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加拿大移民:移民回流的辛酸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东风    时间: 2015-5-30 02:47
标题: 加拿大移民:移民回流的辛酸故事
(摘自滴答网)
5 V' H% f0 T- \' h! \& W: ]$ [  t3 X: k/ I+ p% ]2 w

4 d  t& @" h& h) K# m0 {6 `. l% |8 s( ^

1 z9 S1 q3 I; v4 v$ \) n9 f对于近年刮起回流风的加拿大华人移民来说,有人视移民为无怨无悔的选择,也有人发誓下辈子不再轻举妄动。踏上回流大潮的移民,各有各的理由,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人形容,移民是个人行为,就像各人的鞋穿在各人的脚上一样,舒不舒服只有自己走起路来才感觉得到。$ V/ _( A% {  j$ l& E8 L7 ?
  以下是几个华人移民回流中国大陆及香港的故事,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恰恰说明加拿大不是天堂,世界上也没有任何国家是天堂,美好生活要靠自己双手来创造。出国是一个美好的“梦”,一旦梦醒就要面对现实。  a- \3 B: r, T5 Y; J
  ■真实的加拿大
' B1 m3 m1 Q! l7 J* w  2004年3月,李大伟还未等到加拿大公民护照到手,迫不及待“拔腿就跑”,因为他有一个回流机会,一间加拿大外资企业设在北京的分公司,聘请他负责开发中国大陆市场。$ F6 V2 D$ R" ~3 t6 I
  李大伟说早就等待回流这一天的到来。1998年底,他通过一家设在北京的移民公司办技术移民,先后两次共交了五千美元的费用。1999年登陆加拿大温哥华。
+ C" _0 C1 L9 d* p$ Q  李大伟说,中华民族本来是个安土重迁的民族,一向视背井离乡为畏途。但时代不同了,“父母在,不远游”已经过时。现在的华人移民遍布全世界,五洲四海到处闯荡。他原来在一间外资企业工作,待遇不错,但当时周围的朋友都在移民加拿大,他也就卷入这股潮流中。/ K' e% x, U  j8 y3 X! _
  充满对新生活的憧憬,踏上异国的土地,他的第一印象是这里自然环境非常美丽,天湛蓝、草碧绿、水清澈、山巍峨,到处花团锦簇、莺歌燕舞,幽美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M) ]. \1 l9 C4 F: I0 ^' `
  过了不久,他找工作到处碰壁,才体会到“一个真实的加拿大”。没有朋友,百物腾贵,文化冲突,种族歧视,生意难做,打工辛苦,前路茫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他恨不得马上打退堂鼓,又怕父母家人责怪,同事朋友笑话,“无颜见江东父老”。
$ T7 |. v+ N; u2 l* @" q  他说,开始办移民的时候,中介公司都会说加拿大社会福利好、“最适合人类居住”及工资高等等,但从不提新移民实际面临的种种问题,即使偶有提及也采取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的态度。
8 V  H! o& P) f0 |% C' d6 a$ h' t  到了加拿大,李大伟慢慢了解到,加拿大的社会福利虽然不错,但受益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中青年人的负担最重,主要是缴税重。加拿大绝大部分地区冬天寒冷, 温哥华地区虽然好些,但到了冬天雨水不断,令他这个中国北方人极不习惯。他得出的结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绝不等于“最适合人类工作与发展”。! V& ^  c: i( G5 \: B
  在办移民时,李大伟听得最多的是加拿大工资收入高,但中介公司谈到的收入都是税前,却避谈加拿大的税收制度。后来他才知道加拿大税收重,工资越高税也就越 重,如果年薪10万加币(税前),税后的实际收入才5万多一点,高达近45%的税。加拿大工资比美国低,个人所得税又比美国重,消费水平比中国大陆高。他 原来在外资企业月入六、七千元人民币,用来跟加拿大的二千多元加币一比,他挺后悔移民加拿大。
4 X' Y2 j6 i  I; h, L1 a  他认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加拿大最好的选择就是读书,因为读书可以抵掉一半时间的“移民监”,而且以移民身分读书学费较低廉,比留学生要省至少一万 加币,与加拿大公民的待遇相同。硕士毕业后可以在加拿大工作一段时间,拿到公民身分后就挥洒自如。而且大陆比较认同北美学历,而中国大陆的文凭出了国门就 不吃香。
/ Q/ B8 P0 P! n/ F# u) Q' k  回流生活适得其所林文庸、李玉贤夫妇原为北京医院医师,后来移民香港。在香港九七回归前夕,1996年6月再移民温哥华。当年他们在温哥华,逢年过节,共 有16个相熟的香港移民家庭聚会庆祝,热闹非凡。但八、九年不到,先后已有15个家庭回流香港,现在就只剩下林文庸夫妇及儿子留守温哥华,当年欢乐光景不 再,林文庸觉得现在加国越来越冷清寂寞,一点“年味”都闻不到了,也兴起“不如归去”的念头。$ D4 l$ K' ^8 C% r/ s  _3 n
  林文庸说,如果不是他的儿子林松喜欢加拿大生活,他与太太早就回流了。学西医出身的他,当年在大陆时曾下放农村,有感农民缺医少药,遂学会中医针炙,移民 香港后正好大派用场。由于医术精湛,病人口碑相传,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移民温哥华后,虽然仍有不少病人上门,但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 I: v& H# H) d+ |  他指出,他的很多朋友回流香港的原因,是因加拿大抽税太重,而且还修订法例要申报海外资产。加上在加拿大随便找一份□口的工作很容易,但要找一份适合自己 的工作很难。此外,加拿大华人消费能力不高,做生意很难有起色。他与家人曾开过两年杂货店,最后以亏本告终。他经常光顾的一家港式酒楼,已前后五度易主, 可见在加国“□食艰难”此言不虚。
) {! w$ T. r# I( P$ }- ?  近年亚洲风生水起,与他同时期移民的朋友们因子女都已大学毕业,纷纷踏上返港之路。林文庸打算待儿子结婚后,将与太太回到邻近香港的珠江三角洲定居。
  M( `* q: @( u+ A& i! Q8 v- c  移民加国是否适应,主要因人而异。林文庸的一双儿女林松、林泉,个性截然不同,一个充分享受安稳的移民生活,一个则无法忍受移民生活的枯燥沉闷。
- Q& n# U" s3 b, j1 c' M# ^  哥哥林松个性善良单纯,是个“没有野心”、很容易满足的年轻人,他不喜欢竞争,非常享受在加拿大的生活。他在一家国际快递公司一做多年,与上司及同事相处融洽,根本无意回流香港。
# U) m% p$ }5 r$ ?9 j/ ?  r9 `  妹妹林泉与哥哥性格相反,喜欢挑战,事业心强。她在美国旧金山大学毕业后,随父母家人移民加拿大,曾在温哥华一所电脑学院任职会计,工作表现颇受老板器 重。但她觉得生活死水一潭,工余假日根本无处可去,生活单调乏味。而且她不能忍受加拿大的慢节奏和低效率,别人一个星期才能做完的工作,她两天就已完成。
  r0 X7 M; E" F4 I4 b4 P4 x  林泉说,加拿大只适合小孩子和老年人居住,年轻人生活在那样的氛围中,会觉得没有朝气、活力和冲劲。她怀念香港多彩多姿、热闹缤纷的生活,在获得父母同意 的情况下,于c1999年回港发展,很顺利就觅得理想工作。目前她在香港会展中心一间展览公司任行政会计经理,主管财务及人事。她说最近很多前来应征面谈 的年轻人,不少是加拿大的回流人才,回流的原因及想法跟她非常接近。
% S) ~' O1 k$ b  @$ D9 ]' i* s0 C  她说,在香港长大的人,到了外国并不能发挥中文优势,但在加拿大生活过的人,回到香港英语变成优势,一般很容易找到工作。在加拿大即使薪水待遇不错,但扣 除税款后所剩无几,“赚的钱多半给了加拿大政府”,在香港则可以享受自己大部分的劳动成果。工作虽然比加拿大忙,但日子过得充实及满足。, t& J5 N1 [! P* i! N5 P; {" X
  林泉的丈夫黄颖强则是放弃了美国绿卡,自旧金山回流香港,目前在加拿大一间驻港保险公司任核保。小俩口非常享受香港生活,暂时还没有重返加拿大的打算。, C* [3 N0 x" b4 _. H: |, m; H3 ~# e+ s
  ■投资移民倾尽积蓄
, ^: k) d1 K4 M" j, T9 _" N  香港女商人吴丽娜1996年通过香港中介公司,以投资移民身分申请移民加拿大。当时言明“投资”25万加币,五年后移民投资公司偿还本金。据了解当时该公司先后为77名港人办理投资移民,共获取近2000万加币资金。
6 ^8 c' S! P2 T1 O  吴丽娜为了移民付出极大代价。她是个单亲妈妈,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孤注一掷全部给了移民公司,原本寄望五年后可以将老本要回来,没想到移民公司言而无信,直至现在已将近九年,仍诸多藉口拖欠不还,幸亏每月还有800元加币的利息可拿。
& ?* w* n' R8 o1 M  吴丽娜等人用的是阿根廷的移民名额。在移民公司安排下,共有50个香港家庭成员同乘一班飞机。一行人拉家带口浩浩荡荡,经美国洛杉矶转机“前进阿根廷”,那班机几乎成了她们的“移民专机”。经过长达29小时的飞行航程,抵达阿根廷与加拿大驻阿移民官面谈。
5 R6 W5 B$ \/ V( |& |  o  吴丽娜相信移民公司事前已在阿根廷“上下打点”,1997年,50个家庭都顺利获得移民加拿大的签证。由于放不下在深圳的生意,吴丽娜拖延至1998年最后入境期限,才与12岁的儿子赴多伦多报到。. h1 [3 q  r5 H" V$ Z' b' B1 b
  吴丽娜眼看移民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投资”的钱又不能马上要回来,一个单身女人拉扯着未成年的儿子,大陆还有高堂父母需要照顾,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异常沉重。( H& c# q* o$ z/ o+ S
  人在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没有亲人朋友可以依靠,心里直发慌。2 m- x6 Y- {1 C, k1 O1 {, L
  移民之初,她做过多方面的尝试,也试过做点小生意,但都没有成功。眼看前途茫茫,“在那里完全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且手上已没有积蓄,连“坐吃山空”都 是奢谈。她左思右想,只有回港之途。她在深圳还有投资,回去还来得及重起炉灶。她硬着心肠留下年仅12岁的儿子刘希旅独自在加拿大求学。% R1 p+ u2 T7 |$ B, c3 N% k$ w
  现在回想当初的冒险决定,她犹有余悸地说,当初自己的胆子也真是大,移民前她对加拿大的情况一无所知,甚至连熟朋友都没有一个。唯一的朋友还是因“阿根廷之旅”才认识,这也是她后来初抵加国唯一的投奔。
5 W- _! ?, _) j% A3 w, \  她当初把儿子独自留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事非得已,但她并不知此举违反加国法律,后来险些惹出麻烦。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幸亏小希旅独立乖巧听话, 单独留在多伦多期间,没有闯什么祸,这些年也就有惊无险的过来了。也多亏遇到一位自香港移民多伦多的好心人,见义勇为施以援手,经常关心过问希旅的生活起 居情况,还经常邀请希旅到她家吃饭,给寂寞少年许多温暖。. y% S! v$ _0 Q( j- m
  这些年来,吴丽娜频繁往来于多伦多与香港、深圳之间。人在香港,心系多伦多的儿子;但一旦到了多伦多,又不放心深圳的生意。经常处在分身乏术的两难境地。 早熟的儿子非常体谅母亲的难处,为了减轻妈妈的经济负担,16岁就主动打工赚取家用,而且不因母亲常年不在身边而感情疏离,两人相处就像朋友,这点令吴丽 娜万分感恩。
' E; l5 C9 N3 a  ■理想与现实差距大
8 {1 n% g2 m: t9 c. b* S  现居温哥华的自由撰稿人许行,原为香港知名政论家。他分析大陆移民加拿大人数大幅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就业困难。不过,他没想到移民人数会大幅减少到10%以下。# D, F7 v) i! N9 @( Z- Q
  许行曾协助一对原在浙江外贸部门工作的夫妇移民加拿大,他们离开外贸单位后自己开公司做生意,年收入三、四十万美元。由于有感大陆政策经常变化,缺乏安全 感,夫妇俩决定移民加拿大。但抵加后,发现理想与现实有很大差距,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最后决定放弃好不容易到手的“枫叶卡”,重回故乡发展。( _0 S' L6 P  P3 s
  许行认识的另一位朋友,在大陆从事电力机械专业,生活环境相当不错,抵加后长时间处在失业状态,平时只能为别人割草维生。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得不暂时委屈自己。
2 \! H" t/ E0 {& a- F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 P. M: b7 d/ n# L) k. h  两年前自温哥华回流中国广州的陈莉,1992年大学商科毕业后,分配在广州一家金融机构工作,负责审批商业贷款。" [; u1 P  e4 c; Z6 Q# u5 P
  陈莉说,当时能在金融机关工作,而且是一个十分“吃香”的职位,工作舒服,薪水待遇好,还经常有人欲巴结讨好她拉关系。这对于一个年轻女孩来说,令人羡慕,而她的工作能力和表现,备受上司肯定,经常委以重任。6 M, M$ u7 k! b+ W; e  i3 }
  这样她一做就是七年,但每天日复一日的工作、复杂的人事关系及按部就班的晋升制度,对于有事业心的陈莉来说,“已经越来越感到枯燥乏味及难以接受,总幻想能够有更广阔的天地和更丰富的生活去经历。移民加拿大便是在那时的环境下做出的义无反顾的抉择”。
2 o$ C( w8 d! b  移民的决定,对当时的陈莉来说,就像一剂兴奋剂,感觉到的只是移民后的美好前途及舒适生活的享受,就像一句着名歌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于移民的真正 含义和需要面对的困难,完全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致她才踏足加拿大,还未领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就已充分体会到“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 O7 E8 h8 X/ \; b7 N& @: Y  当时所有移民加拿大的讲座,向陈莉等人讲述的只是加拿大完美的福利待遇、幽美的环境和安居乐业的蓝图,无论她本人,还是她的父母亲友,当时的感觉非常好,都相信“加拿大是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家”的宣传。) {+ G+ G1 {  J9 s3 c" G
  唯一反对陈莉移民的是她的前夫,“他是一名心脏科医生,我的移民选择,对于他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因为我们的职业,在中国的环境下,算是生活得很不错了,而 且移民官在面谈时,也跟他说明,他的专业在加拿大是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为此,我们为移民的事情一直争论不休,再加上其他一些分歧,1999年,当我踏上加 拿大领土半年后,我们分手了。”
3 q* e/ g$ F: o- b) }. N  陈莉移民加拿大时已经怀孕四个月,父母为了更好的照顾她,安排她住在朋友家。“他们对我的帮助,直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虽然大家同住一个屋檐下,生活中难 免有些磨擦及不快,但我认为,如果有人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那是一辈子都应该记得的”。由此她体会到新移民初抵异地,亟需别人帮助,她说以后也 会帮助比她迟来的新移民。3 h+ Q9 X* ~/ j/ {
  但她面对新生活的兴奋,很快在现实生活中消失殆尽。她说: “刚到加拿大,感觉不是很强烈,也没有想像中那么好,同我在国内的设想有很大差异。周围的风景虽然很漂亮,但生活太平淡,每天按部就班,就像我在国内的工 作一样,甚至觉得更乏味。我觉得如果是一家人在加拿大生活,会很幸福,但如果单枪匹马在加拿大打拚,就会觉得很辛苦。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人与人之间不会 有太多的交流,每个人都为生活奔波,无论工作及生活的压力,都比国内更大,而且不一定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 \. X3 R3 F8 i9 y7 `5 {4 j6 b
  陈莉当时觉得自己在人生战场上如同换了一个角色,在广州虽然工作乏味,但毕竟受上司赏识和同事呵护,有精神寄托及稳定收入。但到加拿大后,才发现在这里找一份好工作不容易,极度缺乏安全感。她曾经去应征餐馆侍应,但都以她没有经验而拒绝,令她的自尊、自信大受损害。
% Q9 s9 I# S/ U: q8 Y: Z8 o  “那时的感觉就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没有用的人,产生很深的挫折感,好像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情绪很敏感,别人稍微说些不入耳的话,都认为别人在讽刺自己,总之感觉非常不好。为此我哭了很多次,非常痛苦。”/ ?6 S' k% K: r0 c1 q+ N! E
  后来她调整情绪,认定入籍后回大陆发展。考虑到回去需要重新找工作,应该拿到比出国前更好的学历,回去才有市场。她决定继续攻读学位,为了全力以赴,在女儿1岁半时,将女儿送回大陆,独自在加拿大奋斗。
: F: x$ W  H1 }5 H6 g4 V, m4 p  她说,女儿是她的骨肉至爱,将女儿送回去对她来说是十分痛苦和无奈的选择,“但加拿大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国家,不像在国内,周围都有亲戚和朋友可以帮你,在加拿大要完全靠自己。既然选择了改变,就要适应环境而生存,一定要将心态调整过来,重新开始。”
2 g2 o6 S" C5 h) i8 e- [+ q  陈莉2001年获美国纽约理工大学设在温哥华的分校录取,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为了节省父母的费用,她坚持一边打工,一边工作,个中辛苦不足为外人道, 有时想念女儿,常常偷偷哭。“特别是有一份工作是要在早上5时起床,一直工作到下午2时,晚上6时又要去上课,时间非常紧张,长期睡眠不足”。期间许许多 多的困难,她都挺过来了,2003年5月顺利拿到学位。她说重返校园最大的收获,是找回了自尊及明确了今后的人生目标。( g  J/ f( B  n: x" J" ]  E# j  _
  拿到学位后,她归心如箭,一来惦念留在广州的女儿,二来希望回大陆有更好的发展。回流后很顺利先后找到两份工作,第一份是一家外资企业的财务总监,后来再获一家美国投资银行中国分公司聘为财务顾问,工作胜任愉快,收入折算加币不但比加拿大多,而且不用付重税。
6 e: S' f3 I+ p9 e& O7 ^! {  陈莉说,加拿大是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职业无贵贱之分,人最难过的是自己这一关,不管你在餐馆打工还是专业人士,社会不会给你压力,关键是自己如何对待。 她强调移民加拿大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下一代。以前在国内做得好不好都一个样,缺乏动力和自觉性。在加拿大做任何工作都有压力,老板要求也高。回 流后,她将“加拿大精神”带回大陆,自己推动自己,自己给自己压力。: r' ]' ^0 D3 K  n5 Q
  中国人素有坚韧的美德,大部分人在国外经历一段时间的艰辛考验后,都能浴火重生。尽管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陈莉没有后悔当初移民加拿大的决定。“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属于自己”。
3 g2 U1 \& t5 A( a+ P  陈莉说,加拿大是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职业无贵贱之分,人最难过的是自己这一关,不管你在餐馆打工还是专业人士,社会不会给你压力,关键是自己如何对待。 她强调移民加拿大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下一代。以前在国内做得好不好都一个样,缺乏动力和自觉性。在加拿大做任何工作都有压力,老板要求也高。回 流后,她将“加拿大精神”带回大陆,自己推动自己,自己给自己压力。! S: B" I8 S# A; ^9 ^3 R2 r  U
  中国人素有坚韧的美德,大部分人在国外经历一段时间的艰辛考验后,都能浴火重生。尽管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陈莉没有后悔当初移民加拿大的决定。“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属于自己”。$ e' l6 O; [% k

0 v- Y; u+ p9 S! j; L, i9 g8 A
作者: 东风    时间: 2015-5-30 02:49
移民故事:中国老师移民温哥华创业开补习学校' m" X" B9 E8 `2 Q3 O

+ q) `2 g0 {1 l+ d& O沉琰(Nina Shen )是英文翻译学硕士,移民前在中国做大学英文教师,2001年来加拿大后,与丈夫张一冰开了针对报考美国名校学生的英文补习学校。2009年后,丈夫回流到中国开分校,她就独自扛起了学校的教学,还要带两个年幼的孩子。
) O: ~+ O+ j. R! C
: ^" \: N1 k' I: x# O - u! Z0 Z( U% n* x* Y" I5 j

4 x+ B9 b/ j# B8 H$ w据加拿大都市报报道,温哥华的水土似乎很适合女人生存,女人往往很快地适应这片土地,安居乐业,享受生活,发挥才能。虽然有些女人在家做专职主妇,相夫教子,但大多数女人,还是做职业妇女,与男人一起,或者独自撑起家庭的一片天。对于职业妇女来说,平衡工作和生活,可谓不可或缺的功课。  k+ j; ]# a* u, W7 H0 h
天平的一头是家庭,另一头是工作。为了家庭需要去工作,但工作的繁重,往往会影响生活质量,侵吞了与家人共度的时光。在工作、家庭之间找到平衡,就像在平衡木上跳舞,需要很好的协调能力,或许还不得不放弃一些梦想。3 R9 Y) c( Q4 l& m- s+ S2 |" q
沉琰(Nina Shen )是英文翻译学硕士,移民([url=]微博[/url])前在中国做大学英文教师,2001年来加拿大后,与丈夫张一冰开了针对报考美国名校学生的英文补习学校。2009年后,丈夫回流到中国开分校,她就独自扛起了学校的教学,还要带两个年幼的孩子。
# E0 D* e; t& |, L7 _多年前与丈夫谈恋爱的时候,流行舒婷的诗《致橡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沉琰很向往那种“彷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的爱情。没想到,自己真的成了坚强独立的木棉,倔强地生长在太平洋的这边,向彼岸的橡树默默地致意。0 {: b" X) z% J
小女人边带孩子边管学校  D6 n4 f3 e8 {$ [1 _
他们当时是从做家教开始的,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攒下了很好的资源和口碑。教过GMAT、GRE、TOEFL、LPI,但最终目标锁定在SAT上,现在许多学生都已大学毕业了。学校专门辅导学生SAT,并帮助孩子申请美国重点大学。
: n' j( o$ {0 f6 Z. D张一冰希望用在加拿大的一些成功经验,去帮助在中国大陆的孩子,终于2009年下决心回中国去办学。2009年成立上海中国总部,2011年深圳分公司成立,2012年成立杭州分公司。他们在国内的营业面积比温哥华大很多,但是分支机构再多,温哥华“火种”地位还是不能动摇的。
0 O5 G8 u0 p+ W9 a* @+ K. D# B丈夫的精力放在中国学校,沉琰就肩负起温哥华分点的教学。刚刚全盘接手公司时,沉琰非常害怕。0 i0 K% V6 w' H( ]5 u2 [0 |$ y# ~
首先是身后一直在作为支柱的丈夫回国了,家庭和公司两个重担都落在自己身上。一直小鸟依人,现在要单飞,还要带两只小小鸟,很是惶恐。学开车出几个车祸、孩子生病、学生减少,压力山大。
& K# S0 H; _0 R# b6 k& E她说,倘若没有孩子在身边,这个开端也许会顺畅很多。一开始,没有办法把孩子留在家里,便带孩子去公司上班。两个办公室,一边是她声嘶力竭地讲解SAT的各种文法规则,一边是自己的孩子在拉让人不忍卒听的小提琴。中间课间休息只有15分钟,她几乎是像猪八戒一样把带的饭倒入口中,然后揩揩嘴就又继续讲课了。% U. `8 G& }6 l6 `, `4 i1 t
后来孩子们抗议说办公室特别不好,沉琰于是到处找人看能不能托儿出去。但是大家的回答都是:你家孩子可以自己在家里了。作为一个母亲,留孩子在家其实是一个心理槛。她必须克服心理泛滥的内疚感。孩子们开始自己在家里过周末,会在附近的街区活动中心去借书,随着孩子在家的次数多起来,她心理也能接受了,不再百爪挠心。两个女儿学会了对自己负责,这倒是个意外的收获。; L+ p5 Y+ G! j
沉琰接手学校后三年,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也很有成绩。培养过的学生进入的名校有:普林斯顿、斯坦福、宾州、哥伦比亚、康奈尔、加州伯克利,等等。2010到2011年度,沉琰在温哥华所做的申请个案是15个,其中13个都被美国排名前35的大学录取。2011到2012年度,申请个案是13个,全部都被美国排名前35的大学录取。
4 X) d2 ~6 T0 m1 i2 G( l十几年来,她一直跟9到12年级的学生打交道,所以很熟悉他们的心理特征,非常喜欢也很习惯与学生打成一片。SAT学习也许是孩子们人生中最难的考试,学得很辛苦,考过的孩子都有一种“死去活来”、“化蛹成蝶”的感觉,她力求给孩子们创造一种快乐、快节奏的学习环境。
4 L; B) v0 L" H& s3 v! v! g. M太空家庭的准单亲妈妈4 z( D6 S8 [1 d) y0 T( n+ c
回首往事,沉琰发现自己其实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而且还没有回头路。她说:“我是特殊城市中的特殊妈妈。”  h/ a: X9 y+ ^. N6 e
她说,之所以说温哥华是个特殊的城市,因为这个城市有太多伟大的女人们,在默默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在男人缺位的世界里,培养着孩子。她作为一份子,也在品味着作为“准单亲家庭”的各种辛酸。和家长之间,可以说是心心相通,特别能理解对方的难处与苦恼。- M: [1 j: p" X5 ^9 C0 D, Y
在她看来,千万豪宅也好,小公寓也好,上班的也好,不上班的也好,都有共同的和各自的烦恼。但孩子带来的压力其实成熟了一个女人,也成就了一个女人。她见到的很多台湾妈妈和潮汕妈妈都特别能烧一手好菜,让人很羡慕她们笃笃定定料理家务的能力。她却是那种不愿意完全放弃事业的女人。% u  l. @5 a3 u  u$ N2 X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沉琰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在生儿育女那几年,尽量让孩子可以得到最多的母爱。从2001年移民到加拿大,一直到2009年丈夫回国,她一直都没有考驾驶执照。每天工作之余,手持录像机,记录下孩子的一个个萌的时刻。做妈妈,就是这么快乐。孩子大些后,她把重心重新回到工作,让自己充实,也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这一切都不是事先规划,而是顺势而为。
/ Z2 P0 c/ r' ^' Z/ r! c0 P曾经在家做过全职妈妈,她体味过相对安逸但也无聊的生活,因此,哪怕现在再累再苦,也决然不想退回到以往的状态。5 R/ x9 Q4 w7 V5 l
她分析自己,做一个工作的妈妈,虽然有因为丈夫回流的客观原因,也有早已潜伏在内心深处的主观因素。“我是谁?”这个永恆的问题一直盘旋在她的潜意识里,督促她不要太安逸。她说,关于“我是谁 ”,说到底,是对人生的一个定位。她说:“我会给两个回答。我是一个妈妈,也是一个老师。这两个身份的交迭中,我有特殊的价值。”
4 L+ Z" Q3 _0 m) Q' ]3 e+ ]以往不工作时,经济上先生并不限制,但是总觉得自己没有收入,便也自觉地能不买就不买。现在工作上虽然导致自己没有那么多的闲暇时光,但经济上有了比较大的自由度了。虽然还是延续了以往节约的习惯,但逛街时感受更好些。她很享受目前的工作状态,喜欢这份工作。沉琰喜欢跟这些十五六岁、十七八岁的小孩打交道。他们纯真又复杂,认真又懒惰。 在他们身上,她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 q8 z8 @0 T' N3 K& g忙碌生活中的小遗憾
) Z+ c, n. C) U) g# X" @- p像很多职业妇女一样,沉琰家务上比较马虎,不精益求精。所以,做家庭煮妇若干年,拿手菜基本为零。这导致家里孩子在外面吃饭非常习惯,也很能接受各种味道。十几年下来,她只有烤牛仔骨做得味道还不错。她说,感谢韩国人!他们的牛仔骨烧烤酱实在是太好用了!还要感谢大统华,他们提供的各种面包熟食都是我们孩子熟悉的“家”的味道。. I5 I4 D: B6 ^7 a, m
  & W  [5 [9 P' K! L' i
孩子们上兴趣班她一直接送。游泳、滑冰等一直是接送的,但是钢琴等私人辅导的课今年开始可以让老大带老二走去,因此心理感觉轻松不少。孩子们学习她基本不辅导,但是提供一些建议。她说,孩子们与爸爸靠电话和微信沟通,沟通肯定是不如在身边的那么好,但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当的。
' j+ c7 A* k/ q0 h/ w谈到现在生活状态,沉琰说,“全年无休”会比较贴切。平时在温哥华上课还算正常。假期回到中国,在其他分点会忙到受不了,几乎没有时间休息。目前国内公司已经启动三个大城市,上海、深圳、杭州。她已经连续两个暑假都在国内忙着教学和申请美国大学创意工作。+ `' W# b6 Z7 u
沉琰最愧疚的是,在孩子们心里,“旅游” 就是每年的夏天回中国,然后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一点上她没有办法补救。 这是做补习这一行的“硬伤”,也是她暂时最介意的地方。“旅游这一课,只有让她们长大后自己去补了。”沉琰说。9 I9 x7 ^4 v  i- p- ], l
& K& D! v# h8 H7 ^6 o% w
& E- Y. H( x( |: L! x

作者: 东风    时间: 2015-5-30 02:50
另一篇:在加拿大第一次学开飞机
! }( ?7 `+ t- u" Q+ G+ j+ X/ X8 z) e" N$ x2 i
“既然来到加拿大,就要尝试加拿大的生活。”十年前一位台湾移友的名言成了我在温哥华生活的座右铭。尽量尝试那些在国内做不了的事,是我一直的心愿。去年这个时候曾咨询过飞行驾校,因为离家距离太远而搁置。今年搬家后偶然发现那家飞行学校仅距家三分钟车程,便毫不犹豫的报了名。
8 K  v4 U7 ]4 \  g9 h+ {& a8 p; \- G+ ]
“既然来到加拿大,就要尝试加拿大的生活。”十年前一位台湾移友的名言成了我在温哥华生活的座右铭。尽量尝试那些在国内做不了的事,是我一直的心愿。去年这个时候曾咨询过飞行驾校,因为离家距离太远而搁置。今年搬家后偶然发现那家飞行学校仅距家三分钟车程,便毫不犹豫的报了名。
& i# Q' ?1 N# \9 c# a- C说是“毫不犹豫”,其实有些吹牛。第一次到现场咨询时,被那些飞机吓了一跳。本来以为是那种小型飞机,哪知就是只有两个座位的螺旋桨飞机,看起来相当简陋。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感就会质疑飞机的安全性。不过教练的神态自若和丰富经验则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用他的原话说“Flying is not scary at all.”  / i# y- u7 P3 I, }1 M' E: z
开飞机(指非商业飞行),其实并没什么特殊要求。凡是能开汽车大概理论上就可以学习飞行。共学习8次理论课程,15次与教练共飞,2次单独飞行,通过三次考试,就可以申请飞行驾照了。- a" h9 S- B6 {( A& X, A. z! i- x2 D9 r
第一次飞行有些一波三折,本来预约的两次皆因天气原因而取消。上周日赶上一个好天气,终于实现了开飞机的梦想。教练是个加拿大小伙子,只有24岁,但驾龄也达8年,从事兼职教练2年时间,飞行时间总计高达2000小时。目前是BCIT机械系学生。飞行教练年轻,可飞机确是爷爷辈。原本上天的那架新飞机还在检修,临时使用的这架1943年出厂,比我父亲还年长。当然教练说零件早都更换过,不过其外观确实够老的。 & i4 w2 w% ~* S' Q  j. c" f4 p
飞机跑道就是草地,大约200米距离。因为起飞和降落都需要迎风而行,所以教练将飞机掉了个头。和开车U TURN不同,教练拎着飞机尾部的一个扶手将飞机提了起来,就这样手动掉了个头。我看着直惊讶,上去试了试才发现飞机确实很轻。 & U7 j: {6 C* K! o8 I+ Q0 J6 \
爬上飞机后,处女航就算正式开始了。说实话,驾驶舱一点也不舒适,空间狭窄仅够两个人挤在里面,比轿车的正副驾驶要小得多。舒适感虽然不强,开飞机的兴奋和新鲜感让我的肾上腺激素猛增,教练的轻松自若也让我紧张的心情有一些缓解。教练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飞机上的仪表盘和操纵杆及脚踏,说第一次飞行只是找找感觉,不需要做太多深入了解。) L5 w% S* u- d( j1 q4 ]/ P
发动机开启前,教练叮嘱我戴上了耳机。耳机不光用于通讯,也为了防噪。如果不带耳机,发动机的巨响听时间长了足以致聋。教练例行检查了仪表盘和通讯设备,与地面人员做了起飞前确认。由于飞机小,助飞距离很短就离开了地面,没几分钟时间便爬上了2000英尺高空。由于处在机头位置,视野开阔,这样的感觉和乘坐商业飞机完全不同,简直妙不可言。
% H  N  H" s3 O待飞机飞行平稳后,教练对我说“Now you can try it”。虽然飞行前教练已告知第一天就可以由学员操控飞机,心里多少有所准备,然而手心还是不由自主开始冒汗起来。毕竟这是在天上,不是在陆地。小心翼翼地拿着操纵杆后,飞机却很快失去平衡,先是向左倾斜,接着有下坠的趋势,我的心跳顿时加快,紧张得好像飞机要失事。虽然我已吓得草容失色,教练在旁则毫不在意,只见他将操纵杆轻轻往上一抬,接着往右稍稍一摆,飞机迅速恢复平稳运行。他安慰我每个人第一次飞都会紧张,很正常。驾驶时只需轻轻操纵,飞机就会正常飞行。  
6 D- Z9 j3 j- j" R! {  k# \- r6 `教练随便指了指前面一个方位,说先往前面那条河飞。虽然我心跳依旧很快,神情同样紧张,不过动作却尽量轻柔,在我的操控下飞机略有些摇晃地朝着目的地驶去。在教练的不断鼓励下我的自信心慢慢增强,随之紧张情绪也舒缓很多。这条河是温哥华的Fraser River(菲沙河)在Langley和Delta的一段,从空中俯瞰,河面并不宽,有些曲折。由于天气格外晴朗,尽管气温仍低,河面上已能够看到有几艘游艇在游玩了。 2 B3 X* ]; U. ~
飞至离河面不远的上空,教练说掉头转向。在他的指挥下,我操控飞机做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运行得相对平稳,自我感觉第一次飞行有些渐入佳境。不经意间我们在Delta上空飞行,时速约200公里/小时,由于没有参照物,对速度快慢并不敏感。往下看,居然是一片片大房子,家家户户有游泳池,而且是大尺寸那种。不由想起朋友一句名言,“在温哥华住,想蜗居都难”。
# x5 q" L( s3 U9 x5 ^在空中盘旋了一阵,开始和教练闲聊。原来16岁就学习飞行的他是受了父亲的影响,而父亲也并非职业飞行员,同样是业余爱好。数十年前普通加拿大人就能以开飞机为业余爱好,看来在休闲娱乐上中国人还需要迎头赶上。
' C2 d& S# D. Y( s' V0 ?% r! O+ G在2000尺上空飞行,可以近距离看到温哥华的山景海景。 由于手持飞机操纵杆,感觉似乎在几分钟内就可飞抵温哥华Grouse Mountain和白石海岸。由于山间天气变化异常,需要飞行员积累一定的气象常识和飞行经验。教练说需飞行过几次之后,才可以前往Grouse Mountain或者美国的Mountain Baker,从垂直上空领略一下雪山美景。: p6 ~8 m9 J3 B" F7 x
不能飞往雪山探险,无敌海景则近在眼前,从高空看白石海岸更是美不胜收。想象如果能够哪天可以飞在空中看太阳从海平面上缓缓消失,景色应该让人陶醉。 * V; y+ n: ~: n( `9 y0 M
时间过得很快,人还在极度兴奋中,而首飞的四十分钟却悄然过去。直到教练提醒我才意识到该降落了。教练一句“I have control”,飞机回到了教练的操控。飞机减速下降并不需要类似汽车刹车装置,只需将供油器的供油量减少,发动机转速降低,飞行速度下降,飞机也就自然开始下降了。下降期间并不好受,两耳明显感觉气压失衡,兴奋感变成了头晕。然而有趣的是,在约400尺上空,飞机经过一片池塘,教练提醒我说今后飞行必须绕着池塘飞,不能直接穿过。原因是池塘的鸭子不喜欢噪音,所以政府做出如此规定。呵呵,看来加拿大的动物保护还真够细致的。; w  e, y2 |  y) ~. m! O! c
很快飞机便平稳安全降落。首飞虽然毫无惊险,我内心依然庆祝平安归来。 教练对我的评价不错,认为我的处女航很成功。回到小房间,在教练的指导下,我在自己的个人飞行册上做了第一次记录。记录很简单,飞行时间,飞机类型,然而重要的是在PILOT一栏中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从现在开始,我可以称之自己为准飞行员了。飞行记录的一小笔,却是我人生记录中的一大笔。
9 Q3 _& ]: W$ w

作者: 东风    时间: 2015-5-30 02:53
另一篇:加拿大移民温哥华登陆散记
1 P' C3 Q6 `0 a9 x2 T
- `: E9 }& p- p( j7 ^

" p$ }7 C6 a( E0 y( {) a& U移居加拿大是大家共同的梦想,申办历程漫长,甘苦自知。 成功登陆,亦不过是新生活的开始,还要面对语言、文化、学校、工作、房子、车子等等的未知。正如是否移民一样,最后做出的决定,其实就是你所选择的生活。6 ~& o7 \' Z- S+ _3 S
  登陆温哥华已半月有余,进程还算顺利,房车校等大头都基本安排停当。终于下决心写点文字,聊做记录,并与大家分享登陆的见闻和感受。' L+ a; r) j$ ?6 L/ S
0 y$ Q) A: n- U  N$ B3 e& D+ ^6 |
+ _) B0 q5 n9 m# v" c
  一、行前准备" a9 Z3 J5 y7 }8 a2 V4 M. ^

' Y- n) ~0 S2 }# k

4 o' u# L- }: P, W# x  行前数月逐步准备好各种文件,行前一月开始准备装箱。无非是些衣帽鞋被厨卫药品等等,唯一可能跟大家不同的是带了些汽车用品比如自动充气泵、工具箱、行车记录仪。到了后感觉基本没有太大缺憾。每人两件158箱加一小箱和背囊,整理的过程就是个不断选择和舍弃的过程。' }9 w' T5 b. p% O6 V
- q  P6 v3 Q! W0 l* ?. d

7 a  ^7 Z  b! q3 T( f  J  虽然是一次就长登 ,但因为儿子过来就高二了,所以也没有离乡别井长期抗战的感觉,权当海外度假两年,住下后再慢慢感受和体会当地生活,如果喜欢自然留下。
0 q5 X3 l$ Q, ~  q, e5 _2 r
4 F# W  B5 w9 ?; m
$ x2 [. D2 [" P0 [( I+ j
  tips:如果孩子小,来了准备常住,确实要好好打包行李,多的话选择海运。否则只要充分利用行李额度带些刚下地的生活必需品即可。这里大部分东西都可以买到,价格不会比国内高太多,除了纺织品和文具。! K- ]# W0 i: `3 t1 R

- i( Y, R2 W; p7 ?2 o4 b

$ V* V4 e1 ]6 w! k6 }# s  二、入关过程/ Z" O; {* ~+ w7 k: l) _

6 d& p" U3 P# `' i. x! S

5 Q4 _# E  k, k! |" {9 v5 m- p1 q  很多大虾如@夜蓝山@wayne_z@淡定从容等的帖子都有详细记录,可参考。8 n9 A+ s3 ?' G1 d. T8 ?
- [! Z6 D  ~% a+ c

* Y7 m3 v; m6 O" |! n  移民入关是单独排队,10-20分钟可过,之前飞机上填的表会盖个章。之后去取行李,手推车随便用。然后进移民厅,有专人(各种语言)预接待,给排号纸和新移民手册之类。然后排30-50分钟面谈。( P; g, c8 _, Z7 E2 M

0 K; g' `  i6 P

  u& r8 ~: c$ z/ G  |2 @  面谈的过程完全不复杂,准备好护照登陆纸即可。无需CSQ。无非是核对资料、确认收枫叶卡地址,再问些几个小孩、有没有来过加拿大等等,然后就welcome to canada啦。
, F, Q' f9 X) Q1 S! q. s4 ^: z9 q% J$ E9 v1 a( I

1 W, L" {6 q( j9 y  ~! m; g  出来后过海关,交了飞机上填的表就可以出去了。这时问了句我Goods to follow表咋办,结果被指到右面大厅。进去一看,都是开箱检查的,心里不免咯噔。其实没事儿,官员态度不错,拿了我们准备的表去复印盖章签名。结束,入关。5 ~( {! E& W2 z( [/ r" Z

# E  C& }+ T; p6 E7 m" B
& D& }$ `0 f( Y
  tips:入关过程无需紧张,能简单英文对话即可。什么CSQ、机票、酒店啥的没人问(当然有备无患最好)。如果准备日后长期居住,Goods to follow表应该认真准备,家具家电珠宝(老外甚至有人登记汽车)等各种日后可能搬来的值钱物什都可列入。
2 u* B) Y5 n  i$ ^- K, w$ |$ i# N
- Q3 z% d1 Z+ m

" g' i  \' t1 [. z9 e  三、第一周:择校
9 f8 B/ y4 y# t/ A
0 l4 b: B% P4 r3 X

! Q6 o! i* s$ K4 S  下地前几天都有朋友接待,感谢丁总、阿莲、Jungle和葛老师。倒了时差、尝了美食,还把西、北温、列治文、本拿比和白石的学校和房子做了一遍考察。其中第三天去白石就顺便进了米国,把米国入境卡(i94)办好,半年内进出会很方便。朋友戏称史上最快进米国的新移民。
& R/ r. T4 [2 a# U5 M
- X& V$ o& c- j

) i4 f. o3 F8 T9 D  G% `4 x& Y  然后租车三天四处巡视,第六天把车子买好。卡宴、陆虎、X5啥的看了一圈,最后都因为后备箱不够大而放弃。买了海外版的Honda Odyssey,可坐8人之余还可以再放四个球包,非常适合跟家人朋友旅行和打球。
, j& }  t& b; W
( a  c! f4 r8 l, _. u
, v* m% {( n6 H/ E: M1 w$ F- z
  因为之前做了不少功课,再加上实地考察和当地的朋友验证,本着先学校后房子、生活方便舒适、兼顾性价比的原则,很快就定下了白石:环境好、气候好、房价适中、华人少。
2 M) N. s# H: y9 h) @% a
& P, A5 [/ p8 d

& Z( h9 n- a5 A- z. E, @: L) i8 ]  来之前我们就想好了选学校的标准:公立、排名相对靠前(网上可查到)、华人较少(看ESL比例及实地听人介绍),所以白石的三所好高中里Earl Marriot 比较适合。运气不错,实地去看时发现这里刚好有summer school (一般假期一个地区会有一所学校开summer school,面对整个区的学生)。咨询下来,要先注册学校,再报名暑期班。& t0 j1 Q% Z( Z( Y) _  ]" ^

; h; S/ R  O' Q# T& d

# r# h% y) P3 `- U5 t8 @  于是,不再犹豫,找房租房,有了租房合同立即回头到学校注册,挤进已经开课一周的暑期班。这种班是教育局免费开的,给需要补课的学生以及想提前修课的学生。上下午各三个小时,一个月时间修完一门功课,考试通过有正式学分。儿子本来报了两门,后老师建议刚来可以轻松些就报了一门Foundation of Maths,结果上了一堂课给老师“踢”了出来,说这对你太简单了,推荐改上Pre-calculus。貌似还不难,几次测验满分。今天已经期中考试,据小子说无出一二。7 D, F# F8 ?( x
4 F* \3 X3 h" x% ]# N" p# g. w: h% J1 a
% {8 v" s, H$ \
  Tips:大部分人移民孩子的因素占了多半,所以学校选择很重要。来之前我们儿子已经读了BC省在上海的海外分校,所以过来能无缝链接。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来之前尽量要学好英语,否则会浪费不少时间在ESL上。能先上前述的国际学校可能更好。公校私校我们没有太多比较,不便评价,但一些朋友和老外的话我们是认可的:这里的公立学校差距不会那么大,如果孩子努力,在哪里他都能读好的。# p! ~( ]) }. u% Q9 _

+ U5 I4 X4 [* g% J! T/ e

9 t; w0 t! u* Y$ z% g/ ]7 x  学校注册理论上要先去教育局测试,然后根据住所选定学校(各个区规定稍有不同)。理论上学区里移民的孩子都要接收,但也可能有名额的限制和选课程的限制。如果是租房,除了合同(这个从网上可以下载,所以学校很难证实真实性)外,还须有你在此地址的证明,比如电话、保险帐单等等(我们因为买车时留了同样的地址,所以当天就顺利完成了注册)& d" p7 a" D% h% W  H
% i$ G% P4 u; ?/ d/ _
; v7 @# a8 N% B; \% A
  四、第二周:买房6 [' g; J/ p- i- C$ V
0 T! ?4 ~! w2 u: t% w) u' H

+ R) D9 L! ]' }  总体说温哥华的房价不低,不过从北上广来的童子应该都能接受。而且属于真正全装修,性价比比国内就高多了。当然,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买房其实没有租房合算。所以我们最早的打算是先租半年,好好体会和比较一下再决定是否买房,买house还是apartment。
; s& p! |- Z% Q- b, f
) h" Y: l0 O0 w$ I

6 J$ G, a2 f$ o; w- k  结果计划不如变化快。因为定了学校目标就必须在学区内租房或买房,所以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先租了一层house住下。这里要感谢房东Cocoa女士,很仗义地帮我们先签了租房合同让我们顺利注册。她的房子本来刚好跟国内还没来的一个家庭签好了合约,我们则正好用上了他们来之前的一个月空档。
# X/ A6 L" {# }2 x
. f6 r. O( |9 i5 e9 }$ `

1 X! T8 l# s* T; m0 O5 ^  几天下来,我们对学校、社区和环境相当满意。而且也听当地的朋友说很多人逐步因为房价和气候转来白石,所以决定不再观望,直接买房。) N2 ~( @/ |& I1 `- l

8 N, s3 k1 W$ ~' W5 M9 g
5 w) e3 g. K% E5 x4 G+ _
  市面上on sale的房源其实很多,眼花缭乱。House从50-400w都有,apartment从30-100也选择很多。House通常很大,打理不易(一家人都懒
8 c" u) w7 O$ C$ D% `9 b
! l/ s& W- R4 w9 Q4 C; C* Y

& `8 n, i1 O4 @  O% @9 W  ),而且相对投入也大,故一致决定先买apartment。看了两天,很快相中白石市中心的新地标大厦,新盘,离校近,生活方便,促销价,还有,无敌海景。' [1 U- N" y8 ^- U; R. U

1 w/ `. Z3 \2 E! R# }% `
; W1 {& t3 R0 }. p! `" s. S, S+ C
  剩下的就是找买方经纪帮忙砍价和下offer,三两个来回,侃到心理价位多加一个车位,拿下!目前正在银行贷款和律师办手续阶段,如无意外,月底前可搬进新居。房子总价不高,做贷款主要为了积累信用及日后可能开公司抵消部分利息。0 `. \0 H( k& K! s- O) P" a8 A
' p' k3 N7 ]* V% N# I' }

; Q0 @) f- P( _, I/ g4 k/ c  Tips:其实不管买车还是买房,银行都可以贷款。问题是新移民不容易拿到。我们是未雨绸缪,早在国内汇丰开户(包括加拿大的户口)并转来部分款项,所以申请信用卡和贷款都很顺利。顺带一句,一年期利率才2.5%,不借白不借啊: i) k+ R5 P# @7 n" {

8 e8 N! E- n( k2 }

8 v- s% V; v0 |* }1 w  五、体会篇' R4 \6 H2 r: c7 K" B$ i/ ^0 s- ?

% L( c1 q1 d$ j4 y" t# k1 H" V
. s) Z" a; ]. ?
  1、加拿大的确是移民的好地方,舒适、漂亮、秩序。温哥华不愧最宜人居城市之一。
7 Y0 a& X7 a! R7 o% c* N6 y
7 R5 ~" ~% y1 m' K) q" k

7 @2 u9 L6 }% A0 Q# ?  2、温哥华实际上很大,由不同“城市”组成(我前面还是习惯性称为各个区)。每个城市各有特色,各人自可根据喜好选择。! i2 J8 t0 W( {1 ^$ y: G* {
. Q* p/ [" {3 }( f

8 a' C! O$ U8 n4 C% z# p  3、温哥华的生活成本比上海还是高一些。房、车相对便宜,可保险、通讯、食品、汽油等等还是贵不少。如果没有国内收入来源或在当地找到工作,长期下来压力不小。
1 [$ \  p' S+ T/ T$ z# O; u& S% |- P7 o; c6 X

. s+ ^' i$ S- k# p- q' D$ [; y  4、国内驾照可以先用半年。驾驶规则合理但跟国内很多习惯不同。) b% b4 N5 J. g1 B6 l' ?6 ]6 v
3 Y' ?5 W5 x+ D% r

3 K$ B- D+ r& {# [3 w! p  5、垃圾分类很科学也很复杂,需要学习也必须遵守。' n$ ~, ~0 H  {0 F+ m9 w1 t

( I1 O" F- ]: x) i5 E

+ S1 i" g6 A- J$ l9 j/ e* [: Q& q  6、移居对家庭是大事,宜多做功课早做计划。更重要的是夫妻齐心,互相理解和支持,否则面对太多的选择和压力容易产生矛盾。# `& _8 Y3 o) ~4 U
8 I& ]% _. p+ r- D) l7 r! i
0 e9 f, y$ d& W: G" W
  7、文化理念和生活习俗还是有不小差异的,只能入乡随俗,随遇而安。很多事情还需自力更生。
4 o* E; m$ [- ~3 L: J% f4 Q! h) O
" a! ~2 C: B5 @- }/ [
  8、英文非常重要,还是先做好准备吧。- J( u- c  F+ `, S7 D  O

, e1 p+ r7 K% f4 d; j

* _3 X# P6 o6 E' Z7 J" q3 m  至此,落地两周,诸事停当。貌似效率不低。其实,关键是明白自己需要什么,随心而至,简单选择。
: w$ e: P4 {) b+ X* n0 a) a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