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N6 J, f5 p7 {7 u8 }+ u
4 m4 ~3 d! |0 A2 b - O- E5 _3 T& k) |& T- C
& J, p9 Z) J1 n3 g% N* M D% l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法国人,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这位羞怯、热情的法国人,毕生用他小巧的、35毫米的徕卡照相机走遍全世界,见证了20世纪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从西班牙内战到德国占领法国、柏林墙倒塌、印度的分裂、中国文化革命、1968年法国学生的起义,他的"瞬间美学"理论堪称影响了全球的媒体和影像,他创建的Magnum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和时间最长的摄影机构。
- X* {6 s( E5 W. q, ^+ f- \& u. F$ |, C+ B! z
% x! T5 X( }& O( s. Y4 p
* O8 G" z( }' O
& c' k! j8 m, W
3 h% N9 U- {" k, {; B9 \7 p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经过加工或导演的照片我没有兴趣……相机是素描本,直觉与自发性反应的工具,是我对疑问与决定同时发生的瞬间驾驭。为了赋予影像意义,摄影者必须感觉得到自己有涉入取景器中获取事物……摄影者需凭借极为精简的方法才能达到表现上的单纯……必须永远秉持对被摄者与对自己的最大尊重”) ?6 z$ R- A- y
( t" s6 }7 I' _
( ?4 Q( E! M. x# B% p y, q
4 B' G' c' A0 ]" f7 D) ^7 Y. |布列松1952年在他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摄影美学观念“决定性瞬间”,特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他认为,世界凡事都有其决定性瞬间,他决定以决定性瞬间的摄影风格捕捉平凡人生的瞬间,用极短的时间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内涵,并使其成为永恒。4 I6 B# V" W1 s
6 b* A" M W4 o4 r" ^/ ?/ s9 H w2 D
% W8 ^% O( {" m6 P
前景中跳跃的男子,其身影恰好跟背后招贴广告中跳跃女郎相似,一前一后,互相呼应,相映成趣 # m) h7 a' X# i Z( J
$ J% Y& h' f7 Q$ H
) ~( X% j5 M @![]()
@ K9 B, p, @$ [1 W' P$ I布列松拍摄人物时,经常喜欢在他们的动作过程中下手。这张意大利现代派雕塑家贾柯朱蒂的照片,就是在他们搬运雕像时抓拍下来的。抓拍的时机,恰好是贾柯米蒂处于两个塑像之间,而且举步前行的姿态又与前景中塑像的身姿有某些相似之处 % H, N7 u: v' x; H \2 S
9 I, j2 z' k# z5 w9 p7 @9 B
2 N- Y1 r" b1 h4 J1 `( P1 A
![]()
) C2 z) | L) A! b从这一凝固的瞬间里,人们看到了梦露的天生丽质和娴雅风度
M( |% U4 Q* D4 q% v- ~1 o/ y8 O$ _* V8 W
# l' P2 {8 }/ [- n2 x. D. M7 |6 R" _$ M
尊严感 “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
2 k/ ^% u* U x, }9 x" x& Z9 [ }9 \$ r9 T. e" G* s ]" q. ?! {/ n
2 h4 g- z( c, i3 V/ {
! l2 k l7 m; t8 o+ ~" K; D7 f布列松认为,摄影作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每个摄影师都应深具尊严感,都应意识到:无论一幅摄影作品画面多么辉煌、技术多么到位,如果它远离了爱,远离了对人类的理解,远离了对人类命运的认知,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布列松的立意是高远的,但他选取的素材通常都是微小的。
' `& Z7 s6 m1 y u% T3 C1 l- k# c+ j7 J6 ?* z: p* `
' Z+ ]" y9 z) O5 b# q![]()
3 Y; o0 v6 ^: C一个男孩的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地走回家,好像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抓拍是布列松一生所坚持的基本手段。他从来不去干涉他的拍摄对象
6 }% M" ]- r$ P8 d' r5 f
% s: V4 V: A4 j& q$ v! c, [$ p7 o' j9 L
# s7 p' B8 z8 N$ R8 M/ t
1937年,英国乔治六世举行加冕典礼,世界各国的摄影记者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富丽堂皇的仪仗队上。但布列松注意的却是马路上的芸芸众生——一个躺在报纸堆里入睡的男人,由于深夜出来“占座”,熬得又困又累,等到仪仗队过来时,他却已经支持不住,进入梦乡
- Z' E8 Y$ G# f E4 [
2 X( J1 R: F# _, S* Y4 G
2 ~* C( H9 Y# u , b8 B( \2 J7 D' O4 r- r
两个男子,一个在布幕的缝隙中偷看街头演出,另一个警惕地扫瞄着周围的情况,以免被人抓住而引起麻烦
& {( [8 a* W9 [$ I" {. P
) q3 e. {: K0 o `- M1 z: |0 f6 i+ y' H5 c3 H4 j! |6 X
@4 T6 R" [* u1 _* p( T! U
在东西柏林交界处,布列松抓到了这样一个发人遐想、引人深思的镜头。双手持拐而行的残疾者,暗示出以前发生过的战争;荷枪的卫兵,又反映出了持续着的对立。再加上阴雨天气的灰暗影调,使得画面有一种低沉的气氛
' ]; B7 T4 o7 p0 s8 g0 D, ?9 S+ m9 g0 |4 M" l3 [
3 T% F: C0 d1 d: E7 c' y
$ D. ]( q+ r9 o M8 k$ T0 R( I9 u准备,等待,等待,等待 “我整日在街头寻找,随时准备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活生生的生活完全记录下来"
! g) t! i2 m# V! k8 b; D5 h5 m1 X0 o: u+ H' k+ x3 c( b
" w( l4 X9 o% _" _" s2 L3 W5 u+ I* t* }# \" F* K
$ W9 M: W2 x4 H4 X4 C' w+ ]4 M: O布列松拍照时习惯用黑胶带遮住照相机的闪光部分,以便更好地融入到人群中。他坚持摄影师必须仅仅使用现有的光,不要在暗房里剪辑,而更应该在"照相机"里现场剪辑。& A P% N* E" J# ?0 m4 k/ f
7 u1 J) P4 z6 g, z0 j4 c
8 m4 q: Z; S8 k, H![]()
- N# t- ~' c( a ]+ M一个撑着双拐的残疾儿童,他后面正在嬉戏的孩子们对此有不同反映。其中一个坏小子甚至要想恶作剧,被另一个孩子保住
4 l9 y9 w- d& A% H f: ?, x2 w0 Y- v/ Q9 E% ~+ k4 D, D7 ~
( ~/ n4 c" t4 e6 l2 Q
$ n$ S" v' l3 Y5 y( @5 `
$ _4 c5 H4 d; C( [与中国 1949是中国历史转折的一年。1948年12月初,布列松作为《生活》杂志特派摄影记者飞抵北平。他的摄影集《FROM ONE CHINA TO THE OTHER》1954年出版,书名译成中文《从一个中国到另一个中国》,蕴含“转折”之意' \+ H0 |. o0 ~0 X2 g' j$ M
1 s) S& U" |0 F8 n
. f9 C4 L0 U# S" ~& \( @
n1 p' N/ G+ t! T# ~3 Y; L U
( q; e6 R8 L, F* E4 u. J7 O![]()
+ a$ f4 g6 B8 v; ~& c1949年8月1日,上海,庆祝游行 5 g+ O3 t6 j! h1 g9 S' u- b" }- A
7 Z. t5 h1 E7 U6 [- x
5 h# ]8 n9 C( S* S! |. a8 T![]()
" y1 x& \) u* p1 [2 }9 E& F* D1949年,上海,政治集会 6 y" S& A* A, T# | H4 v
$ y9 J: B' O6 k3 Y
1 E+ |9 g' V8 y
![]()
5 z6 ]( ]: ]0 w上海,贪看小画书的儿童 8 `: i# S: j- ], I
! a1 }) L: L |2 D) d
4 u2 ^- V8 Y8 I![]()
8 o) F7 |/ C. b2 I9 G上海,午餐时间
$ U& J* U v2 m- {! Z/ G4 ?& ^$ `& i+ g' e) g; k$ @
7 Q! c( O- I' k) \ 6 Y- P; O- @: C3 \, z
杭州,国民党统治的最后混乱的日子里,小孩用绳子牵着自己的盲人父亲在街上乞讨 & N+ o6 U% W9 U* C5 D
7 @: }! I: W% a8 ^9 K p/ ?# E# c& O0 M1 T) R- j
![]()
& C4 g3 Q' T9 J, Y上海,游行的工会代表手拿新发行的纸币 * G3 w) ~1 G' T9 U. N; c
3 {8 H0 o8 e5 ]5 D% G; p
# P6 r2 ~) K% D+ f' I: B. z# u, }9 y
![]()
2 F% K: h- s7 O, q2 e' M被包围的上海,苏州河的运输完全中断
/ U/ |+ M: ~( s N5 ~. t4 G8 Q# q5 g! j0 {6 [% Q; c$ `
8 @+ g8 q) |2 P" Y1 F ' }. Q2 @6 A. w- s% K$ e3 m- K
上海,推车过桥的苦力
( ?5 E1 [1 Q! e( B5 i
$ t5 P& S1 Q+ ^( ]6 D( q( a/ K6 J; d) Z4 C9 z
![]()
$ c8 y# H0 X3 V. _" }南京,在市民的关注下首批进城的解放军士兵,由于解放军的纪律要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这些士兵背着所有的生活用品
, W0 _4 {% b, r4 X4 F: t y( d# C0 O3 X5 ?* l2 j: x) n
' s4 s$ S3 R9 a$ [# @
![]()
* M. V2 C# O' `3 G$ Q北京太庙,晨练的人们
: @) M4 L" c% j& Y( u& `# Y% s4 k J8 G& N! O
* m2 b0 K# g3 }8 W' U
![]()
5 ^& b U5 i/ k2 Q! C北平,不知所措的老人在这群国民党征召的新兵中寻找自己的儿子 & Z! |6 f. a4 }" o! @; O
3 c0 ]0 ~# y9 {! ?0 s* j) d6 I4 C6 j$ N; ]
8 T- U% g9 j0 u( ]
北平,大清最后的太监
8 c) q+ ^3 B& v
8 H! o' o( ^, I1 G7 Q4 g, Z9 s7 P1 V) F2 @$ n
( f" D& N. T3 t0 b. M
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折,照片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5 n) {9 V. R A4 q: ^
2 j& H) G4 r# v7 j- p2 R6 ~% _8 o2 t r5 i# d' c
![]()
1 u% C/ O$ s( e8 W( k7 f四十年代的上海,通货膨胀使百姓手中的纸币几乎成为废纸。为此人们疯狂地挤在银行门口,企图兑换一点较可靠的黄金,数十人拥挤致死。上海人称之为“轧金子”! U0 k- w6 Z& `& s3 @0 \
; v3 R7 E6 d$ o' R
* y* r L% o: _ |7 J7 p
![]()
3 I7 k8 c' u# N$ Y6 }1980年,一位中国客人到巴黎访问布列松,要求为这位72岁高龄的摄影大师拍摄照片,布列松没有同意,但把这张照片送给他的客人。画中的形象,是布列松在落地窗帘后面持笔作画。此照表示:晚年的布列松已退出摄影圈。他不抛头露面,只想以绘画自娱,度此余生,此幅为布列松妻子所拍( P: j- a: \1 p/ r2 C$ m. O
4 H$ K$ k: N' Z' z$ R! O: n) H9 Q
4 c/ }- ?9 Y J& T K% I1 G1 G: G0 U& ]2 Q4 X
G, u& x$ M1 @( N
5 k, ? c5 J4 z7 w
w4 H( x- ]# L+ }' B1 D! [ {$ J
4 X1 T6 Y |% Q# I“在拍摄的时候,我总是闭着一只眼睛,我用这只眼睛观察自己的心灵;我又总是睁着一只眼睛,我用这只眼睛观察整个世界”
1 e* h# T$ X) Q1 P) y( g t$ T- Q5 |$ n
& y# b p0 {, F; u) ^+ x
“我不是一个演员。‘名人’是什么东西?我认为自己是一名工匠” $ F+ j' r/ n4 n0 ~ }5 `
* h* W& ?$ g3 Q' V1 ]4 e/ _
( h+ ]' X, w/ ~1 ?
”任何心灵敏感的人都有艺术家的潜质,但敏感之外,必须专心“
$ i% q" Y2 A- F o0 `' H$ |2 V# \ }# i1 r# a m# c( h0 C% ~
+ e% J9 \# i* z8 T1 N0 w* [”我热爱摄影,它就像打猎。但一些猎人是草食动物――这就是我与摄影的关系“ ( w6 d) @+ R4 s2 w# k2 l
$ j0 z5 C, m9 i4 s: a+ o6 |6 _7 ^
0 K. x5 [- ]( y) ]) r1 f" l9 U0 G; |
7 t' w. y# F+ G" u% N
( P8 m8 Y$ f2 J7 ^, G9 y8 @$ j - p, Z9 u* f/ h/ y$ r- g
当他就要离开时,他注意到旁边有一对恋人肩并肩坐在一个长椅上,一个孩子靠在男人的肩膀上。布列松的摄影欲望一下子被点燃起来,他感叹道:“如果去掉这个女人,这就是一幅完美的构图”,同时向她做了一个砍掉的手势。在女人露出困惑的表情时,他惋惜地说“为什么我没有带我的相机?”接着,他做了一个假想的按快门的动作,就离开了。
# U% v. Y+ I' J$ x7 D _% [0 ~
, }2 d3 O- b4 ?! D) r; E* g5 g" o
4 I4 {/ m% Z1 Q0 ~- i3 J
, ^/ A1 K) m* m* H . w% T6 x$ {* n2 n0 m6 Q
8 {& n5 x% v. _4 W! @
i5 r9 I# I2 u k0 m
* i& e) n) n* N- i0 |$ o
9 G9 E7 L$ ]# A8 X
5 L+ P6 e( q& _2 c+ Z9 G
. i: E# n a( u' e5 H( \- z. x. b# d8 x5 `. S
4 \& X9 k( {+ p; T: d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9381-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