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生活网

首页
北美生活网 首页 杂谈 人物 查看内容

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

2017-1-3 17:09| 发布者: 小海螺| 查看: 23| 评论: 0

摘要: 原创那一座城▷《从前慢》依然在传唱着,但不知不觉,写出“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木心,已经离开我们5年了。木心,本名孙璞,1927年出生于乌镇东栅财神湾,孙家是当地的望族之一 ...




那一座城


《从前慢》依然在传唱着,

但不知不觉,

写出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的木心,

已经离开我们5年了。


木心,本名孙璞,

1927年出生于乌镇东栅财神湾,

孙家是当地的望族之一。

▲ 木心幼年与父母姐姐们摄于乌镇(左二木心,摄于1931年)


木心自小爱读书, 和茅盾是远亲,

两家同住一条街上的两端。

抗日战争期间乌镇被占领,

茅盾去了上海,

留下一屋子欧美文学经典。

年少的木心把它当做

“饱览世界文学名著的琅嬛福地”,

如饥似渴地阅读,

像得了“文学胃炎症。

19岁时风华正茂的他,

却借口养病,

独自上莫干山,

雇人挑了两大箱书,

其中有他钟爱的福楼拜和尼采。

莫干山上山风刺骨,

木心的手起满了冻疮,

他却只披一床被子,

埋头读书写作。 


他在日记里写道:

“是夜,又发现燃两支白礼氏矿烛,更宜于写作。

从此每夜双烛交辉,仿佛开了新纪元。”

从夏天到秋末冬初,

木心写出三大篇论文——

《哈姆莱特泛论》《伊卡洛斯诠释》《奥菲司精义》

不为发表,不求成名。

仅仅是兴趣使然。


处于动荡年代的木心,

也没能逃过文革。

他被囚禁在废弃、漏雨积水的防空洞里18个月,

却仍然坚持写作。

他在烟纸背后写,

在写交待材料的纸上写,

夜里没有灯,就盲写,

最终形成65万字《狱中笔迹》。

▲ 《狱中笔记》手稿


木心并不考虑

是否会有读者读到这些文字,

《狱中笔记》在他看来,

“是在完成一个天赋的任务”,

而在外界看来,

这却是“一个真正作家的自我责任感”。


在那段绝望的日子里,

是文字一直支撑着他。

他说,

文学是他的信仰,

这信仰保佑他度过劫难。


1982年,

55岁的木心移民纽约,重续文学生涯。

他在纽约牙买加区的一幢小公寓里,

日复一日笔耕至深夜,

每天要写下7000到10000字,

他随身带个小本子,

走到哪写到哪。

目睹纽约的一片落叶,

便想迅速记下此刻的思乡之情。

在街头见到有趣的人或事,

也习惯记下来。

▲ 木心在纽约中央公园(约1998年)


也就是在那一年,

陈丹青结识了木心,

从此成为他的学生。

木心的渊识,

让陈丹青“不知如何是好”。

陈丹青说:

“我可以想象不出国,

但无法想象出国之后我不曾结识木心先生。”

▲ 木心和陈丹青


他感慨:

“木心先生与我们同在一个时代,

但是他出现得太迟了。”

于是决心把恩师木心推向大陆,

他甚至说:

“我写书出书,提高知名度,

其实是借此勾引大家有朝一日来读木心。”


有人把木心在大陆的成就归结为陈丹青,

诚然,

如果没有他的极力推崇,

知道木心的人不会太多。

但在我看来,

陈丹青也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

真正吸引我们的,

是木心文字里的风景。


至于在大陆的风靡,

对于木心来说,

那段最艰苦的岁月已经过去了,

写作带给他的名利及声望,

不过是奖励罢了。

 

我们常常会用大器晚成形容

成就较晚的人才,

殊不知,

正是他们在成名前

经历的每一件事,

看过的每一本书,

去过的每一个地方,

才成就了现在的他们。


就像木心,

走过了乌江小镇,

见证了纽约街头的繁华,

有感于哥伦比亚的倒影,

写下温莎墓园日记。

他用心感受过的每一座城,

都凝结在了他的文字中,

走过的每一步路

都算数。

哥伦比亚


木心走过的路,

不仅为他的写作带来了大量的灵感和素材,

同时也丰盈了他的人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走过的地方越多,

体验和感受过了不同的生活,

人生也会变得丰富和厚重。


正如中信银行「亚洲万里通」联名卡,

只要你持卡消费,

就能获得相应的里数,

将这些里数积累起来,

即可兑换机票、酒店、美食、音乐会门票

甚至旅游体验奖励。


在吃喝玩乐中,

不仅积累了生活体验,

还能在中信联名卡里累积成里数,

成为一笔附加财富,

在不断地感受中,

累积成人生的高度。


如果是在「亚洲万里通」伙伴航空公司买机票,

更可享双重里数

所累积的里数可用于兑换各大星级酒店,

免去了无意义的奔忙。




高兴

感动

握手

鲜花

漂亮

同情

鸡蛋

难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