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首席记者轶夫怀远)春节前回到故乡探亲访友,闲暇之余在家“翻箱倒柜”收拾书房,细心梳理着这许多年来曾经创作发表过的文学和书画作品。收藏的“火花”耐不住“寂寞”,“不由自主”的显现在了眼前,重又燃起我心中之“火”,迫不及待的拿在了手上,倾情饱览着那一枚枚珍贵别致美轮美奂的“火花”,情不自禁的陷入了沉思,心绪荡漾,往事如烟......。 “火花”——火柴盒的包装装潢,好似一本包罗万象积淀厚重的百科全书,凝聚了文化、生活、艺术、地理、科技、政治、社会及民族特色,它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有深奥的学问。透过这小小的方寸赏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意识、形象、风貌和历史。如同大相径庭的集邮,不断传递和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火柴,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工具。它是点燃我们生命的引擎,燃尽黑暗,释放光明,与我们的生活“朝夕相处”,息息相关。虽然它已步入了历史,远离了我们的视野或许人们不屑一顾地早已将它淡忘,但它那“点燃自己,照亮别人”自强不“熄”的精神永放光芒。 相传,火柴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宫女和后妃们发明的一种引火材料。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资治通鉴》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陈宣帝太建九年,齐后妃贫苦,至以卖烛为业”。马可波罗时代这一发现传入欧洲,后经英国人沃克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我们称之为“洋火”的火柴。1833年,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经典不朽之作——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产生在那个年代。1865年,“洋火”开始输入中国,随之,1879年中国第一家火柴厂在广东佛山建立,改写了国人依赖“洋火”的历史。1912年,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火柴厂轰轰烈烈红红火火的在河北诞生,得到时任民国总统冯国璋的鼎力相助。设备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半自动化,产量与日俱增,所打造的“泊头”品牌更是驰名亚洲。随着人类进步和科技发展,方兴未艾的电子工业革命疾风暴雨式的“无孔不入”,一些“风雨飘摇一蹶不振”的火柴生产企业“不攻自破”相继倒闭。2012年,号称中国火柴工业灿烂辉煌的“五朵金花”伴着响当当的百年“泊头”终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寿终正寝告别了昨天。 火柴曾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和“伴侣”,它承载着历史也成为永远的记忆。“火花”闪亮,经久不“熄”,正传颂着一首“火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收集“火花”仿佛集邮,是一种时尚,它既陶冶情操,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艺术生活。社会发展到今天,”火花“将一般属性的商品包装作为承载传递信息的工具和媒介,其内涵、收藏价值远大于它的实用功能,更具广泛意义。每天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火柴时,在不经意间流览欣赏到外包装上那些”炙手可热“爱不释手且集装饰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为一身的精美图案时,有谁会想到那些激情似火、“走火入魔”、火树银花的设计者们?!中国已故著名火花设计大师、杰出插画家、美术教育家、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授孙德珊就是这美术设计艺苑里最闪亮耀眼永不熄灭的“火花” 。 孙德珊先生祖籍山东,一九四四年出生于美丽的辽河之滨,十五岁时少小离家,怀着美好的心愿远赴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求学。一九六三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美术设计界的最高学府——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美术系书籍装帧专业,师从雷圭元、袁迈、庞薰琹、吴冠中等著名美术大师门下。毕业后受“文革”“影响,下放到北京基层“劳动锻炼”,后被分配到北京火柴厂从事产品装潢设计。一九八六年,改革开放的大潮将他推向了讲坛,荣归母校后专门教授传统装潢、书籍装帧设计、传统图形等课程。忆往昔,在难忘的十八年“火花”设计中,他创作出无数个辉煌。根据不同需求设计出的大量成套火花,既满足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需求,更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永远地载入了史册。与同行业不同的是北京火柴厂肩负着外事出口、中央国家机关、高档宾馆酒店、国际政要及中国领导人专供等项任务,对产品的安全、质量、包装装潢设计要求非常苛刻,确保万无一失。他所设计的《十二生肖》、《十二金釵》、《北京风景》、《八仙过海》、《故宫》、《天坛》、《十花十景》、《中国文物》等一系列品牌曾多次获得装潢设计国家一等奖和优秀作品奖。有的国内外火花收藏者为了及时获取,与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还有众多收藏爱好者“扔掉”火柴,只留“火花”。众所周知,老一代国家领导人中当属毛泽东、邓小平等喜好吸烟,火柴自然是少不了的“座上客”。有一种经过特殊加工处理过的“天坛故宫”安全无味火柴,为防止发生意外,燃到最后都不夭折,其柴杆较粗长且韧性好,造价也较高。据孙德珊教授的夫人美术设计师王哲兰女士回忆说,毛泽东在中南海亲自划过这种火柴后在赞许“火花”设计的同时,也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整改意见:“我们的国家还处在一穷二白,火柴杆的用料太过浪费,应当厉行节约”。就是这套上个世纪70年代曾荣获国家轻工部装潢设计一等奖的火花《故宫》系列,采用古朴、清新、明快、抽像的设计理念,将世界上宏伟壮观保存完好的宫殿建筑群,通过高度提炼,用简洁的线条、色彩画龙点睛,妙笔生“花”在了方寸之间。设计者采用了延续千百年来中国人喜爱的像征庄严、热烈、高贵的红色基调,选取黑、白、金色调全盘衬托出皇家宫殿、琉璃黄瓦、汉白玉雕的”灵魂“,作品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了辉煌的民族特色,受到国际友人和美术设计界的称赞。火花《天坛》系列在设计上大胆采用了装饰性的剪纸风味并带有民间漆画的格调,使得白色的边框同深色调的底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主体,大大增加了小小火柴盒的挺度感。1980年获奖作品火花《文物》系列,题材取自中国不同时期出土的十种文物,从原始社会的陶器、青铜器时期的铜马、汉代的漆器到唐三彩,代表了各个鼎盛时期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作品主题鲜明、刻划细腻、古朴典雅,赋予强烈的时代感,再现了积淀厚重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 1991年冬天,轻工部的一位领导见到设计大师孙德珊并转告他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台湾广播电台空中喊话了,你怎么还不快去领奖啊?!他若无其事的表情看似“蒙在鼓里”,只是淡淡的一笑,不动声色。当年12月12日香港《文汇报》上刊登了同样一条消息:“海基会征会徽,大陆作品中选”。中选者正是孙德珊教授。事后,这张报纸也由他的学生和火花收藏者迅速传递到孙先生的夫人手里。原来,“老死不相往来”的台海两岸关系刚刚解冻,一切“百废待兴”对等交流的工作落到了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两个团体部门承办,设在台湾的“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正面向世界征集会徽,在世界众多设计高手参与的这项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选项中,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合并为清华大学美院)教授孙德珊的应征作品力排众议,一举夺标。这对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鼓舞、奔走相告的好消息!不久后,台湾方面发出了邀请信函,设计大师孙德珊带着祖国人民的重托和对台湾骨肉同胞的深情厚意登上了“破冰之旅”的第一个航班并受到台湾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先生等高层领导人的盛情款待。凯旋归来,所获设计大奖十万重金分文不留,悉数捐献给了培养自己成长的母校,一时间在社会上传为佳话。 “海基会”会徽设计,倾注着创作者的大量心血,更凝聚着智慧和灵感,寓意深远。设计者独具匠心将汉画中的“云”图同汉字中的“交”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云形使人联想博大雄浑、连绵不断。用“云”组合成“交”字,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象形特色,图文重叠并茂。字像云,云如字,表达出同一个世界、同一种文化、同一个民族、同一个梦想、同呼吸共命运,迸发出龙的传人的共同心声。像征着两岸同胞融汇交流和平友好一家亲,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理念和一脉相传的骨肉情缘,受到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2000年北京申办奥运会,他同韩美林一同成为国家权威部门钦点的大师级的北京奥运会徽评委。在漫长的艺术创作道路上,孙德珊教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逐步建立起成熟的装饰审美标准。根据教学和市场需求,编撰完成了《插图设计艺术》一书,同样广受读者欢迎。他的插画艺术更是堪称一绝,引起海内外美术界的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经常刊载他的关于“中国古代插画”艺术的图文。出自大师之手的《中华五千年》、《水浒人物》里的插画以及连环画《过桥米线》、《李坤学诗》、《花山岩画》、神话故事《白蛇传》等一大批图文并茂的书籍是广大儿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读物。创作过程中,他仔细研读原著,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透过强烈的现代绘画艺术语言和采用写意、夸张、虚实、抽像等绘画技法,将一个个鲜活多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呈现在了广大读者面前。作品用色考究,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出神入化,入木三分。 1984年7月,我搭上了去往北京的12次列车,有幸在他的家里小住几日 。他是我的长辈,我和大师朝夕相处,难免有些拘束。聆听其教诲,终身难忘。那是座落在北京天坛附近的火柴厂职工宿舍,一字排开的北京平房,露白的青砖瓦顶,门的上方吊挂着卷式竹帘防止蚊虫“侵”入,房前屋后的扬树上不时地飘刮着雪白棉花,有一种北方人叫作“吱啦”的飞虫成天到晚不停的在树上“吱吱”的叫个不停,天空万里无云,炎热的天气闷不透风有些让人喘不过气来,夜不能寐,实在令人难熬。每天下班的时候,大师准时到家,沏杯热茶伴着一根根“云雾缭绕”的香烟,时而静静思考或端坐在那台“别出心裁、有影无声”的电视机前,这便是他平日习惯了的“常规动作“”。大师平时喜好独自畅饮而且酒量过人,美酒成了家里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家常便饭”。兴之所至,挥毫泼墨;不由的让我想起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奥妙所在。他喜欢谈古论今,见解独到;语录精辟,诙谐幽默。他为人谦和行事低调,与事无争,生活极其简朴,长年累月一身洁净灰色夹克外套蓝裤布鞋外加一顶“人民”帽,如果走在街上或是漫步在校园里,人们仅凭他的这身“行头”很难判定眼前的先生是位大名鼎鼎的大学教授。难怪在许多人的眼里,他是位特别“古朴怪异”的人,但在实际接触中,深感他的思想不但毫不落伍,而且思维敏捷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确切地说,大师的“古”气很大程度上取决与长期“碰触”古代精髓,与置身研究、教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关。除教授课程外,通常他足不出户,远离世俗。夜深人静时“挑灯“”读书。艺术上追求完美,精益求精,教学中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是位深受学生们爱戴的好师长。 大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音容笑貌和犹如松树一样的高贵品格永放光芒。他是那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生命“火花”,更是一曲永驻我心的英雄赞歌。愿这歌、这“火”经久传唱永不熄灭!(北美生活网首席记者轶夫怀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