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听她/他说] 罗辑思维投资人黄佩华:罗胖为什么想做“得到”平台?

[复制链接] 0
回复
249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1-16 0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v6 X" w& j' O# u& Q
黄佩华 | 启明创投合伙人,投过阿里巴巴、罗辑思维等
# `" V0 i5 ?! p' Y  Y5 l6 H' A0 q" Y

活动: 根据2016年12月24日 笔记侠联合喜马拉雅fm推出《新商业进化论》,“罗振宇跨年演讲前,他的投资人首度揭秘”分享整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 v7 Y5 B9 h% z# n+ j
今日笔记侠客:笔记侠  深度好文:2746字 | 4分钟阅读
5 s& a# y3 g$ x8 B& K
笔记之前,请先思考:$ i5 N# m; k6 B6 D

  • 内容创业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 内容创业的技术背景是什么?
  • “得到”是一种什么样的平台?
  • 教育和出版机构的未来怎么发展?
  • MCN是一种什么样的内容创业模式?
    - Y1 b' X$ }/ k8 U8 U* _: C! V

. g3 L$ O! A1 D- _1 b; d0 @9 q
全网首发·完整笔记·互联网投融资

* {$ F/ t( k: p% x8 g

要:


0 ]( Z; W6 T  D

1、目前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通过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去中心化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通过各种各样的CP,就是内容生产者,他们的内容被传播的速度跟广度现在完全加快了,而且更加地顺畅。

" t) u4 Q# ~5 N# p7 D) M" o% B

2、罗辑思维的内容满足了用户的痛点,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里,很多年轻人是对知识有很大的渴望,有成长的焦虑。罗辑思维通过它的内容的筛选,提供给用户一个比较节省时间的产品,可以让他们快速地得到他们所要的知识。


* E9 O" B: [" X2 c( v% ]

3、移动互联网进入一个成熟期,如果去独立去做一个平台,机会不是那么的大,但是你可以站在其它大平台的肩膀上去借助他们的力量。


* e  u3 X' i8 b( i+ A4 T

4、通过移动互联网能够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提供更好的一种教育,或者是“知识服务”。


8 s# P6 n7 K1 Z4 o
大家好,我是启明创投的合伙人黄佩华,很高兴地跟大家分享我们为什么投资罗辑思维。
, E7 b& p' V; i* }7 f" a) U. q% |1 ?
一、内容消费在兴起
  @) x. V) Z! n
首先,我想说一下我们对文娱产业的一些看法。

! u( M1 V' ~$ X4 u1 r$ ]) k  C
现在年轻的用户,尤其是90后,00后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这个趋势在国外也可以看到,随着GDP的增长,尤其是现在中国已经到了8000美金的人均GDP的时候,大家对文艺方面的消费会提升。

5 M& k9 o$ r% K& S: h( |
另外,我们看到的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通过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去中心化趋势是非常明显的。通过各种各样的CP(笔记侠注:ContentProvider,即内容提供商,CP是移动数据业务内容提供商)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内容生产者,他们的内容被传播的速度跟广度,跟之前是不太一样的,现在完全是加快了很多,而且更加的顺畅。大家可以看到像TFBOYS、鹿晗,这些人和组会起来得非常非常的快。然后在文娱方面,也是政府非常支持的一个方向,所以我们觉得文化的投资,可能也比较适合在国内上市。

' B9 `& b3 P. B" J; y
1 }7 m* G9 W0 V; u
9 C* |2 k6 [& q' R& r
罗辑思维是罗振宇创办的,罗振宇在中央电视台做过主持人、制片人。罗辑思维开始通过它独特的内容在Youku播放,还有就是在微信公众号每天有个60秒的音频,每天给它的粉丝推送很好的知识类内容。
二、为什么要投资罗辑思维?
5 n% K: D* I: A$ L2 E& \7 L/ y
我们启明为什么会投资罗辑思维呢?我们有几点考虑。

5 w$ G5 v$ j6 s$ u
第一,罗辑思维的内容满足了用户一个蛮大的痛点,就是现在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里,很多年轻人其实是对知识有很大的渴望,也有成长的焦虑,罗辑思维通过对内容的筛选,提供给用户一个比较节省时间的产品,可以让他们快速得到他们所要的知识。
& H" C: c; Q8 p1 a3 k
第二,罗辑思维已经有平台方向的发展方案。它已经开始做了得到APP,得到是什么样的一个APP呢?它是一个让像罗振宇这样的一个内容制造方有一个发布他们自己的内容,而且可以直接跟用户互动的一个平台。

( U2 C! C1 N/ \8 q! r6 f# \# {

: Z/ t% @6 ~1 V

  j5 W$ l9 w  ?6 s7 w
现在在“得到”上面,可以看到很多比较优秀的媒体人,像李翔,他是资深的媒体人,他们提供独特的付费订阅服务。李翔还曾经被马云推荐过,因为马云觉得李翔对阿里巴巴的认知可能在媒体人当中是最优秀最深刻的,现在李翔在“得到”APP有八万的订阅用户,每个用户付199块钱听他的内容。
) Z! F0 t# N5 u' {; p
内容消费这个趋势,在这几年是比较明显的,也是罗振宇罗胖他提倡引导做起来的,得到现在发展,还是比较好的。“得到”这种平台方式,可以降低罗辑思维对某一个大咖的依赖性,罗胖虽然自己做内容非常优秀,但他们还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平台,让那些跟他一样优秀的更多的内容提供方,在平台上能够实现收费,能够跟用户充分互动。

4 k7 y3 k- ?3 i7 o: O
“得到”这样的平台可以让罗辑思维更加有持续性的发展,在内容方面也可以更加具有多样性。

5 X  Y- S" d- F4 Z  ]0 d# t; g
三、罗辑思维给内容创业者的启发

+ A. ?3 o) d1 d. j# ?6 M4 O
罗辑思维可以给其他的创业者什么样的启发呢?

3 ^7 f, @5 `) z) L' n1 f
我觉得回到我之前也提过的(详情可点击: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NTAzNzU0Ng==&mid=2654580116&idx=2&sn=0e1e7aaad2ffbc191f1f3668ca3c664a&chksm=8c536e91bb24e78793a7356c2dc071a95c787548acd1041df902330544ae56b63f268f3fe610&scene=21#wechat_redirect),现在移动互联网进入一个成熟期,你再独立去做一个平台,可能机会不是那么大,但是,你可以站在其它的大平台的肩膀上,去借助他们的力量。

: m1 Y1 D* h, [4 d* m2 [' H2 {, K
罗辑思维其实是很好地利用了微信的这个红利,包括优酷等大的视频网站红利,来创造它的价值。
+ y" y: y1 L, I. A- L. m% N" |" M$ g
# x5 r4 G! x' ]* k- S

7 {8 x8 v* E/ {% x
另外一点,你如果要创业,怎么去降低你的获客成本?你可以考虑一下,像罗辑思维这样,充分利用好它的粉丝,利用好它的社群。他们之前一直做付费会员,在罗辑思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节点,他们的付费会员用户,非常主动地去帮助罗辑思维去传播,让他们迅速达到了上百万的用户量。这些会员用户会经常帮他们做宣传,罗辑思维自己会发布组织一些线下活动,鼓励他们的用户去参与,通过这种互动性,把罗辑思维的知名度迅速做大。
! t( a& w  x% B: E$ V5 A; g
在内容创业领域,我们也看到有很多的优秀公司,发展得也不错,比如说一条、吴晓波频道。现在内容创业,是很好的时机,而且各个平台都比较缺优秀的头部内容,所以都在鼓励内容创业者到他们的平台,比如说今日头条,就也成立了扶持内容创业者的基金,还有百度,网易都有这方面的关注。

$ N0 {$ A" k* A* R2 t, m
我建议如果你在内容方面觉得你有独特的生产的能力,可以在内容创业方面抓住这个风口。

: W! h7 B; S) g" d* c: u, M
四、罗辑思维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b6 v- {4 ~+ b, f1 b' [
我想很多内容创业者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想要持续地生产优秀的内容,这个门槛还是很高的。这里我想分享一下罗辑思维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
7 i" ^6 V+ J" J
其实早期罗辑思维是通过做电商,通过它的粉丝、会员对他的支持,把电商做起来,而且它当时卖的是各种各样的产品,虽然大部分是书,但也卖月饼、卖大米等等。可是,罗辑思维后来发现,它做电商,很难跟其它的电商平台竞争,它的天花板是可以看得到的。
; J* u& q" G" `. ?
所以,后来它还是聚焦在知识内容的电商上,就开始做了“得到”这个平台。
6 w- ~8 F6 m, b# w  P& n
“得到”是怎么想出来的呢?也是因为他开始在卖书,然后有用户说,其实你介绍这个书在优酷在其它一些平台上已经很好很完整了,我就感觉我没有必要再购买你推荐的书来看。所以罗辑思维发现卖书还是有一些局限性,那还不如帮助用户提供一个看书的简版和一些读书笔记,然后在得到上面去购买。

/ [, d% s" a" [- U; B' `, g5 X
+ Q( k  @$ c/ d& ?5 I; B
为什么还要通过书这个载体来提供内容呢?是不是要是有一些内容提供商,就可以直接分享他们的一些看法?分享他们的知识呢?比如说李翔,吴军老师等,这样一来,这些头部内容提供商就可以直接为用户做一个产品,让用户可以每天产生订阅。这样的设计,我们感觉某种意义上,这是颠覆了以前的媒体和出版行业,对教育这个行业可能也会有一些冲击。
( |8 a' D8 N3 s( l
以前大家会比较想去上商学院,当然,商学院还是有它的价值,起码商学院有社交价值,可是在内容在知识方面,我们觉得是不是有的教育机构慢慢会失去他们的领先优势?因为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移动互联网可以提供一种更好的教育,或者提供一种更有需求的知识服务。所以我们觉得罗辑思维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在改造传统媒体、出版和教育方面。
- `+ x3 g% q7 X' e- X$ m% ^, m
五、美国的MCN内容生产模式

" g: i9 b; d4 s& l* V; h8 D& T2 p/ s
另外,单一的内容提供商,很容易就会碰到自己的天花板,怎么去避免碰到天花板的情形发生?
3 P  C' [1 Q4 W6 h' u5 W( S
我们也看了国外的一些案例,比如MCN的模式,MCN是Multi-Channel Network的简称,是一种多频道网络。它的起源YouTube上面有很多优秀的内容制作方,然后发现,他们如果通过一种联盟,其实是可以更好地互相可以做推广,互相可以有一些资源共享。
4 ?) k) [; e% W7 I; {' ^

* g, i  @( Q, `1 u" ]! a8 S

" D; Q% `! i& w
比如说美国非常有名的MCN,叫Maker Studios,它帮一些内容创造者去对接广告商和内容定位,通过做这些联盟的服务,让CP们可以专注在内容方面。我们看到,Maker Studios也发展得非常好,它被迪斯尼以5亿美金收购了,它的内容生产者联盟有将近55000的成员,是非常大的一个创业者联盟。

5 E' K4 u& t3 G
另外,我想提一下关于内容对人的依赖性,我们看到的很多自媒体,在微信公众号红利期都发展得挺不错,用户数也很大。但如果想继续走下去,我们觉得还是应该机构化。从一个个人走到机构话,这个转变其实还是很依赖机构和团队的能力。

5 e: N2 l; v; d4 G2 ^( i7 w
比如罗辑思维,是有一个团队来帮助罗胖去筛选好的文章,去选题、组织内容,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够更好的持续性生产好的内容。
! Y; C5 h) V7 h9 I: n  U; E
另外就是跟用户的互动,通过用户的互动了解用户有什么需求。内容创业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好处就是你可以跟用户有更好的强互动,知道什么是他们关心的,而不是单纯从你个人的判断去开发,或者去创造一些新的内容。

3 J3 m8 T; g7 V7 O  N7 u, E) w& e8 f
; v) s: e- f1 `  |& J/ L: ?' u" a

2 `* Z* s* ~4 ^/ ?( M7 D4 W, p" ~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1027-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