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l7 F! r. I* W4 [
8 W& t& x. K! d + O4 R% G; n; N" @
0 x1 i' y* b: P2 g: i( j请相信我们,只要你一个不留神,在国外吃到某些伪中餐馆,那味道足以让你几十年的三观全部灰飞烟灭——这TM还是中餐?我到底是不是中国人? 3 Y: v* W! v2 n* H$ C4 V0 @
0 R L+ f# u8 m* Z 0 @$ y8 ?( [) m, \+ S7 d' V
, _4 [* U h8 P4 X, l& H" {8 Z, P4 @
3 e& r% C1 @/ B' Z
0 v8 T# I9 i% u
% f5 w' ?4 f$ B* O% C( a! _7 u5 G# t( N# d) D0 `
勉强要找个相似物比喻的话,其制作脑洞跟怨气深重的大学军训食堂师傅类似:挥舞着种地巨铲和一桶酱料,把八竿子打不着的玩意拌得黏糊糊甜不溜秋酸不拉几,然后再裹上芡粉油炸到焦黑,以迎合喜爱酸甜、油炸的老外口味。 / R" k! W, l$ w8 \- J8 z2 Z u6 q
) o" e) O6 c! z; G
( p! [4 F/ n% `4 f1 |+ Z q; n# U! i* i$ ]. P
一家备受推崇的“正宗”伪中餐厅,
% Q |' G. N& O6 |+ B2 P少不了以下你一辈子也不敢下嘴的改良菜: ) d$ C& @ a8 \2 w" U
“中华名菜”之炸鸡蛋卷# y$ ^$ y3 f0 j/ S; N
(Chinese Egg Rolls) 不要被这个名字所欺骗。它来源于中国春卷,但那厚如城墙的皮儿是对你牙口的重大考验,里面裹的可能是坚果也可能是任何东西。
4 p/ H0 Q1 }7 X1 m( u/ s. p& x' b“中华名菜”之炸蟹肉馄饨
8 y7 {4 X5 t( d9 o: P& k& E(Crab Rangoon) 蟹肉馄饨没啥,油炸(已经不像馄饨的)馄饨也没啥,但里面包的除了蟹肉还有奶油干酪,并且还是蘸上酸甜酱享用的。
9 h8 N3 j% Z: a. a+ z) K0 ]“中华名菜”之芙蓉蛋6 X) N! X. H$ A7 ^3 X! ~
(Egg Foo Young)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一口咬下这坨长相色泽酷似shi的年轻蛋(芙蓉蛋英文名Egg Foo Young),分分钟教你做人,那可怕的酱汁是“美式中餐”必不可少的精华。
& Z0 X+ P( L4 ~" A) M进化形态→_→芙蓉蛋三明治8 D$ A, l" X% K9 C8 J0 m
(St.Paul's sandwich) 仅仅把芙蓉蛋盖在饭上又怎么能满足老外对它的爱,于是秉着中西合璧的精神,他们把油光十足的炸蛋夹进了三明治里。 5 M' j. g' m0 t9 G7 e1 j6 g
“中华名菜”之左宗棠鸡* g0 y" ^9 S. q$ o* Y: e- D1 U% T- k
(General Tso's Chicken)
! w U0 g7 |1 t( f) @, N7 A清朝名将左宗棠这辈子都没吃过炸鸡,也没想到N年以后无数美国人会时常艰难地念叨自己。70年代这道菜风靡全美,还引起了麦当劳的注意,第二年他们就推出了“炸鸡块”……
. G7 Q6 G) b: O) z C这道菜的发明者是湖南厨师彭长贵,在台湾为蒋介石当厨子时将大块鸡肉剁碎,油炸后加上浓稠的酱汁快速翻炒,并用自己的老乡左宗棠为之命名。
! I# P. d: \/ X% B![]() 《生活大爆炸》谢耳朵在中餐馆点菜
; d: D! z2 T* k/ ?! e/ q, [3 J9 w但这道湘菜传到美国后,被改得亲爹都不认识了:把鸡肉锤松加甜酱,变得又甜又腻。其泰斗地位跟“美式宫保鸡丁”(也是酸甜版)一样不可动摇。
# [3 d& |9 o* z
; p+ d( ~+ \' Q9 l
% n( p3 p1 u: w
) p- s& h+ h0 z& D* B![]() 纪录片《寻找左宗棠》找到了“左宗棠鸡之父”,他被改良版气得跳脚。 3 ] y; X$ V" r. E1 f: g" m9 d7 Z
“中华名菜”之酸甜咕咾肉
/ ~) ~( t: j' m/ N9 k(Sweet & Sour Pork)$ B3 ]; s8 w1 D2 b
这道菜勾起了我对大学食堂的黑色回忆:无菜不可咕咾。咕咾里脊、咕咾鸡都是小意思,就问你吃过咕咾菠萝炒西红柿没?老美把这道菜融入了南方BBQ风格,用酱汁把它变得更咸更重口。 ; v& t/ `* }- I4 R, _3 |
“中华名菜”之李鸿章杂碎
3 s4 p% H0 _# A/ H( F0 }* d1 E(Chop Suey) ![]() 19世纪第一代华人移民创制了这第一道美式中餐,它也被视为美式中餐之祖。 % T" F* O5 e/ |) }
听起来像骂人,看来是一盘大杂烩炒面,据说是李鸿章访美期间厨师找不到食材,用剩菜炒的。但历史学家认为这种说法没有任何依据:李鸿章访美时携带了三名中国厨师,这种菜糊弄一下没见过世面的老美还行,端给位极人臣的老李真的不会被削?该传说的可信度应该相当于那些乾隆在民间“惊为天人”的小吃店墙上的传说:都是给自己贴金的。 . F3 J: t5 N$ i8 s7 q
更可怕的是,李鸿章杂碎还被老美强行混血杂交:比如上面这款就是咖喱风味的。 8 L: z- O( B7 H1 k* D: r
“中华名菜”之炒面三明治 (Chow Mein sandwiches) 从20世纪中期开始,马萨诸塞州的中餐馆就开始流行这种一看就齁撑齁咸的廉价午餐,相传起源于广东西部。除了夹炒面,还可以夹杂碎。
3 {' \. S' e: w T" D% }7 E6 L3 n8 L" f( r4 O0 `
2 H+ g, o& g+ m0 B3 e' ?# _9 u* x
0 |$ [% C9 Q' P1 k% t0 j. B/ a+ d6 g“中华名菜”之蛋花汤
# Z0 n0 e% J; J) @# ~+ F) V(Egg Drop Soup) 又一道来自大学食堂的名菜,看来食堂师傅都是特么名厨。这道菜的精髓在于:勤俭节约,少放蛋,多放玉米芡粉、盐和醋,让它成为一碗黏嗒嗒的酸咸糊糊,没有丝毫蛋味。
$ G1 Y- F) ^1 H- e7 J; Q8 s+ n“中华名菜”之宝宝盘 (Pu Pu Platter) 如果以上还不够油不够腻的话,请欣赏这道油腻的巅峰:宝宝盘,即炸蛋卷、炸猪排、炸鸡翅和照烧牛肉大拼盘。但是它竟然被划分为“开胃菜”……
! I' \2 b& i% E看完这些,不禁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美国人民(澳洲也有)和广大留学狗洒下了同情的泪水:这些玩意是给人吃的吗?
- w/ k7 I( q+ c e5 T' D3 |* K! h* ]& b/ c. W7 v1 {4 j" Q# D$ ~
( |: }1 w0 m. Y( W0 k
# ~ _/ n2 ]0 A/ s7 o
![]() 妹子兴高采烈地拿着煎饺干杯 & ]! @$ o8 i& w( y* o/ j$ ~. T' ~
正宗的好吃的中国餐厅也会有,但是比熊猫还稀有。部分有识之士(大概是去过中国的)就写出了这样一份指南《有这19种菜能证明这是家伪中餐厅》:“中国人真的不吃这些乱七八糟的油炸垃圾……”↓
8 D) ?, }! D6 v. j" D4 _但是也不能全怪他们人傻钱多,毕竟中华美食之博大精深可以穷尽有才之士毕生心血。《纽约客》作家就写了一首打油诗来调侃中国菜系之多:《他们的省份到底有完没完?》
8 J8 g( |# s g2 [6 v9 w- e6 _3 q4 \1 [- Q* n
不多说了,我涮火锅去了, 给自己洗洗眼睛舌头胃……
9 I% d3 w9 p# |* ~$ a- Y5 ~, o2 V! J1 g
(完) 看完不点赞的都是臭流氓 https://a.app.qq.com/o/simple.jsp?pkgname=com.trends.nanrenzhuangandroid#opened
参考:bbc 编辑=mia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8721-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