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将要参加国考的考生向医生求助,乞求医生给他开一些能让自己变聪明的药。
医生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给他开了。一周又一周,剂量加了一次又一次,可考生并没有感觉到药的效果。终于,他和医生撕破了脸皮,大吼:“你能不能不要再拿糖当聪明药糊弄我了!”
医生笑笑:“现在看来,这药还是挺有用的嘛。”
这当然只是一个段子,但人类对提高智力的追求可是自古以来从未间断的。
远的不说,著名漫画作品哆啦A梦中那块记忆面包就曾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法宝。
电影《永无止境》中神乎其神的NZT-48,主角只服用了一粒就能在一夜写完数万字的稿子,甚至靠着它轻易爬上了华尔街的顶层,让人看得心痒痒。
然而,这些虚构作品当中能提高人智力的药物已经出现了,而且在欧美已经有不少人高频率的服用。
这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学生,据调查,美国高校约有11%的大学生服用“聪明药”,这一比例在重点院校如常春藤联盟高校(指的是由美国东部地区的八所高校组成的联盟,全为美国一流名校)会更高,达到20%!
常春藤盟校
当我们中国学生面对全世界规模最大、最恐怖的分级考试时,还在使用古老而神秘的食疗大法,天麻炖猪脑,健脑核桃排骨汤……
各种流派百家争鸣,互相挤兑。当你被问起 “吃什么最补脑?”的问题时,如果不想惹起什么争端的话,最好还是回答“吃亏”吧。
可是人家西方险恶的资本主义,早早就已经用上了真正的“聪明药”
奎因是一名从头普通到尾的大学生,上着普通的大学,拿着普通的成绩。有一天,他的朋友寄给他一些药丸,并告诉他这些小药丸可以让他变得像《永无止境》的主角一样。
奎因半信半疑地服下了半粒,因为他知道这些来历不明的药很可能有什么严重的副作用。
结果令他吃惊,他感到精力源源不断,好像自己能连续工作一整天,看问题的时候也变得更加睿智了,感觉原本枯燥恼人的作业变得更有意义了。
奎因开始频繁服用这种药物,它不仅让奎因顺利通过考试,克服枯燥的复习,还让他的GPA绩点从可怜的2.6提高到了3.8!
服用“聪明药”后大脑明显更加活跃
而伴随这些神奇效果的副作用仅仅是睡眠质量变差,只要保证在早上服用就可以避免,简直是学生的救星。
阿曼达是德克萨斯大学的一名积极的学生,她虽然算不上大学霸,但对自己的成绩还是非常在意的。
平时也会在效率低下的时候会用咖啡来提神,晚上“开夜车”复习的时候会喝下两杯浓缩咖啡。
一次,因为课业压力巨大,阿曼达真的无法兼顾多门科目的学习,而第二天就是一门重要的考试,自己还没怎么复习,眼看着就要挂了,她不得已尝试了传说中的“聪明药”。
她很轻易地就从同学那里要来了一颗,吃下去才15分钟,她就感觉注意力大幅提升,就算是在菜市场她都可以毫无压力地学习。
当时她完全不想歇着,有一股力量驱使着她去工作学习,复习了一整夜也没感觉到困意。
考试当天,她的头脑已经十分清醒,几乎所有她看过的知识点都十分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效果大概相当于复习了一周。
原本阿曼达拼死拼活只能拿到B的科目,那次服用了“聪明药”之后,竟然轻易地就能拿到A。她也从此放弃了喝咖啡这种传统的提神方式。
…
相信不少人对于“聪明药”在欧美的滥用会感到些许震惊,但更多的应该还是好奇。
实际上,人类在提神醒脑、提高工作效率上的努力远比现代医学来得早。
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含有咖啡因和类似功效的生物碱。
我们不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提神功效对于这三种饮料的流传起到了何种作用,但在今天,相信有很多人饮用它们是为了提神的功效。
咖啡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和肌肉,达到振作精神、增强思考能力、缓解肌肉疲劳的作用。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咖啡因的副作用并不小,最显著的就是心悸,使血压升高,而且还有一定的成瘾性,若长期摄入,戒断后会出现精神萎靡、浑身困乏等负面症状。
因此在中国,咖啡因被列为受管制的精神药品。
一种吸入式咖啡因能量棒
另一种民间常见的提神醒脑的方法便是香烟。香烟中的尼古丁只需要7秒钟就能到达脑部,其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能够增加脑中的多巴胺。
但实际上,尼古丁并不能提神,大脑习惯了摄入尼古丁后的多巴胺含量,在其作用消失后,便会产生空虚感,需要补充尼古丁才能恢复正常,给人一种提神的感觉。
尼古丁的危害相比大多数人都非常清楚,其所谓的提神也不过是错觉,不像咖啡因,尼古丁几乎没有任何药用价值
那么“聪明药”和这些传统成分有什么区别?
“聪明药”的出身一般都是有确切用途的处方药,其流行的种类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最早出现的所谓“聪明药”是吡拉西坦,20世纪60年代由比利时的医药公司研发。
吡拉西坦可以促进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合成,提高大脑中ATP/ADP的比值,从而使大脑中的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加。
吡拉西坦分子结构
主要用于治疗轻度或中度的血管性痴呆、老人痴呆以及脑外伤引起的失忆和智力受损。
当时人们认为这种药既然可以让人恢复智力,那对于正常人来说应该也是有效的吧,实际也确实有一些效果,服用的人会感到大脑明显地兴奋,增强记忆力。
不过它的副作用不那么好忍受,经常可以引起皮疹、胃部不适,还有睡眠异常。
吡拉西坦能显著增强脑部的血液流动
后来利他林占据了“聪明药”的市场,这种药物同样可以引起大脑的兴奋,其药理是提升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多被用于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治疗。
然而利他林在结构和药理上都与可卡因有相似之处,其成瘾性与安非他命类似,可以用作可卡因成瘾治疗中的替代品,可以理解为没什么快感的毒品。
因此,利他林在“聪明药”界的地位很快就不保,没人像因为提神就染上毒瘾。
而现在在欧美广泛流行的“聪明药”是莫达非尼,一种年纪和大学生相仿的药品,1994年才在法国上市,1998年在美国获准用于发作性睡病的治疗。
莫达非尼原本只是一种治疗嗜睡症,或者轮班工作导致的睡眠障碍,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这种药有神奇的提神功效,并且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很快就流行开来了。
虽然作为处方药受到管制,但实际上获得莫达非尼并不困难,只要让持有处方的患者多开一些药,又或者装作患者要求医生开药即可。
由于效果显著,而且售价低廉(亚洲产的每片只要1-5元),莫达非尼很快就在学生圈子里流行开来了,如今非法使用的莫达非尼的青少年已经超过了吸冰毒和吸可卡因的人数了。
随着这些大学生逐渐步入社会,莫达非尼也被带入了职场,轻易地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博得上司的喜爱。
有神经学教授认为,莫达非尼与很多提神食品没有什么区别,它甚至可以让人戒掉每天5杯的咖啡,让人忘记了抽烟,用少得可怜的副作用换来超高的工作效率是很值得的。
虽然国外多数媒体都在强调服用莫达非尼的各种不良后果,俨然是我国禁毒宣传的套路,但事实上呢?
人的工作效率某种程度上决定他的社会价值,当社会价值被一种可控的因素所捆绑,那事情将会变得可怕。
莫达非尼的兴起就像是曾经风靡中国的奥数教育,一部分人可以通过某种途径获得了惊人的成绩,那势必就会有大量跟风的人出现,进而成为一种“必选”,不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落后。
奥数教育
但奥数教育并不意味着有用,孩子可能会抗拒,可是药物的效果是确定的。最初也许会有人谴责服药者的“作弊”行径,但渐渐地他们也会屈服于这种不公,最终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渐渐地有少部分人开始加大剂量,从中脱颖而出,所有人都会陷入这种无尽的漩涡当中,这种情况下,即使再小的副作用也会展现它最恐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