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K' b! p5 V+ @8 h( p3 Y& R+ P保拉·雷戈(Paula Rego),生于1935年,葡萄牙,著名的画家。
Q" N/ l- v$ V: h, ~' F3 A5 c+ _, c保拉·雷戈出生在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她的父亲是一位电子工程师,在一家很大的公司工作,这样,使得保拉·雷戈有了一个很舒适的童年生活。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在当地也是处于上流社会的。但是,在1936年,保拉·雷戈的父亲被调到了英国的分部去工作,这使得她的家庭发生了改变,家里留下了保拉·雷戈,由她的奶奶照顾,直到4岁。从小,保拉·雷戈的奶奶就给她讲很多的神话传说。这对小小年纪的保拉·雷戈来说,奶奶口中的这个世界似乎是神秘的,有着很多的想象的空间,这些都在她的童年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潜移默化中,反映在了她后来的作品中。可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奶奶对保拉·雷戈的艺术成就有着启蒙的作用。风格上也能看出受到了奶奶的影响。这些神话传说不自觉的都体现在了保拉·雷戈的作品中,她大都通过描述这些神话传说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甚至是少女的细腻的感情。这样也使得她的风格上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她也影响了很多的画家。+ l% B' [# Q; s% }# f
1 F5 L) U7 C/ H/ i- O: C
# ~; T: X/ O3 `$ [ y* i

" w6 c) Y' S: Y) L. J & k$ e6 j4 A% t
保拉雷戈1952年到1956年来到伦敦的斯莱德艺术学院学习,这一时期是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及观念非常活跃的时期,保拉雷戈开始尝试采用拼贴与油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这些创作成为她早期的绘画语言探索方式,后来她逐步放弃了拼贴的形式,更多地采用丙烯材料进行创作,再后来则以色粉画为主。5 V2 {7 u: R& v7 A

9 g) K: z' d+ C3 T" t2 u! c
0 _ H- n! l& n ; F) K7 o& U" k

+ f8 g- k" s6 a1 f2 x# I3 ?+ Y80年代以后是保拉雷戈个人风格的成熟期,形成了她热衷于对女人、男人、儿童间的关系及心理的描写,其绘画语言具有稚拙派与表现主义相结合的特点,形成了她独特的绘画风格,并得到了艺术界的充分肯定。1989年,保拉雷戈获了特纳奖的提名。2005年,她获得了牛津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她还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高级会员,英国国家艺术馆首席艺术家。
% S/ r6 q$ f, r f3 n: w, ?$ k
$ `7 e0 p! C9 j# a; q , }( k9 i. R7 X/ S
0 X8 h/ f7 N# D! ?2 Q

) _; ?- t0 p/ [4 ]% N4 q欣赏保拉雷戈的作品时,我们能感受到当代社会下人类精神生活的平凡与无聊,她善于发掘人类最深层、最真实的情感,凭借纯真的心态去发掘其中的意味,把自己内心的丰富情感不加掩饰地倾注于画布上,由此产生了那些奇妙的作品。保拉雷戈绘画的关注点是以女性的眼光诠释有关男人、女人、儿童、动物间具有多重意义的关系,通过对这些画面人物的情节安排呈现出画中角色独特的戏剧性心理。
4 d3 x% D- Q5 F - i$ E; l* q/ k
6 K, L/ h4 ~. Q/ I* }6 w' B

+ m: r: q0 ?! |9 J* ]
+ Z* I( D$ M+ T2 m" f6 E一个非常敏感且感情细腻的艺术家,总能捕捉到生活中那些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点滴情感,进而通过一种充满心理暗示的情节来加以表现,呈现于画布上,这些琐碎的情感纠结在作品中,形成了画家本人的艺术表现特点,其画面寓意使保拉雷戈的作品具有更深的解读空间,也更加的耐人寻味。
. t4 f, S' z$ d7 B( g$ S5 c
: Y' b0 M U7 O* z0 k8 U3 q
* z, J3 L& O) J& M保拉雷戈的绘画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其画面的构成处理,表现主义的用色倾向,稚拙的表现手法等方面。从构图上看,保拉雷戈的绘画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她在画面中特别强调用画面道具布置出坚实的结构来构建画面,作为画面描绘主体的人物,他们的分布方式往往构成画面的基本构成关系,再配以一些小的道具,如:衣物、鞋、动物等,形成疏密、聚散、重叠、遮挡等不同的构成关系,对画面元素进行分解与重构,画面中所有被分割出的空间都是构成画面的有机整体,这就需要画家对画面的正负空间进行思考和安排,从中也体现出她对现代绘画中图形结构意识的独特理解。* i% x4 t+ X% `4 [

. {$ R8 E) n, W$ H U( S( T: e; ` " |2 m- f7 m. w( f# f, ]+ J
3 @7 v' c; o: g9 \9 y& f/ |4 @ P
( \$ M g7 [( X' a& x
在用色方面,保拉雷戈善于使用饱和、强烈的色彩,具有表现主义的用色倾向。画面大面积采用平涂手法,背景与主体形成强烈的补色对比,人物肤色与地面衣物的搭配也是刺激、强烈的。这种对色彩的处理方式超越了对自然色的被动描绘,对画面道具进行了一种主观的色彩处理,颜色使用的非常大胆,意在通过这些刺激的色彩来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倾泻内心的感情,极大地增强了色彩语言的表现力,从而形成了保拉雷戈独特的色彩表现风格。3 U5 Z+ `" i3 a$ U* p6 Y# T
~8 Q3 _- p; l& ?# ]6 \. |
稚拙的表现手法是保拉雷戈绘画的一大特点,稚拙在绘画语言中呈现出夸张变形、大胆设色、构图奇特等特征。根据对视觉对象的直观感受,不拘泥于形象的准确性,利用符号化的处理使形象尽量简约,用色单纯,尽可能直接去描绘作者主观的心灵世界。这些特征在保拉雷戈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她极力追求一种真挚和真实的内心状态,这种追求最终走向了返璞归真的稚拙画风。
( {/ p( P2 |6 y U- j, H7 V8 n " C5 p( `+ y' t: r

\# j3 u. x6 ?
, d# ]0 z, T, x& x
& B" u8 y8 e6 E# S4 J # [2 j) t# a6 a3 I" K, u
90年代以后,保拉雷戈的绘画语言有了新的突破,她开始使用大量色粉笔来进行创作,融入更多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的单纯画面构成形式及更为豪放的表现语言,更加强调作者的主观情绪,造型上更为简略直接,强调物体的结构与质感,人物成为纯粹的表现对象,轮廓线很自然地形成了整个画面的分割。用色方面,不同于以往的明艳、强烈而趋向于富有精神力度的灰色调,红、黄、黑是她这个时期作品中最常用的色彩,用色的薄与厚,色块面积的大小对比,以及力度十足的笔触形成了作品内在的张力和精神,这种探索进一步完善了她的个人绘画语言。, s: X" Z; E8 v/ E, z

& c5 s' W" _! B9 f1 T) ] ) x( y. n" t, k6 T
1 v* o' b7 H6 F7 Z8 W5 i

7 X7 q+ Z- B) y' j3 B E" K0 _经历了现代工业文明人类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艺术向着更为多元的方向发展,直觉主义、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等思想对现代艺术影响深远,成为现代艺术的理论根源。绘画不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而转向对主观精神世界的表现,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保拉雷戈的艺术创作。正像盖尔西伊所言:现代艺术“看来就像生存主义、信仰主义、愤世嫉俗和玩世不恭的混合体。”它们不是美,而是丑,不是人类的艺术,而是一些比较高级的动物性游戏。在保拉雷戈的作品中,我们能体会到这一点。, z9 E1 W% D! A# b/ `

* i7 q) J5 T8 ~8 r' f; | / o3 E' T5 C& z- I

3 h/ C* z2 }. t6 D* F' y3 e ' s0 c4 Q+ w3 X$ D
0 Y3 R0 L3 j3 C! J8 q
艺术是沟通主客观、个人和集体、感情和理智之间的纽带,由于对客观世界的美感而使它们变得丰富多彩,由于接触艺术使人们失去的精神生活得到补充。因此,表现人类真实的生存、精神状态是保拉雷戈艺术最本质的出发点,她力图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人类的痛苦和挣扎,她在画布上塑造形象、倾述情感、创造一个个生命,画中的人物形象就像是画家自己孤寂灵魂的投射,永恒而固执地呈现在画面之上。作为当代著名女性艺术家,在她的作品中她毫不掩饰自己对人类关于性、堕落、欲望、生命的惶恐不安及对梦想的憧憬,始终坦诚、真实地对待自己的艺术,也许正是这份坦诚与真实,使保拉・雷戈的作品震撼人心,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 D# C/ L& ]# q( |8 F! d Z( N! n
# G; }- L7 [( d7 t& q. e( a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5744-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