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听她/他说] 新概念:中国已到了财富4.0时代,但大多数人思维还在1.0阶段!

[复制链接] 0
回复
166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2-6 1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飞猪 于 2017-2-6 15:30 编辑 6 e( t7 F: f. K* |
5 M! k" w( R' [& p9 L: @
" W  ~- B4 S! W. O
来源:水木然(smr669)
! ~( Q& w! u. V/ i4 H
! `- E# d5 `# [6 u& s& G' k  E/ v9 P$ d: K
中国创造财富方式已经到了4.0时代了,但是大部分人的思维还停留在1.0时代。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迷惘,以至于很多人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了,甚至开始“病急乱投医”,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

( }2 `- W0 J' q' R* A财富1.0时代的思维——利润差价
( I# ^: q! A  m1 W5 }- ]) B# H , u' n3 M% J- ]/ y" A
载体:实体" J+ @' G0 ]2 U6 E0 x
) P% N1 m) z. ~, o+ F$ D
市场:卖方市场
6 S/ Z) t  ~' P) d
) z# y1 v+ y- H0 ^( ~: z
这个时代大概是从改革开放开始一直持续到2002年,这是一个“产品”相对短缺的年代,此时劳动力充沛又廉价、资源的开发效率较低、人们的需求也很粗放。于是各种物质产品被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然后去努力满足人们的需求。

3 c& O% r9 ~" R  [
因为社会需要产品去填充至各个角落,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就很重要,负责“生产”的就是各种工厂,负责“流通”的就是各种经销商、批发商、实体店、各种商家等等。

1 y6 U2 \7 f, [: S) X. {" j
上世纪90年代的老家(安徽北部)的集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事发生:有一些勤快又精明的人跑到浙江的工厂里去批发一些面料、被单之类的摆摊来卖,然后每次都被一抢而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看到这么漂亮的东西感到很新鲜啊,而且物美价廉。

" `9 _$ F5 W1 F/ ~& f& ~
所以供不应求的状况决定了整个市场是“卖方市场”。这个阶段财富的核心关键词是:差价。工厂赚取的是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差价,商家赚取的是产品从“原产地”到“目的地”的差价。当然,他们都大大的促进了商品的流通,维系了商业繁荣,支撑起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财富。
8 H- H* ~% A' j6 f: @
既然是“差价型”思维,商人比拼的就是消息的灵通性。比如浙江温州人就从做小生意开始,在全国各地不断来往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各地的产品价格行情。因此他们迅速在全国各地渗透,成了中国第一批经济弄潮儿。

2 x; [, L2 @! F1 l0 C( v6 q! `% u
而其中一部分温州人不再满足赚差价,他们开始从家庭作坊做起,自己生产各种产品,(以轻工业、快消品为主),慢慢就发展成了工厂。工厂再形成工厂群、然后就是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链,中国制造业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 f6 H$ N  S/ d. O$ w  G8 D
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什么时候呢?一直持续到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兴起。
; U7 n5 g  {5 R7 d
财富2.0时代的思维——单品海量! k2 J1 l8 x/ ^0 u' l& U( t
  m0 f, q0 ?7 K: u
载体:传统互联网- ^3 n5 h4 Y0 C. F- C9 E4 Z

2 u% r# N$ P  d. J市场:第三方市场
) A, @8 b& f2 J, x7 Z& I6 z+ m1 r7 J! D
从诞生互联网的那一刻起,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注定要被改写。
. P$ u- ?" b6 p
从2003年开始,中国就在逐渐进入电子商务时代。此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依然没有变,但是“消费”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6 w4 L) R# i0 @3 r
对于商业来说,各种第三方平台将所有的产品(包括价格、质量)在你面前呈现的一览无余,它彻底撕裂了“人为”和“区域”制造的差价信息,再加上交易的信息化和物流快递的发展,商品流通的却更快了。

' k0 _1 F4 g8 M( y7 q( B
而此时中国商业地产经过30年的发展,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现在随便走在一条街道上,十家小店中起码有一半多写着“甩卖”、“清仓”,“全场特价”。于是,一大批单纯靠“信息不对称”来赚取差价的商家也顺其自然的被淘汰了。

  u: G; n/ c# t
然而,一批人倒下,就必然会有一批人站起来,这是铁律。而且当时开“网店”是免费的,成本几乎为零。于是第一批从“实体店”转型到“网店”(最初的淘宝店主等)的人,都是最懂这个时代的人,理所当然的收获了财富。
" v7 u" F' ]7 v3 Q. R, V
由于电子商务不受现实空间限制,所以很容易产生边际效应(即:产品销量越大成本越低),所以很适合“单品海量”的产品,网店们最喜欢的就是“爆款”产品,小米手机、褚橙等等也是当时成功的代表。

' r. x/ d; F. _# u
此时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由于第三方平台主导着流量和排名,“卖方市场”迅速变了“第三方市场”。“谁主导市场,谁就在分钱”,这也是个铁律。所以,在电子商务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最赚钱的是第三方平台。阿里巴巴的利润和市值一直在上涨,京东虽然在亏钱,但是市值巨大。
0 |3 G0 p" m4 p# q9 N
而那些“网店”们不仅需要研究各种第三方平台的运营规则,还得花钱买广告位和流量,才能引来消费者。再加上“网店”越来越多,而第三方平台的展示位置有限,于是广告费越来越高(性价比也越来越低)。再加上此时商品都是大同小异的,消费者比价太容易,导致价格战越来越激烈,“网店”只有不断的促销、刷单才能产生交易量,所以“网店”的成本不断攀升。

$ E& B& x7 o6 g0 k- Q2 h
而此时,“实体店”由于生意萧条,房租也在不断降低……

; {0 S7 p9 E/ v0 H* Z. T
于是“网店”成本在不断攀升,“实体店”成本在不断下降,两者最终达到了统一水平。

) O3 F& E0 y' m+ j2 V
但“网店”还有个劣势:太容易比价了。所以“网店”总有一天让商家无利可图,很多干脆烧钱赚吆喝。以杭州的朋友为例,十个有六七个是做电商的,现在基本上都在寻找转型。因此,这时再介入“传统电商”显然思维早就落后了。
$ w( k) a- R: M& V
所以,“互联网+”又把大家带入了价格战、同质化的怪圈。

+ l7 N( G9 j' g+ L
此时还有一个变化在发生:由于产品一直还在加速生产,已经由“短缺”步入了“饱和”阶段。当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必然开始挑三拣四。这也就意味着一种微妙的变化又将发生了!

8 `8 e, c% H* \6 Q财富3.0时代的思维——以人为本$ `9 q; l2 d3 b" L5 h* X* d: k
1 m, T# P' K) w2 z6 H- m
2 Z5 V' B( p0 {) G" x, m3 N7 `
载体:产品增值* s5 a- T1 g  m+ x/ x6 o7 t; e

% S/ Q& U; s( o3 P* m3 u# M6 ]  x, w! E7 p( @, Z2 a6 `1 R2 W! L
市场:买方市场# f) J. M, i. A. G- k
* A8 M1 J$ h, G4 Q7 H2 C# }# H
随着市场上的产品越来越多,现在产品已经出现“过剩”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件很可怕的事。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无论是什么产品,都急于出手,反正你不卖有人卖,你不做有人做。

' x, S8 v( S% w0 s1 Q& E: h
所以这个阶段一定有很大传统工厂要倒闭,政府也在大力提倡“供给侧改革”和“淘汰落后产能”。
. V  J6 f, ]1 x# X8 ^& P
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此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那就是大家的消费水平也在升级。也就是说传统方式生产的产品,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
; Y$ c% k) G" {7 S
以前人们的需求是如何更加快捷的找到产品,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而如今产品已经足够丰富、足够多,而且都在打折促销。人们的需求升级成了如何找到“好产品”,或者说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产品,这就是眼下的状态。

% A" T8 V8 \0 O* g5 s- n
所以,那些能给大家带来“价值”的产品,仍然是短缺的。这就需要我们需要给产品增值,大概有两个方向:
8 @; L! M/ b$ e9 F
第一:纵深化。将产品的某种功能做到极致,越来越聚焦、越来越专注,就服务特定人群,引领行业的不断细分。& h# k+ D7 d( B0 x& w4 F

6 t) A% F, {7 O% L! K, J
2 e! m! C) O* [! q% u第二:定制化。给消费者量体裁衣,走个性化生产路线,今后的产品不再是一整齐划一的一刀切模式,这也是工业4.0时代的生产特征。
/ F! h2 L. T' b" m& G! F* I# F
8 T0 b3 [! N/ s2 A- O8 X* c3 M  E3 t" O9 P' G2 i4 ?- _

; L8 S; x3 K, t* s+ L# K! v; y5 n- b8 r! n! F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关于版权: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2660-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