,但是经常到不同的环境看到、听到、感受到一样和不一样,能适应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能在陌生喧闹的人群中鼓起勇气去听去看去感受,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 \! O0 x7 `2 ?# O+ \# h7 A. ~3 f* x0 L) U- r) v' R$ D0 _9 ~4 M8 u
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

1 q- f: g9 D# t4 h; o1 C

( }9 u. ^& Q- j) P3 Q
. `3 d$ r9 T* {' d$ q' g" v
从小开始的一种旅程是扩展生活的广度的起点,我喜欢那句话:

' M) Y# u  `3 a8 ^6 z. r
3 }4 |1 E3 y8 I( l
Life is not a destination,but a journey. s+ ]! g6 c) O- f
生活不是目的,而是旅程

9 q: ^) M( X, @/ V! K
" l7 |& H, j( j2 Q( x
— THE END —

  N% x! _. |) K% c
' Z5 Q9 v. j5 x4 B
# y+ C0 k4 E, c& j2 Y- @. W
| 麦 子 熟 了 |
文章百里挑一,不鸡汤不励志,遇见即改变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7570-1-1.html 谢谢
沙发
发表于 2017-5-11 12:10 | 只看该作者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