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感觉自己萌萌哒:清明上河图十大萌点

[复制链接] 0
回复
242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入图展中心图片模式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9-22 23: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慕然回首 于 2015-10-2 20:08 编辑
- s8 v) ^. \$ r6 p; O. ]. d
: `# G+ r; Y% \. a+ z/ L
0 T+ i5 N# G4 p( C8 K
看了仇英《清明上河图》中的这些龙舟、凤舟和虎舟,感觉现在每到
端午节出来的那些龙舟真是逊毙了,这几个舟的造型完胜当今端午舟。

8 V3 K9 \- j2 W+ I; q8 l1 y/ H( }
     据悉,流传后世《清明上河图》主要有三大版本,一为宋本《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所以被称为《清明上河图》故 宫藏本。二为明本《清明上河图》,又称“仇英本”。三为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千百年来,《清明上河图》仿摹者众多。各地公私藏家手中还有许多摹本和伪造本,有人统计,现存《清明上河图》有30多本。

% F; N5 s7 M  I4 T/ M8 ?' x, H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今天就带您看看仇英辛丑版《清明上河图》的热闹,盘点盘点作品中那些萌萌哒画面。
6 w, n( l! b+ U4 F2 W

9 ~8 d& m7 E' u2 _% p+ B
3 f% V( A3 Y1 U! k4 i
  《清明上河图》中裸奔的汉子(文中图片皆翻拍自《仇英模清明上河图鉴赏》一书)
, |9 U- x1 O  P; M
  围观那些裸奔的哥们
: l, x: R% K1 r: K; W2 O# F7 r  {7 V
. W* {5 z6 c- u2 R0 {& ~5 }! N  当今社会在大街上“裸奔”,还要被城管请去喝喝茶聊聊天呢。而在古代,有时候裸奔裸奔,好像还没什么事儿。魏晋许多狂士如竹林七贤的阮籍和刘伶就裸奔过, 也没听说他们因此而被怎么样。此外,在有些传世画作里,也常有市井百姓在街上“裸奔”,如辛丑版《清明上河图》中就多次出现裸奔的哥们,如抓鱼的、锯木头 的、耍杂技的、挑担的等等都在公众场所赤裸着上身。
# _6 v$ c! M, I3 r$ r1 p8 _
! @3 O" _3 w- B* ]; ^
9 E; X% u) ^0 z

7 \9 n% ~2 {2 E5 F
  《清明上河图》蹴鞠
  好Q的“足球”:很像邻居家小朋友的玩具
' x% m. Q6 S( Y: \4 G: G, c4 B" ?8 h  I/ G" Y, z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 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汉族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 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 }- f4 p4 @) _6 ~! C4 U* u7 l  b5 `8 N  q& [8 F2 z
  蹴鞠被视为中国古代的足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是古人很喜欢玩的一项游戏,这项运动不仅男人热爱,女人也喜欢,古代女子蹴鞠大多以表演为主,对从 事蹴鞠女子的容貌、身段、技艺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女子蹴鞠在古代又称为“美人蹴鞠”。不仅一般人爱蹴鞠,甚至帝王也颇爱这项运动,如唐太宗李世民、唐 玄宗李隆基、唐僖宗李儇和宋太祖赵匡胤都非常迷恋蹴鞠,都是疯狂的“球迷”,唐僖宗一玩蹴鞠就是二三个时辰,连饭都忘了吃,他曾得意地说﹕“朕若应击球进 士举,为状元。”
& N* _6 [* Q' K  t+ S( t
4 ~; M, J4 n  I0 `; z( w1 o
  在一些传世名画如《宋太祖蹴鞠图》、马远的《蹴鞠图》、黄慎的《蹴鞠图》等作品中多次出现蹴鞠的场面,但像辛丑版《清明上河图》中色彩如此活泼的“鞠”还真不多见,这种“五颜六色”的“花皮球”——“鞠”一出现, 感觉画面瞬间“萌”了起来。
2 ?2 J  U/ g$ u4 z( }0 k( z, K
; z) X: C+ k* s7 K* }" [
' \2 q# ~8 y/ n, `' Q+ ]; Y6 A0 B

7 H$ g. n: Z( o3 U
  《清明上河图》街头斗殴
  擦亮眼睛围观“泼夫”掐架
; I# M3 \% {* v2 w2 q8 A
! Z5 K0 ?+ i' }  亲,你俩 “是Man!是Man!”不是泼妇啊!掐架拽头发的架势不是泼妇的专利嘛?!衣服都撕没了,鞋子也踹掉了。请斯文点,有风度地干架。周边劝架的亲,乃们是去劝架的,不是去助威的啊,别火上浇油啊!6 ~" @; J0 Q* h9 S  T4 L- a# h
, v' S+ A* \: k% t
3 H) ^- ^9 `. u* p3 d# m5 t

; J9 U+ D# ^& b) s* [3 o  }5 A

9 c: N# g3 a) ~5 m
  《清明上河图》护卫开道船
  穿越古代去看人画卡通画
: I9 Q. w$ J0 b4 J) s* B/ {4 D! w' p( n; i3 {; @3 Z
  古人也会卡通画,如辛丑本《清明上河图》中两艘护卫开道船上的这三个家伙,很卡哇伊,像是鱼尾,又像是被捆成三捆的韭菜,小编猜测可能是镇船辟邪之物。这个卡通形象总觉得很熟悉,但想不起来在哪部动画片里有相似的形象,不知各位看官想起来没?5 w$ P2 m7 y- m8 f5 i; x" H8 ^

9 g: t7 c' ~& J4 q/ c; F+ ^* b! r4 U( B: ^# W/ m

) C; ?# j' b2 L+ c& [% [

1 |4 d1 z) e5 S3 H: z6 j1 u
  《清明上河图》踩水攀谈
  闲的花慌:二男踩水攀谈( ~& \4 D+ U4 }3 z- w+ O

' V. b2 g, O2 o! \, t2 G  乍一看,还以为这俩货在过河呢,实际上这二位是在踩水攀谈呢,谈什么呢?可能正聊着今年是否能有个丰收年吧。腐女们就不要想歪了。( S& B( a. w  C4 [, o/ p( f6 j8 K5 S
5 {# I  l/ N% z9 B! L4 n3 p4 n

8 W: M+ B! I' Y
. ^; G2 @! F1 h4 {  `# t
  《清明上河图》中的旗帜
  中国最早的国旗:有木有觉着很眼熟?/ K& H9 ]% u" ?' ]4 F
( ], b  s4 K% t* N* k
  中国最早的国旗应该是汉人政权的明朝国旗。日月旗是明朝的国旗,由明朝的国号“明”字的意义演化而来,明朝最初没有国旗,隆庆开关以后,由于对外贸易的迅 速发展,明朝船只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悬挂了一种旗帜以区别于葡萄牙、荷兰等国船只的国旗,成为当时事实上的中国国旗。近年来,南洋一些明代船只被打捞,这种 旗帜也重新面世。2 A- _- v6 ?$ @$ u' [2 f* [

) e9 }+ s: _) u/ m$ S  旗面上一轮红日居中,辉映着白色的旗面,好眼熟的旗帜啊,在辛丑版《清明上河图》中这样的旗帜多处可见,邻国的国旗与它很相像。

& G( h; D2 \0 M
6 H( n! K: O6 [% |9 W

, d& L: K% f& u( }$ m  ]; [$ N4 ]' l$ Y- Z8 d3 \7 G: W: y% e
! R( C$ g9 T+ R( W# l% ~" s
5 s, F5 @9 d( s+ U$ M
  《清明上河图》中的独轮车
  最爱坐独轮车
: `+ j" n/ I! f) D$ f
5 a% J) @! t: [5 {% m  古代独轮车的创始者据说就是三国时的蜀相诸葛亮,它的前身就是木牛流马。在辛丑版《清明上河图》中多次出现独轮车,但大都推的货物,画面上这位大哥很惬意地端坐小车中,其他小车推的都是货物,坐车的大哥一出现,画面很有喜感。
! G3 u! q' R+ Q

, O  M0 A& d4 F; `1 P
$ f/ i; |" W* r- H9 u7 r; V
9 ^8 C% I, U3 p" v  A, \4 H

  F7 V1 b) P, X
  《清明上河图》调理男妇杂症的店面
   男科妇科也受关注
$ J* w5 A3 F8 T( a( f3 ?
3 h0 J) F- w8 ^7 t; Z  没错,这是大明朝的男科和妇科坐堂的地方,专门调理男妇疑难杂症的,看样子应该是用中医的望闻问切等手段排查病因。/ `; O" P( g' D" _4 B
$ @$ i3 t5 g5 A  Y! W+ A* x

( U  }- {" }7 j5 a6 ]# L( d2 x
  ~7 |  d3 v* }4 n- ~
  《清明上河图》论辩场面
  集体论辩神马的最有激情了
4 F) i% Y  F0 B+ s% `+ s9 Z5 g
! L, E2 R  @5 U) v( _! P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口才艺术源远流长。中国古语有“一言兴邦”之说,又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之论。口才 论辩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辩才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才能,中国古代也流传下来许多论辩故事,如项托舌战孔夫子、退齐军屈完陈辞等,也有许多 一辩成名的历史人物。
. g- U4 }) _3 E# a* U
  @: u4 x" r* y: q3 n  辛丑版《清明上河图》集体辩论的画面展示,画中人辩到激动处,席地而坐者有之,手舞足蹈者有之,甚至还有被“辩”下水的。
% I6 e- G' T: j5 i/ h! |9 k
4 N; \0 _$ i9 \. J2 Y: ^- e( C
: m3 c; C0 G% f+ }, b/ D6 O7 A

  C: k. Q# j  ?1 M
" R- v+ {3 o5 k( g
  《清明上河图》中傲娇二宠
  感觉自己萌萌哒:傲娇二宠
* y0 Z0 l: @5 l6 s9 C$ e
+ B  D2 e4 `( B- k9 m  在辛丑版《清明上河图》中,有不少动物跃然纸上,其中有不少是成双成对的出现的,画家精湛的绘画技巧将这些萌物们的神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 u9 c0 i1 c0 ?) P) x8 D. f+ ]) [
  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单国霖称,仇英《清明上河图卷》描绘了缤纷多彩的社会经济商业活动、文化娱乐生活和民俗风情,刻画了各色人物,这些并非是画家凭空忆想出 来的,若用历史文献相互引证,可以发现很多是明代吴中地区社会现实生活的折射。尽管此图是旧曲谱新词,然而在表现画家所熟悉的乡土风情方面,具有重要的人 文意义和认识价值。

& Z* ], l  A7 G' L' a4 w/ d5 F' e' y
  苏州吴门画派研究院称,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以明代苏州热闹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为兰图,精心描绘了当时苏州社会的城乡人民生活实景。图中人物之多,画面 之精细,领域之广阔已远远超过了张择端。图中,清晰可见天平山、运河、古城墙、胥门等当时苏州地区标志性建筑。茶肆酒楼、书画装裱店、说书、弹唱、洗染坊 等细微处体现的是苏州水乡特有的生活情致。加上仇英特有的青绿山水功底,使画面动静结合,疏密相间,有聚有散,错落有致,运笔细腻,设色考究。完全是一种 再创造,是继张择端后另一件国宝。  

; q( {  M2 N& j. z: x  }. ^7 t1 M  V  C
6 ]) `2 q) j6 I( T" v+ A
  其实,不论哪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皆因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活泼的画风而备受后人关注和喜爱。4 b: }/ P# ?. n4 s+ i7 R8 x: {
$ v3 [% {# b* P4 S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013-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