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饰断代~浅谈康熙的缠枝纹

  • |
  • 幻灯播放
  • |
  • 查看原图
  • |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loading...
图1:顺治青花婴戏图炉。顺治民窑制品,北京故宫藏品。 图2:顺治青花飞凤麒麟纹花觚。顺治民窑制品,北京故宫藏品。顺治一朝,未见确凿御厂制瓷资料,康熙二十二年的《浮梁县志·卷四·陶政》中简单记载了顺治朝烧制龙缸和栏板不成之事:“奉旨烧造龙缸,自(顺治)十一年至十四年,缸造二百余口,无一成器,经饶守道董献忠、王天眷、王?……巡抚部院郎廷佐,张朝?俱亲临监督终克不成。”顺治十六年:“奉旨烧造栏板……亦不成,官民咸惧。”顺治十七年:“巡抚部院张朝?等具疏题请奉旨停免。”以上史料中均只字未提“御厂”一词,是否因清政府入主中原后忙于战事、无暇顾及设立御厂制瓷,还需 ...图3:康熙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仿洪武制品,北京故宫藏品。 图4:康熙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碗。仿宣德制品,北京故宫藏品。 图5:康熙青花缠枝莲小盘。仿宣德制品,北京故宫藏品。 图6:康熙青花缠枝花纹鱼篓尊。仿宣德制品,北京故宫藏品。 图7:康熙青花转枝花纹碗。仿成化制品,北京故宫藏品。 图8:康熙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碗。仿成化制品,北京故宫藏品。康熙朝制品中的仿古瓷所占比例不小,分析起来可能有以下两点主要原因: 1)、因为御厂初建,内府及御厂都没有本朝器物造型、图案纹饰的积累,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统治者及制瓷者只能借鉴以往成功制品来学习发展自己的产品。清宫所遗留的明朝官窑中,宣、成制品最为丰富精美,借鉴中无意间将之视为典范。 2)、撇开康熙,雍正乾隆两朝也制作了许多仿古瓷,但是雍乾制品中创新器较多,仿古瓷所占比例不大,康熙朝则因创新器太少,致使仿古瓷所占比例相对增大。 除以上完全 ...图9:康熙豆青釉印缠枝纹碗。北京故宫藏品。 2.创新缠枝纹康熙时期的创新缠枝纹有许多较有创意色彩,其中有根据明初转枝牵牛花(又称喇叭花、朝颜)纹(图10)转化、演变而成的缠枝牵牛花纹(图11),还有将蝙蝠、葫芦和缠枝纹结合在一起,构成缠枝葫芦蝙蝠纹(图12)的制品。由于“蝠”与“福”谐音,葫芦除表示子孙绵延外,还与“禄”谐音,两者再与缠枝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层寓意的吉祥纹饰。其它创新纹饰中还出现将缠枝纹与桃纹结合,甚至与桃纹、如意纹结合的复杂缠枝纹(图14)。 ...图10:明初无款青花牵牛花纹折方瓶。台北故宫藏品。 图11:康熙青花缠枝牵牛花纹碗。北京故宫藏品。根据图10中的转枝纹转变、演化而来。 图12:无款青花缠枝葫芦蝙蝠纹长颈瓶。北京故宫藏品。代表“福”、“禄”、子孙绵延等多层寓意。 图13:康熙青花转枝花纹墩式碗。北京故宫藏品。比较新颖的缠枝花纹,具有一定代表性。 图14:康熙青花转枝桃纹盘。北京故宫藏品。康熙朝以转枝桃纹为装饰的制品还有斗彩碗制品等,都是康熙首创的缠枝纹饰。 图15:康熙青花缠枝菊花纹碗。北京故宫藏品,是以往少有的缠枝纹饰。 图16:康熙青花缠枝莲纹盘。北京故宫藏品,是以往少有的缠枝纹饰。 康熙初创的瓷胎画珐琅因为图案内容较少,更突出了缠枝纹的含量。在各种色地渲染下,缠枝纹绘画显得绚丽多彩。除了采用相对较传统的缠枝牡丹纹外(图17、18),甚至有些器物(图19)在花卉中书写了篆体“福”、“寿”字,将喜庆、祝福和愿望进一步综合表达出来。图17: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北京故宫藏品。 图18:康熙蓝地珐琅彩牡丹纹碗。北京故宫藏品。 图19:康熙蓝地珐琅彩牡丹纹碗。《中国历代陶瓷选集》鸿禧美术馆 P285,器123。 图20:康熙粉红地珐琅彩花卉纹碗。 苏富比拍卖1989年拍品。五:小结 与以往官窑器相比,康熙朝缠枝纹显得有些杂乱,主要原因可以理解为:清代御厂是建立在民窑基础上,初期必然带有极浓的民窑色彩。随后,该朝官窑风格从无至有,制瓷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些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底蕴的制品中,很容易因时代不同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后期制瓷者根据本朝需要,在各方面采用新颖款式,最终制作出体现本朝风格特征的代表器,为以后各朝缠枝纹饰发展打下深厚基础。 ----摘自萱草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