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听她/他说] 季羡林:成大事者,需具备这三个条件!

[复制链接] 0
回复
517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5-14 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D  h) N9 l  y+ V
一、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

5 S" p) S! V8 O0 g! K6 `4 |' M4 n) x* J9 Z
眼下,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的人,也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抱怨现在社会上不讲礼貌。如果一个人孤身住在深山老林中,你愿意怎样都行。可我们是处在社会中,这就要讲究点人际关系。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的一种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如果这样的人多了,必然产生与社会不协调的后果。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个人小事而掉以轻心。

  R" e8 ~" |; y% f
不讲礼貌的恶习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已经不局限于国内,而是会流布全世界。前几年,我看到过一个什么电视片,主题是介绍北京情况的。北京的名胜古迹当然都包罗无遗,但是,我的眼前忽然一亮:一个光着膀子的胖大汉子骑自行车双手撒把做打太极拳状,飞驰在天安门前宽广的大马路上。给人的形象是野蛮无礼。

* `& ^+ G, N0 P) N. g
最后,我想当一个文抄公:抄一段香港《公正报》上的话: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 p% ?9 r% M  T$ M# I- A7 R
二、“真诚的谦虚”与“虚伪的谦虚”
2 Y2 h4 r1 s+ V# ~
1 i. h6 L1 s. _3 t1 M
我们应当提倡真诚的谦虚,而避免虚伪的谦虚,后者与虚伪间不容发矣。可是在这里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拦路虎:什么叫“真诚的谦虚”?什么又叫“虚伪的谦虚”?两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简直可以说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掌握一个正确的分寸难于上青天。

9 I) c; n. F2 ^, m% ?+ u8 T* ~
最突出的是因地而异,“地”指的首先是东方和西方。在东方,比如说中国和日本,提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必须说是“拙作”或“拙文”。在西方各国语言中是找不到相当的词儿的。尤有甚者,甚至可能产生误会。

5 L, e2 n7 m1 d) t' m
中国人请客,发请柬必须说“洁治菲酌”,不了解东方习惯的西方人就会满腹疑团:为什么单单用“不丰盛的宴席”来请客呢?日本人送人礼品,往往写上“粗品”二字,西方人又会问:为什么不用“精品”来送人呢?在西方,对老师,对朋友,必须说真话,会多少,就说多少。

. R3 F+ z( n1 x7 L
可是怎样掌握这个分寸呢?我认为,在这里,真诚是第一标准。虚怀若谷,如果是真诚的话,它会促你永远学习,永远进步。有的人永远“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人往往不能进步。

2 |5 B8 ]2 W2 x* C* q4 U5 j6 j, m7 H
康有为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他自称,年届而立天下学问无不掌握。结果说康有为是一个革新家则可,说他是一个学问家则不可。较之乾嘉诸大师,甚至清末民初诸大师,包括他的弟子梁启超在内,他在学术上市没有建树的。

! a: c8 B1 @" |3 f- j) N
总之,谦虚是美德,但必须掌握分寸,注意东西。在东方谦虚涵盖的范围广,不能施之于西方;此不可不注意者。然而,不管东方或西方,必须出之以真诚。有意的过分的谦虚就等于虚伪。

' a  M6 F: a! p4 A
4 A8 Z- p  K1 n2 Z  o
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m& Q  m: f; H2 g+ U9 ~; T8 B) {/ M$ W/ M0 J
容忍确是一件好事,甚至是一种美德,但并不容易。但是,我认为,也必须有一个界限。在公共汽车上,挤挤碰碰是常见的现象。如果碰了或者踩了别人,连忙说一声,:“对不起!”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然而有不少人连“对不起”都不会说了。于是就相吵相驾,甚至于扭打,甚至打得头破血流。我在自己心中暗暗祝愿:容忍兮,归来!
* I8 [: [9 I. q; q3 D+ Q/ P$ H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暗示给我们,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就拿现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这能算得上聪明吗?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用一管毛锥横扫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
1 F0 r, x$ `5 j. ^8 ^
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因为,又有一句中国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一句中国老话:“学海无涯。"说的都是真理。但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已经穷了学海之源,往前再没有路了,进步是没有必要的。

7 m2 |, P, Z9 S1 Q
四、成功者必备的三个条件
/ l! G: B1 ?3 E+ W1 b

! E. a! s1 Q4 T6 O- `7 b3 Y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 ^* i; w3 S, u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二词。

, ^0 q  Q8 ^: P) ]% G) p& I3 P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 e. ?9 ^3 [9 |9 R$ I2 N% m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

- x9 V& [/ v' q
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 @* O% u6 }) j9 B# i2 R
7 u" S6 R! n7 K$ }7 M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9078-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