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历代名家画猫

[复制链接] 0
回复
416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2-27 0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唐宋代6 d! g1 A1 g- T* H, M9 [- ?8 m. _4 P/ G

8 M5 y2 |( Z2 e9 G& e. }/ v# ?6 o: r' i: R7 r' c
李迪 秋葵山石

- a3 S5 ]& L) x一隻黄黑白三色的花猫和小黑狗在彩蝶飞舞,秋葵盛开的庭园一角相持不下。受惊跳上湖石居高临下的猫咪弓背竖尾,瞪眼露齿好像发出警告。本幅为「宋人集绘」册的其中一开。用笔细緻而佳趣活现,染绘皆极清奇婉丽。画幅右下石间有活动于西元十二世纪的名画家「李迪」之款,但是笔调风貌已晚,可能是后人仿作。
9 D# R* j/ k; d% `0 j( M$ e* {- K, \5 ~) R, ~) Z
% |3 {# M: ]+ n# U/ I8 E3 v

/ d/ ]3 X6 E- l9 W$ S" R
周文矩 仕女图

' \5 U' I# c3 R6 c6 W+ d) t这隻陪著女主人在梧桐树荫下读书的猫儿,整张脸从左耳到右耳几乎长了一整圈雄狮似的长毛,这可能就是古代传说中来自西洋的名种「狮猫」了。画家以细线勾画毛顺走向,彰显伴读猫咪背上长毛对半中分的整齐,并以白粉涂敷背脊后腿关节处以营造身躯实体感,猫眼黄色部分由淡渐浓的渲染方式成功表达了球面反光的立体,天光下缩成线状的猫瞳以粗细深浅不一,表现侧目斜视的样态。俗称猫咪这种全身皆白,尾巴纯黑或纯黄,头上一团同色斑点的花样作「挂印拖枪」,又名「鞭打绣球」。周文矩(西元十世纪),所作人物,线条率皆细劲曲折,圆润流畅,间作颤动之势,飘逸自若,尤工人物仕女。图中并无名款,观其衣纹,转折刚健,与文矩风格相去甚远,当属后世收藏者擅自附名。* S& u/ o6 ~. C5 f- X' e
. U* c) O! Y+ E: S
: ]% S7 c2 K: W8 m) S# |: \

8 {# O8 F2 }" R$ R
李迪 狸奴小影
5 v" K8 r8 C7 H
4 U) w) u) D% M
古人称猫为「狸奴」,深受文人雅士所锺爱,也是历代画家喜好描绘的题材之一。本幅选自「宋元名绘」册第十幅。这隻黄白相间的小猫似乎突然受到前方的不明惊扰,瞠目举足,状欲退缩。样子十分敏捷可爱。画家不厌其烦的一笔笔画出小猫全身纤细的毫毛,并在小猫胸前用粗笔染以白粉,做出长毛结缕的立体视觉效果。染绘斑纹亦颇具功夫。画幅右上角有「甲午岁李迪笔」之款,其下方则有块长方形之接痕,该处或原有款印,被割去而重新填补者。) p( G3 I" ^4 a7 D/ X- _; }
4 x' \$ h- b+ Z) G, D
) r) `, \- V- `) F3 n3 u% S# s

4 O2 ^" X9 s  i
宋 无款 狸奴

  ]* v) o# l1 Q一隻白底夹杂灰褐斑纹的小猫在画中回头张望。画家用淡墨晕染头、耳、颊、上唇、背毛、尾巴及后脚跟;以白粉浅绦点出面部表情及四肢动态;再用浓墨画出身上的斑纹。猫的眼瞳用淡、中、浓三种墨色,表现猫眼随光影闪烁的特性。画家笔触写实细微,根根分明的画出猫毛,呈梅花形按在地上的小爪看起来也很柔软可爱。据说后唐时代的琼花公主也有一隻像这样嘴上有花斑的猫咪,因为样子看起来很像嘴裡衔著一隻知了,所以命名为「衔蝉奴」,因此后来的诗人也以「衔蝉」作为猫的别称。. o, O0 L3 R; m5 b

1 s9 ]8 c8 z" U6 p* ~9 q7 T6 g; f" ?' h6 [' l

- B7 _  }/ C2 q! Z% w; l* z: o
宋人 富贵花狸

1 B" p& i9 X" J% Y3 s! |/ E一隻黑白花的猫儿伏在牡丹花丛下,颈后露著短短两截红色的缎带,加上身后那条长毛整整齐齐呈平行线的猫尾巴,显示这隻猫咪有专人梳理打扮,被照顾得很好。唯一的美中不足,可能是被绳子栓在石铃上,行动不得自由吧。从本幅沉稳厚重的著色、充满细节与变化,立体感十足的写生技巧推断,应是十一世纪左右北宋宫廷画家所画的作品。
) [, D/ J1 i' W" I6 S/ E9 @8 q7 s4 k
7 P7 v) W  k$ A. h# W$ ~- b& e
1 J1 M; V3 p' R9 h) r5 A0 [
: v) q# m- {" ]' t- p, p3 {8 U, f
易元吉 猴猫图

# ^& v# ?' w4 }此画传为北宋画猿名家易元吉所作,充分表现了动物互动的神态趣味。一隻顽性大发的猴子突然一把抱起经过身边的小猫,另外一隻吓了一跳的猫儿在闪避之际,回头对著猴子怒目吼叫,好像想要救牠的同伴。而猴子根本不管怀裡的猫咪愿意不愿意,旁边的猫咪抗议不抗议,看他那歪著脑袋逍遥自在的神气样子,好像对自己这场恶作剧得意极了。图中动物的毫毛都以细线一笔一笔画成后晕染上色,营造有层次而又毛茸茸的质感。这两隻小猫颈繫红色丝带的打扮,和《富贵花狸》和《冬日婴戏》两画类似,应该是宋代富贵人家饲养宠物的习尚。
$ m* g: |3 ?) F; n- D
/ @, @, u' G# _! w" ]/ @
+ Y& z  R( k4 ?9 M! T2 }. f# z* o4 l7 U1 o2 e
1 ]; V( _& ^) a$ i

/ A( }0 e" C2 I+ e& `( ^
0 x1 H! j9 z& O$ a! H0 r8 m5 j
宋人 冬日婴戏图

6 z" W" {; f9 P! u古本幅画梅花、山茶,杂以兰花、竹子。两个像是姐弟的小朋友在花下游戏:姊姊手持一面彩色小旗子,弟弟则拿著一支用红线绑著的孔雀羽毛,逗引小猫。小猫虽与两人隔有一段距离,可是眼瞳望向姐弟俩手裡的玩具,举爪欲扑。不知道是不是好玩的玩具引得猫咪野性大发,弟弟看起来有点害怕的躲在姊姊身后。这幅画的笔墨和故宫所藏的另一幅作品《宋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很相似,山石的皴法,孩童的开脸,衣纹的描法,都很神似,尺寸大小也相仿。很可能这两幅画是同一人的作品,也可能原来是四景屏风中的冬景。/ O) i" e1 U/ u) P
+ D, W1 L% Q6 r$ H- o

' C. c: g  Z" K; r2 R  O: Y
9 t4 B- J* x& E: z
宋人 戏猫图

2 @6 l9 e! i; K7 ?" F3 y; t. ^本幅传为宋人所画,在庭园一角嬉戏的大小猫咪一共八隻。画栏围绕,锦障高下相连,使园中彷彿别有洞天。群猫嬉戏于湖石、竹丛、桃树、牡丹之间,或静或动,生态盎然。画家观察入微,以瞳孔缩成线状的猫眼,点出了这场猫戏的时序,应该是日光强烈的日间。
4 g. u; Y# f5 [2 X, V
1 t' [  R. a6 w4 Z5 Z7 A
: [5 I3 B6 [% y$ ~; |$ E! Z
元代
0 U! R% k, j. q, ~, l. G  p+ {5 m2 r2 U" S5 D9 [2 w9 m2 n

! ]1 ?- n' x: o5 o6 i3 U
元人画同胞一气图
3 F& N  O% |: v* Z/ F
堂前立起了屏风,孩童三人围炉打算热包子来吃,一人在旁玩耍,看这群小朋友头戴皮帽,身穿厚袄的衣服装束,当时应是冬日光景。炉上的包子冒出热气,象徵「同胞一气」之意。包子的香味把猫咪也引来了,仰头等在炉边的小花猫,一脸好希望旁边哪位小朋友能够分一点包子给牠嚐嚐的样子。9 u( S1 J1 r) }6 L( V
) o$ F  [6 {! H2 U6 h
; O' ~% l: t0 s! y: A5 k& {
% q8 J& z7 a% I& _. F, {; E* M1 X
元人 听琴图
6 a- o) l/ Y' v. d) i
古本古代文人常为了保护书籍免于鼠害而养猫。本幅属白描墨画,写高桐荫竹,曲槛临池的庭园中,一名文人据床抚几弹琴,其他三位文士围坐倾听,另有童僕四人,或侍立,或添香,或碾茶,或煮酒。画面一角,两隻不改其顽皮天性的猫儿却忍不住在一片抒情气氛中绕著篓子跳上跳下的比画了起来,为安详恬雅的画面添加了几许热闹活泼。明清时期有较广泛的陈设家具概念,此图反映上层社会的宅院,排场非常讲究。从图中所绘家具形式来看,此图应绘于明代晚期。
  _; J4 e1 I$ H8 H8 ?( Y
6 V% O0 h7 Z5 q5 p! F* `! {9 C' K9 [6 D8 Y

明代
4 V8 X) g- H; N- p
  |' f, ^& t8 |
3 ]( K- v0 E7 O' @8 T# {
明宣宗 花下狸奴图
$ }0 D( }* `% @- Z$ X: P& @
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擅长书画,此图描绘两隻在文石、野菊下面舔爪歇息的猫儿。画家先填染底色,再钩染斑纹并画出猫毛。太湖石先以笔勾勒轮廓,再以乾笔皴擦石面,画菊则以细笔勾勒敷彩。此幅画猫颇有追仿宣和画院画家李迪的风貌,具有清新优雅的气息。
1 U6 S3 M% L) Q& p  T
! e- l& k) S  S& u1 s
  U4 v) y! G7 W1 Y9 b0 p0 D* c7 D' |8 `
明宣宗 壶中富贵图
7 h6 P/ w- J( J
根据题跋,这幅画是明宣宗画来赏赐大臣杨士奇的,画中猫咪好奇的仰望头顶上插著牡丹花的悬吊铜壶,好像正在打算要跳上去看个明白。猫谐音为耄,祝颂长寿,并以牡丹寓富贵。画猫用笔精细,纤毫毕至。铜壶花器虚悬,置花三朵,中间绿叶渐层而上,盖过壶把,极富轻盈之趣。$ i8 S6 S) N* l
& V' K% S  y3 P7 H  B$ J
& t4 q  t  _# @: k

4 t- Y; x/ O8 `2 k- p. T  `
商喜 戏猫图

7 U0 o2 m- g0 q1 p$ ^. G
. Y$ k  `! z5 K, J2 g0 O树荫下,一大群蚂蚁正忙著搬家,不巧遇上两隻来捣蛋的顽皮猫,兴致勃勃的探爪拨弄蚂蚁扛出来的蟋蟀、蝴蝶、蝼蛄、蜜蜂等各色家当,把原本整齐的蚂蚁大队搞得阵脚大乱。看这一黑一黄两张眉飞色舞,好像玩得不亦乐乎的猫脸,十分传神的表现了猫咪恶作剧的促狭淘气。: {1 X2 k: g  l. x8 I
( m0 k1 i" y, X8 a3 y$ p

  f$ m4 ^) ]. e; Y, ]" J: J* |
2 {3 U* x" [& }# s# \
清代
( a7 a* ~% G+ I$ U, X; }1 V/ {' h% f5 Z0 M" e1 o" L5 Q
0 |9 x6 K, I5 `+ K3 k: P
沈振麟 猫竹
$ L0 T" V" V& t
沈振麟(西元十九世纪),字凤池,吴县人(今江苏苏州)。于咸丰、同治年间(西元一八五一-一八七四年)供奉内廷画院,擅长人物写照,又兼工花鸟写生、山水等,画名甚高,慈喜太后(西元一八三五-一九O八年)曾颁赐亲笔手书「传神妙手」匾额。1 s) E  s1 R% I( F( J6 C7 e. v

7 @" ^; R7 o" @" n0 W( m
3 R' s- _4 i: s5 i
图中三隻暹罗猫,大猫蹲在竹丛旁的湖石高处,望著下面草地上黄、白各一的两隻小猫相扑戏耍。白色小猫一爪上翻,好像正要对一旁的小黄猫出招。三隻猫儿都挂著串有大红穗子和金色铃铛的项圈,风格写实,神情栩栩如生。
) S! v7 M( c" z) R) K
' B) c( C* ~3 O- w
. \) F3 |* U" M3 {5 j7 p5 a
  J4 c/ ^& L& H* p  h" x! x2 X1 @; ]; V* o# x5 `

5 B# P9 N7 X/ M' A* ~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9563-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