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北美网备份站 返回首页

炎黄的个人空间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226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杂谈诗词,诗歌(3) 什么是余味

热度 6已有 209 次阅读2016-4-9 11:30 |系统分类:原创文学




杂谈诗词,诗歌(3  什么是余味

文/炎黄

新华字典对余味的解释非常明确:“留下的耐人回想的味着”;汉语词典的解释:“. 留下的耐人回想不尽的意味”。

根据上面的解释,诗词,诗歌的余味就是作品有耐人回想,领会和思考的意味。

如何才能让诗歌有余味?

刘勰在[文心雕龙 ]中很准确地描述了如何有余味: 深文隐蔚  余味曲包。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文字应该含蓄同时精彩纷呈,言外之意包含在其中而非直接外露。

为节省时间,直接引用源自网络的一段话:”……后世众多诗人、词人的作品均能体现出其文外之重旨篇中之独拔或是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特点。如李商隐春蚕到 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至死不渝的爱情,秀与隐的结合可谓浑然天成。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谓言之秀矣,万虑一交。此真乃动心惊耳之逸响。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以落花,燕子为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易逝的慨叹。情中有思的意境,蕴藉悠远

简单具体而言,诗词,诗歌中要有言外之意,这个言外之意能让读者去体会和回味。

如何写出诗词,诗歌的余味?

在这里还是引用著名诗人,诗词评论家穆木天的一段话:“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要有大的暗示能。诗的世界固在平常的生活中,但在平常生活的深处。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说明是散文的世界里的东西。诗的背后要有大的哲学,但诗不能说明哲学”。

扼要概述写出诗词,诗歌余味的几个要点:

1,作者一定要清楚自己写什么,想表达什么,自己要表达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作者尽量不要在诗中做解说员,不要自己在诗中说明和解释内容,写出文蔚,让读者去体会隐秀。

3,充分利用比喻,暗示,暗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借物言情,借事寓意的表达方式。

4,下笔要克制和控制,倾情而泻的结果常是余味皆失。作者自留三分情,读者可多得七分味

懂诗人读味道,不懂的人读热闹。诗歌一旦热闹,味道大概就不多了。

匆匆草就。

2014,12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