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谭琼 茶里有乾坤 [打印本页]

作者: 咖啡沾衣    时间: 2016-8-2 05:41
标题: 谭琼 茶里有乾坤

本刊记者|图林
从一开始,谭琼就决定只在那一片片叶子上用力,对她来说,那些叶子背后有一个大世界。当她创立“ChaLi”品牌时,她的野心就不止于仅仅输出精致的袋泡茶,她想让更多人知道,中国这片土地,能产生最高级的茶叶。
“中国的茶,一直都是全世界公认最好的茶,到现在为止,仍然是最好的。但中国的茶走不出去,变成现在全世界都在喝印度的、斯里兰卡的茶,大家也没有兴趣来了解中国到底有多少好茶。”
谭琼认为,过去,中国出现的茶叶品牌几乎是基于当地资源的。它们往往立足于茶园,甚至茶农自己包装,以当地品种为名出售。比如西湖龙井、四川竹叶青、安溪八马、云南普洱等,都带有地域特色。“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产生一个像立顿这样的企业型茶叶品牌。”
她将自己的品牌取名为“ChaLi”,最初从拼音而来,她希望它带着中国的烙印,代表一种信念。“我不想用tea,茶就是茶,为什么我中国的茶要用tea?”
始于足下的茶叶门道
谭琼的学茶之路并非闲云野鹤般的浪漫,相反是严谨而扎实的。她认为,想做好茶叶,仅仅靠悟不行,一定要懂,悟出茶背后的道理、文化内涵与做企业仍然相去甚远。“我得懂茶叶是怎么回事。它在中国的发展史,产区分布,有哪些分类一片茶、一杯茶表现出来的指数或者呈现,后面的原理是什么。”
真正着手时,谭琼才发现一切都是她始料未及的。她只能踏踏实实地从零学起。她请来专家,给团队上了足足3个月茶学课,涵盖中国的六大茶类。她仍不满意,觉得仅仅只是入门而已。2012年,她带着自己的团队踏上了一条探茶之路,每年春茶季,他们都会走访中国各大茶园。这一走,就是3年,足迹遍及中国16个省份,8大茶区,超过3万公里路。

谭琼,茶里,图/大食
第一年实地调研后,很多惊人的事实让她难以平静,甚至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比如某款名茶,整个产区每年只能产几万吨,但全国每年消费量达到了十几万吨。
“你会发现跟原来听别人讲的,自己喝的完全不一样。它背后其实是很残酷的,但是这个不奇怪。后来我翻了一本写宋朝卖茶叶的书,千百年前,卖茶生意就是这么干的,那个地方的茶叶好,卖不够了,从别的地方挑过去,放到那里卖。”
第二年,谭琼在调研中结识了很多制茶师傅,他们有老有少,大多默默无闻,靠着一门手艺和一颗质朴的心常年劳作在前线。每到一个地方,谭琼都喜欢坐到制茶师傅旁边,看他们制茶。她也了解到,制茶多不易,有时,茶叶从采摘到制作要耗时三四十个钟头,制茶师傅们必须不眠不休地通宵工作。
“这些人是我们平时看不到的,我们在市场上买茶也好,卖茶也好,其实跟这帮人没有关系。他们做好了以后,茶叶就到市场流通了。但幸好有他们在,这个古老的技艺不至于失传,还是有些人在传承、守护着。”
在谭琼看来,制茶师傅有点像江湖上的侠客,豪爽,又有点真人不露相的神秘。谭琼曾拜访过安溪魏荫家的一位老师傅,喝上几口茶,就知道茶是不是来自本地,出自哪个山头,多高的海拔条件,手工还是机器制作等等。老师傅带着谭琼去看自家的茶山、铁观音母树,神情里透着忧愁,面对早已发生巨变的市场现状,个人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在武夷山,谭琼认识了一个80后茶人,他懂制茶,爱好摄影,也开了自己的岩茶淘宝店,茶叶都来自家里的几亩茶园。年轻、文艺,让这位茶人在小圈子里有了一些茶友,但他无意走向更大的市场。“他说,他们要买我的东西,我没那么多卖给他们,我只能对自己做出来的茶叶负责。”
兴奋和敬畏沉淀后,谭琼觉得是时候将一切化为行动了。她每天要试三款茶,一年下来要喝上千款。一次,她在别处喝到一款绿茶觉得很惊艳,看叶片是安吉白茶,但味道又不像,因为她知道安吉那块山头没那么高,但那款茶喝起来,山韵很足,像是从高海拔下来的茶。
后来,她找到了制茶的师傅,证实了她的猜想——这款茶是将安吉白茶引到四川玉屏山上种出来的。“因为安吉白茶的氨基酸含量很高,喝了安神,很多人现在都把安吉白茶引到各地去种,你不喝的话都不知道品种之多,原来还觉得自己还能喝出点门道,现在,在这一款茶没有泡出来之前,永远不要下定论。”
茶与人的理性连接
在安溪,谭琼了解到过渡种植是铁观音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原先茶树与其他品种的树林穿插着种植,阳光从树缝里照射进去,形成茶树最好的生长环境。但庞大的市场需求,导致茶树的大面积种植和农药的过渡使用。而在制茶工艺中,原先完全依靠人工的摇青和包揉工艺被摇青桶、包揉机取代。机器包揉出来的茶叶,由于太过统一,揉的力道无法像人的手一样,很难散发香气。这也导致了某个时期内,铁观音的农药残留和香精添加,达到峰值。
几年的行走和学习,谭琼感受到茶叶发展现状的光怪陆离,市场又比想象得纷繁复杂,这些都坚定了她要在“ChaLi”品牌上推进标准化的决心。

盒装
“大众对茶叶的信任其实是缺失的。你去店里买一款茶,心里都会忍不住打几个问号,我买到的是不是物有所值,会不会被老板坑了。所以,一般的茶叶很少由消费者自己去买,除非是老茶客,特别懂茶的,对茶叶有自己的认知。茶叶原先都是在礼品这样一种形式下流通。很少见到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的消费群体,会到店选一款茶。”
因此,从茶园采摘到制作、加工,最终成品,谭琼都要求有一套自己的数字化分级标准。她的标准关心的正是消费者感兴趣的问题。“比如,你喝茶可能感兴趣的是,这款茶会不会影响我的睡眠。你可能讲不出,但实际上你心里是有忧虑的。没错,茶叶的浓烈度就是不一样,但没有人给他分级,未来我们的茶叶一定会让你知道。如果你本来有睡眠障碍,那你就选浓烈度是为零级的,或者连孕妇都能喝的茶,像单枞、生普这样的茶,就不能选。”
谭琼认为,这些标准能帮助消费者从浓烈度、洁净度、耐泡度等方面对一款茶产生认知,做出判断。“但这种认知,不是虚的,或者被包装过的,它就是基于我们对一款茶叶进行科学评析后得出的结果,在茶叶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的连接。”
谭琼对“ChaLi”要求每一款茶都是零添加的原叶,历经三次冲泡,香气滋味仍然纯正,。“其实这个蛮难做到的,它要求你茶是正统的,确实有这个茶的特质,三次冲泡后还有香味和滋味,就说明它不是香精添加的,香精的味道两次就没有了。”
好茶的存在感
谭琼相信茶之于人并非阳春白雪,应该像柴米油盐一般自然亲切。她曾跟团队说,开水是检验好茶的标准。真正的好茶,无论85摄氏度的水还是100摄氏度的水,无论什么人来泡,它都有自己的存在感。“有些场合,让你试一道茶,但说你今天喷了香水,就不要闻了,当时我觉得很奇怪,真正的好东西,根本不会受外界影响。”
好茶的这些特质在谭琼走茶园时早已向她展现得淋漓尽致。她曾参加过一个单枞茶评审节,评审情景超乎她想象——一间不大的屋子里,一百多位老师傅,每人抽着烟,要在香气混杂的各家单枞里评出茶王。满屋烟气缭绕,老师傅们就是两道茶之间抽烟的间隙调适嘴里的口感。“他们哪里担心烟味会影响评审口感,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大道。”
谭琼也总结过自己对茶的审美标准,这些标准被用在了“ChaLi”生产的每一袋茶包上。首先是干净,不含杂质和灰尘,茶泡出来,汤色清亮。“浑浊是茶叶最不该有的缺陷。”其次是清。谭琼引用陆羽的那句“茶无定性,清雅为上,适者为真”,她认为,真正的好茶是非常内敛的,不张扬,但有穿透力,有自己的调调。”
“如果一款茶满足了这两个要求,很干净,又清雅,我就会想了解一下它的出身。几款茶都好喝,我还是想知道哪一款是龙井当地的,最起码知道这个工艺正不正。茶叶本身从哪里来可能不是那么重要,但工艺一定要纯正,能够代表这款茶的特质。比如白茶,它是空调房出来的,就会有一股气,喝起来就会不舒服,真正的白茶是72个小时深晒,少了一个小时可能味道都不行,正就代表了茶人、企业,对工艺的敬畏之心。”
在谭琼看来,好茶的最高标准是和。茶叶的众多优点之间相处和谐,彼此平衡,越喝越能喝出里面不同的滋味,隐藏的比较深。
做中国人的原叶茶包品牌
谭琼曾跟一些制茶师傅讨论过标准化的问题,在制茶师傅看来,这条路并不好走。这些制茶师傅靠的是传统手艺,他们难以想象如何将手艺标准化。与80后的茶师聊天时,谭琼甚至想到了数据化的解决方案,即研发一款APP,鼓励前端茶农、茶师下载,记录当地的海拔、光照、雨水、湿度等因素对茶叶的影响。
“因为每个制茶师傅,都坚守着自己的一块土地,他不会是站在六大茶类或者全国的视角来看。”
但谭琼和“ChaLi”是幸运的。在四川,谭琼认识了四川茶叶研究所的一位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理念相同的两人很快开始了标准化的探索。每年,“ChaLi”原料采购期,谭琼将所需的绿茶品种和标准给对方,对方就开始在四川当地找到符合“ChaLi”要求的原料供应商。由于绿茶不易保管,而今年“ChaLi”的原材料超过两吨。于是,在春茶期,对方就帮好原料,存放在冷库里,等要生产时从四川发货过来。未来,谭琼还将尝试与广东茶园所合作,建立实验室,将最前端的消费者数据反馈回实验室。
创立“ChaLi”品牌最初,谭琼就将袋泡茶作为产品形态。她和团队发现,市场上,除了某个英国茶包品牌,几乎没有别的同类品牌可以选择。“但它的茶叶又难以符合我们已经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的需求,我们不喜欢加奶加糖,喜欢端起来就喝。”
过去,袋泡茶难做,因为这是一门小生意,一包也就几毛钱,很少人愿意费功夫在茶包上做文章。但谭琼认为,袋泡茶已经不像过去我们所认识的那样,完全可以用崭新的包装形式,无需将茶叶粉碎,里面装着最好的原叶,不用繁复礼节也能喝到一杯好茶,谭琼觉得这个市场的潜能很大。
她和团队将某英国品牌红茶视为目标,有对方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目标客户。“我们不需要多说话,把两杯茶一泡,你喝你就知道了,我们的价钱又不比它贵,我就不相信了,中国几千年产茶的历史,有全世界最好的茶叶,最后大家都要喝国外品牌的茶叶了吗,中国就做不出一个好的属于自己的茶包品牌吗?这是一定要去努力的。”
为了最快进入市场,谭琼选择了电商之路。现在,“ChaLi”拥有5个B2C、10个B2B平台,帮助“ChaLi”和消费者互相找到对方。
但谭琼清楚地认识到,电商仅仅是个平台,它对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的拉动是有限的。“他可能被你的颜值、促销吸引,但一个品牌要真正地落地、跟消费者产生连接,仅靠电商平台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电商竞争之激烈,现在这种运营的模式,其实是一个消耗的过程。这个东西要适可而止,大家能够无障碍地买到我们的东西,就算是我的电子商务这一步已经完成了,至于它是不是每年一定要有多大的增幅,不是我最终的目标,这些只会对品牌产生伤害。”今年双11期间,“ChaLi”一天的销售额达到了八百多万,但谭琼形容那是一个心力交瘁的过程。
未来,她希望“ChaLi”品牌能够沉淀下来,依靠品牌的附加值提升它的影响力,比如,ChaLi目前已经出现五十多家五星级酒店客房和机场的贵宾厅里,也签下了东航和深航两家航空公司。明年,谭琼希望“ChaLi”的茶包能出现在全国300家酒店里。“为什么要在酒店里放茶包,就是希望客人进来以后,喝了一杯茶,感觉像回家一样,这是酒店惟一无偿提供给客人享用的东西,一杯ChaLi的意蕴很深。”
中国人美好的情结都在ChaLi
人物周刊:走遍6大茶区以后,有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谭琼:我很享受,不管茶的事业做得怎样,有这样一个机会,走遍中国各大茶区,对人生来说都是很好的经历。中国六大茶区,从云贵川到湖北、江苏、湖南、广东,再到福建、台湾,都去过。它们背后有一些共性,产茶的地方都山清水秀,好山好水出好人的地方,就会出好茶。
出好茶的地方总会出兰花。兰花对生长环境要求有多高,真正好的生态环境,茶树旁边很容易找到兰花,所以我们也看到很多制茶师傅家里都养兰花,因为它们太容易遇到了。还有茶山产出的豆子都特别好,再加上好水,做出的豆腐总是特别好吃。
人物周刊:茶本身的特质也会多少影响当地的人吧?
谭琼:每款茶在原产地喝是最好的,当地人太知道怎样冲出好茶。做好茶的地方人都特别热情,一定都是,你来了,进门喝茶那是必须的。我们去武夷山、安徽、黄山祁门、四川,他们都是尽其所能地把家里最好的茶拿出来,一二三铺开来,先喝一道,喝完了,走,喝酒去,吃饭去。其实这里面才是真正的中国茶文化,懂茶爱茶的人,都是热情、懂礼仪,不会很小气。
人物周刊:你理解的茶是怎样的?
谭琼:我认为茶其实更加日常。在中国喝茶的历史上,把茶叶作为殿堂级的文化,其实只有宋朝。现在日本的茶道就是宋茶点茶法,但中国发展历史不太一样,经历了战乱,经历了朝代的替更,唐煮宋点明清泡。到了明清,就是我们现在泡茶的方式,包括现在保存完好的潮州功夫茶,虽然现在是国家文化遗产,但它也不是宋朝那种喝茶方式,它是非常实在的,街头巷尾、市井生活的茶道,在自己的家门口,摆一个小桌子,三个杯子一个茶壶,谁来了都可以喝,来十个人我都是三个杯子喝,洗完了再喝。我觉得它传递的文化,首先是每个中国人都会有的情结,但它应该是市井的,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
人物周刊:茶与礼的关系呢?
谭琼:礼是它的一部分。泡一杯茶,代表关心你,这个茶比白开水有更深的情意在里面。新媳妇上门,认准了一家人,喝一杯茶,算是落地生根。出门在外,在机场也好,在飞机上也好,别人端过来的一杯茶,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的纽带。
在我看来,它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殿堂文化,它就是市井,是邻里乡情,传递的是礼仪。客人到家里来作客,你给他泡一杯茶,还是给他端一杯水,大家会觉得泡茶更热情,中国人美好的情结都在里面。所以我觉得茶的文化不是非要跟禅、沐浴更衣联系在一起,我倒是觉得那个有点过头了。
人物周刊:喝茶的人各个年龄都有,之所以关注年轻消费群体出于什么考虑?
谭琼:星巴克当年也是从做咖啡豆开始的。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喝这杯茶,传承本身很重要。我们想做代表中国原味的最好的茶包。我想看看能不能通过自己的一点力量,改变这个行业某些现状,让年轻人都爱上喝茶。年轻人都会长大,你未来终究要把茶叶卖给年轻人。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