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切换风格

北美网备份站

青山独归斜阳远 一 受宠爱的小知青
sissycampbell 2017-9-9 15:46
青山独归斜阳远 一 受宠爱的小知青
一 受宠爱的小知青 郑云风是文革后期最后一批插队学生。那是一九七五届的中学生,分配到北京通县插队落户。村支书一看郑云峰那张俊脸,白皙的皮肤。十七岁却已长到了一米八十二。就有一种心痛的感觉。不舍得让他干重体力劳动。他虽然高大伟岸,却有一个极怕与人交流的性格, ...
97 次阅读| 0 个评论 热度 6
做一个人生安静的看客
sissycampbell 2017-9-7 16:47
做一个人生安静的看客
如歌的岁月 岁月静好 北京来了一个我表姐的老邻居。记得那时,我也住在表姐家,其实就是我外婆家。我大概五六岁吧,他是清华大学的一年级的学生,十八岁吧。没有太深的印象。后来我长大后,也见过他。印象里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大哥哥。瘦瘦的,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皮 ...
94 次阅读| 0 个评论 热度 3
惊回千里梦 四 有情终伴青山老
sissycampbell 2017-9-2 16:57
惊回千里梦 四 有情终伴青山老
胡筱篆走过那罗湖桥,看到他了,她的光宗就在那里,她热泪盈眶。却极力阻止它们掉下来。。 他正徐徐穿行过阳光,穿行过九年的光阴,向她走来。在他身后,仿佛看到纷飞的是樱花,欢悦得的是她的心。他的身材依旧修长挺拔,他的眉目也一如她梦中英俊。 筱篆已经跋涉了千 ...
111 次阅读| 0 个评论 热度 5
惊回千里梦 三 相逢犹恐是梦中
sissycampbell 2017-9-2 16:52
惊回千里梦 三 相逢犹恐是梦中
三 相逢犹恐是梦中 邓光宗走后,胡筱篆从广州回到了大西北。回到了那一室冷清的小家。当年若是在贵州水城呆下来,会是怎样的呢?她也想不出。但处境会更凄凉。邓光宗本来能在北京工作,但,为了她,为了爱情,抛弃了比较舒适的环境,来到这即荒凉,又贫穷的大西北,与她相伴相 ...
99 次阅读| 0 个评论 热度 5
惊回千里梦 二 前路未可知 在水一方
sissycampbell 2017-9-2 16:39
惊回千里梦 二 前路未可知 在水一方
邓光宗和胡筱篆来的西北甘肃,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大概因为没有人自愿到那人烟稀少的大西北,同时还是结核病防治所。 呆了一段时间,他们发现一户人家,一家五口人合穿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家中用具只有一口铁锅是花钱买的。吃饭就在炕沿上挖一个土坑当碗用。晚上人在草堆中睡觉。 &n ...
85 次阅读| 0 个评论 热度 4
惊回千里梦 一 离人乱世曲
sissycampbell 2017-8-30 20:22
惊回千里梦    一 离人乱世曲
这是一个跨时代的故事。年代有些久远了,好像发黄的旧照片,两鬓霜白的胡筱篆珍藏在弥漫着兰花香味的红木匣子里,蒙着些许岁月的金沙,隐秘了几重旧梦的温情。她今年七十五岁。夕阳载得动天边那抹凄艳的晚霞,载不动的是上海滩上半壁斜阳下的旖旎风景。 拉开时间的屏幕 ...
94 次阅读| 0 个评论 热度 2
厚积落叶听秋鸣 六 盛夏晚晴 离别得笙箫
sissycampbell 2017-8-25 02:19
王季生的故事应该告一段落了,他在共和国的经历已变成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给上一辈人们留下的是无法忘却的殇。 他终于与梦中的爱人生活在一起,满足之余,时常以为是在梦中。 陆漫上了大学,毕业在一九八八年。留在大学 ...
128 次阅读| 0 个评论 热度 5
厚积落叶听秋鸣 五 莫等花落空折枝
sissycampbell 2017-8-25 02:14
五 莫等花落空折枝 王季生回北京第一件事是到给父母扫墓,他一个人在那墓地的整整坐了一天。往事不堪回首,这次的平反不知能延续多久,也许不久就会再次身陷囫囵。那时我再来陪您们,就没有甚麽顾虑了。 他的机关单位给他定了一个行政副处级。职称是副总工程师及高级 ...
108 次阅读| 0 个评论 热度 4
厚积落叶听秋鸣 四 柬风伏雨
sissycampbell 2017-8-25 02:09
四 柬风伏雨 一九六六年 “伟大领袖” 的“我的一张大字报”打响了文革第一炮,红色风暴席卷全中国。因“摘帽右派,双辽特务身份”的王季生立即变成了被打倒的牛鬼蛇神。本来就难相处的”同志们“用大字报的形式,把王季生的个人档案公布于众,随之而来的日夜批判,斗争,漫骂,人身侮 ...
100 次阅读| 0 个评论 热度 3
厚积落叶听秋鸣 三 一人花开 一人花落
sissycampbell 2017-7-24 00:26
三 一人花开 一人花落 王季生在广西改造的第五年,留洋学生的影子已消失殆尽。可看到的是一个黑粗的中年汉子。原有的一身儒雅气质不见了,高谈阔论的热血青年沉默了。荣廷的影像很少再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不想亵渎那份 纯真感情,他已到了不惑之年。 改造期间 ...
147 次阅读| 0 个评论 热度 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