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以东125公里的河北省遵化境内地势宽敞,河流环绕,是一块难得的“风水 ”宝地。那里长眠着包括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等五个大清皇帝在内的161位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帝王、后妃陵墓建筑群。大清王朝家族为什么把寿宫选在这个远离京城的地方呢?据说,这跟顺治皇帝有关。当年喜爱行围打猎的顺治皇帝来到这里,即刻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 从此,在生死轮回,死后灵魂不灭的观念的指导下,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统治家族为了能在另一个极乐世界生活得更好,他们利用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开始大肆营建超级豪华的陵寝。这种大规模营建寿宫的风气在慈禧太后执掌晚清政局的几十年间表现尤盛。 慈禧棺椁内的珍宝堪称世界之最 慈禧死后有两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安排:一、收集各种价值连城的宝贝陪葬;二、让光绪陪葬。 一、慈禧太后陵墓里的“秘密”:慈禧陵墓究竟有多豪华? 按照中国历代帝王陵寝的祖制,东太后慈安陵虽然建在定东陵的西边,但它紧挨咸丰帝的定陵,而西太后慈禧陵虽然建在东边,但它却远离咸丰帝的定陵,西太后慈禧的陵址明显低于东太后慈安。 慈禧陵墓究竟有多豪华 另外,两座陵墓建筑规模大体相同,但慈安陵共用白银260万两,而慈禧只用了227万两。两宫太后陵寝位置的安排对于一个处处高人一筹的慈禧来说,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慈禧历来是一个争强好胜女人,哪能甘居他人之后。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慈安暴亡,从此,慈禧大权独揽。 在她60大寿的第二年(公元1895年),正值甲午战后,又逢全国遭遇罕见的灾荒。慈禧不顾国家大量赔款以及农民流离失所、饭殍遍野,居然下令将她的“万年吉地”全部拆毁重建。这个工程持续了十多年,直至慈禧死时才休上。重修后的慈禧陵的主要建筑分为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是祭祀朝拜的地方,主要由隆恩殿,东西配殿组成。 后寝是安葬西太后慈禧的地宫。重修后的慈禧陵用料之考究,做工之精细,装修之豪华,建筑之精美,使与之毗邻的慈安陵寝黯然逊色。 而慈禧陵的月台望柱却不同一般,单单雕刻着穿云翔凤,神态洋洋自得。这一组组、一对对的“凤引龙”图案,既是慈禧权欲熏心的写照,又是她依仗权势为所欲为的见证。整个雕栏共雕琢了240只凤,308条龙。 二、慈禧陵里到底有多少宝贝? 1908年,慈禧抛下了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的江山社稷,离开了这个世界,卒年七十四岁。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 慈禧陵里到底有多少宝贝 慈禧生前专横跋扈,在同治、光绪两朝,实际把持了48年朝政,死后又把一生巧取豪夺的珍宝几乎全部随尸葬入棺内,世间所流传的翡翠西瓜、蝈蝈白菜等,仅是其中极小的部分。 在慈禧身旁还放有金、翠、玉、红宝石佛各27尊。尸身左边放一枝 3节的玉藕,上面有天然长就的灰色“污泥”,藕上长出绿荷叶;粉莲花,还有一块黑色的荸荠,据说比翡翠西瓜还稀罕。慈禧尸身右边,放一枝珊瑚树,在红珊瑚树上绕一条青梗绿叶红果的樱桃,树上落着一只翠鸟,是件天然的宝物。 慈禧照片(资料图) 宝物安放完后,为填补棺内空隙,又倾倒了4升珍珠宝石。填满后,上面盖一网珠被,被上所串2分重珍珠6000粒。正要上子盖时,大公主赶来,又揭开网珠被,放进8骏马和18罗汉各一套。这8骏马为玉质,每匹不足2寸,毛色样式均不同;18 罗汉每尊高不及2寸,白玉质。罗汉为白身白足,着黄鞋披红衣,手持红莲花,亦为天然长成,这些都是稀世之宝。 三、棺盖揭开霞光满棺慈禧太后面貌如生 盗墓者是怎样打开慈禧棺椁的呢?这曾经是一个谜。直到多年以后,一本叫《世载堂杂忆》的书披露了一名据称曾参与盗陵的连长的回忆,这个谜才被解开。 据这名连长叙述,为撬开慈禧的内棺,光芒四射的金漆外椁竟被匪兵刀砍斧劈得七零八落。匪兵们把砍碎的木头搬开后,就现出了一具红漆内棺。由于怕刀斧损伤棺内的宝物,当官的就命匪兵小心谨慎地用刀撬开内棺。 "当时,将棺盖揭开,只见霞光满棺,兵士每人执一大电筒,光为之夺,众皆骇异。俯视棺中,西太后面貌如生,手指长白毛寸馀……珠宝堆积棺中无算,大者由官长取去,小者由各兵士阴纳衣袋中。于是司令长官下令,卸去龙袍,将贴身珠宝搜索一空。" 棺盖揭开霞光满棺慈禧太后面貌如生 土匪军阀孙殿英就敢刨坟掘墓,卷走死人的财产积蓄,慈禧的满棺珍宝不知去向 四、慈禧太后临终前的秘密:下手毒死光绪帝 清光绪34年10月21日,也就是公元1908年11月14日,清光绪皇帝死于北京中南海的瀛台涵元殿,时年仅38岁。次日午后,慈禧太后在北京紫禁城仪鸾殿病逝,终年73岁。 光绪皇帝之死是清末最大的一桩历史疑案。多种文字资料记载认为,光绪是被人害死的,而且还是服用超量砒霜中毒致死;更多的人们议论认为,害死光绪皇帝的人就是慈禧太后。 据史料记载,光绪四岁进入宫中后,就受到慈禧太后的抚养与管教。慈禧太后的专制和威严,使光绪自小到大在精神和思想上一直处于紧张和压抑之中。当光绪长大成人当上皇帝亲政之时,又时时处处受到慈禧太后的辖制与掣肘,心情自然很少舒畅。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慈禧太后禁闭于瀛台,生活的不如意,加上珍妃的惨死,种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打击,更增添了思想上的愁闷。 慈禧与光绪 五、慈禧太后最后遗言是什么? 1908年,11月15日。凌晨时分。慈禧像往常一样,起床,即所谓“请驾”。昨日,也就是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终日忙碌于料理光绪帝的后事,没能多加休息,很晚才休息。 不知为何,慈禧太后的气色非但未有损,反而越发的好了。起床后,便到了梳洗时间。宫门外,专门伺候的太监早已静候多时,譬如,专管梳头的太监。因为慈禧太后特别注重养护,故每日用于梳妆台上面的时间很长。 影视作品中的慈禧 梳洗完毕后,一太监喊道:“打帘子。”专门此事的太监便连忙打开帘子。与此同时,在场的所有太监皆闻声跪拜,齐呼“老祖宗吉祥”。其后,用丰盛的早餐。 早上六时。慈禧开始召见军机大臣,共与皇后(按:即光绪帝之妻,叶赫那拉氏,也就是日后的隆裕太后)、监国摄政王载沣等人洽谈多时,后以新国君的名义下诏书,尊慈禧太后为太皇太后,又尊皇后为太后。 正午午时。起初吃午饭时,慈禧还好好地,可吃着吃着,便开始头晕目眩,且这一状况持续了较久。人将逝世时,当事人多了然,便晓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故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敲定太后管重要之事,监国摄政王裁定。 发完上谕后,慈禧病情越发加剧,便命令军机大臣起草遗诏。军机大臣将起草的遗照呈上后,慈禧阅后,改了几处,譬如“不得不再行训政”与“回念五十年来”云云。 说罢,她又对身边人说道:“我毕生垂帘听政数次,不了解的人认为我是贪婪权力,实际上是迫于时势不得不做出此决定。”此时的慈禧还如素日一般,头脑清晰,神志清醒,旁人观之为和蔼可亲。 没过多久,她便开始逐渐昏沉起来。后倏忽,眼睛又开始炯炯有神,可这一情形未能维持多久,可见这是回光返照。 慈禧执政 慈禧对这个自己执掌大权好久好久的大清王朝扔出最后一句话:“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自我以后,任何女子不得干预国事,必须好好维护本朝家法,尤其是严防太监专权!明末之事,一定要引以为鉴)!” 慈禧是大清王朝多延口残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 下午五时。慈禧张着嘴,面南逝世。对于慈禧,我不会玩邯郸学步,搞所谓盖棺定论,只是简单地说一说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感受罢了。作为统治者,都不愿看到自己被外人欺负,内政被干涉,领土被占领,信誉被丧失,慈禧太后自然跳出这些昔日定律。 六、掘墓士兵辱尸慈禧 1922年,“秀才将军”吴佩孚在洛阳时,严令缉捕孙殿英这个大毒贩,他在洛阳不能立足,就逃往陕州,最后辗转来到了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 1928年初夏,孙殿英率部炸开东陵慈禧墓地,无尽宝藏展开在他们眼前,众官兵发疯般劫掠着。孙殿英规定先将宝物集中再分配,谁也不得私藏。但在这旷代财富的强烈刺激下,人们哪里还能控制自己?孙殿英咬牙切齿,下令谭温江向疯狂撕抢的官兵们开枪扫射,尸体不断倒下,终于控制住了局面。然而还是有人将珠宝偷藏在内衣里,含在嘴里,甚至塞在肛门里…… 这可能是史上最着名的盗墓活动。在那阴森神秘的地下墓穴里会发生什么,留给人们极大的想象空间。最令人瞠目的传说,可能不是墓内宝物的神奇,而是慈禧太后被奸尸! 当慈禧棺木打开后,看到她面色如生,肌肤白皙饱满,一名盗墓士兵居然动了兽欲,不料尸身因见空气,瞬间萎缩如鬼,让这个性欲超强的盗墓兵立即败了兴。 慈禧太后坟墓当中的“十大珍宝” 慈禧太后可是个有权力运、有财宝运的顶级人物。单就她埋进“清东陵”那一具珍宝堆积的棺椁来说,堪称“世界之最”了。最令人艳羡的,还是她一并藏在身边的“十大珍宝”。 一、慈禧夜明珠 价值8.1亿元! 喜欢古董、美玉的角色,肯定清楚,夜明珠绝非《封神演义》或者《西游记》当中虚设的”法宝“,反倒的确属于人间的高档宝贝。从形状上来说,总体分为两块。一旦合拢,居然变成了浑圆、完美的“宝贝球”。有趣的是,这件珍品脾气特别,一旦分开,往往是透明无光。合拢之后,又像变魔术那样,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 据说,夜间百步之内,足以照见每一根头发。这宝贝,可叫尸体不化。 据于善浦《孙殿英东陵盗宝记》载:‘ 慈禧陵建筑豪华,超越了清代所有帝后的陵寝尤其棺中随葬的珠宝更为珍贵。 慈禧夜明珠 价值8.1亿元!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慈禧死后,太监李莲英参加助殓,曾将随葬珍宝—一入册。'又说‘盗匪们首先收走慈禧尸体周围的大件宝器—翡翠西瓜、蝈蝈白菜、玉石莲花、珊瑚树等等,再把压在慈禧尸下的珠宝—一取尽,随后把慈禧尸体抬上棺盖,抓下龙袍,撕毁内衣脱下鞋袜,将周身珠宝搜索精光。 慈禧口里含着一颗夜明珠 慈禧的牙也被撬开,把含在口中的稀世明珠取走。'该文引用孙殿英的话说:“她(慈禧)口里含着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听说这宝贝可使尸体不化,难怪慈禧的棺材劈开后,老佛爷像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才发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了。我把夜明珠托雨农代我赠给蒋夫人(宋美龄)。 据蒋卜力《慈禧陵墓被盗案》一书载:‘第五十一号夜明珠,重四两二钱七分(合今133.4375克)值一千零八十万两。”另据赵汝珍《古玩指南》一书称:“总之慈禧葬物若均追回以之还外债,尚可余若千万,足可富国也。所列制价及估价系当时之宝价,以后至宣统元年经中外古玩收藏家及珠宝商估计,所有价值均涨十倍。民国后期又行估价,须涨百倍,今日已无法计价矣。 夜明珠是世界若干杰出古老文明中同时存在的一个自然、历史和文化之谜。 基于王春云在对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的首次全面破解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进展和对现有关于慈禧太后陵墓及其被盗的历史记载资料的科学分析和重新解释,本文研究认为,随葬于慈禧太后嘴中的夜明珠是一块具有近似球形形态、称重约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其1908年当时1,080万两白银的估价约相当于现在8.1亿元人民币现值。 凤冠上九颗夜明珠也相当有名 慈禧凤冠上的夜明珠 除慈禧口中夜明珠广为人知外。其凤冠上九颗夜明珠也相当有名。据李映发《文史拾趣》载;‘公元1900年6月,英、德、俄、法、美、日、意、奥等八国组成的侵略军人侵北京,慈禧太后不准许人民反击侵略者,而是大搞卖国活动,从凤冠上取了四颗夜明珠送与外国人,求他们退出北京。当时办事的大太监李莲英不在身旁,叫一个姓王的宫女送往西门宾馆,交与李鸿章派来的人。 慈禧像 李鸿章正在负责与外国人交涉退兵一事。当时这个宫女才17岁,慈德大后告诫她一路要小心,如有丢失定教脑袋落地。这个宫女藏好珠子,边走边想:‘这是我们国家的宝物,怎能送给外国人!'于是,她巧妙地摆脱护卫的人,把夜明珠藏入了民间。 六十四年后(公元1964年),在西安市柏树林住的一个工人家庭里发现了这四颗夜明珠。这家人姓吴,夫妻都是化工厂的工人。有一次搞清洁卫生,小孩子把一个肮脏油黑的小枕头拆开准备清洗,发现里面有一个红布包,揭开红布又是一层黄布。一层油纸,油纸里面一层绵纸,包着四颗龙眼大、晶莹闪亮的夜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