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挖掘“元青花”与“明清”古瓷引发的思索

  • |
  • 幻灯播放
  • |
  • 查看原图
  • |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loading...
图1.金三角发掘现场拍摄的出土青花大罐照片。周围摆放着出土时藏在罐内的碗、瓶。图2.金三角发掘现场拍摄的出土釉里红大罐。周围摆放着出土时藏在罐内的碗。图3.金三角发掘现场拍摄的出土釉里红梅瓶。三.仿古瓷的流通与危害观察老人苦心积累的藏品,能够分辨出它们并非元、明本朝制品,主要是中国景德镇近二十余年来的仿古瓷(图 4-14 )。坦诚说,大陆各类收藏品的仿品泛滥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受害者比比皆是也司空见惯。即便如此,能够达到老人这样的收藏规模也可谓相当罕见。通过这件事情,不得不叫我们对仿古瓷的流通渠道、贩卖方法等问题进行再次提高了警惕。 1.流通渠道现在,不少景德镇仿古瓷以各种方式扩散至贫穷边远山区,然后再想方设法回流进入古玩市场。相比之下,这种扩散到金三角地 ...图4.仿元明青花盖罐。图5.仿元明青花罐。图6.仿元明釉里红鱼藻纹罐。 图7.仿元明釉里红长颈瓶。图8.仿元明釉里红缠枝花纹罐。图9.仿明中后期五彩茶壶。图10.仿明斗彩杯。通常,水平不太高的仿制品在鉴定者面前不应存在判断上的分歧,但有时收藏者询问,依然令一些鉴定者不好回答。首先,有些人拿出近代仿品自称是祖上器物,这种做法不仅自欺欺人,很大程度也迫使鉴定者不好当面点破,索性敷衍了事。其次,鉴定者有时需要权衡藏家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这位日本老年藏家而言,鉴定者当面直言答复恐怕会过度刺激他,一旦发生意外,大家都不好推托。 最近数年,很多收藏者抱有投资心理来收藏瓷器,叫人感觉风险太大。即使站在流通领域上看,中国现阶段的陶瓷收藏仍然不太成熟,弊端太多。在没有 ...图4-2.仿元明青花盖罐底部。图5-2.仿元明青花罐底足。图6-2.仿元明釉里红鱼藻纹罐局部特写。图6-3.仿元明釉里红鱼藻纹罐局部特写。图6-4.仿元明釉里红鱼藻纹罐底部特写。图6-5.仿元明釉里红鱼藻纹罐内部上釉情况。图7-2.仿元明釉里红长颈瓶局部特写。图7-3.仿元明釉里红长颈瓶底足。图7-4.仿元明釉里红长颈瓶口部特写。图8-2.仿元明釉里红缠枝花纹罐局部。图9-2.仿明中后期五彩茶壶底部特写。图11-1.仿元明釉里红缠枝花纹罐。图11-2.仿元明釉里红缠枝花纹罐局部。图11-3.仿元明釉里红缠枝花纹罐底部特写。图12-1.仿元青花罐。图12-2.仿元青花罐底部特写。图12-3.仿元青花罐局部。图13-1.仿元明青瓷。图13-2.仿元明青瓷局部。图14-1.仿元青花罐。图14-2.仿元青花罐底部特写。图15-1.仿明青花碗。图15-1.仿明青花碗底部。图16-1.仿明五彩尊。图16-1.仿明五彩尊底部。图17-1.仿元青花葫芦瓶。图17-2.仿元青花葫芦瓶局部。 图18.仿元青花局部绘画。图19.仿元釉里红葫芦瓶。 图20-1.仿明五彩葫芦瓶。图20-2.仿明五彩葫芦瓶底部。 摘自萱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