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宣布将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的图像,开放给公众无限制免费使用。
这意味着,不管你是以个人名义在学术作品或是新闻评论中使用这些图片,还是出于商业目的对这些图片做了些修改,哪怕不署名出处,都不会产生任何版权问题。
大都会博物馆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艺术机构,不过它开放的图片数量远远高于它的同行。
这批开放资源包括来自 20 万件藏品的 37.5 万张高清图片,它们宽度达到 4000 像素,能被放大数倍查看细节。这 20 万件藏品只是大都会馆藏的一小部分,此外还有 100 多万件易受损的藏品(邮票、海报、等)没有来得及进行数字化处理,另外一部分未进入公有领域的馆藏版权仍旧掌握在艺术家手中——一般情况下,一件作品往往得等它的作者去世 70 年以上才能进入公有领域。
Bruegel Pieter,《收割者》(1565)
Vincent van Gogh,《向日葵》(1887)
Emanuel Leutze, Washington Crossing the Delaware (1851)
Lewis Hine, Empire State Building (1930)
“我们丰富全面的收藏涵盖了五千年世界文化历史”,大都会博物馆馆长Thomas P. Campbell 说,“我们的核心任务是将艺术开放给那些希望学习享受艺术的人们”。
此前,大都会博物馆每年都会开放一批图片版权给公众,不过它们只被允许用于个人目的,出于商业目的而使用图片的话,需要征得大都会同意并向它们支付费用。
大都会博物馆没有披露自己放弃了多少经济利益,不过我们可以拿同行的数字大概估量一下:在开放图像版权之前,劳申伯格基金会(Robert Rauschenberg Foundation)仅凭借劳申伯格一个人的作品,每年能赚取 10 万美元图像版权费,至于馆藏丰富的大都会——尽管它是个非营利机构——版权费只会是前者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美国现代艺术家劳申伯格的拼贴画作品 Earth Day
不过,比起经济利益,大都会博物馆也许更在乎自己的影响力。2014 年,大都会将艺术作品免费开放给学术出版用途时的第一周,网页浏览量增加了 115%。
“这是一件大事。在数字时代,分享是我们探索、创新和合作的基础”,Creative Commons 的 CEO Ryan Merkley 说大都会公开藏品的作法是“一个出色的领袖型榜样”,并且会让其他的机构也紧随其后。
其实,开放艺术资源在数字化浪潮中早已算不上一件新鲜事,其他文化机构也在做相同的事情:
2013 年,荷兰国立博物馆就将 12.5 万件藏品的高清图片放到互联网上供人下载、使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伦勃朗的《夜巡》,梵·高的《自画像》都在其中。博物馆还在官网列出了如何使用这些高清大图的教程,并鼓励大家用这些艺术品的图片进行各种衍生和创作,比如制作手机壳、衣服、抱枕等等。
2011 年,史密森尼学会旗下的弗利尔及赛克勒美术馆(Freer and Sackler Galleries)则成为首批加入谷歌艺术计划的艺术机构。
在网上公开资源的机构还包括库珀·休伊特(Cooper Hewitt)博物馆、哥本哈根的丹麦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Denmark Statens Museum for Kunst),以及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Rijksmuseum)。
除了在开放资源的数字上胜过这些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比它们还要开明:它大方和其他网站握了手,让用户可以不必打开大都会的官网,就能在一些平时访问更频繁的网站中找到公开资源。这些网站包括 Creative Commons,Wikimedia, Artstor,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和 Pinterest 等。
不过,也有一些被认为“逆潮流”的艺术机构。去年,瑞典视觉版权协会就曾将维基媒体瑞典分部告上法庭,认为他们在未取得艺术家同意的情况下对公众提供免费的艺术品图片。
尽管法院最终判决维基媒体败诉,但不少人为不带商业目的的维基媒体喊冤,认为这是“对版权法过时的并且限制性的解释。”
题图来自:大都会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