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东京松冈美术馆藏品看元青花的时代特征(下)

  • |
  • 幻灯播放
  • |
  • 查看原图
  • |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loading...
图7-1:青花云龙纹大罐龙头及内部口处上釉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外部釉面处理理想,但内部局部漏胎明显。 图8-1:青花鱼藻纹大罐内部口处上釉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内部施釉较器7略好。 图9:青花缠枝莲纹大罐内部口处上釉图。上海博物馆藏。施釉较器7好。青花发色极有元代特征。 图10-1:青花缠枝花纹大罐内部口处上釉图。松冈美术馆藏。内外釉面处理已经非常理想,没有漏釉、露胎现象。 观察这些器物,除内部荡釉理想程度差别较大外,其他部位也存在若干差别。以龙纹为依据,器7为元青花龙纹罐,纹饰中龙纹非常接近戴维德氏所藏青花云龙象耳大瓶,但器7内部上釉并不理想(图7-1)。松冈美术馆藏品中有一件青花折枝花纹执壶(缺盖,图11-1),该器内部竟然没有施釉,釉水处理仅至壶嘴稍内处。 ... 图11-1:青花折枝花纹执壶内部口处上釉特写图。松冈美术馆藏。 七、元青花罐、瓶等表面上釉与器体接口情况 元青花的表面上釉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总体上看,无论是圆器还是琢器,外部上釉基本都比洪武官窑的早期制品理想,基本不出现缺釉、露胎等不良现象,即使是腰部接口特征也同样,处理相当理想,特别是元青花后期产品,可以说没有挑剔。(参见图7-2、图8-2、图10-2、图10-3、图10-4、图12-1) ... 图7-2:青花云龙纹大罐腰部处特写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器外上釉均匀、无漏胎现象。 图8-2:青花鱼藻纹大罐腰部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施釉较好,能隐约看到接口痕迹。 图10-2:青花缠枝花纹大罐肩部图。松冈美术馆藏。里外上釉非常理想,无不良现象。器身有裂纹一条,估计是后伤。 图10-3:青花缠枝花纹大罐腰部图。松冈美术馆藏。不见腰部接口处痕迹,绘画、上釉都非常理想。 图10-4:青花缠枝花纹大罐肩部图。松冈美术馆藏。器身的雕塑与器体衔接、器身绘画、上釉都非常理想。 图12-1:青花龙凤纹梅瓶腰部接口处图。上海博物馆藏。无明显凹凸接口现象。 八、元青花的青花发色情况 (编者注:部分图片资料请参见本刊2004年第12期) 以现有资料看,元青花的釉水不同于洪武期的乳白釉,多采用青白釉(多见前中期制品)或比较清澈的透明釉(多见后期制品),因此青花发色一般不受釉面影响(偶有特殊情况)。给人感觉青花发色艳丽,很少有不明快发色,体现很强的苏麻里青特色。并且在近看这些青花发色时,很多器物能明显感觉青花中所含有青斑,如同青料没有研磨精细,笔墨中尚有多数颗粒没有溶化而形成无数青料斑点 ... 图10-5:青花缠枝花纹大罐肩部特写图。松冈美术馆藏。 图10-6:青花缠枝花纹大罐底部图。松冈美术馆藏。釉厚处有晕散效果。 图11-2:青花折枝花纹执壶局部青花特写图。松冈美术馆藏。 图12-2:青花龙凤纹梅瓶上部青花发色图。上海博物馆藏。 九、书写年款情况 需要提一下元代瓷器书写年款问题。以现有资料可知,只有戴维德氏所藏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青花云龙象耳大瓶算是最有确凿纪年的元青花器。但所提纪年是运用于铭文上,非年款。现在,元代青花多以此器龙纹为依据,进行排比断代。以现有资料看,元青花上都没有书写年款习惯,官窑器上明确书写制作年款应从永乐后期才开始,这一特征在对于元青花各时期的详细断代上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这里还要牵扯一下,现在不少低级元青花仿品故意书写“元××年”等年 ... 图11-3:青花折枝花纹执壶底部修胎处特写图。松冈美术馆藏。青花渲染下淌现象很明显。 图12-3:青花龙凤纹梅瓶底部修胎处图。上海博物馆藏。釉面有漏釉现象。 虽然仿者的造假技术不断提高,但大家的鉴赏水平也在相应提高,在正常情况下,仿品与真品相差很大,稍有收藏水准者在持有正常心态时一般不易上当。但是现在社会上骗术已经达到使人触目惊心的地步,使人常常感到危机四伏、如履薄冰。为了模仿传世真品的沧桑感,许多商者利用强酸、碱等腐蚀仿品瓷器表面,用种种方法仿制土沁、制作火石红等,注重多重效果,企图蒙混过关。也有利用收藏者种种心理,将仿品故意敲碎,或重新拼凑,或销售碎片,以达渔利目的。自己置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