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经验心得] 北美思维的写作是如何训练的?

[复制链接] 0
回复
23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0-19 1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北美思维的写作是如何训练的?文 | 於丹(作家、现定居加拿大)( j: f9 M$ @$ ^1 |2 Q

: ^. v" ~  h' i$ O9 C% f9 e; ]) s2 b$ T: @4 U
北美通行的作文教学体系是怎样的4 N& Z- Q& a% F5 w9 @
北美教育十分重视写作。在他们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写作训练都是重中之重。而像哈佛这样的顶尖学府,对于全校学生竟只有唯一一门必修课——写作!  写作不仅仅是学生未来职业中的工具,它更是通识教育的核心元素,能够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用明辨的头脑和批判性的视角去思考问题。  北美写作训练的实质是思维训练,最终培养的是一种具有理性精神的思维能力。让我们以读后感为例,来看看他们如何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6 J% X3 |+ p. y
北美小学的一个四年级读后感模板是这样的1. 这个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矛盾又是如何解决的?2. 读到中间时你能预测出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吗?如果能,你是根据什么信息做出预测的?3. 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你会把它推荐给别人吗?为什么会或者为什么不会?4. 你觉得这个故事可信吗?为什么可信或者为什么不可信?5. 这本书里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6. 总结一下故事里的主要事件,它们让你对人物增加了哪些新的了解?7. 假设你要采访故事里的主人公,你会问他或她哪两个问题?8. 你想成为这个故事里的某个人物吗?为什么想或者为什么不想?9. 你想对这个故事做出什么修改吗?哪个方面可以修改?怎么改?为什么?
' k& |6 F' Q# P7 z* c5 |5 X综上可见,这样的启发式作文模板严谨全面,随便一两个问题丰富展开就是一篇言之有物、有理有据的好作文。模板的问题设计不仅提供了读后感多角度的写作思路,还培养了孩子不迷信书本、勇于质疑权威的批判性思维。4 p& x$ {( e$ r1 t5 K
北美思维写作是怎样操作的/ v' B7 A2 ?$ R' @4 G0 L
那么,究竟什么是北美思维写作?它和中国的作文教学法有何不同?  众所周知,国内老师教授作文时采用的流程普遍是:布置作文题目——学生写作——老师在完成的作文上进行批改,并讲评分析优秀作文。这实质上是一种着眼于写作产品的教学法,就好比是工厂里的老师傅为学徒展示出一个车工完美的零件,却没有教授给学徒如何车出合格零件的本领。写作过程全凭学生个人的能力和悟性。  北美作文教学体系则主张教师应在写作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详细详尽的指导,它将写作过程分解成“构思”、“草稿”、“修改”、“编辑校对”和“呈现”等环节,并在每个环节给予了具体、系统的技术指导。7 ~5 q3 H. U0 M, A" }1 j! u
1 M8 r# B+ E$ r- |0 j6 D/ c

/ }, |/ U0 N, i; p

/ ^1 A1 K2 K1 Z. j4 {! g6 y
5 e7 Q" K* e5 S6 m1 A# z9 u- W% ]4 Q9 u) a4 d* _6 _) h( X& N0 w+ R4 t
例如在“构思”阶段,教师要教会学生用图式法、头脑风暴法或自由写作的方法来选择写作主题,按照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主次顺序、因果关系及对比和类比关系来组织材料。在“草稿”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读者意识”,站在读者的角度选择合适的写作风格,而在“修改”环节则提供了自查模板帮助学生对照自己的“草稿”进行完善。: J" X8 n  p. K" `
  现在让我们以一篇名为《记一个帮助过我的人》的记叙文为例,来系统地阐释北美思维写作的核心特征。根据北美作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老师是这样按阶段地指导学生的。  B& E4 a$ i5 ?+ g! A
1构思   
7 t, g# I0 B* m先用“材料收集轮”模板来整理思路,确立要写的人是谁,用红笔标注出来。例如下图中泰勒通过“材料收集轮”决定他要写的人是好朋友布莱登。3 I! l# p! |4 E: w' g' I9 K

8 x3 V: j3 B4 n

$ F/ ~# b; B- _/ U1 n: ~
4 F! }, T' @& a9 I. H: g- W

4 S2 ^$ Q2 _; t# H& q7 F4 a$ _; ^" C3 `
记叙文是按时间顺序来组织内容的,时间轴能够帮助你确定事件的先后次序。例如泰勒在时间轴的帮助下记录了四个细节。
# D* e; c2 k  a9 s; U
0 }" H) i4 I6 f8 f
  t- M5 T  H" D6 h$ ]& M9 y

, n  e, l% z2 T% T$ l

& z' ]/ i' }* e/ w# \/ ]/ X* r$ O9 R9 L: Z2 z
2草稿  ) D8 ]$ o0 n8 C" G9 \% n
记叙文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
) D/ h. a# m! }2 g  c, O- N+ j7 H; n9 Y( J+ p; V$ B3 F
( t7 M* [. c: o! H! z3 N. O
! e1 S8 G. x2 n- j/ @4 {
  / M0 x3 {7 M# R: c% X( q" j  Q! |1 ]
关于开头的写法,通常有三种。4 Z  i  z! b0 [; a" G
提问式开头
例如:“你有过糟糕的一天吗?在我最糟糕的一天里我摔折了胳膊。幸运的是,我的朋友布莱登一直陪着我。”
对话式开头
例如:“‘别担心,我会帮助你的。’”当我摔折了胳膊时,我的朋友布莱登这样对我说。
故事式开头
例如:“有一天,我从滑板上摔下来摔折了胳膊,我的朋友布莱登热心地帮助了我。”
  关于中间段落的写法,要注意以下3点:0 l' B. V, k" {6 k* P! Z
充分展现出这个人如何帮助你,他/她用什么行动帮助了你。说出理由,为什么他/她的帮助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加入你的心理活动、心情和对话,使作文读起来更生动。 关于结尾的写法,通常也有三种。- f1 e, O9 \# R# s1 U7 N) y7 U6 ]
重申式结尾
再度说明为什么这个人的帮助对你来说很重要。例如:“没有布莱登的帮助,我肯定没法在摔折了胳膊后还能顺利地上学。”
情感式结尾
例如:“我永远也忘不了布莱登对我的帮助。”
与读者交流式结尾
例如:“你也有过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刻吗?那时候你就会知道,拥有一个热心帮助你的朋友是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选择恰当的写作风格
& D4 ]1 i& x" ^# x你的写作风格是你表达思想的特殊方式。在写作记叙文时,你的风格应该像你说话一样,要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7 ^- X- I! L1 U
3修改  
. h/ N5 K5 L+ W. D2 ~: }当你写完草稿后,就可以进入修改环节来完善你的作文了。你要大声地读出来,读给你自己听,或者读给你的朋友听。根据以下这个自查模板回答问题,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要求。
4 I7 z2 o6 r& j' ^# S* W6 r) I/ Q$ s: ^$ t% O0 A

+ O& h2 V5 s+ E9 R5 L
+ u7 m+ I0 ~/ |( @  P- H# K* e

6 Q$ Z6 O, V( U. \主体思想
! G* p! z' k- V) E& R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能够帮助读者对你的主体思想产生共鸣。你需要让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看到或者感受到你所经历的一切。仔细读你的作文,增加一些能让读者感同身受的细节,并且删去那些对读者无关痛痒的细节。8 F( z- ~4 y' u7 I1 ?6 V
组织结构记叙文是以时间顺序来叙述的。你可以将作文中的各个事件通过一些时间连词连接在一起,例如“首先”、“然后”、“接着”、“后来”、“最后”、“之前”、“突然”、“与此同时”等等。
4 Y7 S3 h* G0 R, o% d7 }写作风格想象你正和一个朋友绘声绘色地讲述你作文中写到的事情。删去那些听上去无聊无趣的词,换成一些更有意思的表达方式。
5 F5 b; w% {- b2 [: O) {词语选择为了让你的作文更生动更栩栩如生,尽量选择那些能够给读者带来画面感的具象动词。例如,“小明跑向终点”和“小明冲向终点”,“冲”就比“跑”更有画面感。
% p7 p7 i+ i% L  h: u- K5 F句子通顺确保你的作文里句式有变化,有长句,也有短句。有时候使用连词将句子适当合并,会让作文显得更通顺。 完成上述修改后,对作文再进行最后一遍校对,一篇主题突出、言之有物又形象生动的作文就大功告成啦!9 Y- Y; x5 A5 U2 Q3 H
北美思维写作基于北美通行的作文教学体系,根据作文教材、教义及各方面相关资料汇总整理而成,旨在帮助国内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训练写作思维,熟练掌握各类型作文写作的基本技法。有了它的帮助,您还用为孩子的作文发愁吗?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3945-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