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 中 话 ——读父亲的速写 一日,开启了父亲的画库。诧异那层层叠叠的画页里封存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一页一页翻过时,那陈年往事便在父亲微颤的声音里鲜活起来。我追随着父亲的记忆,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了父亲画笔下的世界…… 父亲说:“我学画是在五十年代初。那时,我一个农民的儿子哪懂什么绘画艺术,只是凭着自己的喜爱涂鸦而已。记得第一次考学校时,我不知什么是炭精条,便从火炉里取出一根烧焦的木棍参加了考试,结果我被录取了。我就这样开始了真正的绘画生涯。” “呵,这是我的第一张素描静物。”父亲简单地说。我从简朴的茶杯、脸盆、书和笔等构成的画面中读出了父亲线条里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 “这是五十年代我在韶山时画的水墨速写。当时的韶山冲还很贫穷落后。冬天里农民烤着竹篮木炭火,做着一些手工活,过着简朴的生活。”父亲指着其中的一张画说:“这旁边的房子就是如今毛家饭店董事长汤瑞仁的家。”父亲记忆犹新每一个画面,往事不曾模糊。 “你看,这是我画的你妈。”父亲神情里有几分笑意。那张用粉笔画出的年轻母亲在酣睡中显得特别可爱,粉红的梦境里似乎藏着青春的甜蜜。 “这是我姐!”我脱口而出。一张发黄的速写上是我熟悉的面孔,那是二姐当知青时的模样。我们家人常常成了父亲速写的对象。 “大跃进时代,我在工地画了十八女将。”父亲一张张从手中翻过那些神态各异的时代英雄,真是“巾国不让须眉”的写照! “爸,这是哪?”我指着一张街景问。“哦,这是长沙的五一路。那是水风井。”爸感叹万分地说,“如今长沙的变化多大啊!那些旧街老巷都不见了。当时过湘江是轮渡,后来建起了湘江大桥。这是我在建桥时画的速写。”一张张热火朝天的场面速写展现在我眼前,我想象着父亲笔下的人和物。 “啊,这是李谷一!”我认出了速写纸上的名演员,多么年轻漂亮。因为母亲一生活跃在花鼓戏舞台,所以父亲笔下的演员和舞台速写也不少,读来就像一本花鼓戏的发展史。 “这是我画的苗族姑娘。” “这是羽毛厂的工人在干活。” “这是山里农民在采茶。” “这是我在农村速写的鸡、猪、牛、狗、猫、羊等。” “那是我每天在上班路上画的花花草草和瓜果蔬菜。” “还有那些是在动物园、菜市场画的动物和场面速写。” 父亲如数家珍地向我娓娓道来。我跟着父亲的足迹走过湘西、岳阳、韶山、井冈山、工厂、农村、还有建设中的长沙城及古老的大街小巷…… 我似懂非懂地浏览在父亲发黄的回忆里。从五十年代到廿世纪,父亲几乎没有停止过他速写的画笔。那一张张、一幅幅、一帧帧,是历史的记录、时代的变迁;是大人物、小人物不断演变的舞台;更是父亲一生的心血与生命的凝聚。 “我不是什么天才,我完全是凭着勤奋与努力艰难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父亲对艺术的执著与热爱使他从来没有满足感。他总是在“常变常新”的钻研中苦恼着自己,在“废纸三千丈”的探索中提高自己。 面对父亲终生不悔的艺术追求,我不禁肃然起敬。一个七十有七的老画家,在记忆力衰退的垂暮之年,竟对那些无法忘怀的往事记忆犹新。他可以清楚地说出每一张画的年代、人名、地点,甚至每一个细节。那化腐朽为神奇的记忆库,让他永远活在年轻的岁月。他说:“我的生命就留在了这些画里。” 我默默地点头。泪,无声地滚落下来…… 2010年3月13日星期六 于洛杉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