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代北京难寻“老炮儿”踪影

  • |
  • 幻灯播放
  • |
  • 查看原图
  • |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loading...
《老炮儿》剧照 要说北京的“老炮儿”心态是怎么炼成的,被削了兵权养尊处优的满八旗子弟搭配着身份优越感的“不服气儿”使然,尽管那时候还根本没有“老炮儿”这个词汇。一代一代进入这个城市占据统治地位随后又被另一拨人轰下来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人和他们的后代都只有依赖着如是“不服”的心态才能给自己一针精神上的强心剂在这个城市里接着生活下去。这股子虚无的“杠头”劲儿,在他们越被人抛弃、遗忘和嘲笑的时候,就越强烈,就越能激发他们逆风而上冲到权力、地位和金钱面前吐口吐沫蔑视一笑的冲动。 于是辛亥革命大清倒台,地位 ...《老炮儿》剧照 提起北京人,外人总觉得是这么一帮傍着皇城根儿喝着炒肝儿卤煮嘬着牙花子操着快速流利的儿话音骂骂咧咧愤愤不平的中老年直男。因为生活在首都贴着权力中心,似乎不论什么职业甚至连开着屎黄色(shai)儿出租满街溜达的当代板儿爷(出租司机)都天然养成了一股洋洋得意挥之不去的超然优越感。 没人意识到这其实是对北京和北京人的一种误解。 回顾这三百五十多年来的变迁,这个城市的主导权几乎从未归属于这些自诩为“北京人”的人。从满清八旗入关到民国北洋军阀混战,从卢沟桥事变的日军占领到1949年傅作义缴枪投降接受 ...[/url]《老炮儿》剧照 他们生于厮长于厮卒于厮,却几乎永久地被排除在了统领、管理、掌控这个城市的政治核心之外。他们傲气、清高、自嘲、不屑、骂骂咧咧,最终没法遮掩的是嘴炮之后被甩在权力体制外面了无所用的落寞和不济。这样的命运,这样外表高傲但其实单枪匹马色厉内荏的巨大落差,是造就了北京“老炮儿”们特殊个性的内在因由。 八十年代末,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在北京月坛片儿的一所普通中学读书。每天下午四五点骑车回家路过外交学院门口加油站的时候,总能看见对面胡同口儿堆着这么一群人:他们大都二十多岁,要么剃着板儿寸要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