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5 y' C( g- {( a2 ], H' Y1 A8 }4 v
师父传艺,我们学艺
学员中,有人为了手艺
有人为了钱财,这很正常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这对整个行当是好事
---------
王振海做的是锔活,也就是瓷器修补,“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句谚语,说的就是锔活。瓷器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的地位众所周知,然而对百姓来说,瓷器毕竟是家中稀有的珍贵物件,出于勤俭节约,一般百姓要是不当心砸碎了家中的瓷器,便会去找锔活匠人修复。
! F' z5 F8 k0 q8 s) w) C7 P. v
锔瓷手艺人童维成 师从锔瓷匠人王振海
锔活作为一个行当,也分“行活”与“当活”,“行活”工艺较简单,大多使用铁钉,日常街头所见锔活,大多属于这类;而明清以后出现的“当活”则更加精细,主要针对达官贵人。
/ o. b% n) z4 d/ p
童维成并非王振海的家族后人,却如何能学到这一般不外传的手艺?这要先说说王振海的故事。
童维成在锔瓷 王振海有个外号,叫“王老邪”,因为在中央美院学习雕刻时被同学们开玩笑道“不玩正经,老走邪道”,故而得此绰号。所谓“邪道”,说的是他身怀民间手艺,无论思维还是实践,都与学院派作风格格不入。
而王振海却丝毫没有磨平自己的意思,相反地,随着技艺的成熟,他越来越致力于锔瓷传承方式的革新。王家祖上世代为清宫锔瓷,有着隔代传艺的规矩,传到王振海这第五代也不例外,4 岁跟着有“王神手”之名的祖父学艺,11 岁正式做锔活。王振海将祖父手中的 24 种 72 样 136 道修复古旧老瓷器的绝活全部学会,继承并发展了“王神手”的招牌。
然而,2004 年的一件事却彻底改变了王振海关于传艺的想法。当年,王振海与另外两位锔瓷手艺人一起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几年后,申请批了下来,另外两位手艺人却已不幸离开了人世。这让王振海看到了手艺濒危的现状,以及传承的紧迫性。要有更多人学习,那就必须让手艺走出家门,“老邪”决定走一条最重要的“邪道”—违背祖上的规矩,开班传艺。2009 年,当受邀前往台湾做锔瓷艺术文化交流时,王振海就开始将锔瓷技艺传授给普通学生,此事还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注意。( @1 o7 z1 W! h2 ~1 M6 F {
这个时候,童维成还从事着广告摄影,在上海买了房,寻思着从自己兴趣出发做一些事情。当时正值传统文化话题大热,《马未都说陶瓷收藏》等一系列节目让自小喜欢瓷器的童维成很是触动,而王振海的节目一播出,更让童维成心生向往。在网上与王振海交流整整三年后,2013 年童维成终于成了后者在大陆的第一批“俗家子弟”之一。
童维成将残片固定,根据开口的弧度,确定锔钉的位置 “师父传艺,我们学艺。学员中,有人为了手艺,有人为了钱财,这很正常。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对整个行当是好事。做锔瓷的人本来就不多,师父愿意开班教学,的确是对这个行当好,这点我很尊重。”童维成说。
根据锔钉的位置钻孔,敲入锔钉,用特殊材料将钉口封实 王振海对学生来说,是位严师,尤其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这在一开始的“行规”中,就可略知一二;又比如做活时,工具的摆放有讲究,一定不能换了秩序,就有学生因此挨了鞭子。虽然手艺走出了家门,但“缝补生命,修复艺术”的家训依旧不改。
童维成的工作台,工具摆放井然有序 从童维成的经验来说,作为学徒,最首要的就是把活学好,要按照传统方法做得精细、扎实,然后再去想怎么创新。“所谓的‘工匠精神’,说白了,就是不要冲着钱去,要单纯,要‘傻’一点,就能把活做好。”他说。
和师父一样,童维成也有个名号,他叫自己“顽童锔”。“顽童”从“老邪”那儿,不仅学到了手艺,也继承了师父敢于突破传统的态度。童维成所做的锔瓷,有着师父传授的良好功底,又有着符合当代审美的发展。自古以来,锔瓷活儿一向按照锔钉收费,并且在山东、河南、河北等主流派系中,都坚持锔钉间距不得超过锔钉长度。于是,遇到裂缝较长的,经常出现形似蜈蚣脚的整排锔钉。
7 m( U$ u6 V# o" Z# v8 h& `& l
无论宋盏、青花,还是玻璃、琉璃,童维成把不同的材料都试了个遍 而童维成的作品锔钉偏少,不抢器物。起初,他也做过多钉的,但久了很容易令人产生审美疲劳。“人永远是物的过客,我在当下做的东西,不可能满足历史的追求、传统的追求,或是某个朝代的追求。那么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能单纯一点呢?”于是他现在的作品,钉偏少,尽显瓷器本身的素雅。
而针对不同的画片,童维成还会设计诸如梅花钉等特殊锔钉样式 从锔瓷钻孔工具来看,河南工匠使用砣钻,特点是力大速度快,直孔钉少,薄胎则容易穿透;河北工使用弓钻,力小弓长,直孔多双钉;山东皮钻,力小速度快,钉多则繁密。童维成所参考的,是西北地区的工艺,从钻头的分类来讲属于河北派系,但从作品上来说,没有办法考证和其他任何门派的关系,锔钉极其少,自成一派。5 S3 l8 {4 l) @( _0 v
童维成收集了大量的西北派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客户大多是从事设计的朋友,或对器型有着很高的要求,或特别看重锔钉与画片的关系。所以童维成喜欢研究器物结构所产生的拉力,尽量减少锔钉。一句“用得舒服”,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褒奖。
童维成的作品锔钉偏少,不抢器物 而同一个传艺的问题,从“老邪”到“顽童”,则变得越来越开放。虽然目前还没有招学生的计划,不过童维成相信,只要对手艺有好处,对传承有好处,那就没有必要加上门派、情结这些条条框框。锔瓷的本质,更应回到器物本身。只有通过多看,多研究,把器物吃透,才能知道如何让它锦上添花。
& p4 r, G2 x" N, k
+ |9 ?- z6 ~% G6 J$ Z& M 童维成很庆幸自己接触的师长朋友都是实在人,琳琅满目的老物件看下来,他对器物有了更深的理解。
“时代变了,没有人知道明天会怎么样,所以不需要那么多规矩。”“顽童”口中这貌似顶撞师门的想法,和“老邪”当年的决定几乎如出一辙。
/ _) f7 W# G: O
' C6 U2 b) ~& w( a" d: A$ L# J5 `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