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毛泽东和蒋介石书法欣赏,谁更胜一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5 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j9 A0 V: t* X+ M4 b# o1 r
“字如其人”这句话,在毛泽东、蒋介石这两位绝代双雄身上,得到了充分鲜明的体现。有意思的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一书中饶有兴致对二人进行了一番比较,其中竟也提到二人的书法:
: O. i8 [5 w* w1 {, a* a3 \7 k2 s  w% m( j, y4 Q
毛泽东懒散地躺在椅上的样子,就像是不留心丢在那里的一口袋土豆。蒋介石笔直地坐着的姿态,则好像他的脊梁骨是钢制的一样。毛泽东的书法是信笔成书、不拘俗套的,蒋介石的书法则笔直字方,一望成行。
% n( x1 Z/ Z! H) j( u9 v
5 _0 q  F: g! ^# X5 Y5 ]- Z9 W$ V毛泽东一生伟大,称其为政治家、军事家、领袖、诗人等等。实际上,他一生对书法也非常热爱。毛泽东8岁进私塾,就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毛泽东书法独具特色。, r  R* v8 C' E) L
毛泽东的书体多是行草书,他创造了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行草书。他的字形特点是横斜竖直、扬撇抑捺,独特的横折竖,多变的方圆相济,书法的总体布局尽显大家风度,自成一体,故有“毛体”之称。+ }+ `7 U; I7 g

9 W' ]0 }9 k* \; d% U/ h; `# L沁园春·雪(1936年2月)% {- s- P. k: ^4 s' U' j* Z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G0 I  Q* c4 L; X6 n+ n0 t
4 T4 E! l6 v# j% r
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
' }5 |9 v# Q8 `# C( W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 M* v, Z/ ]8 i: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5 p( e- r4 f! [8 L8 g9 g5 v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 r: _  c9 A" Y0 k2 ]& U) U0 L) c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S" r+ E% _7 {' j$ @

! q3 c9 x% v: F1 b( J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 Y7 k2 o: v1 T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6 i; u" u* n) L' g' l& N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7 Q, a2 C: [# ]5 R$ ~4 ~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 @& N# `" y! `8 M0 f$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J+ n9 ]% {* e

9 B3 r8 [6 Z$ U" E& P贺新郎·赠杨开慧: ^$ I/ Q! ^  T( K7 I/ f% V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h* k4 b6 ?: ~" z* H7 c+ @2 x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T% y( o2 `8 y, _2 M  _- T3 u

: G2 E( L+ M  S# |! o0 M沁园春·长沙! Z6 [( ^: c+ [( y5 X* g(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E% {1 c5 k! g% u& c
- L0 Y8 W& p0 {2 P, d# {. D
菩萨蛮·黄鹤楼1 j. M  e/ j2 P2 n4 e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9 h$ Z  A6 c4 S' ~' j2 o* j- L. _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9 \2 W8 r0 _' E! X! j' G6 P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 J2 u& @$ ^9 s4 `* k. m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 T: j$ _9 P+ d! S. e% Q1 s  I* ~' ?% E( ?% c. ]% ]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5 N% f8 n! p' X1 b) Y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L* a% p4 D+ Q: z; Q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6 {2 v3 R( h6 A3 m8 u6 x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5 _+ c" C; R: o% D% `- U* d2 z. B

* v5 i6 v8 N) ?! s3 \7 p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 W' `. p( s* T% A" i6 ], u' S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8 `! V/ G) f  j/ b- s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4 A% P& G8 p% P. f3 m" `"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6 P& t+ Q5 b5 A1 d5 C. A" w  F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k* |0 e0 I+ S- L' ?! p: Y0 {* A
  C1 J# S% }3 p; o5 U* ]
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 l+ w& K) K  J+ E1 ]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E, ~0 I; `7 b9 a# r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 {- k6 G+ `/ y
5 R9 B5 O# @1 L/ a; d
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 P9 M4 f% O6 \: {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8 z, j* J( H' B4 @  [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 p+ v  e! _: P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I9 c) }2 h% U+ k, ^/ b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8 W& ?$ W8 H) j3 O+ J: f7 x0 V( S$ ?1 o4 E# C+ t( {: O
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至1935年)/ h% y3 L+ d( L% f9 p& o, }
其一
- f& L) `- e6 P4 w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7 E/ [) [/ ^7 C1 o1 g9 [$ s/ g其二
+ `  t  ]. d1 l1 C. Y# R$ K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j: ~& X, ^5 F; p( Y
其三" Q" ^. V" `8 \2 e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 q- I) q; h5 q) A) W: B' a0 h
$ W. q: u( M- O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 Q8 _/ r* V# w0 s7 C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 C$ d/ x% I2 N' G& l霜晨月,马蹄声碎,
2 K( Q5 A) I3 v: H& N- p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
( m  S- z' Z  V3 @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7 w$ d& M7 k' ?

( b4 Z6 |$ Z" d: T七律·长征(1935年10月)4 T* i4 A- r; F$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S: ], b6 m/ g; b' b$ y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z. z& j- G1 m1 v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 r7 {: C* l/ v! s2 O5 _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i* c( R2 {3 P3 {8 U
4 _% d- C2 h7 C& F
念奴娇·昆仑(1935年10月)
  m# ]- [3 R) Z3 B2 u+ v# d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  D7 {+ T: m3 O0 u+ P0 n/ m1 [1 M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8 c; {2 }3 E& \6 m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6 u  L* S; R& f/ \: V; D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H+ f6 a, g/ O& m. q9 i7 U( s$ Y, X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9 Q( ?4 i6 N) ~- {! [.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R6 {2 e8 h* t( u: z# |7 e$ u' N! T- X: t; S- |( L: T
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
1 M+ ^8 p- l1 y; Y3 F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P+ y- w! x4 ?
秦皇岛外打鱼船。
- ]  k9 f. l4 w  O; y一片汪洋都不见,
9 j, A' S# B/ ~" L$ K知向谁边?$ \9 ?& Z& g1 a6 y: G5 N' A/ k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 s+ [% E* s; V5 t东临碣石有遗篇。
  X! U. A) c% x2 y+ T$ k/ X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3 t+ e' {. g+ Z( Q  R

; H9 e7 z: N' l7 u2 N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 b7 s. P7 q, G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0 e) M9 ]* p7 Z: S( _4 d' Z! r6 b3 L) f+ C3 k2 s6 s
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
5 ~6 k2 C0 `" o) M4 \8 k; z3 q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e2 Q/ ?& j- T8 |3 G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x8 c9 s6 Z1 q# h9 v# C4 k& f% H4 H" p' K5 r" p% U1 }, K
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年7月1日)7 q+ ^" J- ]4 }! O) X) h: o7 ~
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j! L  Z* w( `( f0 f$ K
微风拂煦,旭日临窗。
9 `5 P) C  p# q$ Y6 Z/ U; H1 M% G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 b/ [* m* F( s7 c- P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2 K# i  n& ~/ ?2 t  r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6 k3 z) A8 m1 `; E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 z" d1 h9 Y/ N( R: D% Q. R' d# s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 [0 {1 {4 x: m- M5 l其二
' w: p7 d9 s' d, i9 ]$ V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4 o2 t; N  x0 K: B' ~3 `5 X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e" J( P! j0 T3 L( e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9 y. F. _' R, y- g2 U$ q0 R! ]" t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9 Z$ r# A8 @9 M1 Y- j% G( }; A1 a/ z8 L3 |. x& l
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
: `6 p, s2 [9 d$ J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 w' ^4 Z% v5 A/ G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T6 b9 i% e1 ~+ b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4 i$ ^4 I/ z8 x+ ^( Z2 h; q. c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 ]6 V, Q0 b  ~$ G2 [" N' a$ E+ ?/ g# x. T
蒋介石是政界人物中最罕见的一个典型,他是一位保守的革命者。书法一如其人,衣冠整洁,笔直字方,不逾规矩。
" I4 O, n( ?& n% y& A7 _1 I9 y  j) g' i2 i3 h% B0 `
从他的成长轨迹来看,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正规教育,对传统国学进行过潜心钻研,坚持写省察日记,规范自己的言行;从执政策略上来看,他更多的是走传统伦理救国的道路,因此不难揣测他的书法必以工整端严见长。就字迹而言,容易看出一股凛然正气。9 ^+ \0 ^* K4 x' u0 k
! a/ J# C" [+ ^5 W
蒋介石书法不乏功底,以楷书为主,很少写行书。他的楷书以柳公权、欧阳询为根基,晚年又多有赵孟頫的影子,顿挫分明,结体有度,骨力雄强,章法严谨,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刚健向上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倔强性格。他的楷书用笔以方笔为主,横斜竖直,撇低捺高,表现出瘦硬挺骨之风范。* R; L2 S7 \8 W; u7 e9 w

% t5 V. n/ w+ f0 N8 `& L
) p! f# E6 O: c, n; k# f
. V1 _" C6 G$ W0 Y5 t) z+ C
* x3 K# Q# c( X# X5 {% i蒋介石 行书“仁义道德” 镜心: `2 b" ^! z4 C  ?2 e/ ^

0 Z" {  C8 |# P8 e蒋介石 1948年作 杜母高太夫人七秩寿序 立轴
+ \1 f: ~" Y* m$ |$ d
+ i3 r" P2 m- [) e( M9 X& r6 N$ }9 _蒋介石 书法对联 立轴" g2 _7 N- Q% J# O# I

: I5 g4 }& B  p9 G+ _蒋介石 楷书八言联 立轴
; B% Q# `  J6 P! Y  _9 i% U
- v7 X! }) b5 Z蒋介石 书法 立轴
3 C( u9 \; E1 P* H: q" L6 y1 }+ }6 x( G( z
蒋介石 书法 横轴
- p5 {" F1 b: h/ a) Q
$ g' g6 O+ u- k& X) J: Q此为蒋公于蒋经国四十岁生日时所写的
6 P& V; Q' H5 Y* W" [- w( f! W9 B1 Y* c+ R8 a
蒋介石 行书 镜片
, B6 f9 [6 f& W2 }# ?7 K$ p0 Z5 b0 C  I' c
题词“敬业乐群”
3 I, j' v( r3 g1 i
6 i, w- Y6 [" E: {9 M: \9 n题词“乃圣乃仁” 印度圣雄甘地纪念馆藏
, Y+ M' I/ W0 f. Q- o
+ q, O; z1 X. N7 R' [4 c  Z楷书七言联 30×134/ ?: s+ I3 G+ q

% v' ?! g: Z% y7 u& O; [2 d: ?蒋介石 书法对联 立轴! v+ k% `8 N' J* h

; C" ]. m7 {  v7 s蒋介石 书法 立轴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4222-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